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枣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北缘的夏河-合作地区,是一个上世纪末发现的大型金矿床。矿区主要出露中三叠统古浪堤组海相细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板岩、钙质板岩、细砂岩等。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以NE向高角度逆断层(倾角>70°)为主,矿区西部有SN向和NW向断裂发育,倾角40°70°。另有一组倾角平缓的断裂,倾向150°70°。另有一组倾角平缓的断裂,倾向150°245°,倾角8°245°,倾角8°32°,常切割、错断NE、SN和NW向断裂。枣  相似文献   

2.
1郑州市的地面沉降1·1郑州市地处差异性升降活动明显的构造部位[1]市区位于秦岭EW向复杂构造带北缘东端。主要有NW向、近EW向、NE向3组构造线。其中NW向和近东西向断层控制了新生代的沉积规模和地貌。老鸦陈断层贯穿市区。长约35km,走向330~150°,倾向NE,倾角60~75°。断层两侧有明显差异,NE盘下降,新生界逐渐增厚,地层齐全,总厚度大于1000m,第四系比西部厚约200m。全新世以来继续下沉,表现为大量的湖泊、沼泽(淤泥质)堆积。南西盘先下沉而后回返上升,第四纪以前表现为大幅下沉。新近系沉积厚度500~700m。进入早更新世,郭小寨以南受…  相似文献   

3.
云南个旧锡多金属矿区矿田构造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个旧是全球最大的锡铜多金属矿区,是与燕山期花岗岩密切相关的岩浆-热液成矿体系,构造控矿特征非常明显。本文选取松树脚、老厂和卡房矿田内的节理作为研究对象,以巷道为主并结合地表对节理进行了系统的测量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容矿节理优势展布方向为NE、NW、N-S和E-W,特别是NW节理是矿区西部新近发现的重要容矿构造。(2)花岗岩中节理发育在矿区南北部具有差异性。矿区北部节理优势单一且集中,以NW306°~312°和NE45°左右为主;南部节理优势方位复杂且多变,以NE50°、N-S、E-W、NW312°~324°和WNW280°为主。(3)碳酸盐岩中节理发育亦显示出矿区北部优势明显且简单,矿区南部优势方向复杂且多期次叠加。(4)松树脚矿田节理在垂向上具有规律性,从浅部至深部,碳酸盐岩含矿地层中浅部以NE50°为主,深部以近N-S向为主;花岗岩浅部以NW306°~312°为主,深部变为NE45°左右。成矿期的区域应力场为中晚燕山期的NW-SE向挤压应力,后期转为近N-S反向剪切应力。矿区西部新近发现的NW向节理构造是重要的容矿构造,后续的勘探和找矿工作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矿区北部容矿节理和南部容矿节理发育规模和优势方位及成因存在差别,应加以区分。NE、N-S向节理是连通花岗岩体与碳酸盐岩类含矿层的热源、水源和矿源的通道。这些认识将指导进一步深部和外围找矿部署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山位于徐州市北郊,地处徐-宿薄皮型逆冲系统的中部锋带,NNE与NE向构造转折部。基于研究区野外实际观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其构造特征及成因,认为印支末期至燕山早期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形成新山NE向逆冲断层、倒转褶皱与层间褶皱的组合,而层间褶皱则形成于强烈挤压背景下逆冲断裂导致地层间的右旋剪切。  相似文献   

5.
西藏那曲县尤卡朗铅银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藏那曲县尤卡朗铅银矿床位于当雄-嘉黎铅银多金属成矿带中部,含矿地层为中-上休罗统拉贡塘组,含矿岩性为滨浅海相复理石建造。矿体受NE向断裂控制,与地层和构造关系密切。成矿机制为深部基性—超基性岩浆热液在运移过程中革取围岩中的成矿物质,在NE向断裂构造带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
云南打拢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拢锡多金属矿位于西藏-缅甸亚构造域中的保山-镇康地块南段,寒武系上统保山组为主要含矿层位,近SN向的镇康复背斜和NE、NW向共扼断层组成基本构造格架。目前新发现锡矿体14条,长度为70~431.5m,斜深为17.5~137m,水平厚度为0.41~10.09m。矿体平均品位:w(Sn)为0.21×10-2~1.59×1-0 2。矿体产状多与围岩一致,倾向为300~°330,°倾角多为15~°38°。矿体多呈似层状及透镜状,沿走向及倾向具有膨大收缩、尖灭再现特点。初步研究认为,NE向构造和寒武纪地层控制着以锡为主的多金属矿空间展布,且与物、化探异常相吻合。区域上有与之类似的地质条件和综合物化探异常区多处,找矿潜力巨大。因此,若适当增加地勘投入,本区有望成为中-大型锡多金属矿勘查基地。  相似文献   

