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珊瑚δ^18Oc,Sr/Ca和Mg/Ca比值是海水表面温度SST的指示剂,需要采用室内的珊瑚养殖实验给于验证.本文利用新型的室内珊瑚养殖水循环系统和新生长珊瑚培植方法,进行了不同海水温度孔21—28℃)下的鹿角珊瑚的养殖实验,对养殖珊瑚δ18Oc,Sr/Ca和Mg/Ca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养殖珊瑚δ18Oc,Sr/Ca和Mg/Ca与r均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线性回归曲线为δ18Oc(‰)=-0.1427×孔℃)-0.1495(n=18,r=-0.955,P〈0.0001),斜率-0.1427%d℃落在文献发表值范围(-0.13—0.29%d℃)的低端,Sr/Ca比值随r的上升而下降.而对Mg/Ca比值则相反,随丁的升高而增加,Sr/Ca与Mg/Ca呈现负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曲线分别为Sr/Ca(mmol/m01)=-O.04156×T+10.59(n=15,r=-0.789,P〈0.005),Mg/Ca(mmol/m01)=0.04974×T+2.339(n=17,r=-0.457,P〈0.05),表明Mg/Ca和Sr/Ca每增加1mmol/mol时,记录的丁分别升高5.19℃和降低15.62℃,这些数值均明显低于文献所发表值,文章对此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64-MDCT评价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拟诊冠心病的受检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测量受试者血压,重组升主动脉0%~95%R-R间期间隔5%的图像,采用MATLAB软件自动描绘并测量各R—R间期主动脉横截面积,然后计算出升主动脉弹性值。将受试者分为非高血压组(n=54)和高血压组(n=81)。结果:高血压组升主动脉弹性低于非高血压组(t=7.81,P〈0.001)。多元线性回归表明高血压是升主动脉弹性值的独立影响因子(B=-0.835,t=7.18,P〈0.001)。结论:升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有较好的相关性,升主动脉弹性的及时、准确评价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绝对面积、相对面积与平均衰减值的测量和分析明确其在判别真假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11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可疑主动脉夹层患者65例,中位年龄54岁,其中男性49例,女性16例,符合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所选患者均进行标准主动脉CTA检查。测量多平面数据,测量指标包括真假腔绝对面积(并通过计算得出相对面积)和平均衰减值。比较真假腔绝对面积、相对面积以及其平均衰减值。绘制ROC曲线求出真假腔绝对面积、相对面积与平均衰减值判别真假腔的曲线下面积。结果:平均真腔绝对面积为(656.30±386.21)mm^2,平均假腔绝对面积为(951.21±464.32)mm^2,经配对样本t检验,t=-49.318,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真腔相对面积为0.33±0.14,平均假腔相对面积为0.67±0.14,经配对样本t检验,t=-34.235,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真腔衰减值为(234.02±83.53)Hu,平均假腔衰减值为(238.54±87.40)Hu,经配对样本t检验,t=-0.914,P=0.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假腔绝对面积、相对面积与平均衰减值ROC曲线示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950与0.525,P值为0.000、0.000、0.092。结论:通过相对面积进行真假腔识别具有极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同时结合影像学征象可以准确判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在多层螺旋CT(MSCT)肝脏动脉期血管成像中的作用对比及临床应用。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小同碘浓度对比剂进行腹部增强扫描:A组对比剂为碘海醇300(300mgI/mL),B组对比剂为优维显370(370mgI/mL)。注射速率均为3.0mL/s。分别测量动脉期轴位扫描腹腔干水平、肾动脉水平、髂动脉分叉水平腹丰动脉cT值,并进行比较。图像后处理采用容积再现(VR)法,分析不同浓度腹主动脉及其分支的增强显示情况,并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结果:B组腹主动脉各水平的CT强化平均值较A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VR法行肝动脉血管成像,B组对比剂对腹主动脉及其分支显示效果更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进行肝动脉血管成像时,在注射速率相同的情况下,B组注射的对比剂总量少于A组,但动脉显示效果好于A组,即采用低剂量、高浓度对比剂可以获得满足诊断需要图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扫描层厚、增强与否对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三维最大径、体积及质量的影响。方法:92例I期NSCLC患者,其中76例在平扫基础上进行了增强扫描;扫描数据传至CT后处理工作站,采用计算机辅助诊断软件描绘并分割病灶,分别自动测量2nlm、7inn层厚及7nlm增强前后病灶的最大径d(mm)、体积V(mm3)、质量m(g),计算各均值及方差,运用配对T检验评价不同层厚、增强与否对肿瘤的三维测量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2into、7mm层厚CT扫描条件下,d、玖m的测量结果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7mm层厚扫描条件下,cT增强前后d、V的测量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m的测量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部cT扫描2mm、7mm层厚的选取对I期NSCLC三维最大径、体积及质量的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CT增强可影响肿瘤的质量测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术前胃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胃癌616例患者,行MDCT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T分期(pT)对照,用卡方检验分析MDCT T分期准确性与临床-病理学因素相关性。