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南地区是我国一个重要的黄金产地,分布有几十个大、中、小型金矿床。本文主要从辽南地区与金矿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中生代花岗岩类的成因特征入手,划分出两期不同类型的花岗岩,亦从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讨论了花岗岩与金矿的成因关系,从而确定燕山早期花岗岩类是辽南地区最主要的成金花岗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内蒙古敖汉期撰山子金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矿石特征、岩浆岩以及地质构造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该区金矿成矿规律,对在该区同类型金矿的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桃花金矿区地处秦岭地槽褶皱带东段,该褶皱带是我国重要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带。通过对桃花金矿矿区地质、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总结,提出本区金矿化受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控制明显,为进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东昆仑石灰沟金矿的花岗岩成矿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石灰沟金矿地质特征,通过对花岗岩类型划分与构造环境的分析,认为该矿区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以碱性花岗岩为主,属铝过饱和系列,为A-S混合型花岗岩,起源于地壳与地幔的混熔,是造山带深成活动的产物,形成时代为晚华力西期—印支期,说明金的成矿属于岩浆演化最后阶段的产物,成矿时代应属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5.
前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是对山东胶北地块与金矿有关的花岗岩类的全面总结。内容包括胶北地块的地质发展史,花岗岩的形成代,一般岩石学特征,主要造岩矿物特征;副矿物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体和脉岩,花岗岩与金矿的成因联系等十一章。本文可供广大地质工作者及有关科研,教学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胶莱盆地东北缘为胶东东部地区重要金矿成矿区,宋家沟金矿床为该区典型的蚀变岩型金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分布受盆地及盆缘断裂的约束和控制,金矿体呈斜列展布,成群成带密集产出,矿体规模不等,品位、厚度及产状变化大。崖子断裂为该金矿床的导矿构造,荆山群及莱阳群为金矿矿源层,盆缘断裂所派生的NE向次级断裂严格控制着金矿体的产出,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金矿物特征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和对找矿标志的总结,指出该区找矿方向,认为盆地边缘并在盆缘次级断裂发育地区找矿潜力较大,对中生代盆地边缘地区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莱州市寺庄金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焦家式”金矿(即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是山东胶西北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莱州寺庄金矿床位于焦家成矿带的南段,矿化特征表现出与该成矿带上诸金矿的共同特征。矿区内划分了3个赋矿岩性带(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带、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圈出3个矿体群(共180余个矿体)。其中在黄铁绢英岩化花岗岩带内发现了规模较大的矿体,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8.
东腰庄金矿区位于五台山块隆,恒山--五台山穹状隆起的中部,区内绿岩带岩石及花岗岩大面积分布,韧性剪切带发育,为金矿的形成起到了主要作用.该区矿体赋存于鸿门岩组的绢云纳长片岩层中,构造线主体走向NE,倾向NW,岩层总体呈单斜产出,区内构造以韧性构造为主.矿石的矿化类型以电气石化、黄铁矿化、硅化与成矿关系最为密切,2004年东腰庄金矿及外围普查时发现该区共有八个矿体,各矿体在平面上有右行雁列的趋势;在深度上,矿体品位北侧地表较深部好,南侧深部较地表好,未来可以把矿区西部,特别是向纵深发展方向作为本矿区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右玉县后窑子金矿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石的质量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为与剪切构造变形带相关的变质-热液型金矿床,剪切构造变形带严格控制着矿区金矿化的空间展布。同时,对该区成矿理论研究和后续找矿工作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招菜地区与金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尤其是郭家岭斑状花岗岩中,发育大量的钾长石斑晶。从钾长石斑晶的化学成分、光性特征、与其他矿物的交代关系以及被其包裹的先成矿物与基质的相似性,表明钾长石斑晶是在花岗岩化过程中的钾化阶段,由成岩溶液对先成岩石的渗透—扩散交代而成。  相似文献   

