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油气勘探已经从简单构造勘探转向岩性勘探,今后勘探的主要地质目标之一是地层--岩性油气藏,Q 值在地层--岩性油气勘探中有重要作用。为较好地估计地层的Q 值,本文提出了基于 BFGS 算法和广义S 变换的Q 值估计方法。通过广义S 变换得到不同旅行时刻的振幅谱,构造一个最优化问题,引入BFGS 算法估计出地震品质因子。该方法可以在整个频带范围内计算振幅谱的互相关系数,避免了频带范围选择的问题,而且收敛速度更快。模拟算例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快速地估计品质因子,并具有较好的抗噪性。  相似文献   

2.
张婷婷  肖克炎  邹伟 《江苏地质》2013,37(4):593-597
以云南澜沧老厂银铅矿床为例,利用Minexplorer三维勘探软件,基于矿山勘探资料建立地质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建立老厂银铅矿床的矿体模型、地层模型。三维软件的剖切功能和对矿体产状的模拟功能有助于形象直观地展示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以预测其趋势。  相似文献   

3.
山地大倾角地层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地大倾角地层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3D反射面元发散,增加反射面元内道集同相叠加,而静校正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以XJ区的三维地震勘探为例,对其资料进行综合静校正及叠前偏移成像技术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该区的地层构造成像和分辨率问题,保证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4.
合肥盆地钻井地层的同位素测年与地层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肥盆地内部中、新界地层大面积被第四系覆盖,其地层的时代与划分主要依赖已有的6口深井地层资料。由于缺乏可靠的化石记录,这6口深井地层时代与划分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制约了对该盆地的油气勘探与远景评价。本文利用这6口深井泥岩类岩屑中自生伊利石,在其结晶度分析基础上,进行了K-Ar同位素测年,成功地获得了不同深度上的地层形成时代。据此地层年龄,文中对这6口深井所钻遇的地层进行了重新的划分。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受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成本高的制约,该技术在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工作中一直未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通过借鉴石油和煤炭勘探开发过程中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经验,结合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特点,分析了地震勘探技术在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并对其工作部署提出了建议。认为地震勘探技术不仅可以查明地层、岩性、构造、沉积相、泥-砂-泥结构、砂体厚度变化等与铀成矿相关的环境条件,而且可以实现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的直接预测,并为资源储量的估算提供依据。此外,在地浸矿山开发的设计和开采过程中地震勘探技术可以解决局部小构造的发育、地层的起伏变化、矿体的连续性以及地浸液的分布范围等问题,从而为砂岩型铀矿地浸开采中抽注钻孔的设计提供依据,为实现矿山的精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可以为后续地浸矿山的退役治理提供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尼勒克井田的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差,深部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大。通过建立地质构造模型,反演出高倾角地层的地震记录,针对高倾角地层地震反射波的特点,采用小道距观测,在资料处理方法上着重注意原始资料分析、静校正处理、反褶积测试、叠前偏移技术等环节。该区勘探结果表明:在高倾角地层从事地震勘探,首先要根据地震地质条件作好构造模型及反演记录,着重做好变观措施,其次选取合理的处理模块,做好叠前偏移技术,兼顾干扰波去除,即可获得满意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7.
甘会春  刘树才  武杰 《江苏地质》2003,27(3):164-167
介绍了三极断面测深技术在第四系水源地勘探中的应用。钻探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圈定第四系地层中的含水体,可为供水水源地选择提供必要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
为了选定合适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在收集工作区前期的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数值模拟,选取合适的勘探手段及观测系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工程抢险的要求。本次研究利用历史钻探资料,通过高密度电法正反演模拟,得到不同地层的电阻率值差异情况,证明了高密度电法在某高速公路滑坡地质灾害抢险勘探中对滑坡面可以进行有效地识别,同时预测该滑坡面位于卵石土和砂泥岩的接触带上,平均深度约6m。以高密度电法在河南省某高速公路滑坡勘探中的应用为实例,利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后快速、无损的开展工作,为工程抢险的设计、施工提供基础探测数据、对滑坡发展情况做出合理预测,同时对现场进行的钻孔布设,地质灾害评估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应用地震勘探研究成果和有关的钻探资料,具体分析了南海南部主要沉积盆地中碳酸盐岩的沉积背景、沉积相带、层序类型和沉积体系域。确认本区的碳酸盐岩沉积层序均由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在沉积相带和体系域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两者还与特定的岩性、岩相组合相对应。本项研究为南沙海域碳酸盐岩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也可望能促进层序地层学理论更为深入地应用到  相似文献   

10.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岩性勘探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与其他地震反演技术相比,波阻抗反演技术不仅可提高原始地震资料的垂向分辨率,而且可以将地震波转换为地层信息。介绍了波阻抗反演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法,并以平顶山某采区岩性勘探为例,说明波阻抗地震反演方法可以进行岩性勘探,并可用来预测煤层厚度,同时还可以识别煤层中的夹矸。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和突破主要集中在被动大陆边缘深水区、岩性地层、海相碳酸盐岩、前陆盆地冲断带、成熟勘探地区、新勘探地区以及非常规油气等领域。勘探对象既包括常规构造、岩性地层、构造一岩性复合油气藏,也包括致密砂岩、页岩等非常规油气;勘探部位既包括被动大陆边缘、克拉通、前陆冲断带、前陆斜坡等常规油气藏分布区,又...  相似文献   

