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土地调查工作的重点是外业数据采集,野外调查工作的要点是实地定位调查图斑,现场勾画图斑,测量图斑面积、距离,采集图斑的属性、实地照片等工作。本文应用ArcGIS for Android SDK开发包,结合外业调查实践,利用手机的GPS功能,实现了对监测图斑的定位导航、数据采集等应用,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从第二次土地调查的角度出发,主要讨论Geoway软件在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采集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土地调查工作应用RS,GPS,GIS等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新技术手段,为确定土地变更调查奠定了基础。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方法,在现有土地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查清由不同时相(上一年度与本年度之间)的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所圈绘的疑问图斑,及年度各类土地变化情况,完成土地变更调查工作。"3S"技术的应用加快了变更调查各个环节的数据流动,作业速度快,保证土地变更信息的现势性,使数据采集精度更高、即时性更好,有力地保障国土资源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为可持续变更提供技术支持。本文针对当前土地变更工作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整理,总结经验和方法,更好地将"3S"技术应用到农村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4.
提出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多功能差分GPs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对嵌入式设备野外数据采集系统进行设计,并介绍其在土地调查中的作业流程,实现了高精度的数据采集、处理、格式交换一体化.  相似文献   

5.
在2005年北京市土地大调查项目中引进了工程监理机制,监理人员对项目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数据入库进行了全程监理,为该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提供了可靠保障。本文从工程监理的角度阐述北京市土地调查项目入库数据的类型特点、采集方法、检查方式及常见问题分析,为土地调查数据生产及测绘工程监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PDA的3S集成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PDA/RS/GIS/GPS RTK集成技术在第二次土地大调查中的应用的技术流程和集成系统设计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PDA/RS/GIS/GPS RTK土地调查系统分为野外数据采集系统(即掌上电脑部分PDA-GIS)和内业数据处理系统(即台式机部分PC-GIS)两部分,本文主要对这两部分进行了结构和功能设计。将该技术应用于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中,有效地减少了调查工作量,相应缩短了调查周期,在提高调查精度和丰富调查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及时全面地掌握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目的是摸清土地资源利用的总体情况,此次调查系统地应用3S技术,全面采用航天遥感数据,结合GPS技术获取卫星数据和野外核查,基于GIS技术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以及数据入库。  相似文献   

8.
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与地籍测量)是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其质量问题至关重要。数据采集是产生质量问题的源头。本文结合实践,介绍了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数据采集为核心,闭环作业为保障的采用自动与人工相结合的地籍调查质量控制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正在全面开展,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对管辖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登记工作。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民的利益得到保证,我国才可以稳定发展。要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现状,确定宅基地的归属问题,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权属登记工作,将土地所有权落实在村民身上,从根本上保护农民的权益。本文参考国家下发的文件,根据相关测量规范,编写了宅基地确权的技术设计,主要包括权属调查、数据采集、权属材料登记等工作。按照技术设计书的要求在十家子镇开展宅基地确权工作,首先进行权属调查工作,通知村民上交土地权利证明等文件,之后选取华测E91仪器使用GPS定位法进行界址测量与房屋测量,将得到的测量成果与收集的材料进行核实后,制成宗地图并登记,对收集的权属材料和测量数据进行自检,最后向国土局提交成果。  相似文献   

10.
范明华 《现代测绘》2006,29(2):31-33
地籍调查是以权属调查为核心,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等基本状况,满足土地登记需要。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工作和法定程序之一。地籍调查按调查对象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目前农村地籍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过程中同步完成的。农村地籍调查的主要成果是权属界线协议书、集体(国有)土地权属调查表(以下简称“一书一表”)。本文针对“一书一表”自动生成,探讨一种数据采集组织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旭  ;蔡四辈 《东北测绘》2013,(2):111-114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程工作量庞大,数据复杂,计划工期短,成果质量要求高。如果用第一次全国土地调查时采用的常规方法开展工作,不仅工作效率低下、工期得不到保障,而且数据的准确性无法保证,也不能建立连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充分运用3S技术进行作业,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土地管理部门快速提供准确、详实、现势性强的土地利用数据资料,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按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流程中的主要工序,介绍3S技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其后续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土地调查数据是国土管理的基础数据之一,日常变更频繁,变化复杂多样。本文通过对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建立完成后,日常更新维护的工艺流程的分析,针对现状提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原则、工艺流程、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截止2010年底全省用新的土地变更方式进行第一次更新,实现了对土地调查数据库准确有效地更新,为加快第二次土地调查整体进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位群 《北京测绘》2011,(2):52-54
经过近两年的辽宁省多个地区的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农村土地调查工作探索和实践,介绍了农村土地调查的作业流程,接着对几个主要作业工序进行了详述,总结了主要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FME在二调数据缩编图斑融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伟伟  丁俊杰 《北京测绘》2011,(2):43-45,42
图斑融合是二调数据缩编中工作量很大的一部分,本文介绍了利用FME对图斑融合的方法及融合效果。实践证明,利用FME对图斑融合能够大大减轻人工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技术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包括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两部分,是一项统一由政府组织实施的重大任务。结合生产实践阐述了基于遥感影像建立影像解译标志,并在GIS软件上解译影像信息,采用内外业相结合方法,全面掌握城镇、村庄以及独立工矿区内部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住宅用地以及农村宅基地等行业用地、农用地、未利用地的数量和分布,并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李爽 《北京测绘》2014,(4):123-125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作为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现已全面展开。对于各作业队伍而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这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有着诸多难点,而外业调查又是重中之重,也是后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为此笔者对外业调查的前、后期工作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土地调查监理工作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监理工作,介绍了监理工作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成果质量控制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以1:10000彩色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底图。本文以"江门工作区"为例介绍了"广东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底图生产成果质量控制方法,对不同检测方法的误差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质量控制的要点。对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俊昌 《东北测绘》2012,(3):205-207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土地分类与已有的土地分类不同,在调查中对土地分类的判定方法有偏差就会在土地详查、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产生差异。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判定每块土地的分类,对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十分重要。本文在分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的土地分类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实践提出了一些想法,为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进行地类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数据质量的好坏是土地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对土地调查过程中有关数据质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