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7 毫秒
1.
陈群  戴晓燕  梁鹏  蒋建文 《贵州地质》2019,36(4):316-323
小山坝铝土矿床位于贵州省修文县南部与白云区接壤区域,区域构造位置位于铁厂复背斜与都拉营复向斜过渡区的小山坝单斜区。铝土矿产于石炭系下统九架炉组,含矿系由一套粘土岩、铝土岩、铝土矿、铁质粘土岩组成,厚0 18. 0 m。矿系底板为寒武系第三—第四统娄山关组白云岩,矿系顶板为石炭系下统摆佐组白云质灰岩、灰岩。铝土矿产于矿系中上部,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厚0. 5 6. 01 m,一般为单层矿,缓倾斜产出,铝土矿埋深0 160 m,大部分区域适宜于露采。与其紧邻的有斗蓬山铝土矿。小山坝铝土矿是贵州最早发现、勘查和开发的矿床。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贵州遵义以北至四川南川、武隆一带的含铝土矿地层。其下段为粘土岩,厚1~5m;上段铝土矿一铝土岩,厚2~6m。该组位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和上石炭统黄龙组之上,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之下。按产出层位及孢子化石,时代应属上石炭统(相当马平阶)。建立大竹园组这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以便与遵义以南息烽至清镇等地的下石炭统含铝土矿的九架炉组相区别。  相似文献   

3.
湖北利川见天坝上二叠统海绵礁中的硅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少仙 《沉积学报》1983,1(4):30-38
见天坝海绵礁发育于湖北省利川县见天坝(图1)上二叠统长兴组第二段。下伏地层长一段主要为盆地相黑灰色含泥质、有机质骨针和虫介屑粒泥岩与泥粒岩(即生物碎屑泥晶灰岩与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含燧石结核、团块以及条带,层内泥质纹层及不规则泥纹条带发育,底部含丰富的碳酸盐化的放射虫和海绵骨针,顶部厚10米的钙屑浊积岩是海绵礁的生长基底。  相似文献   

4.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赋存于岩溶于、谷地中的红土,矿石具有中铝、高铁、高铝硅比、低硫的特点。成矿物质来地上二叠统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层,成矿时代为早更民,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上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储量最多的国家.因而研究该类型矿床成矿理论有着重要意义.作者对豫、晋、桂、黔、鲁和滇等省(区)的主要铝土矿床的成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矿床地质概况我国主要铝土矿床,均分布在东部准地台范围内古陆边缘的灰岩侵蚀面上.成矿时代和含矿岩系见表1.矿体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囊状,厚0.2~35米.矿床的产状、形态、厚度、品位取决于底板灰岩侵蚀面的形态特征(广西平果  相似文献   

6.
广西合山煤田含煤地层为晚二迭世合山组,地层以灰色、黑灰色燧石灰岩为主,夹炭质页岩、灰色泥岩和煤层。含煤5~7层,煤层薄、结构复杂,灰分、硫分均高。除二、五煤底板为铝土岩、硅铝岩外,其余顶底板均为燧石灰岩或燧石层。   相似文献   

7.
论黔北—川南石炭系大竹园组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刘平 《中国区域地质》1996,12(2):123-130
论述了贵州遵义以北至四川南川、武隆一带的含铝土矿地层。其下段为粘土岩,厚1-5m;上段铝土矿-铝土岩,厚2-6m。该组位于下志留统韩家店群和上石炭统黄龙组之上,下二叠统梁山组栖霞组之下。按产出层位及孢子化石,时代应属上石炭统。建立大竹园组这个新的碉石地层单位,以便一遵义以南息烽至清镇等地的下石炭统含铝土矿的九架炉组相区别。  相似文献   

8.
发育在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白云岩(∈_(2-3)ls)或奥陶系下统桐梓组白云岩夹富钾水云母粘土岩(O_1t)古侵蚀面之上,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石灰岩(P_1q)之下的遵义、息烽、开阳含铝岩系,广布于乌江两岸,是黔中南部(清镇、修文)铝土矿的北延部分。它们是一套延续而不可分割的岩石地层单位统一体,其时代经近年研究已初步划定为早石炭世大塘早期。乌江以北遵义县境内的含铝岩系(或简称矿系),其特征元素除通常公认的Al、Si、Fe、Ti之外,常含有丰度较高的S元素和一定的有机质,并构成了相应的高硫及富炭铝土矿。S元素常以黄铁矿这一矿物形式,比较集中地分布于矿系下段底部粘土岩及上段铝土矿中,形成可供工业开采利用的黄铁矿矿床和出现严重影响炼铝工艺流程的高硫铝土矿床(体)。矿系顶部炭质页岩—煤线—劣质煤组合中,亦见有黄铁矿偏集分布,同时,在矿系底板桐梓组泥质白云岩中,在顶板栖霞组石灰岩中,均可见到黄铁矿零星分布,并于局部地段富集。因此,S元素是纵贯含铝岩系及其顶、底板地层的又一特征元素。  相似文献   