7.
通过系统分析六盘水煤田黑塘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认为:黑塘煤矿向斜构造—龙家沟向斜,轴向南东-北北东向,浅部地层倾角25°50°,深部5°50°,深部5°20°;矿井内断层总体走向NE,倾向多为SE,断层落差多小于50 m,且正断层数量多于逆断层;断层组合样式多样;矿井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燕山中期研究区经历了NE-SE向挤压、近NS向挤压和NW-SE向挤压的应力转换过程,奠定了研究区NE向的主体构造格局;燕山晚期NW-SE向拉张作用,使断裂构造性质发生转变,导致矿井现今正断层为主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分析六盘水煤田黑塘煤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演化认为:黑塘煤矿向斜构造—龙家沟向斜,轴向南东-北北东向,浅部地层倾角25°~50°,深部5°~20°;矿井内断层总体走向NE,倾向多为SE,断层落差多小于50 m,且正断层数量多于逆断层;断层组合样式多样;矿井构造的形成及演化受区域构造控制明显,燕山中期研究区经历了NE-SE向挤压、近NS向挤压和NW-SE向挤压的应力转换过程,奠定了研究区NE向的主体构造格局;燕山晚期NW-SE向拉张作用,使断裂构造性质发生转变,导致矿井现今正断层为主导。  相似文献   

9.
<正>1区域地质特征重庆市五斗坝铁矿位于七耀山山脉南部,矿区位于四川中生代前陆盆地之万州红色盆地次级褶皱石柱向斜南东翼,区域上主要构造为石柱向斜、方斗山背斜。矿区位于石柱向斜南东翼,无次级褶皱、断裂。区内构造简单,岩层呈单斜产出,走向北东,倾向北西,309°329°,倾角43°329°,倾角43°61°。矿区内出露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Q),  相似文献   

10.
1地质概况内蒙古杨树林银多金属矿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的南端,赤峰-铭山大断裂为两构造单元的分界线,断裂两侧有大量的岩浆岩侵入和太古宇古老变质岩系零星出露,构成地台的结晶基底,派生NW、NE、EW向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代色尔腾山岩群地层和晚侏罗世玛尼吐组以及白音高老组一段。侏罗纪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为一主体产于古元古代辽河群变质砂岩地层之中、成因上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热液金矿床。区内工业矿体的空间产出受NE向F3断裂及其上盘竖井背斜构造的联合控制,并表现出如下规律:工业矿体主要沿竖井背斜内发育的层间破碎带产出,因而空间上呈"带"状分布特点;主要矿带自东而西在空间上呈现出"帚"状展布样式;矿带内主要工业矿体多分布于竖井背斜转折端以西部位,且呈现出SE向倾伏的产出规律,倾伏角一般为30°~35°。综合研究认为,四道沟矿区工业矿体的规律性产出与成矿期NE向断裂的右行斜冲活动方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2.
河南嵩县前河金矿矿化特征、成矿时代与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河金矿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熊耳山地区,属于典型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元古界熊耳群鸡蛋坪组流纹斑岩、英安岩及安山岩和马家河组安山岩、杏仁状安山岩夹凝灰岩.区域构造以近EW向断裂为主,局部有NE和NNE向断裂发育.  相似文献   

13.
<正>1矿区地质概况研究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段槽台交界处台区一侧,EW向超岩石圈断裂与NE向新华夏构造体系交汇处。研究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代色尔腾山岩群地层和晚朱罗世玛尼吐组以及白音高老组一段(J3b1)。第四纪冲积物主要分布在几条沟系中。研究区侵入岩发育,侏罗纪侵  相似文献   