结果:MDCT胃癌T分期总准确度为91%(560/616),其中pT195%(377/396),pT2-3 78%(80/103),pT4a 89%(97/109),pT4b 75%(6/8)。BorrmannⅠ型(P=0.0001)与位于胃窦(P=0.045)或影响MDCT T分期准确性,年龄、性别、肿瘤位于大弯或小弯、肿瘤分化不影响其准确性。结果:MDCT在胃癌术前T分期方面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QQA-Liver自动分析软件在多排螺旋CT(MD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测量肝脏体积的准确性及重复性。方法:①对12例家兔行MDCT及MR(FIESTA、LAVA序列)检查,扫描所得的CT及MR图像传至IQQA-Liver肝脏CT影像解读分析系统测量兔肝体积。扫描完成后立即处死家兔,解剖后取得肝脏,使用排水法测量兔肝脏的实际体积(ALV),对三种方法得到的兔肝体积进行对比评价。②重复性研究:半个月后对所有家兔及临床病例进行重复性的研究。结果:①MDCT、MR两个序列(FIESTA、LAVA)测量所得的兔肝体积分别为(126.4±35.8)cm3、(125.0±35.4)cm3、(125.8±35.7)cm3,排水法测得的兔肝真实体积为(126.6±36.4)cm3,MDCT、FIESTA、LAVA所测得的兔肝体积与实际兔肝体积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7、0.997及0.998,P值均<0.05),Bland-Altman图分析显示MDCT、FIESTA、LAVA与“金标准”排水法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②2名操作者各自前后重复测量兔肝脏体积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995和0.985;2名操作者间两次测量兔肝脏体积的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分别为0.996和0.987。结论:CT与MR均能基于IQQA-Liver自动分析软件快速测得较为精确的肝脏体积,并具有较高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Aki等(1975)的地方震尾波单次散射模型,利用文山地震台记录到2005年8月13日在云南文山县发生的5.3级地震余震序列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测量了震源区尾波Q(f)值。测量结果表明,当中心频率为1.5Hz时,文山地区的尾波Q值在52~155之间,平均值为91,尾波的振幅衰减率β(f)在0.013~0.039之间,平均值为0.024;测量得到该区尾波Qc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c(f)=62f^“0.87;尾波波源因子A0与震级ML成正比关系,满足关系lgA0=1.02ML-0.73。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文山断裂带,地震波受到破碎带强烈的非弹性吸收,尾波Qc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野百合碱(MCT)诱导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PAH)模型,运用微型CT和磁共振心功能成像方法,研究肺动脉压力演变和右心室结构、功能演变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将MCT诱导的PAH模型组(1 wk-PAH组、2 wk-PAH组、3 wk-PAH组、4 wk-PAH组)和每一个模型组的对照组大鼠分别随机分组(每小组12只),分别在第1、2、3和4周右心导管测量肺动脉压力,微型CT测量主肺动脉直径及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径比值,MRI右心功能动态检测,观察肺动脉压力和MRI参数演变关系。比较对照组、PAH模型组各组间的相关各参数差异。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径比值和主肺动脉直径分别与平均肺动脉压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注射野百合碱后1至4周,48只模型组大鼠的右心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与平均肺动脉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RVEF=-0.823,rRVEDV=0.732,rRVESV=0.803)。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径比值与平均肺动脉压有轻度相关(r=0.694),主肺动脉直径与平均肺动脉压无相关性,r=0.438。注射野百合碱前两周,野百合碱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射血分数、右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径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3周到4周后,以上各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随着大鼠的肺动脉压增高,右心室与左心室最大径比值增加,右心室射血分数逐渐降低,右心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容积逐渐增加。对于大鼠慢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监测,CT和MRI可以准确快速测量各项参数变化,简单易行。右心室舒张末及收缩末期容积、射血分数等参数是提示肺动脉高压的敏感参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初诊的 T2DM 患者(观察组)69例(女性16人,男性53人,平均年龄为(44.4±12.9)岁)及身体健康者(对照组)32例(女性15人,男性17人,平均年龄为(42.7±9.6)岁)。