9.
对黔北铝土矿进行沉积相分析有利于认识铝土矿分布规律和形成机理,可有效解指导将来铝土矿勘探。通过对358m探槽和22口取心井岩心观察以及155块铝土矿含矿层系样品分析化验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铝土矿含矿层系为陆相环境沉积,其沉积相类型包括冲积扇相、湖泊相和潮坪相。含矿层序底部的绿泥石岩为冲积扇相沉积,铝土矿和铝土岩为冲积平原上串珠状分布的湖泊相沉积,顶部的炭质页岩为潮坪相潮上带泥沼坪沉积。含矿层系上部的栖霞组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所以从铝土矿含矿层系至栖霞组是陆相到海相的沉积过程。实际上,铝土矿就是发育在石炭系黄龙组侵蚀背景下低位期充填沉积,其上的栖霞组为海侵期沉积。另外,低位期的含矿层系又可识别出两期基准面变化,对应铝土矿上、下部的绿泥石岩和铝土岩沉积,而铝土矿则为基准面稳定期绿泥石岩和铝土岩长期沉积分异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10.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是黔中-渝南铝土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属于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含矿岩系位于中二叠统栖霞组(P2q)灰岩和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泥页岩之间,赋存于中二叠统梁山组(P2l)地层中。研究区矿石中的铝矿物主要为硬水铝石和一水软铝石(勃姆石),占矿物总量的49.76%~96.9%,另外还有少量的胶铝石和三水铝石;粘土矿物主要为高岭  相似文献   

11.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集区为黔中—渝南铝土矿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贵州省主要的铝土矿成矿区带之一。含矿岩系为中二叠统梁山组,矿床成因属古风化壳沉积型。矿石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土状、碎屑状铝土矿中Al2O3含量较高,Al2O3/ SiO2值大,质量好,而豆鲕状、致密块状铝土矿中Al2O3含量较低,Al2O3/ SiO2值小,质量较差。显微观察、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铝土矿石中主要矿物为一水硬铝石、勃姆石和粘土矿物,其中一水硬铝石多为短柱、半自形-自形晶体,呈集合体分布,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呈孤岛、残留环状产出,其次见伊利石、蒙托石、绿泥石等,副矿物有黄铁矿、磁铁矿、长石、石英、金红石、锆石、锐钛矿、方解石和白云石等。铝土岩中主要矿物为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其它矿物和铝土矿相似。铝土矿石的主要元素Al2O3、SiO2、TFe2O3 和TiO2含量之和大于83%,烧失量小于14%,而铝土岩的Al2O3、SiO2、TFe2O3 和TiO2含量之和小于80%,烧失量大于15%。可见铝土矿和铝土岩在主要矿物组成和主要组分总量上具有明显差异。结合以往研究资料,本文解析铝土矿形成过程为韩家店组砂页岩(成矿母岩)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经风化、淋滤等作用,形成富集Al、Ti等惰性元素的风化残积物和以高岭石为主的粘土矿物,随后被迁移、搬运至河湖盆地环境中,在沉积分过程中粘土矿物不断脱硅、去铁、富铝,形成铝土岩层,经埋深压实、成岩成矿作用后进一步脱硅、去铁、富铝,最终在中二叠世形成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的铝土矿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2.
泸溪县李家田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振襄 《湖南地质》1989,8(2):28-34
李家田铝土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梁山组,与下伏地层寒武系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其直接底板为铁质粘土岩,顶板为铝土岩或栖霞灰岩。矿体呈层状,矿石质量较好,铝硅比5.6,含铝矿物以—水硬铝石为主。矿床属红土—沉积型。  相似文献   

13.
河南嵩箕地区铝土矿的次生富集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嵩箕地区铝土矿具有明显的次生富集规律:次生富集最强的部位在潜水面附近,通常为矿体埋深40~70m的部位;深度大于130m的含矿地段氧化程度变低、矿石质量下降;矿石氧化富集的内因为Al2O3和SiO2的地球化学差异,外因是矿体内地下水的补给量及其排泄能力的强弱,铝土矿在次生氧化作用中不断地脱硅富铝,形成富铝土矿石;适宜的构造和地貌条件是地下水补给、排泄的有利保证,上石炭统底部靠近铝土矿层的岩溶溶洞是向矿层内补充大气降水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14.
桂西地区二叠系合山组铝土岩的沉积环境存在海相、陆相之争。通过对桂西二叠系铝土岩的区域调查及钻孔样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数据的分析,认为桂西二叠系铝土岩产出于陆相环境。从铝土岩分布情况看,桂西二叠纪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上均广泛分布铝土岩沉积,该区域产出特征证明矿层是在碳酸盐岩台地全部暴露地表的环境下形成的。从铝土岩层与下伏茅口组灰岩的接触关系来看,铝土岩层底部存在茅口组灰岩砾石,在部分剖面尚见下伏茅口组灰岩中充填铝土岩等现象,说明铝土岩矿化过程直接于茅口组灰岩的古喀斯特面上完成。此外,在矿层中发现古植物根茎化石也是铝土岩形成于陆相环境的有力证据。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结果来看,来自铝土岩层样品的硼含量均小于10×10-6,Sr/Ba值范围为0.29~1.61,平均值为0.92,Rb/K值范围为0.0011~0.0025,平均值为0.0017,以上指标结合V/Zr-Zr/Cu图解的判别,结果均指示铝土岩形成于陆相淡水环境。  相似文献   

