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系的X射线衍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华 《矿物岩石》1998,18(3):8-11
通过对湘中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及其顶板泥岩的X射线衍射分析可知,区域岩浆热变质作用是湘中涟源煤盆地测水组煤系变质的主要原因,对测水组煤系化学结构影响较大,动力变质作用仅起局部和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测水组岩石学、生物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测水组形成于障壁沙坝-潮坪-泻湖沉积体系中,并详细论述了各沉积环境的沉积特征。同时提出了测水组煤层形成的三种环境,并且对不同环境中形成的煤层特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湘中下石炭统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幕式聚煤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石炭统测水组是我国南方主要含煤地层之一,煤系及煤层在湘中地区发育最佳,该区测水组形成于碎屑滨岸障壁-泻湖沉积体系中。文中对测水组沉积层序及其所反映的海平面变化历史进行了分析,提出测水组上段底部砂岩是海侵背景下形成的障壁砂坝或障璧岛,其底部侵蚀面是海侵冲刷面(ravinement surface)。同时提出测水组下段三、五煤层的形成与受海平面变化控制的幕式聚煤作用(episodie coal accumulation)有关,后者系指海平面下降阶段横跨不同相区的区域性聚煤作用。  相似文献   

4.
涟源地区测水组,龙潭组煤热演化史及生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湘中涟源地区测水组、龙潭组煤的古地温地质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测水组、龙潭组的煤自沉积以来经历了深成热演化期、区域岩浆热演化期、低地热流演化期三个热演化和生烃特征。  相似文献   

5.
陆天德 《地层学杂志》1992,16(2):131-134
<正> 测水组是中国南方的重要含煤地层之一,在湘中最为发育,而湘中测水组又以金竹山地区发育齐全,最具代表性。本文以金竹山煤矿公路剖面为主剖面,渣渡矿区及冷水江矿区的剖面资料进行补充,对该区的地层、含煤沉积特征等作一较为全面的介绍。文中动、植物化石承吴秀元、赵嘉明、王克良等鉴定,痕迹化石由杨式溥鉴定,均此致谢。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及植物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建华  吴起俊 《地层学杂志》2001,25(3):166-173,206
广州地区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发育良好 ,出露地层为上泥盆统金钱岭组、沙水岗组以及下石炭统龙江组、石磴子组、测水组和梓门桥组 ,含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其中 ,广州市西北郊出露有陆相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地层的连续剖面 ,是研究陆相泥盆系与石炭系界线的理想剖面。含植物化石的陆相地层沙水岗组、龙江组和测水组中的植物化石可划分为 4个组合 ,自下而上为 :1) L epidodendropsis hirmeri-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 H ama-tophyton verticillatum组合 ,代表沉积为沙水岗组 ,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 ;  2 ) Sublepidodendron mirabile-Rhodeopteridium cf. hsianghsiangense组合 ,代表沉积为龙江组 ,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期 ;  3) Cardiopteridiumspetsbergense- Triphyllopteris collombiana- Adiantites gothanii组合 ,代表沉积为测水组下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早期 ;  4) 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 Cardiopteridium spetsbergense- Paripteris gigantea组合 ,代表沉积为测水组上段 ,时代为早石炭世维宪晚期  相似文献   

7.
应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技术对湖南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进行矿物组成与脆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涟源凹陷石炭系测水组泥页岩中矿物成分复杂,石英含量最高,平均72.61%,粘土矿物含量次之,平均19.46%,含有少量的长石、白云石、黄铁矿和方解石,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02%,4.75%,2.01%和1.66%。总体来说,该地区石炭系测水组页岩的矿物组成特征与北美woodforth页岩比较相似。涟源凹陷测水组页岩中脆性矿物丰富、含量高,脆性指数平均0.8。研究表明涟源凹陷测水组泥页岩整体上具有良好的脆性特征,有利于该区页岩气的压裂改造。  相似文献   

8.
所谓同向断层,即走向和倾向均与地层产状一致的断层。本文以曲仁煤田测水组下部的同向断层为基础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早石炭世的测水组在粤北地区较为发育,普遍可以中部夹的一层含砾石英砂岩为标志划分为上、下两段,整个沉积过程可分出滨浅海相、障壁砂坝相、泻湖相、潮坪相和沼泽相等5种。测水组沉积的初期桂头镇一带处于海退的广阔障壁岛、泻湖和潮坪等滨岸沉积环境;中期为海退与海进的相接时期,也是成煤的有利时期;晚期为海侵的开始,沉积环境向滨海演变。  相似文献   

