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
对于宽度<150m的采掘工作面,坑透具有探测效果显著、快速经济的特点,成为探测地质异常的首选物探技术;对于工作面宽度>150m,坑透则会出现勘探盲区,而双巷并行电法探测不但能弥补坑透的不足,且对探测工作面内薄煤区(无煤区)及较大断层的效果较好,并具有相对快速经济的优势.针对大面宽综采工作面存在的地质异常问题,提出采用坑透和并行电法综合探测的方法,即在工作面形成后,首先对整个工作面进行坑透探测,查明地质异常区的赋存情况;针对大范围坑透场强低值区,采用双巷并行电法探测该范围是否存在薄煤区及较大断层影响区;并结合巷道实见地质资料及钻探验证手段,对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分布情况进行解释.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矿1412(1)工作面的探测及验证实例表明,该方法较好地查明了大面宽综采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的分布范围,有力地指导了该面采掘方案调整,确保了工作面的顺利生产.  相似文献   

2.
目前使用的坑透仪工作频段主要集中在300kHz~1 500kHz,该频段对于工作面较宽的煤层或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煤层存在穿透效果较差的缺点。对于大面宽综采工作面(〉200m),需采用较低频率的坑透仪探测。在淮北某矿366综采工作面的无线电波透视中,选择工作频率158kHz进行测试。应用结果表明该工作频率可以成功圈出工作面存在的地质异常区域。通过与巷道已揭露地质质构造位置进行对比分析,158kHz频率比365kHz频率的探测成果对断层影响区的划分更加准确可靠,说明158KHz坑透对于较宽的工作面和地质条件复杂的煤层工作面探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吴荣新  刘盛东  肖玉林  徐翀 《岩土力学》2010,31(Z1):435-440
为提高坑透数据解释效果,通过对工作面无线电波透视磁场强度的理论分析与公式推导,表明在正常煤层范围,场强值的变化主要受观测点几何位置控制;而在观测点场强路径穿过地质异常区时,主要影响因素为地质异常区内路径长及电磁波能量吸收系数值。将场强值H与观测点路径长R的乘积命名为M,则正常煤层段M可视为常量,而在地质异常存在范围,M值显著降低。将工作面划分为若干小单元,进行M值层析成像反演,可求取工作面各单元M值,再除以工作面平均宽度,得到各单元格场强值,从而获得工作面实测场强成像图。张集矿探测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工作面内地质异常区的平面分布情况,回采验证探测结果可靠。作为新的解释手段,正在实际坑透探测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电磁波坑透技术一般都用于探测煤层中回采工作面的煤层变薄带和断层构造。本文介绍了用于探测煤层中火成岩体的一个有效实例,这是电磁波坑透技术在煤矿地质应用中的一个开拓。  相似文献   

5.
工作面电磁波高精度层析成像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工作面电磁波透视法(简称坑透)高精度层析成像计算原理和工作方法,并结合电磁波衰减特征和应用实际,探讨了不同地质异常的解释方法。实践证明,坑透高精度CT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资料解释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增强了异常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多频率无线电波透视探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多频率探测的实测场强值及层析成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对同一工作面采用多个频率进行探测,其中较低的频率穿透性较好,但仅对物性差异较大的地质异常区能够反映,相对较高的频率对地质异常区的探测较为灵敏;对于工作面宽度240 m的中厚煤层,最佳的探测频率为0.158 MHz;坑透发射点距断层较近时,可以结合不同频率探测结果,综合圈定地质异常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磁波坑透探测原理的分析及在矿井的实际应用,对探测方法、数据采集的方法、资料处理和解释及探测效果进行评价,可以证实电磁波坑透在矿井中是一种有效的探查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坑透层析成像计算原理和工作方法,结合应用实际和电磁波衰减特征,介绍了不同物质异常的解释方法,实践证明:坑透CT解释方法大大提高了资料解释的精确度和可信度,增强了异常的识别能力,为坑透资料由定性解释到定量解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开滦赵各庄矿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小构造发育和煤层赋存条件差一直是困扰矿井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对无线电波透视技术不断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矿井构造和煤层赋存特点,通过对坑透仪工作参数的正确选择和采探对比,逐步形成了适合该矿实际的无线电探测、解释、采探对比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在地面模拟煤层工作面坑透探测,利用地面建筑物作为探测目标体,采用矿井工作面坑透探测的工作方法布置观测系统进行探测实验。结果表明:(1)穿过地面建筑物路径的电磁波场强值显著降低,建筑物的高低及结构不同,对电磁波信号影响程度不同;(2)建筑物范围在场强平面图上表现为较低的场强值,在电磁波吸收系数平面图上表现为较高的电磁波吸收系数值;(3)建筑物适用于作为探测目标体进行地面坑透实验。  相似文献   

