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IMAS(Display, Interactive  Manipulation and Analysis of Seismograms-“地震图 的显示和交互式操作与分析”)软件包是iris GSN 台站所使用的数字地震分析应用软件. 同时它也适合我国部分数字台站(如NCDSN)的日常分析工作,如波形放大与缩小、震相 拾取、震级计算、方位角计算、计算震中和震源深度以及发震时刻等;还可以做一些进一 步的分析处理工作,如波谱分析、滤波、分量旋转、质点运动分析以及仿真模拟地震图. 由于它是交互式菜单操作,所以有用户界面良好,易学易用,适合台站操作人员使用的特 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是我国第一批现代化的,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台网,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数字地震学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贡献.数字地震仪的高速发展,不仅使地震科研发生了质的变化,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地震台站工作的计算机化,通信技术的现代化;也使得数字台站的工作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工作方式变到数字方式.CDSN牡丹江台站运行十多年来,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台站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感到数字仪有着模拟仪器所根本达不到的先进性能.为了早日利用数字地震图,从1999年10月起牡丹江台按照CD-SN技术管理中心的要求,开始了数字图与模拟图的分析对比观测工作.我们认为,为了减少重复性工作,避免经济浪费,同时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地震资料的使用效率,用数字地震仪分析处理数字地震图是台站未来发展的方向,在技术上也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引言 随着“九五”期间地震前兆台站改造工作的开展,许多地电观测台都更换了新的数字观测仪器,数据质量得到很大改进和提高,采样间隔的缩短,仪器精度的增高,为资料分析和预报工作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但突跳以及各种干扰因素的增多,也为异常识别增加了难度,这对地震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目前,各台站的数字观测已开展3年多,长的可达4年以上,如大柏舍台(1998年1月正式使用数字地电仪)。我们发现,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一些原来变化平稳的地电台出现了起伏的季节性变化(图1),其中有大柏舍、菏泽、青光台等,大柏舍台的年…  相似文献   

4.
数字地震台实时处理软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软件作为对北京港震机电技术公司软件系统的一个补充,在中文Windows下研制,适用于数字地震台进行数字地震信号实时连续接收和处理。软件的研制充分考虑了台站应用的特点和需求,引入完整的软件工程学理念,采用了面向对象(OOP)的分析设计方法和软件组件技术(COM)。  相似文献   

5.
中国数字地震台目前所采用的数据处理软件存在下列不足:1)不能对含lg震相的地震定位;2)不能计算mB、mb震级;3)不能自动生成月报;4)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和独立完成地震速报;5)近震参数计算误差较大;6)地震定位效果不好。为此,我们基于VisualBasic软件平台,开发出智能化网络地震监控和实时数据处理系统。该系统除克服了以上不足外,还实现了数字地震仪工作状况的实时监控、地震参数计算、地震速报、各种地震单台定位、地震事件检索查询、地震编目、震相反推分析、数据传输等功能。该软件囊括了数字地震台全部日常工作,减轻了台站人员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地震监测质量,充分发挥了数字地震仪的优越性。该系统在洛阳台近1年的试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山东数字地震台网基本情况,计算了40个测震台站台基背景噪声,利用Welch方法计算噪声功率谱密度(PSD),进而计算地震台台基1—20 Hz地动噪声均方根值(RMS)和有效动态观测范围。根据计算结果,依照《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对山东测震数字台网40个参评测震台站进行背景噪声级别分类,并分析不同台站背景噪声水平较低的原因,以期为测震台网的优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地震目录使用的走时表为J—B表,发震时刻为国际时,地名为按Flinn、Engdahl和Hill划出的地震分区给出的大致的地理位置(仅作位置参考,不合任何政治意义)。其中:Ms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中周期宽频带地震仪(SK和DK-1仪)测定的震级,Ms,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763长周期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级,  相似文献   