10.
黄志明 《湖南地质》1998,17(4):257-260
本文要用高分辨能力的测井方法解释湘中下石炭统测水组复杂煤层,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测井资料更为可靠且便于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海陆过渡相页岩的储层及其成藏特征研究较少.湘中地区涟源凹陷下石炭统测水组海陆过渡相页岩是重要的页岩气勘探层位,基于二维地震资料、钻井岩心资料和测录井资料,选取2015H-D6井进行了井区构造与测水组岩性描述,页岩储层地化、物性及含气量等测试分析,以及单井埋藏史和热史模拟.研究表明:涟源凹陷海陆过渡相测水组泥页岩沉积于滨岸泻湖或沼泽环境,有效厚度为71.8 m,埋深大于2 500 m;泥页岩有机碳含量平均为1.68%,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具备良好的生气基础和吸附载体;成熟度分布在2.30%~3.32%,平均为2.96%,处于过成熟阶段;储层脆性矿物含量超过60%,粘土矿物含量小于30%,储层整体表现为低孔低渗特性,孔隙以微孔隙为主,具较好的页岩气储层条件.利用测井解释、等温吸附以及现场解析等方法,揭示出测水组泥页岩具有较好的含气量,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了构造保存并持续沉降是涟源凹陷海陆过渡相测水组页岩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湘中涟源煤盆地煤层气形成气藏的条件及其资源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湘中涟源煤盆地是早石炭世测水组,晚二世龙潭组煤系是中国东南诸省境内最重要的煤系,具有较大的生气,储气能力。本文从煤系的构造热演化,构造,沉积及煤层埋深等方面论述了研究区测水组,龙潭组煤系中煤层气形成气藏的条件,并指出煤层气的开发远景区应该在煤盆地近南缘的诸含煤向斜南西扬起端,其中各主要区域性断裂交汇而成的断块是最重要的靶区。  相似文献   

13.
长阳含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的宜昌地区。是鄂西重要煤矿区。该区自震旦纪、古生代、中生代到新生代的第四纪,其中除侏罗纪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沉积。含煤地层有:下石炭统测水组(C1),下二迭统梁山组(P1l)及上二迭统龙潭组(P2l)。本次煤田预测的重点为梁山组。测水组在含煤区不发育、含煤性差,龙潭组分布在含煤区西部,故未作为本次预测的对象。   相似文献   

14.
郴耒煤田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之攸兰断坳中。区内含煤地层主要有下石炭统测水组和上二叠统龙潭组(南型),其沉积环境分别为浅海-潮坪和三角洲-潮坪。通过分析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及聚煤规律,对区内煤炭资源进行评价:区内含煤地层龙潭组(南型)预测区有25个,预测潜在资源量近20亿t;含煤地层测水组预测区有18个,预测潜在资源量近1.6亿t。从预测资源量来看,本区龙潭煤系还有很好的找煤潜力,对测水煤系的评价,可为湘南地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为客观评价湘中地区石炭系测水组含煤岩系的页岩气勘探开发潜力,从黑色泥页岩厚度、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及其热演化程度等方面系统研究了页岩气的生气物质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湘中石炭系测水组黑色泥页岩厚度较大,平均在40m以上,明显受构造和沉积环境控制;泥页岩有机碳含量相对较低,基本上在1%左右,涟源凹陷相对最高,其次是邵阳凹陷,最低的是零陵凹陷,主要受沉积环境、水体深度等因素控制;黑色泥页岩干酪根类型属Ⅱ型,镜质组反射率为1.33%~2.55%,平均2.18%,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适中,均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队在涟邵煤田北段测水组,采集了大量化石,经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宜昌地矿所鉴定,古植物确定有22个属,44个种,其中一些新种群为前人所未见。   相似文献   

17.
以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为基础,对测水组含煤质地层进行沉积环境参数计算,恢复沉积介质的古盐度结果表明:滨岸环境的含煤岩系形成中泻湖经历成化阶段,从而补充了以前有关泻湖的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18.
湘中涟源煤盆煤深成变质作用的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湘中涟源煤盆由于受周缘印支-燕山期岩浆活动的影响,测水组、龙潭组煤的岩浆热变质作用强列,表现得既典型又充分,将其以前的煤深成变质作用基本掩盖,形成了区域性煤变质的格局,并延续至今。本文透过现象,根据煤深成变质作用的蛛丝马迹,阐述了其在煤盆不同部位的表现:随着离印支-燕山期岩体由近到远,测水组、龙潭组煤的深成变质作用特征保存的范围从小到大,其特征也越来越明显。这为研究涟源煤盆煤的变质作用提供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许寿永 《地质论评》1982,28(1):69-73
湘、粤的早石炭世大塘期测水组较为发育,分布广泛.是两省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以往,不少学者对该组进行过研究,除报道一些植物化石外,其他化石发现的不多,尤其是珊瑚更少,且至今未见公开报  相似文献   

20.
湘中涟源煤盆测水组煤动力变质作用的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煤变质程度、煤变质特征,煤变质带展布,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构造,煤化学结构等方面,论述了湘中涟源煤盆早硬币炭世测水组煤动力变质作用的特征,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