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观目前气象科普服务,存在服务内容、传播主体较为分散,准确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指导作用不强等问题。文章对科普知识内容和传播建设进行了构思设计,提出了以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为突破点开展系统性的气象科普工作。建议由专业的气象服务机构开展气象科普服务知识内容库建设,气象科普知识内容库首先以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为重点进行建设,而后逐步覆盖气象科普其他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多渠道建设高公信度气象科普传播体系,尤其应重视借助新兴“短、平、快、广”第三方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同时可采取内容库授权等方式扩大气象科普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2.
以气象科普领域2010—2020年间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230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对该领域的作者、研究机构、刊物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归纳高产作者、主要研究机构、主要刊物和研究热点,绘制该领域作者合作圈、机构合作、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化、共建共享、微信公众号、融媒体、短视频、校园科普等为高频关键词,代表目前研究的热度和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成为气象科普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和核心作者群;《科技传播》是刊发气象科普领域文献的最主要刊物。  相似文献   

3.
在专门化气象科普作品之外,一些科普作品以嵌入的方式出现,同样发挥着阐释气象学原理、普及气象科学知识的作用,我们可称之为嵌入式气象科普。嵌入式气象科普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嵌入到纸质出版物、嵌入到广播电视节目、嵌入到新媒体。嵌入式气象科普的传播尚面临着嵌入式传播意识不足、公益性让步于市场化、创作力不足等诸多挑战,其发展应从增强传播意识、强化嵌入式气象科普创作、打造纸质出版物嵌入式传播阵地、提供高质量广播电视嵌入式气象科普服务、搭建新媒体嵌入式传播平台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4.
科普讲解工作是一项集知识、语言、技巧为一体的艺术性服务工作。气象科普讲解员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气象科普知识的传播质量和影响面。高质量的科普服务需要高质量的科普讲解人才,讲解员在具备行业基本素质后,讲解技巧便成为决定讲解效果的关键。针对我省气象科普工作现状,将气象科普知识讲解技巧归纳为以下几个部分。  相似文献   

5.
气象科普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科技创新发展的一翼,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有效拓展和延伸。气象科普在释放气象服务效益中具有先导性作用。实践证明,没有强有力的宣传科普工作,就没有高质量的气象服务。2018年全国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到77.76%。面对新形势新需求,气象科普工作应继续发展气象科普业务,进一步提升气象科普能力,完善气象科普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我国的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的这一行业属性决定了气象行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把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作为气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气象科普作为公共气象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现代化建设内在要求,在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科学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公民气象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融合传播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媒体、新技术、新手段强势崛起,新的媒体格局和传播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气象科普在互联网上传播的途径、内容、形式进行深入的剖析,探索提升气象科普的有效传播模式,以期提升气象科普信息化水平,让气象科普搭乘互联网高速快车更广泛的惠及广大群众,达到进一步提高公众气象科普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分析讨论,表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设施齐全,可以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演示、模拟,科普传播效果较好;电视传播,生动形象,实效性强,受众面广;互联网以数字化、适时性和交互式传递的独特优势,是年青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普展板在大型广场传播中.能够渲染现场气氛,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可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目标公众网络和微博最受年轻公众喜爱,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二次传播效果好。气象科普传播方式,各有其长,根据不同主题、受众对象,结合传播方式的特点,优势互补,达到信息覆盖最大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公众满意度最大化的立体传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气象科普多元化传播平台分析讨论,表明:气象科普教育基地设施齐全,可以对一些科学现象进行演示、模拟,科普传播效果较好;电视传播,生动形象,实效性强,受众面广;互联网以数字化、适时性和交互式传递的独特优势,是年青一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普展板在大型广场传播中,能够渲染现场气氛,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可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将气象预警信息传递给目标公众;网络和微博最受年轻公众喜爱,公众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二次传播效果好。气象科普传播方式,各有其长,根据不同主题、受众对象,结合传播方式的特点,优势互补,达到信息覆盖最大化,传播效果最大化,公众满意度最大化的立体传播。
 

