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8,(5):I0005-I0005
近年来,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吉林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从资金、人员、机构等各方而对信息化建设给予有力保障;从2000年城区地籍调查起步,遵循先完善数据后建设系统的思路,按照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建设了吉林市城区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吉林市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平台,建设了连接4个城区分局、2个开发区分局和1个政府政务办公大厅的国土资源专用办公网络。2004年吉林市国土资源局被国土资源部评为市级"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2.
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提高资源保障和服务水平一、健全机构、打好硬件基础。四川省都江堰市国土资源局作为成都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试点单位,2005年成立了成立了以局长邓元智同志为组长的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一名副局长为具体责任领导:组建起了信息中心:积极筹措资金配置了3台服务  相似文献   

3.
GIS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在电子政务中的不断应用,基于GIS技术的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系统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从增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实际出发,从总体目标、系统框架、系统功能、运行环境、核心功能实现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该系统基于工作流,以国土资源业务管理为主线,将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地理信息系统(GIS)功能及技术集成为一体,实现了网上跨地区联合办公,为业务管理、行政审批和决策提供图形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技术的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系统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以国产MapGIS为基础开发平台,针对通化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中的需求调查与分析、体系结构设计和系统功能设计、系统安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地分析,详细介绍了通化市国土资源局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加快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与省、市国土资源系统政务审批的网上运作,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近日,鹿泉市国土资源局抽调熟悉信息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工件人员,成立了信息中心。他们本着建设综合信息网络,建立市级数据中心,为河北省国土资源厅部署政务信息及数据库建设及管理提供基础条件,提升国土资源服务水平的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武汉市地理信息中心、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档案馆)为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下属正处级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68名,其中博士、硕士52名,正高职高级工程(规划)师5名、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86名。近年来,信息中心在局党政领导班子的坚强领导下,努力拼搏,克难奋进,以创新的理念、开放的思维、前瞻的视野、科学的眼光,坚持探索研究国土规划信息化创新之路,以智慧国土、智慧规划、智慧城市工程为依托,建立了"1个中心、3项工程、5类系统、6项支撑"的国土规划信息化体系,持续推进国土规划"网上办公、网上审批、网上交易、网上监管、网上服务"和全业务流程"网上运行",信息化与国土规划管理深度融合,促进了国土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参照OAIS参考模型构建基于J2EE的全B/S结构的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系统,与现有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等系统及数据中心进行系统集成,实现了档案的收、管、存、用全程信息化管理和档案的数、图、文一体化管理,建设市县互联互通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方便内网及外网用户的档案查询与利用。  相似文献   

8.
2013年7月,福建省莆田市国土资源局按照“业务公开,过程受控,全程在案,永久追溯”的要求,启动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全市建成了“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规范化运行体系,为建设高效国土、廉洁国土、阳光国土提供了有力支撑.省监察厅、省国土资源厅有关领导到莆田市局调研后认为,建设国土资源“一张图、三个平台”,大大提高了行政效能,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树立起国土资源部门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现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江苏省大部分县级国土资源局已经着手信息化建设,阜宁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建设也开始了他的历程,这个厉程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它可能代表着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甚至到好的一个见证。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现已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江苏省大部分县级国土资源局已经着手信息化建设,阜宁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建设也开始了他的历程,这个厉程虽然不是轰轰烈烈,但它可能代表着县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甚至到好的一个见证。  相似文献   

11.
春华秋实十五载,始终有一份浓于水的情愫. 成立于2000年的杭州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主要负责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信息化建设、市区土地登记、网站建设、数据管理、档案查询、局办事窗口等工作. 付出的是真诚服务,收获的是老百姓的口碑.10多年来,杭州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已获得20多项荣誉称号,先后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杭州市政府授予“模范集体”、浙江省委授予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国土资源部授予“政务信息网上公开示范单位”、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授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质工程银奖、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六网”行动示范点……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通讯》2011,(8):40-4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 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0年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0-741号)要求,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于2011年1月~2月对全国县(区)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情况进行了检查。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县级国土资源一体化应用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技术的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系统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本文结合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对"一张图"核心数据库、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四级国土资源全业务网上运行、国土资源信息共享服务等方面的建设要求,提出了一个综合全局所有业务,集成国土资源一体化应用平台,实现全局所有业务的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4.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8,(3):I0004-I0004
近年来,广东省惠州市国土资源局在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大胆开拓创新,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和途径,找到了一条符合惠州实际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路子,国土资源管理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轨道,开创了国土资源管理新局面,为构建和谐惠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基层国土资源所是国土资源管理的"前沿阵地",是联系群众的"窗口",建实建强基层国土资源所对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山西省晋城市国土资源局通过采取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实行垂直管理、组建中心所、抓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竞争上岗、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等措施,有力促进了全市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宁波市国土资源局镇海分局稳步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网络、数据、软件等各方面同步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国土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一、网络建设。通过几年发展,镇海国土分局网络有节点二百多个,服务器七台,终端计算机100多套,网络以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直联省市区,下联各街道所,并有一定的安全防御措施,为各项业务提供了一个快速、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云南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信息化资料在耕地保护、地籍管理、矿业权登记审批、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的内网平台建设已完成,将于11 月底正式启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试运行工作。省国土资源厅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全厅人员进行了操作培训。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1):I0007-I0007
近年来,江苏省邳州市国土资源局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和科学的发展观,深入落实国土资源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及金土工程的重要部署和要求,为实现数字国土,科学管理,推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广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技术研讨会于11月20日至22日在桂林召开,会议由广西国土资源厅主办。出席会议有70多人,他们大部分是全区各市、县国土资源局、厅(局)各直属单位信息化建设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图形系统的建设经历了三次规划,其变化历程反映了整个局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步伐,是和我国GIS技术的发展过程和应用分不开的,可以这么说,深圳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图形系统的建设历史基本反映了我国GIS领域的多个方向的发展过程,从三次大的系统规划我们可以看出GIS技术的不断进步、理论水平的日益提高、开发队伍的迅速成长和GIS在国土部门所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