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国务院、中央军委一九八一年九月十二日发布了《关于长期保护测量标志的通告》,这是关系测绘生产基础工作的一件大事,测绘部门各使用单位和受托单位的同志们一致认为这个《通告》很及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无从查考,但第一个吃转基因土豆、鲤鱼和蕃茄的中国人被我们找到了。直到现在,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论点仍很流行。下面这个在欧洲很流行的故事很“经典”:一天,医院里接收了一个奇怪的病人,他每天都像上了弦一样不停地绕圈,在房间中走来走去,经过检查,病源在于他爱吃的猪肉来自添加了“运动基因”的瘦肉型猪,结果猪肉这种基因就永远留在了他身上。不久前,很多报刊都引用了英国一教授有关小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引起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的报道作为转基因食品有害的证据。转基因食品真的有那么危险吗?记带着问题走访了几位吃过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New Year,New You     
新鲜的感觉总是很容易就会消失,看过、听过、经历过,或许就不再新鲜,可是对于新的一年要发生的,总是还有期待。  相似文献   

4.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山岳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的保存和发展》。主要内容,我归纳为四个“一”。首先,第一个“一”,谈我参加这次研讨会一些学习的体会和感受,我觉得这次研讨会很有意义,很有前瞻性。我国有2/3的国土面积是山地,而且根据有些专家相关的一些研究,高寿人群的分布多在山岳之中,这与山地一些特有的自然环境有关,可能更适合我们人类的居住,所以会更长寿。我们人  相似文献   

5.
读了《仗义执言为了心中那杆平衡的天平》这篇报道,感慨颇深。虽然给薛玉兰的发证工作只是国土资源工作中一件很具体很普通的事,但正如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这件事恰如其分地反应出新形势下“国土人”过硬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特别是反应了国土资源执法“为民、务实、清廉”的高贵品质,是践行“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向丛台国土资源分局的同志们学习!  相似文献   

6.
很高兴参加咨询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座谈会。首先,我代表部党组,向咨询研究中心的同志们表示问候,并对中心成立10周年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7.
从1991年开始,国家将用十年或十年多一点的时间更新我国第一代1∶5万地形图,任务很艰巨。  相似文献   

8.
在国土资源系统开展“执政为民,践行三个代表大讨论”很有必要,非常及时。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切实解决并逐步完善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变形监测是安全化工程施工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贯穿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对监测的沉降数据进行处理,并预测沉降量,提前对工程作出安全预警,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基于GM(1,1)灰色模型、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结合的相关理论,借助Matlab软件编程,建立了灰色-小波神经网络变形预测网络模型。结合工程实例,将建立的变形预测网络模型应用于累积沉降量观测数据,结果表明组合模型具有很稳定的预测效果,比单独的GM(1,1)灰色模型预测准确度高,且训练样本越多,预测越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地图》2009,(4):24-33
什么是飞地 飞地,如果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地理学名词的话,乍听是很有些“晕”的。但是细细想来,这个词语的字面其实很生动,仅顾名思义,也可以作出一番推断:既是飞地,不过“飞来之地”或是“飞去之地”,其“飞”的形式足以说明这块土地是游离的,而从何处飞来——它的母体在哪里,又飞至何处——它的现居位置,正是它的两大核心。右侧4幅示意图列举了几种较为普遍的飞地形式,前两幅都是在陆地的环境下,后两幅是有水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浅谈计算机视觉与数字摄影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机视觉技术集数字图像处理、应用数学、模式识别及人工智能等知识于一体,其应用已经涉及到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机器人学等领域。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测绘学科的一个分支,数字摄影测量已经进入计算机视觉的领域。文中简要地回顾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史,主要介绍了计算机视觉与数字摄影测量的共同点及其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地图制图技术已经全面进入到计算机自动化制图的时代,专题地图的制作也已经完全依赖于计算机自动化制图,无论是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分析,还是专题地图的制图表达、输出、印刷都已经完全离不开计算机自动化制图技术。本文以《森林防火指挥图》为例,叙述了专题地图从设计到编绘完成的过程及经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PC—E500机地籍测量常用程序的功能,以及该机与全站仪、个人微机、打印机、绘图仪、数字化仪等设备联机使用的方法。说明了PC-E500在实现数据记录、存贮、计算处理和成果输出的自动化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IntroductionTheartofancientChinesearchitectureistheessenceoftheChineseculturalheritages .Ithasim portantsignificanceforstudyingandlearningChi nesecultureandcivilization .Itisofgreatdifficul ty ,however,tolearnthecomplicatedstructureofancientChinesearchi…  相似文献   