12.
层序地层研究——找矿勘探的重要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层序地层地理论和方法已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发近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层序界面,沉积体系域对沉积,层控型矿床的成矿作用具控制作用,文章从理论和实例阐述了层序界面,沉积体系域的控矿作用,指出层序地层研究将是找矿勘探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在上海南汇至浙江省嵊泗列岛之间的长江古河道海底延伸部分,形成于早更新世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优质地下水资源,是嵊泗岛理想的供水水源。根据"嵊泗二井"勘探资料,在研究海域长江古河道发育规律以及海域地下水赋存规律的基础上,运用MODFLOW软件对嵊泗海域第四系第Ⅰ、Ⅲ含水层,用两种开发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可以获得9×104m3/d的地下水资源量;在该海域可以建立永久性的水源地。  相似文献   

14.
南方海相发层油气综合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是我国潜在的油气勘探领域,目前勘探技术和方法不过关是其油气突破的最大障碍。应加强地震、非震物化探技术方法攻关;发展综合勘探和油气综合评价技术;采用合理的勘探程序;重视发展天然气勘探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老资料,进行信息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15.
横波与纵波相比,具有速度低、频率低、波长短,且不受地下水影响的优点。因此横波地震勘探可以达到纵波地震勘探所无法达到的分辨率和精确度,能很好地完成对第四纪覆盖物及其下伏基岩探测的任务。这里以汉旺镇某地为例,介绍了横波地震在对浅层地区勘探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后期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结合相关资料,对浅层地层层面进行了划分,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而得出了横波地震勘探技术具有实际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页岩油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求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页岩油气逐渐成为现今勘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循,实际工作中一直沿用了国外页岩气的勘探及评价思路。通过研究指出,页岩油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勘探不能照搬国外的页岩气评价思路,将研究重点仅仅停留在有机碳含量上无法满足勘探需要,页岩油勘探的核心问题在于地层已生成的游离烃含量的评价。利用胜利油区第一口页岩密闭取芯井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孔隙度与单位含油体积以及含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烃源岩中孔隙性越好,含油性越好的特点。利用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岩心分析数据推导出了反映泥质页岩游离烃含量的评价模型,并构建了基于实测的深侧向电阻率、孔隙度、有机质成熟度等参数的求取模型。利用页岩地层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对比可以直观反映地层中游离烃含量的垂向变化规律,指示页岩层段的有利油气区段。以胜利油田沾化凹陷罗家地区罗69井实验分析资料为例,对模型的参数求取及效果分析进行了阐述,构建的地层有机质成熟度模型及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均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游离烃有机碳含量绝对值、以及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与地层有机碳含量的比值实现了对页岩油地层可动油气富集带的指示,可动油气相对富集的层段即为页岩油地层的勘探目标。该思路可为目前的陆相页岩油勘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层水资料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罗凯声 《新疆地质》2004,22(3):304-307
在对目前国内外地层水资料系统总结的基础上,全面了解用于地层水的分析检测方法,并对其意义也进行了总结,同时详细归纳了区带水动力作用的预测方法.结合实际资料,重点对地层水化学特征研究及其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的实际作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王敏 《沉积学报》2014,32(1):174-181
随着非常规油气勘探的进一步深入,页岩油气逐渐成为现今勘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目前国内针对页岩油的勘探开发没有成功的案例可循,实际工作中一直沿用了国外页岩气的勘探及评价思路。通过研究指出,页岩油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勘探不能照搬国外的页岩气评价思路,将研究重点仅仅停留在有机碳含量上无法满足勘探需要,页岩油勘探的核心问题在于地层已生成的游离烃含量的评价。利用胜利油区第一口页岩密闭取芯井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系统研究了孔隙度与单位含油体积以及含水体积之间的关系,发现了烃源岩中孔隙性越好,含油性越好的特点。利用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等岩心分析数据推导出了反映泥质页岩游离烃含量的评价模型,并构建了基于实测的深侧向电阻率、孔隙度、有机质成熟度等参数的求取模型。利用页岩地层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和总有机碳含量对比可以直观反映地层中游离烃含量的垂向变化规律,指示页岩层段的有利油气区段。以胜利油田沾化凹陷罗家地区罗69井实验分析资料为例,对模型的参数求取及效果分析进行了阐述,构建的地层有机质成熟度模型及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均精度较高,在此基础上,通过游离烃有机碳含量绝对值、以及游离烃中有机碳含量与地层有机碳含量的比值实现了对页岩油地层可动油气富集带的指示,可动油气相对富集的层段即为页岩油地层的勘探目标。该思路可为目前的陆相页岩油勘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鉴于当前在沉积盆地分析及地层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着重介绍如何以地层成因的观点结合大地构造背景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并由此认识成矿规律,以指导矿产资料勘探工作。文中强调指导研究的思想方法必须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20.
横波与纵波相比,具有速度低、频率低、波长短,且不受地下水影响的优点.因此横波地震勘探可以达到纵波地震勘探所无法达到的分辨率和精确度,能很好地完成对第四纪覆盖物及其下伏基岩探测的任务.这里以汉旺镇某地为例,介绍了横波地震在对浅层地区勘探的数据采集方法以及后期地震资料处理流程,结合相关资料,对浅层地层层面进行了划分,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从而得出了横波地震勘探技术具有实际可行性和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