14.
玉树7.1级地震断裂特征与地震地表破裂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震中位于 33.2°N,96.6°E,自玉树县城至隆宝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在NW向的玉树-甘孜断裂西段的玉树-治多断裂上,自隆宝镇东至玉树县城,地震引起了长约50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主要分布在第三纪红砂岩、高漫滩及河床中,致使公路错断、桥梁位错,并引发大量滑坡和崩滑.震中附近的调查表明,地表破裂带主要沿NW向的玉树-治多断裂展布,总体走向NW320°,分为两组,一组为NW向,另一组为NE向,NW向的破裂为左旋走滑,发育一系列小的类拉分盆地,NE向的破裂表现为正断性质.由震源机制解和断裂特征判定,NW向的玉树-治多断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5.
杭州湾地区新构造运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为上海经济区浙江省域内杭嘉湖—肖绍地区、宁奉地区,即东径120°至122°,北纬29°40′至31°,大地构造位于中国东部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地貌上属低山丘陵区。一、区域地质概况(一)区城地层分区详见图1[1,2,3,4]地层对比简表见表1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八宝井田勘探资料及野外地质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了八宝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成因,认为八宝井田位于老房子-砟子向斜东段,由一轴向NE倒转向斜构造、一组与向斜轴向大致平行的逆掩断层和NNW向的断裂(F1、F15)构成井田的主要构造格局。印支运动、燕山运动的多期活动使前晚侏罗世地层受到强烈改造,形成NE-近EW向的褶皱和断裂。井田内断层发育,给煤炭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但在NE向逆掩断层倾向与煤层倾向一致的地方,有可能找到储量可观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17.
胡培强 《山东地质》2014,(10):15-20
唐家沟金矿位于胶东牟平乳山金矿带西南段;历经数次勘查工作,近期获得较大突破,累计金金属资源量规模达到近大型。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变质岩及新生界第四系,构造以古元古代褶皱构造和中生代断裂构造为主,其中含金矿化蚀变带受 NNE 向、NE 向、近 EW 向断裂控制。主要控矿构造呈 NNE 向、近 EW向展布,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矿化石英脉、黄铁矿化花岗质碎裂岩和黄铁矿化大理岩,矿化具多期活动特点。研究发现,控矿构造局部引张段与其他构造交会处是储矿的有利部位,矿化蚀变叠加地段预示着深部成矿可能性极大。深部预测 NNE 向金矿化断裂构造与 NE 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残留荆山群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接触带与NE 向硫化物富集带交会部位为成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8.
<正>浩尧尔忽洞金矿位于华北陆台北缘西段中元古界白云鄂博裂谷带西段。区内出露地层有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哈拉霍疙特组和比鲁特组,其中比鲁特组第二岩段为主要的赋矿地层。区内主要构造为浩尧尔忽洞向斜,其核部为比鲁特组,两翼分别为尖山组和哈拉霍疙特组,矿床产于NE向展布的向斜南翼。断裂构造主要为一条左行的脆韧性剪切带和一条近NE向展布的平移断层。整个剪切带由一系列呈近EW向到NE向分布的近似平行的挤压破碎带和片理化带构成,是最重要的导矿和容  相似文献   

19.
<正>苗儿山矿田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南褶皱系过渡带的江南台隆西段,形成以印支期花岗岩侵入为核部的北北东向短轴背斜式穹隆,褶皱晚期,发生大量切割穹隆和岩体的北北东向左旋剪切断裂,为地壳中深层次的呈带状展布的高应变带,走向NE20°~30°。其变形特征既发育  相似文献   

20.
邹家山铀矿床矿体形态、规模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杨松  余水 《铀矿地质》2015,(3):363-369
邹家山铀矿床位于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西部,产于早白垩世碎斑熔岩和流纹英安斑岩中。勘查报告显示,矿体受NE向断裂、裂隙控制,矿体形态简单,呈脉状、透镜状,成群、成带,产状单一,倾向NW,倾角40°~60°。但开采资料表明,矿体形态复杂,有脉状、透镜状,也有囊状、折线型、弧型、Y字型、人字型和树杈状等。在空间分布上,北东端矿体走向大多为NE向,倾向NW;往南西方向,矿体产状变得较复杂,有的矿体呈近EW走向,倾向S,有的呈NW走向,倾向SW,还有的呈SN走向,倾角较大;到了47线以南,矿体走向多为NW向,倾向SW。同时还发现,许多矿体明显偏小,现有的钻探间距难以对其形态和规模准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