  相似文献   

10.
利用4种科普活动后收集的小学和中学气象知识试卷,分析了不同科普形式下不同受众群体对校园科普的接收效果,结果表明:总体情况看讲座科普为效果最好的传播形式,可在今后的气象科普宣传中适当增大此类科普活动比例,游戏科普效果最差;专家讲座科普是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传播形式,视频类科普是最不受欢迎的科普形式,在小学生的气象宣传活动中应加大讲座类科普活动的频率、取消或重新调整视频类科普形式的内容;中学生接受4种科普形式的能力则较为均衡,考虑到宣传的多样性,今后的中学气象宣传活动中4种科普形式可齐头并进,以达到多面宣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气象科普是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做好气象科普对于公共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有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气象科普方式多为专业图表加上气象知识配合的形式,内容主要是天气过程的重现和灾害天气防御指南。这种展现方式虽然在科技性上面满足了科普要求,但是由于形式不够"生动",从而很难获得年轻科普群体的关注。通过对布克·私议轻科普原创的漫画科普节目从创作到推广全过程进行分析,浅议使用漫画方式进行气象科普的优势,总结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期进一步丰富气象科普服务的形式,增强气象科普服务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西乃至全国部分省份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及存在问题进行调研,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气象科普传播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为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普宣传能力和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气象》2018,(1):47-47
今年3月23日是第58个世界气象日,围绕世界气象日主题“智慧气象”,黑龙江省气象局加强部门联动,组织黑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黑龙江省气候中心、黑龙江省气象台等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宣传气象工作,普及气象知识,树立部门形象,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公众素质。黑龙江省气象局结合“智慧气象”主题,升级优化黑龙江省气象台气象科普展厅,并于活动当天面向公众开放。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为农服务信息的发布与传播,设计开发了榆林气象为农服务网站,以B/S方式实现气象监测数据分析和服务产品制作与发布,为农林部门提供及时便利的气象信息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站以气象监测、预测与服务为核心,融合农业信息与技术、气候资源与灾害防御、科普宣传与信息快报等九个方面的内容,为农业生产、粮食增收提供信息支持与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信息中心是隶属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全国气象科技文献信息中心,也是面向气象行业的气象科技信息服务和开发机构。中心将通过三到五年的运作建成政府给予部分经费支持的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的经营、服务实体,走上良性循环自我发展道路。进入世纪之交.气象科技信息中心将紧紧抓住世界步入信息时代的大发展良机,采用先进的信息采集、加工和传播手段‘更有效地为全国广大气象科研、业务工作者服务;同时也为世界了解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气象科学工作者与国外同行的合作作出贡献。气象科技信息中心设图书馆、期刊部和切汇…  相似文献   

16.
《气象知识》2012,(3):79-79
5月9—10日,2012年《气象知识》通讯员业务研讨会在浙江杭州市召开。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主任(挂职浙江省气象局副局长)、《气象知识》主编毛恒青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科普与服务评价室主任、《气象知识》执行主编邵俊年主持。  相似文献   

17.
微视频在气象科普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效果凸显,特点突出。气象科普微视频传播范围广,传播成本低。一个成功的气象科普微视频时长1 min左右为佳,内容编排既要考虑天气背景,又要轻快明了,聚焦知识点要少,还需要通过合适的平台投放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公共气象服务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公众气象服务的方向,通过对公众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及满意度。结果发现:气象科普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应多进农村、服务站等场所,开展气象为农业提供指导性的服务工作,应以需求分类的方式进行对应宣传,区别气象科普与气象灾害之间的差别;公众对气象部门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和报纸杂志等渠道,没有较好的把握好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与气象服务的现状之间存在的差距,包括天气预报,气候变化预测等方面;气象对环境、生活方面的影响已日趋明显,发展智慧旅游已迫在眉睫等方面提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坚持公共气象发展方向,立足社会需求、依靠科技进步,着力打造中国气象频道、中国天气网和中国天气通三大公众气象服务品牌,形成了集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热线反馈为一体的公众气象服务传播手段。近年来,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稳定在85分以上,最高达87.3分。  相似文献   

20.
气象微博在陕西公共气象服务中发挥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博以其快速、方便、分享、互动、时尚的特点,成为气象部门及时发布和传播气象预警信息的重要手段,可以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组成部分。陕西气象部门利用腾讯微博,积极打造公共气象服务的新途径,宣传西安世园会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和气象科普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就如何进一步利用微博拓展气象服务的实现方式、建立长效机制,提出了明确定位、加强管理、增强互动、合作双赢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