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伟 《地理教学》1994,(2):36-37
在“南美洲概述”一节的教学中,我设计和运用了图象,表解、数据等直观方法,配以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对课堂教学情况、学生反映普遍较好。  相似文献   

2.
经常运用图象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在“地热”教学中,我运用了以下四幅图象,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遥感图像处理向微机化发展是遥感技术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采用LANDSAT-5TM数字图象借助适用于微机的软件系统,驿TM图象分别进行了主成分变换和彩色空间变换了这两种变换的意义及其相互结合的优势。这项试验研究在遥感图象微机应用处理、区域资源和环境调查,监测以及研究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最近几年高考模式为“3 1 1”(3为语数外,“ 1 1”为除语数外学生自主选修的科目),由于各种原因,选择地理的学生一般人数少(多则二、三十,少则十几个),认知水平低,学习习惯较差,但其中又不乏几个成绩较好,且对本学科极感兴趣的学生。面对如此现状,笔认为以现代建构主  相似文献   

5.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字不能直接反映为直观的复杂的形象,因此只有借助于历史地图,把叙述的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才能使人清楚明白,一目了然。在初中地理课中,有些内容属于历史地理知识。如果教师单纯用语言加以叙述,即使讲得生动、有趣。但也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能形成为表现地域空间的图象,削弱了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中,引入与教学相关的历史地图,图结合,把字变成有血有肉的形象,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用遥感技术来研究地下水,实质上是在各类遥感图象上寻找各种间接标志,以解译控制水文地质规律的众多因素,进而分析水文地质条件。遥感图象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于水文地质研究的主要有航空象片、卫星图象和热红外扫描图象。  相似文献   

7.
“做一做”、“想一想”,“读一读”是新编初中地理课本(人教版)中新设置的栏目,它克服了以往教材中课文、练习、图象三系统界线较分明,有机联系性不强的弱点,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眼于提高教学效果,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智能启迪性强,利于教材整体功能的发挥。了解逸三耷栏目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蒋莺 《地理教学》1999,(2):16-17
“自学—导学模式”的设计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角色,让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又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思考、提问、释疑获得地理新知,提高思维能力,发展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陈继革  卢波 《地理教学》2007,(10):23-24
概念在实际状况中往往比较复杂,许多概念需要建立立体模式才能逐步认清概念本质的思路。教师可采用去粗取精、削枝强干、化繁为简的方法,画出立体模式图像,在空间模式图上讲解概念的本质特征,介绍由空间模式过渡到现实复杂背景下的状况。让学生经过文字、模式与现实三步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卫星多谱段扫描图象MSS的定位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多谱段扫描图象的利用过程中,定位问题显得愈来愈重要。如使用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多谱段扫描图象对地面某种要素的变化部分作对比分析或特征提取时,以及与其它类型图象匹配时,必须对图象作几何处理。本文对数字处理方法的研究结果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收集地理数据既费时又费钱。为了把这些使人困惑的情况缩小到较小规模,起初可以使用遥感图象。例如遥感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和监测海岸的和生物物理的过程。在这项研究中,这些技术作为确定植被覆盖海岸沙丘凹地的空间型式的第一步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刘玉颖 《福建地理》2005,20(2):58-60
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熏陶,集中体现在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过程中。本文阐述高中地理新教材教学,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又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陶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地理课堂教学应由以学科为本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打破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4.
一些大震前在震源附近区域的地震活动比较平静,而周围区域则相对增强,这就是所谓的地震空区图象。在闽台一些强震前也有地震空区出现,而且台湾海峡南部大震前出现的地震空区,就是一个典型的震例。对这次大震之前的地震空区进行研究,可以对该大震前一些震兆信息作进一步了解,积累闽台区域地震预报的经验,对地震预报无疑有一定意义。文献[1,2]等对此已作了许多研究,本文是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试图从动态角度对该地震前的地震空区形成、演化等进行分析,对有关参数进行计划,并引用郭增建等的地震立交模式[3]对该地震空区作物…  相似文献   

15.
许殿元 《地理研究》1986,5(3):63-68
本文介绍黄河口幅卫星遥感图象二次增强处理试验的技术和经验。本试验的目的是探寻卫星遥感图象地学应用的潜力,最终做出1:20万的黄河口三角洲地区彩色数字图象和黄河口局部子区1:10万彩色数字增强图象获得令人满意的地学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本图以农业气候和陆地气象卫片资料为主要依据,结合自然景观综合分析,把全省划为八个一级区,十九个二级区。 一、作图的方法步骤 (一) 利用卫片图象相似性作图。根据气象卫星卫片的伪彩色处理CH_4图象,做亮度温度相似性分区。该图象底部有对应的彩色,并标出相应的温度数据,使CH_4图象的温度场信息较为清晰,并且图象色调分层显著,二者结合可分出不同相似区。选择了1986~1987年分季的晴好天气、代表性较好的气象卫星卫片,进行释析,把河南划分出10个相似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初中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望强的身心特点,在教学中模仿和借鉴电视综艺类节目“幸运52”、“正大综艺”、“三星智力快车”等形式,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在“赛中学”、“学中赛”,既能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是地理课堂从沉闷走向活  相似文献   

18.
一、充分利用身边事例,促进地理规律的理解 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各环境要素又时刻作用于人们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典型例证,这些实际生活背景,与学生生活十分贴切,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有机地移植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说明遥感系统收集的夜间光分布数椐,其次则是分析所得到的各城市光的分布图象,并与经济现象对应地进行研究。关于夜光图象夜间图象,系指通过DMSP拍摄的象片。  相似文献   

20.
以系统动力学为主模型,对江苏省未来城市化发展的4种典型模式进行了情景模拟与比较。结果表明,同时期内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城市化所导致的资源环境效应强度存在较大差别。借鉴自然演变型、工业推动型和第三产业拉动型3种城市化发展模式,提出综合协调的发展模式;仿真比较显示,该发展模式既能有效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效应,又能促进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