采用化学位移磁共振同、反相位成像技术分别测量肝脏各段的脂肪含量,比较两组间肝脏脂肪含量及 T2DM组肝脏各段的脂肪含量差异;分析 T2DM 组肝脏脂肪含量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腹壁皮下脂肪含量、腹腔脂肪含量、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空腹 C 肽、血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结果:T2DM 组及健康对照组肝脏平均脂肪分数分别为19.55%±3.95%及15.74%±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5.402,P <0.05)。T2DM 组肝脏Ⅰ至Ⅷ段的脂肪分数分别为18.67%±5.28%、19.52%±4.22%、19.37%±4.81%、19.63%±3.67%、19.39%±4.15%、19.44%±4.18%、19.67%±4.50%和20.43%±4.38%,各段的脂肪分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 =0.800,P >0.05);T2DM 组肝脏平均脂肪分数与体重(r =0.316)、身体质量指数(r =0.302)、腰围(r =0.291)、臀围(r =0.279)、腹壁皮下脂肪含量(r =0.310)、空腹胰岛素(r =0.265)及空腹 C 肽(r =0.268)呈正相关(P <0.05),而与腰臀比(r =0.195)、腹腔脂肪含量(r =0.117)、空腹血糖(r =-0.039)、血中总胆固醇(r =-0.146)、甘油三酯(r =0.240)、高密度脂蛋白(r =0.012)及低密度脂蛋白(r =-0.137)没有相关性(P >0.05)。结论:初诊 T2DM 组的肝脏脂肪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并且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腹壁皮下脂肪含量、空腹胰岛素及空腹 C 肽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不同的螺距(Pitch)与不同的球管旋转速度(s/r)优化搭配在下肢CTA中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择2012年至2013年间临床拟诊为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患者90例,根据不同的螺距与不同球管旋转速度优化搭配随机分为3组(n=30),A组:螺距0.516、0.6 s/r;B组:螺距0.984、0.8 s/r;C组:螺距1.375、1 s/r;均采用相同的kV、mAs、注射速率、对比剂量及浓度行对比剂追踪手动触发扫描。扫描结束后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射线有效利用率(Dose)及扫描时间(To-time)。将3组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及扫描时间采用方差检验(F)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的平均扫描时间分别为(30.30±0.54)s、(21.30±0.44)s、(19.30±1.48)s,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扫描时间最短;DLP分别为(4 002.35±71.56)mGy.cm、(2 106.25±62.14)mGy.cm、(1 534.08±106.50)mGy.cm,3组之间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ED分别为68.06 mSv、35.81 mSv、26.08 mSv,B组比A组的每位患者ED降低了47.37%(32.23/68.04),C组比A组的每位患者ED明显降低了61.67%(41.96/68.04)、C组比B组降低了27.17%(9.73/35.81),3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3组在腹主动脉远端、双侧髂外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处的平均CT值为300.35 Hu、302.49 Hu、307.09 Hu,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组血管清晰度及显示血管节段数均具有较好一致性;3组的Dose分别为94.94%、95.61%、95.61%。结论:3组的图像质量均达到诊断要求,但螺距1.375、1 s/r搭配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21例门急诊下肢外伤后普通X线平片表现为阴性及可疑骨折,64排螺旋CT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影像资料,并重新采用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和最大灰度重建(MIP)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DCT3D共显示SchatzkerⅠ型10例;Ⅱd型4例;Ⅲ3例;Ⅳ型2例;Ⅳ型1例和Ⅴ型1例。结论:64排螺旋CT联合应用多种重建技术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评价是可靠和准确的。可以准确评估2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及并发症等。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性,避免了普通平片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漏诊及误诊。可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更准确、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稳定性骨盆骨折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2年8月连续44例经64排螺旋CT检查确诊为稳定性骨盆骨折的门急诊患者影像数据,并重新采用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了回复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为Tile A型,其中16例A1型和28例A2型,MDCT 3D可以准确评估骨盆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及并发症等,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结论:64排螺旋CT联合应用多种重建技术对稳定性骨盆骨折的评价是可靠和准确的,尤其对并发症的评估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能够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描述增强CTC评价结直肠癌临床分期T、N分期的准确性,并与病理分期对照,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共入选诊断为非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病人40例,肠道准备后进行增强CTC扫描,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mA。