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兴宝 《气象科学》1996,16(1):1-11
本文用WKKBJ方法研究了地形对重力惯性波传播与发展的影响,得到了地形影响下重力惯性波的波作用量守恒方程。结果表明:重力惯性波能量有向地形较高的区域传播的趋势,并且波包振幅上坡时加大,下坡时减小。  相似文献   

2.
夏友龙  郑祖光 《气象学报》1993,51(2):159-167
本文用WKBJ方法得到了低纬重力惯性波的方程组,讨论了它的发展和传播,并与中纬的重力惯性波作了比较,给出了低纬与中纬环境场对各自的重力惯性波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斜压切变基流中横波型扰动的特征波动 Ⅱ:谱函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立凤  张铭 《气象学报》2001,59(2):143-156
“斜压切变基流中横波型扰动的特征波动Ⅰ谱点分布”一文中分析了斜压切变基流中横波型扰动的谱点分布,这里又对其谱函数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当基流在垂直方向存在切变时,重力惯性波与涡旋波的谱函数在垂直方向上均可出现临界层,临界层的高度随频率σ而变化,即重力惯性波与涡旋波都存在连续谱,但涡旋波与重力惯性波连续谱的结构却不同;对天气尺度扰动,两支重力惯性波和1支涡旋波的连续谱不重叠,此时每支波动仅有1个临界层;而对次天气尺度的扰动,重力惯性波与涡旋波的连续谱区会发生重叠,在连续谱的重叠区,重力惯性波仍只有1个临界层,但涡旋波则可以有2个或3个临界层。无论是涡旋波还是重力惯性波其连续谱的波包随时间都是衰减的,但涡旋波波包比重力惯性波波包衰减得慢。  相似文献   

4.
垂直切变和地形影响下惯性重力波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吴洪  林锦瑞 《气象学报》1997,55(4):499-505
采用分层浅水波方程和WKB方法,分别讨论了在基流垂直切变和地形的影响下,二维惯性重力波的稳定性及其发展,并根据理论结果试图解释1992年6月21日发生在京津冀的一次飑线演变与惯性重力波之间的关系,这可能为飑线预报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5.
低空急流和非均匀层结条件下重力惯性波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基流背景下线性化Boussinesq方程组出发,采用WKBJ方法,首先求得重力惯性波的广义波作用量变化方程及波参数随波包的变化方程,讨论了基流切变对重力惯性波传播和发展的影响;然后用Runge-Kutta方法讨论了不同层结(含降水影响)下重力惯性波的传播路径。得到了降水强度大、静力稳定度小的区域对重力惯性波有“吸引”作用,因而引起重力惯性波能量的集中,进而触发和强化对流天气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地球流体惯性重力内波的波作用量与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首先导出了地球流体中惯性重力内波的波能密度和波作用量;然后,用WKB方法和多尺度方法建立了波作用量方程,并讨论了惯性重力内波的稳定性;最后,定义惯性重力内波的广义波作用量,并在非均匀介质中论证了它的守恒性.  相似文献   

7.
切变流中的CISK机制与惯性重力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板对称,有切变的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由行波法导出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非线性稳定性理论讨论方程的稳定性,求解了KDV方程,并讨论了线性CISK,非线性CISK,惯性稳定度参数和大气风速垂切变对惯性重力孤波强度和宽度的影响,目的早通过了解影响惯性重力孤波发展的因子,更深入地理解低纬中尺度天气系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由1991年7月5—6日一次梅雨期暴雨过程的中尺度扰动场分析, 发现高低层重力惯性波的发展与传播和雨带、低涡的发展与传播有密切的联系, 高低层重力惯性波有明显不同的传播形式。结果表明:降水初期, 对流不稳定激发出重力惯性波, 低层南部相对稳定, 有向南传播的重力惯性波, 高层出现传播的重力惯性波, 高低层向南传播的重力惯性波有利于多条雨带的形成; 降水中期, 高层的重力惯性波出现围绕低层涡旋中心逆时针旋转, 降水也开始加大并东移; 高层向北传播的重力惯性波可导致低层的涡旋和降水发展。  相似文献   

