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简讯三则     
全国海岸河口专业学术会议在沪召开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全国海岸河口专业学术会议于一九八○年四月九日至十五日在上海举行。这是建国三十年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海岸河口专业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海洋局、中央各有关部门等六十八个单位的  相似文献   

2.
孙佩锦 《海洋科学》1984,8(5):14-14
为加强污染生态学学术交流,促进我国环境科学的发展,全国污染生态学学术会议于1983年12月27日至1984年1月2日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115个单位169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郭方同志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曾呈奎敎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黎尚豪教授等在会上作了讲话和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主办、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于1993年4月3—7日在广州江南大酒店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外代表97人,其中,国外、香港及台湾地区代表23人,分别来自香港各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美国加州大学,英国威尔士大学和台湾大学;国内代表74人,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国内各大学及其它科研机构。广东省海洋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全国海岸河口专业学术会议于一九八○年四月九日至十五日在上海举行。这是建国三十年来第一次召开的全国性海岸河口专业学术会议,也是我国海岸河口科学工作者的第一次盛会。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八十六岁的老教授朱元鼎、付理事长赫崇本教授等,以及中国科学院、全国高等院校、国家海洋局、中央有关部门等、共六十八个单位,一百二十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于1987年4月10—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四届全国第四纪学术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矿产部、国家海洋局、地震局和高等院校以及出版界的代表15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国著名学者刘东生、孙殿卿、施雅风、王永焱、张宗祜、徐仁、周明镇、孙枢、丁国瑜、王乃樑、朱显谟、周慕林、汪品先、王开发等出席了大会.地质界的老前辈黄汲清教授抽暇到会看望大家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6.
20 0 1年 3月 1 9~ 2 1日 ,由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大洋钻探第三届学术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 (见封底照片 )。来自全国各地的 1 2 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规模是历届中国大洋钻探学术会议最大的一次 ,会议还特邀 6位国际学者作有关新世纪大洋钻探、日本的深海钻探计划等方面的专题报告。会议期间 ,首次在中国召开的、有 50名国外专家参加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 ( SCICOM)工作会议也同时在同济大学举行。水深超过 2 0 0 0 m的深海占地球表面积的 60 % ,近年来的深海研究进…  相似文献   

7.
第13届INQUA大会将于1991年8月 2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盛大的国际 学术会议,将有6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学者出席。这样重大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中国 召开,是中国科学工作者的光荣。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碳十四年代学组主办的“第五次全国碳十四学术会议”于1991年11月8日至11日在青岛地矿韶海洋地质研究所培训中心召开。到会代表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地震局、海洋局、能源部和地矿部等所属各研究所、各大院校中有关~(14)C实验室及应用部门,共计43个单位,91名代表,其中有对我国~(14)C工作作出过贡献的专家,有活跃在生产和科研第一线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中青年代表占与会代表总数三分之二以上,是这次会议代表组成之一重要特点,同时也表明我国~(14)C工作后继有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42篇。  相似文献   

9.
张景镛 《海洋与湖沼》1981,12(4):382-382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与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于1981年3月17日至21日在广州联合召开了“海洋湖沼环境污染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国务院环办、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以及有关高等院校、水产研究单位和一些省市环境保护研究机构等61个单位的代表80余人。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长曾呈奎作了书面发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付院长邱秉经、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委员会付主任委员郭方等分别在会上讲了话。  相似文献   

10.
赵士金 《海洋科学》1980,4(1):22-22
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办公室、一局和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生物学的未来学术讨论会,于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二日在青岛举行。 出席这次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农业、医药研究机构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共七十余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著名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主办,广东海洋湖沼学会协办的第二届国际南海海洋生物学术会议定于1993年4月在广州召开。会议旨在交流南海海洋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扩大南海海洋生物各学科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促进对南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 会议议题为:1.南海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2.海洋污损生物;3.河口与海湾生态系统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廖玉麟 《海洋科学》1980,4(3):63-64
“欧洲棘皮动物学术会议”于1979年9月2日至9月8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作为中国的代表,我出席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3.
1985年5月25日至6月10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对南沙群岛海域进行了第二次海洋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4.
为配合石油攻关,开展海洋油田勘探、开发和海洋工程工作,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中国声学学会和中国海洋物理学会于1933年3月1—4日在广州召开海底沉积层声学院、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石油部和地质部等30个单位的55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声学研究所所长汪德昭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物理海洋学2000年展望》的专题报告,受到与会者的欢迎。国家海洋局局长、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罗钰如,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15.
杨治家 《海洋科学》1982,6(6):55-55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于1982年7月3日—8日在青岛召开了海洋沉积作用与浅层地层学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地质矿产部和国家海洋局等50个单位的13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我国海洋沉积与地层科技人员的一次学术盛会。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务副主任叶连俊教授、学部委员叶治铮教授和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代以来,许多学者曾致力于粘土矿物的分类工作,提出不少方案,如Cailler和Henin的分类,Frank-Kamenetskr的分类,都具有一定的特色,1980年国际粘土学会亦公布了一个分类方案.1981年笔者曾受第一届全国粘土学术会议筹备组的委托,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翼泉同志共同拟订了一个粘土矿物分类表,经大会组织专题讨论、修改、推广使用,最近笔者在此基础上作了部分补充.本文拟介绍这一分类表的分类原则和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情报网”联合召开的“全国海洋湖沼环境污染学术讨论会”,于1981年3月17日至21日在广州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国务院环办、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国家海洋局、水产系统和部份省市环境保护研究机构共61个单位、80余名代表。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海洋沉积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秦蕴珊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11月22日15时23分在青岛逝世,享年82岁。秦蕴珊男,汉族,1933年6月1日出生,山东莱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前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  相似文献   

19.
2012年3月31日,首届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洋环境与灾害应急天空地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系统及应用"项目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和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由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联合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7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谢绳武教授,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严恺教授,杨槱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邱大洪教授以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南京、山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