8.
引言数字地震台网建成以来,数据传输可靠、事件查取方便、信息公布快捷等优点充分体现出来。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发现,数字地震台网在使用不同定位程序处理同一地震时,在所识别震相不变的情况下,所给出的地震参数不同,且存在较大差异,如地震震级,目前常用的定位程序HYPO81与定位程序Genetic给出的结果相差0.2~0.5级。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是定位程序中利用震中距查量规函数的概念不清楚,才导致震级出现偏差。图1震中距与震源距关系1震级偏差原因的分析下面是对发生在天津地区的一次(震源深度为18.6km)地震的计算,在所用台站不变、识别震相…  相似文献   

9.
辽宁台网记录爆破、矿震与地震的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99年6月辽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正式采用数字记录与模拟台站资料结合,编报辽宁省地震月报目录和地震观测报告,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具有宽频带、动态范围大、分辨率高而且便于用电脑处理等优越性,改变了传统的模拟台网在地震图上识别和辨认震相,取而代之利用人机交互实时处理地震系统在计算机上识别和分析震相。每天有许多触发事件显示在屏幕上或存储在计算机里,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事件不是地震事件,需要人为加以排出。有些事件是典型的、具有显著的震相特征,是便于识别的。而这些事件缺乏典型特征,不易识别,需要用多台记录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对1995年加利福尼亚里奇克雷斯特地震序列,使用伯克利数字地震台网(BDSN)的宽带,大动态范围仪器记录的数据进行了地震定位和震源参数估计。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稀疏宽带合网对网外区域的监测能力,它也适合于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TBT)监测小震级地震事件的情况,另外,我们还介绍一个震例研究,这是其他区域宽带台网检测能力的代表。为了评估稀疏台网的检测能力,我们把根据BDSN震相测量所估计的地震位置与“直实位置”目录中由南加州地震台网(SCSN)记录数据得出的高质量地震位置做了比较。为了确定不同类型数据对绝对事件定位的重要性,使用了一个自适应网络搜索定位程度,它利用了一个或多个台站的多震相拾取的时间和方位角。我们使用了BDSN台站距离范围在250-500km和500-800km内的稀疏子台网,结果表明:在区域距离范围内,可能得到达到18km以内的绝对事件定位,这是CTBT所要求的,然而,在远区域距离范围内,较低的保噪水平不可能使事件的定位达到CTBT所要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仿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利用傅里叶分析法,把速度型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变成台站人员所熟悉的长周期,中长周期模拟常规地震记录,分析人员能在仿真后的记录波形图上识别震相和计算震级。为地震台站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取代模拟记录提供了一种资料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彦含  吴庆举 《地震》2020,40(4):49-62
偏振分析可以定量描述地震波的质点运动。 P波质点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偏振, 使得传播方向会偏离台站与地震震源之间大圆弧的方向。 P波偏振分析可以用来约束地下结构以及反映地震各向异性, 提供与剪切波分裂等手段不同的证据。 本文介绍并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的方法, 计算了单一地震台的P波偏振, 同时, 利用谐和分析, 对台站下方的各向异性进行了分析。 将P波偏振分析应用到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hina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CDSN)的四个台站10年左右的数据, 筛选并分析了震相清晰、 信噪比高的远震三分量初至P波的质点运动, 拟合出四个台站接收到的地震事件后方位角与P波水平偏离角度之间的三角函数曲线, 计算出拉萨台、 昆明台下方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偏振方向分别为66°和57°, 大致呈现北东东方向。  相似文献   

13.
IASPEI91实用震相走时表及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析了美国ASL提供ISPEI91走时表的存储结构。自己研制的方法与美方提供方法相结合,根据需要可以随意计算各种地震震相的到时或该震相与初至波的到时差。本软件在功能上完全满足目前台站的工作要求。将计算理论震相、震相到时差和汇编走时表功能集成在一个界面下,有利于台站工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台站人员的地震监测和分析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宁夏十五数字地震观测台网自投入使用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地震数字波形。利用宁夏台网中震中距在1 000km范围内不同台站记录的9次M≥3.0地震的sPn与Pn震相进行分析、计算这些地震的震源深度。研究表明,利用sPn与Pn震相的到时差计算地壳内近震深度的方法简捷、准确。  相似文献   