11.
大量实例表明,在煤矿井下直流电阻率三极超前探测虽然被广泛应用于迎头前方地质异常体的探测,但探测效果并不理想。通过简单的全空间低电阻率球状电性体进行解析式三极超前探测正演计算,以及对地面积水体进行三极超前探测,其解释结果与实际相差较远。根据理论分析,迎头前方存在低阻球体时三极超前探测的视电阻率曲线随探测距离增加呈单调下降趋势,仅能表现出低阻体的存在,但不能真实反映出低阻球体的位置。地面积水坑的探测结果表明,受MN电极接地电阻的影响,与积水坑对应位置并没有出现低阻异常。在山西某地,三极超前探测数据与仪器配套的软件处理解释后获得的二处异常,经钻孔验证均为误判,而钻孔揭露的含水采空区在成果图上却无异常迹像。建议在改善MN接地电阻、改变数据采集方式或增强异常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研究,以提高三极超前探测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探地雷达进行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超前预报,并配以孔内探头进行探测,在发现掌子面前方有异常结构面或异常体时对异常体进行准确定位,使预报的精度大大提高。文章还介绍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探测的现场工作方法,重点介绍孔内雷达的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3.
煤层工作面中的断层、煤层变薄区等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目前主要采用无线电坑透、地震及槽波CT等方法,实现巷道工作面内的二维层析成像,以查明采前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及异常特征。多个工作面成像实践表明,受不同探查方法的施工条件所限,通常采用无线电坑透法对工作面进行普查,判断面内基本地质条件;对于构造复杂区域可采用地震类CT方法进行精细探测。根据不同透射CT方法的特点,进一步讨论了其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吴庆华  王瑞丰 《矿井地质》1997,(1):64-67,87
本文简要介绍了井陉一矿使用WKT型无线电坑透仪进行了工作面回采探测的具体方法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可控深度电法勘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改变地下电流密度分布状态的方法,造成地下某深度域电流密度达极大,使地质体处于最佳激发状态,提高地质体异常的信噪比,从而达到强化欲探测深度地质体异常的目的。研究、实验及勘查实践证明,不同勘探深度组成的地电断面图,能量化地给出地质-物性体的空间位置及产状,为复杂形体的定量解释及解释的自动化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自动地电阻率法在探测地下老窑巷道等地质异常体中,当异常体的埋深增加时,其相对视电阻率曲线的异常会逐渐变得平缓而且模糊。为此,对视电阻率曲线求差分,以突出深部异常,将实测数据中的地质信息充分提取出来。有限元仿真和应用结果表明,一般电阻率勘探方法资料解释中的差分技术,在同样属于电阻率方法的自动地电阻率探测中仍然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7.
煤矿老窑采空区探测一直是煤田地质勘探的难点。文章从目前探测老窑采空区的主要工作方法研究入手,分析了采空区地质及电性特征,采用瞬变电磁法对甘肃河西某煤矿浅部老窑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合理解释了低阻异常,圈定了采空区边界。结合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及区内其它已知资料,综合分析认为该方法分辨率高、对低阻地质体反应灵敏,能够较好的解决采空区探测等地质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同煤田大量的坑透探测工作,总结了断层、陷落柱在坑透中的曲线特征,并例举分析了测区坑透资料及采后验证情况。实践证明,坑透探测必须经过大量的验证工作总结经验,才能使此技术在大同煤田得到准确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牟元英 《江苏地质》2022,46(4):411-416
城镇城市化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给高精度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从重力探测设备、高密度数据采集、精细数据处理和解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高精度重力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研究应用取得的成果,包括重力仪精度及在干扰情况下的读数时间、三维坐标获取、地形改正方法、异常数据计算、反演方法及成果解释等,可对城市进行无损探测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及特殊地质体分布信息,同时满足城市绿色环保勘探的要求,为城市空间探测挖掘重要地质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20.
徐燕君  陈明  伍卓鹤 《江苏地质》2021,45(4):425-432
城镇城市化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给高精度重力探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从重力探测设备、高密度数据采集、精细数据处理和解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高精度重力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研究应用取得的成果,包括重力仪精度及在干扰情况下的读数时间、三维坐标获取、地形改正方法、异常数据计算、反演方法及成果解释等,可对城市进行无损探测获取地下地质结构及特殊地质体分布信息,同时满足城市绿色环保勘探的要求,为城市空间探测挖掘重要地质信息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