9.
用线性模型讨论了对流和加热对重力惯性波的激发,分别讨论了初始垂直速度扰动和初始位温扰动及大气内部加热在静态层结大气中激发的重力惯性波,及重力惯性波过程引起的大气温压场的变化。得到的结果可以帮助理解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对流过程与环境大气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线性模型讨论了对流和加热对重力惯性波的激发,分别讨论了初始垂直速度扰动和初始位温扰动及大气内部加热在静态层结大气中激发的重力惯性波,及重力惯性波过程引起的大气温压场的变化。得到的结果可以帮助理解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发展,对流过程与环境大气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与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相联系的CISK惯性重力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虚拟高度坐标系中, 用一个简单的线性模式初步研究了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分布对长江流域梅雨锋附近贯穿整个对流层的深厚惯性重力波发生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对CISK惯性重力波不稳定有重要作用。在一般干的层结大气中, 实际可能出现再强的水平风切变的影响也难以使惯性重力波变得不稳定; 只有在积云对流潜热参与, 原为弱稳定条件下, 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能促使低空急流北侧不稳定扰动的发生发展。而水平风切变强度不均匀对不稳定贡献最大的区域是梅雨锋南侧的急流轴附近。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一个带有地形的二层均质流体模式,引入参数化形式的积云对流加热反馈,研究了重力惯性波的不稳定增长及传播,得到并讨论了一些接近天气实际情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baroclinic basic flow on a paralleled mesoscale disturbance development are investigated.By using the WKB method,two-dimensional perturbation equations with the anelastic approximation areanalyzed.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symmetric development of a mesoscale disturbance is due to the in-homogeneous thermal wind deviations and unstationality of the basic field.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by using generalized normal mode method the symmetric instability criterion which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the constant parameters but also in the variable parameters was derived from the energy equation on the symmetric disturbance.If the thermal wind was in balance or quasi-balance,the criterion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obtained by Emanuel with parcel method and Hoskins with normal mode method.It is shown that in the generating stage of disturbance,the symmetrically instable development of disturban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nergy transformation by which the energy of the basic field is transferred into the energy of the disturbance field.  相似文献   

15.
赵瑞星 《气象学报》1994,52(1):10-16
从对称型扰动能量方程出发,应用广义的normalmode方法,导出了不仅适用于常参数而且适用于变参数的对称不稳定判据。在热成风平衡或准热成风平衡的条件下,这个判据和Emanuel用气块法得到的判据及Hoskins使用normalmode方法得到的判据是完全一致的。还指出,在扰动的初生阶段,扰动的对称不稳定发展是和基本场能量向扰动场能量转换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6.
吴洪  林锦瑞 《高原气象》1997,16(4):433-439
采用分层浅水波方程组和WKB方法,分别讨论了经向基流的垂直切变和南北走向的地形对二维惯性重力波的移速,稳定性以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冷涌作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维松  朱乾根 《气象学报》1991,49(4):385-393
本文从包含大地形效应的线性浅水波方程组出发,考虑青藏高原大地形为由西向东等科率倾斜,导得两类重力波解,一类是两个高频重力惯性波解,另一类是由地形激发的低频地形重力波解。后者与Kelvin波有某些类似之处。它们分别类似于数值试验所得冷锋迅速南下和冷涌强风速中心沿青藏高原大地形东侧边缘较慢向南传播的重力波。特别当无地形时,则低频波消失,仍有高频波。还求得了重力波波射线的传播路径为次摆线方程,这与数值试验所得冷涌强风速中心环绕青藏高原大地形东侧边缘的弧形路径颇为一致。且沿大地形下游沿海地区可能存在地形重力波波导管。  相似文献   

18.
非平直基流中尺度扰动的对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f平面非静力平衡滤声波模式,在自然坐标系下,运用WKBJ方法及能量方法研究了非平直基流对中尺度扰动波包发展问题。结果表明:中尺度波包对称发展主要取决于扰动波结构与背景结构之间的匹配。  相似文献   

19.
萧永生 《气象学报》1984,42(3):279-289
采用一个准地转三层模式,对于高低空不同层结及不同风速铅直廓线下的斜压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1)大气层结特征对斜压不稳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不稳定临界波长和临界风速切变的制约上,而且其铅直分布的不均一性决定了大气的各个层次对斜压不稳定的贡献大小;扰动的斜压发展主要取决于静力稳定度较小的那些层次内的热力、动力学条件,在这些层次内,扰动也最为明显。(2)高低空风速比中空为大的“高低空强风型”风速铅直分布最有利于扰动的不稳定发展,在这种风速铅直廓线下,不稳定波波谱较宽,不稳定波临界波长和最不稳定波波长也较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