15.
A pioneer research work was carried out by investigators engaged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for describing ancient Chinese timber buildings by 3D frame graphs with a computer. Users can know the structural layers and the assembly process of these buildings if the frame graphs are processed further with a computer model. This can be implement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ique. This technique display the raw data on the screen of a computer and interactively manage them by combining technologies from computer graphics and image processing, multi-media technolog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ighly parallel real-time computation technique and human behavior scienc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mplementing procedure of lignification simulation for large-sized wooden buildings as well as 3D dynamic assembly of these buildings under the 3DS MAX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from computer simulation are also shown in the paper.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模拟模型是以植被真实三维结构场景为基础,模拟植被冠层的辐射特性。本文以冬小麦为例,利用辐射度方法模拟了冬小麦在不同LAI下的冠层二向反射因子(BRF)及其波谱特征;为了验证并评价模拟数据的质量,将模拟冠层BRF数据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并将计算机模拟波谱数据与Prosail模型模拟波谱及实测波谱进行了比较。通过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LAI是植被群体重要的结构参数,对于同一品种的植被可以用LAI来描述植被的生长进程;(2)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冠层BRF数据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满足实际研究的需要,因此可以把计算机模拟冠层BRF数据作为实测数据用于研究,以弥补因各种条件限制无法得到实测数据的缺憾。  相似文献   

17.
海量遥感影像的存储与快速调度显示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存储和处理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海量信息处理的需要。因此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计算机内存,处理无限大小的数据,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根据海量遥感影像数据的特点以及对海量遥感图像进行处理的需要,研究了实现海量图像数据快速显示的方法以及其数据库存储结构。主要包括图像重采样、影像金字塔生成技术、图像快速显示技术等。  相似文献   

18.
首先回顾了摄影测量的历史,从透视几何、成像设备、摄影平台、测量法和测量工具等4个方面较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贡献。其次,简要介绍了计算机视觉的起源,并从几何角度分析了计算机视觉与摄影测量之间的紧密联系,探讨了两者在实用上的一些区别。再次,从语义方面,分析了遥感学科的发展,与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之间的关系,以及目前深度学习和连接主义的盛行。最后,展望了摄影测量的未来,指出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进一步交叉融合是摄影测量发展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9.
Automated GPS Data Analysis Service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Automatic analysis of geodetic-quality GPS data is available with the use of e-mail and ftp (file transfer program) as an interface to a computer at the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JPL), where precise transmitter parameters – GPS ephemerides and clock errors – are computed regularly. The interface is such that e-mail from an external user causes the JPL computer to fetch the user's data. The computer than analyzes the data, and places the results in an area accessible to the user. An e-mail to the user gives information on the location of the analysis results, which the user can subsequently fetch. Operations on the JPL computer are entirely automatic, and require essentially no labor. ? 1999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idea of constructing an equidistant map centred on Glasgow originated as a school project. The amount of calculation required meant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use a computer to calculate the co-ordinates for the projection on a 15° graticule. Subsequently it was decided to write a program to instruct another computer, equipped with a graph plotter, to plot the same graticule automatically. The basic mathematical constructions and the procedure for programming the computer for automatic plotting are fully expl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