15.
杨晓松  赵远由  石再平  周国臣  蔡小勤 《贵州地质》2021,38(2):161-168, 160
通过对含矿岩系的岩性、岩(矿)石结构构造、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等的研究,认为:含矿岩系的岩性组合规律性强。底部为深色含绿泥石铝质泥岩,之上为浅色铝质泥岩。中部为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的豆鲕-碎屑-蜂窝状-半土状铝土矿,中上部为以勃姆石为主的致密块状铝土矿,顶部为以勃姆石为主的豆状、碎屑状铝土岩(矿)。铝土矿石的形成,是成矿母质经历了风化氧化、剥蚀、搬运、沉积、暴露淋滤,最终形成现在的铝土矿。含矿岩系底部含绿泥石铝质泥岩形成于过渡相的半咸水环境,中部及上部铝土矿(岩)形成于陆相湖泊环境。含矿岩系中的硫铁矿是沉积后的实成岩过程中,流体带入的硫,与岩(矿)石中的氧化铁反应,在孔隙处沉淀而成。  相似文献   

16.
菱锰矿层呈似层状,赋存于上二叠系龙潭组底部,以假整合覆盖在下二叠系白泥塘层顶部炭硅质灰岩的侵蚀面上的粘土岩中。层位稳定。厚度0—5米,一般2米左右。矿层由黑褐色、棕红色之粒状、砾状菱锰矿和粘土质菱锰矿组成,并常有黄铁矿结核。矿层直接底板为0.1—0.2米厚的灰绿色粘土岩或炭质泥岩,矿层直接顶板为0.2—5米厚的灰白色粘土岩,均含有黄铁矿结核。  相似文献   

17.
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弧顶前缘偏西,瑞昌弧形构造东部,彭山背斜西翼近转折端,为一大型夕卡岩型隐伏矿床. 矿区地质概况(一)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震旦系下统硐门群(Z_1 d),为中厚层状灰白色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厚约300米. 2.震旦系上统南沱组(Z_2n),为薄层紫红色含砾凝灰质粉砂岩,厚约4米. 3.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Z_2d),下段为中厚层状灰白色灰岩;上段为硅质岩夹含炭硅质页岩、粉砂岩,本组厚约30米.  相似文献   

18.
Robustoschwagerina在广西隆林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 在桂北、滇东及黔西南一带,石炭系一二迭系的岩层系连续沉积,未见通常所称的栖霞底部煤系或梁山组。从上石炭统至下二迭统,是一套以灰岩为主的碳酸盐类岩层,这是我国地层工作者研究石炭系与二迭系界线的理想地区。近年来,我队张明发、龙家荣等在广西隆林县城附近,测制石炭系—二迭系剖面时,采集了大量化石,其中(竹蜓)化石交由笔者研究。在栖霞组下部3米厚的灰色厚层灰岩中,找到了以Misellina为主的(竹蜓)类动物群,  相似文献   

19.
豫西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正清 《地质与勘探》2016,52(4):627-634
偃龙煤田深部铝土矿区位于豫西铝土矿成矿区嵩箕铝土矿成矿小区,是豫西铝土矿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铝土矿赋存于上石炭统本溪组中上部,下伏具有岩溶特征的寒武—奥陶纪灰岩,沉积相为滨岸泻湖泥岩相区,属海相沉积的一水硬铝石岩溶型矿床,矿体主要填充在岩溶作用形成的负地形之中。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区的含矿岩系、矿床地质及矿石质量特征等,研究了本区铝土矿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的展布规律和富集规律,对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铝土矿床分布在坳陷区边部及隆起区的过渡带,铝土矿的厚度和品质与本溪组厚度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预测深部仍有较好的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丘北大铁矿区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铝土岩的钛率与玄武岩的较接近,而与灰岩的相差较远。主量、微量元素特征研究表明,相对于灰岩,各铝土矿层与玄武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大铁铝土矿矿石中Al2O3/Sc,Al2O3/V,Sc/V,Sc/Nb,Sc/Ta,Nb/Ta和Zr/Hf比值与玄武岩相近,而Al2O3/Ta,Al2O3/Nb,V/Nb和V/Ta比值与灰岩较为相近,说明本区成矿物质可能具多来源特征。其中玄武岩可能为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灰岩提供了部分的物质来源。铝土岩的稀土配分模式及特征参数与玄武岩基本一致,仅表现为ΣREE值明显偏高,而与灰岩相差较大,且铝土岩中稀土总量ΣREE相对灰岩浓集系数K=64.86,相对玄武岩K=2.46。由此可以推断,玄武岩与铝土矿的成因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玄武岩。认为滇东南地区铝土矿的成矿物质具多来源特征,由于古地理位置、基底、风化剥蚀及沉积环境等的差异,导致了不同地区铝土矿亦有不同的物源供给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