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NOAA中心图书馆主页 Internet用户可以根据NOAA中心图书馆主页(http://www.lib.noaa.gov/)遍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主页共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子网站:数字卡片目录,可查阅海洋、大气、渔业及边缘学科的文献;图书馆Internet指南-WINDandSEA可指导用户查找海洋、大气和渔业信息;NOAA浏览器,可帮助用户找到进入NOAA任何区间的途径;历史页,可了解NOAA前身及其发展史;NOAA图书馆及信息网络,可指导用户进入NOAA的专业或区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对海洋渔业以及水产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影响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重新审视渔业与水域生态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在渔业管理中考虑生态问题,在海洋环境保护中发展渔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将从气候变化的表征、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入手,分析气候变化对渔业以及水产养殖的影响,在气候变化与渔业的互动关系中寻找渔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海洋观测网是海洋灾害预警监测、海洋资源开发保障、应对气候变化和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海洋观测网虽然具备了一定规模,但发展质量和运行效益较美国等海洋强国仍有一定差距。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对建设和发展我国海洋观测网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分析研究《2019年美国NOAA科学报告》提出的海洋观测领域相关成果,对照我国海洋观测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洋观测网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和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了气候变化对亚洲-太平洋地区(简称亚太地区)海洋区域的影响、适应和风险管理等.结果表明,亚太地区的气候与海洋环境发生明显变化,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上升,冰川和积雪等退缩,区域内的季风、降水和海洋环流的时空分布格局变化显著;气候变化对海洋区域的影响与风险主要表现为:海洋生境损失的增加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海洋物种地理分布的迁移和季节活动规律的改变,中国近海赤潮和绿潮等生态灾害的频现,以及海平面的持续上升、风暴潮趋强和沿岸洪涝的频发及其对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安全和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威胁;并且,由于海洋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风险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特别是海岸带低洼地等脆弱性较高的地区和社区,因此,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总结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若干协同适应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国际气候研究计划(WCRP)最近计划在南极和北极地区组织实施国际冰厚监测项目,该项目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科联(ICSU)组织实施。 海冰在气候变化中对控制高纬度地区大气和海洋中的热交换,驱动海洋中的温盐环流起着重要作用。海冰作为巨大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引起全球海洋学界和气候学界的极大关注。对海冰范围,密集度和厚度的长期观测是发展和试验全球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的重要基础。 海冰范围和密集度的观测,自1972年美国NOAA系列卫星和Nimbus系列卫星装载了甚高分辨率辐射仪(AVHRR)和微波辐射仪以来,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海冰密集度和海冰外缘线的监测问题。但冰厚观测必须现场进行。冰厚也是确定热量收支和流变学重要的参数。所以是当今关于研究海冰自身变化及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要难题之一。目前仅有一些分散的零星海冰厚度观测资料,不能满足在全球冰-气-海耦合模式中的所需要求。  相似文献   

6.
美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科学家们证实,实时获得的重要的海流资料可以导致更准确的短期气候预报。 西雅图NOAA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声学仪器系统能感测从海表到820英尺(1英尺=0.3048米)深的海流。这种下视声学多普勒海流廓线仪已用于赤道太平洋上一个系泊深海浮标上收集和处理海流资料,每天8小时通过卫星把资料发送到西雅图的实验室。赤道海洋海流输送热量,影响全球大气环流,是评价短期气候变化的关键因子。 自1979年以来,使用一系列悬挂在系泊浮标附近不同深度的机械海流表测量赤道太平洋海流。数据储存在仪表中,但几个月才能分析一次,因为调查船巡视浮标需要时日。  相似文献   

7.
碳中和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海洋负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经。海洋作为地球最大碳库,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海洋和海岸带生物参与碳循环,并对海洋碳汇产生重要贡献。鱼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新研究表明海洋鱼类在无机碳循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化对鱼类参与碳循环过程的认识、量化其固碳潜力将有助于丰富海洋碳循环研究。本文首先系统梳理了鱼类参与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等研究进展。鱼类通过产生碳酸盐粪便、水平和垂直迁移运输、生物扰动、生物碳和“尸体”碳以及食物网消耗与传输等方式参与海洋碳循环。鱼类参与碳循环的证据和参与海洋碳循环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其次,本文提出目前鱼类参与碳循环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包括渔业捕捞源汇之争、水产养殖业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准确量化鱼源碳酸盐的困难,仍有待理论和方法学的深化研究和技术的革新去解决。最后本文提出鱼类参与碳循环的研究展望,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潜在机遇,同时结合当前渔业碳汇的发展进程以及行业需求,提出渔业减排固碳发展路径建议。本文旨在提升鱼类在海洋碳循环贡献和服务生态系统的潜力的认识,为海洋碳汇和渔业碳汇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NOAA发布2004年美国渔业情报年度报告2005年9月1日,NOAA向美国国会发布了2004年美国渔业情报的年度报告。与先前的资源评估相比,这份报告体现了以下几点变化:一种渔业资源已被完全恢复;6种资源已停止过度捕捞;3种资源不再有过度捕捞的危险;5种资源正在被过度捕捞;还有3种资源已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给沿岸水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海滩、河口和沿岸水域受到有毒物质和营养盐的严重污染,鱼贝类资源大量减少,有的水域已达到危险程度;给沿海公共卫生和旅游业带来严重影响;安德鲁飓风给美国造成约200亿美元的损失;多年来已禁用的DDT和含氯农药仍在鱼贝类体内聚集,威胁着人类、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的健康。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关注着各类沿岸问题,于1989年制定了“沿岸海洋规划”(COP),以集中NOAA和沿海科学界的力量来解决长期存在的沿岸急迫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建立了海岸带现状网站[state of the coast(SOTC)web site]。文章参考该网站提供的生态环境最新数据和案例研究,系统归纳了美国沿海地区的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现状,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