15.
引言 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我们数字化地震观测系统所带来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的。它使得该领域的研究及工作方法一直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中。 自2000年12月24日起,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已经具备了从10个NCDSN台站实时接收和下载数据的能力。它是继1997年4月的升级(邹立晔,郭燕平,1998)及1999年2月的软件大规模升级(邹立晔,郭燕平,2000)之后的工作软件的更新换代。随之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数据管理中心(CDSN DMC)的数据处理与收集的常规工作也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 …  相似文献   

16.
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数字记录无震、无明显干扰事件情况下的44个台站背景噪声资料,计算了山东数字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并利用"十五"台网试运行期间记录的爆破和地震事件进行检验,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鲁西地区、黄海和渤海海域的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6,中东部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达到ML≥1.3,胶东半岛部分地区和鲁南部分地区监测能力达到ML≥0.7.  相似文献   

17.
本地震目录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提供。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使用全国90个测震台站的地震数据,记录了中国及邻区 M≥2.5的地震,各地震事件的记录台站均在5个以上。地震目录使用的走时表为 J-B表①,发震时刻为国际时,地名为按 Flinn、Engdahl 和 Hill②③划出的地震分区给出的大致的地理位置(仅作位置参考,不含任何政治意义)。其中:MS 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中周期宽频带地震仪(SK 和 DK-1仪)测定的震级,MS7是由数字地震记录仿真成763长周期地震仪记录测定的震级,mB 是用宽频带中周期仪(SK 仪或 DK-1仪)或763长周期仪测定,mb 是用短周期地震仪测定。为便于使用和对比,报告中还给出了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测定的短周期体波震级 mb 和面波震级 MSZ 。为避免混乱,各种震级之间概不换算。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地震记录分析软件PITSA简介及使用说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九五”期间我们将建立一批数字化地震台站,紧接着就是数字化记录的常规处理和数字化资料的开发利用问题。这两方面的工作都离不开数字化记录的常规处理软件。由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以及美国地震学会(SSA)联合推荐的由F.ScherbaumandJ.Johnson完成的一套优秀的数字化分析处理软件PITSA(ProgrammableInteractiveToolboxforSeismologicalAnalysis)是一套比较适合我国广大地震工作者使用的软件。PITSA的特点是:①在普通微机(PC机)上安装使用,要求的微机和外部环境都很低,容易安装,占据的硬盘空间小(约2M)字节;②功能很强,如部分放大,震相拾取、求震级、定震中、分量旋转等常规分析工作它都能很好完成,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工作如数值微分、积分、基线校正、谱分析、滤波、相关、Hilbert变换,旋转分量、偏振滤波、交义谱、相关谱、画质点运动图、各种模拟地震图的仿真等,它都能方便地实现;③它是菜单操作式软件,易学易用;④我们已有现成的软件,并已被一些地震工作者开发利用。鉴于以上优点,故我们特出版此专辑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NCDSN)台站上,9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震发析软件ARS将作为数字地震记录分析的常规工具的一个候选者。为使台站分析人员较快地掌握ARS的使用方法,本文简述了用ARS进行大震快速反应,针对震相到时、振幅及损角频率的测量的最低限度的操作步骤,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CDSN台站典型震例数字地震图库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主要描述利用UNIX的SHELL组合命令实现数字地震图库的建立。图库按时间顺序排列,地震波形文件与数据库中相关的表(TABLE)分开存放,波形文件是以CSS3.0格式存储的,符合ARS的使用习惯。使用时用户只需更改数据库的名字,即可使用功能很强的ARS分析软件,对数字地震图进行回放处理等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