评价临床分期并与病理分期对照,分别计算T、N分期符合率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临床分期T分期符合率77.5%,一致性较好(k=0.665,P=0.000),N分期符合率82.5%,一致性好(k=0.734,P=0.000),总符合率67.5%。结论:增强CTC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前评估,尤其是准确的临床分期,具有指导制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的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320排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窄窗采集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方面的应用。方法:研究组50例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分别测量两组间图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数据比较,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心率、体重和体重指数以及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放射剂量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前瞻性心电门控组辐射剂量(8.80±2.78)mSv显著低于回顾心电门控组(25.82±8.84)mSv。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窄窗采集技术在确保图像质量的同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非心电门控低剂量平扫MI)CT定量EAT容积并评价与冠脉CTA图像所测量EAT容积值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对61例受检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CTA和胸部低剂量肺癌筛查CT平扫。采用GEAw4.4工作站手动勾画心包线并计算两种扫描方式所测EAT容积。非门控低剂量平扫CT图像脂肪组织阈值设定范围为-195-45Hu;冠脉CTA图像脂肪组织阈值设定范围分为5组,分别为-175~-25Hu、-170~-20Hu、-165~-15Hu、-160~-i0Hu、~155~-5Hu。结果:非门控低剂量平扫CT图像所测值与冠脉CTA图像所测值有很好的相关性(,分别为0.996、0.997、0.997、0.997、0.996)。当冠脉CTA图像脂肪组织阈值范围取值为-165~-15Hu时,所测的EAT容积与非门控低剂量平扫CT图像所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125)。结论:低剂量非心电门控平扫CT图像能够进行EAT容积的评价,且与通常使用的冠脉CTA图像评价结果相比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源CT定量评价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左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双源CT对152例伴有Ⅱ型糖尿病(76例)和不伴糖尿病(76例)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及冠脉特点进行对照研究;其中58例在三天内行心脏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双源CT与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所测得左心功能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双源CT和超声心动图所测左心功能各指标EDV、ESV、SV、EF相关性高(r=0.702~0.8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组的左心功能指标EDV、ESV、MM值均较非糖尿病组高,但EF值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组钙化积分较非糖尿病组明显增高,糖尿病组三支病变、重度狭窄、完全闭塞明显多于非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单支病变、轻度狭窄多见。结论:双源CT是一种评价左心功能准确可行的方法;能一站式评估左心功能和冠脉病变特点。冠心病合并Ⅱ型糖尿病左心功能减退,冠脉病变复杂,累及血管范围广且严重。  相似文献   

18.
摘要:地震地表破裂是强地震活动中沿发震断层在地表形成的位移,它是包括震源因素、传播途径因素、场地地质条件因素等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产物。地震地表破裂可以定量地加以描述。在假定基岩介质具有各项均匀刚性的前提下,对于一般的场地,地震地表破裂的危险性(概率P)大致可以确定为场地地震危险性(P1)、断层(P2)、场地第四系覆盖层(P3)的函数,即P=3Пi=1Pi.Pi值的确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本文在Pi值的确定过程中,以场地所在潜在震源区震级上限(Mu)为指标,P1=1.5874(Mu-6)-1;P2表示为断层发育状况、活动程度和断层最新活动性质的概率指数,P2=3Пi=1P2i.P3=nПi=1kiwi,wi为分解的第i均质土层(i=1,2,…,n)对地震破裂的衰减系数,ki为破裂通过第i均质土层(i=1,2,…,n)与其下土层临界面的破裂传播折射损耗率。通过上面的计算可以得到一般场地条件下地震地表破裂的危险性估计,这一估计是相对保守的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