11.
栖霞地区金矿点繁多,但仅有两处规模近中型的金矿床。根据对马家窑、台前金矿床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并与招莱地区金矿床进行类比,认为栖霞地区金矿成矿条件与招莱地区基本相似,但由于重熔花岗岩体侵位较深,含矿热液未能运移至浅部,因而热液矿床赋存深度较大,地表及浅部金矿呈现“矿点多,规模小”的分布特点。栖霞地区深部找金潜力很大,重点勘查区应为隐伏的深熔、重熔花岗岩发育区,以及NE、NNE向断裂及其下盘次级断裂所在部位。  相似文献   

12.
广西云开地区属我国粤西—桂东重要的金银多金属成矿带,区内有金银矿床(点)近80处,受博白—岑溪深断裂带控制,产于前寒武系变质—混合杂岩内,沿NE、NNE向呈带状展布。在论述该区金银矿成矿地质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构造控矿特征,赋矿地层及岩浆演化与金银矿化的关系,矿床成因类型及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矿床地质特征。在总结该区金银矿成矿条件、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指出了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括了广西主要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 ,综合分析了各类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特点 ,并形成了各类矿床的金地球化学模型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北下大堡金矿的主要成矿元素及成矿流体的热量、来源, 以及韧性剪切带与成矿的关系研究, 认为下大堡断裂次一级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形成后, 燕山晚期安山玢岩侵入, 在安山玢岩上下盘形成低温低压仓, 因温度梯度及压力梯度形成的热液携带围岩中成矿物质而形成成矿流体,向低温低压仓运移,在运移过程中北西向张扭断裂受区域韧性剪切作用的改造,而表现为韧性剪切带性质,相应地使低温低压仓中的刚性、塑性岩石破碎及糜棱岩化,并形成相应的含金岩系,因此,下大堡金矿床属韧性剪切- 中温热液蚀变岩型叠加矿床。  相似文献   

15.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金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其金的成矿地质背景复杂,主要可分为变质基底区、地槽区、盖层区、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构造-岩浆活动带5种类型。该区大部分金矿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有关。以成矿作用为主要依据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侵入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一类是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第三类是沉积-改造型金矿床。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和矿床类型的划分,将华北地块北缘金矿床划分为三个系列组合,即侵入岩浆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火山-次火山热液金成矿系列组合及沉积-改造金成矿系列组合。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地洼成矿理论对河南省内金矿床的构造控矿特征进行了总结 ,认为构造是主要的控矿因素 ,它们主要表现为不同型式、不同规模、不同期次的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并对构造控矿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根据40多个金矿床近200件铅同位素组成数据讨论了辽宁省主要金矿化集中区不同类型金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辽西地区不同类型金矿床铅同位素图解上呈线性排列构成二次等时线或混合线。线金厂、下大堡和五龙金矿田等各自集中分布形成独立的等铅域。而猫岭等浊积岩建造金矿床则具有正常铅同位素组成,故其模式年龄可以代表成矿年龄。除个别矿床外,辽宁省多数金矿球矿石铅及与其有关花岗岩类岩石铅皆源自再活化的下地壳或者为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混熔产物。  相似文献   

18.
与金矿关系密切的玲珑片麻状花岗岩及郭家岭斑状花岗岩和与金矿关系不大的玲珑中粗粒花岗岩具有不同的矿物包裹体类型、包裹体成分、盐度及包裹体均一法、爆裂法温度和压力。这些差异是由它们不同的成岩方式造成的,也就是说,玲珑片麻状花岗岩和郭家岭斑状花岗岩来自交待作用,而玲珑中粗粒花岗岩则来自重熔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A村金矿点的地质环境及其金矿化特征和矿化类型,认为该金矿点是与花岗岩类岩石有关的金矿化类型。关在研究其成矿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寻找同类型金矿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0.
招(远)掖(县)地区有着悠久的采金史。自从六十年代山东省地质局807队首次发现和评价了“焦家式”大型金矿床以来,该区的找金事业蓬勃发展,已探明的黄金储量居全国之首位。招掖地区已知的金矿床大多集中分布于西起三山岛、东至玲珑的长约55公里、宽约15公里的近东西向成矿带上。出露岩石主要是玲珑片麻状花岗岩,其次为郭家岭斑状花岗闪长岩和玲珑中粗粒花岗岩,往东有晚太古—早元古代胶东群分布。北东向断裂为“焦家式”金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