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基本的阈值标准,有效协调洪水资源利用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防洪安全的关系,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的基本框架.指出洪水资源利用评价应解决洪水资源量计算、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分析、洪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和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四个基本问题.在对洪水资源利用量、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等基本概念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方法.根据所建立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对1980~2006年海河流域及4个二级区的洪水资源利用状况及合理性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1980~2006年海河流域平均年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分别为62.8亿m~3和5.35亿m~3.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总体而言处于比较不合理的状态,洪水资源利用量频繁超过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不大.多数年份洪水资源利用量超过了河道内必要需水量允许的限度,少数丰水年份超过了流域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的范围.今后,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的提高,需要逐步调整目前洪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于山区的空间格局,提高平原区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有效保障洪水期河道内必要需水量.  相似文献   

2.
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鉴于水库、蓄滞洪区以及河渠槽蓄等区域洪水资源利用方式及其防洪风险产生方面的特征,针对形成区域洪水资源利用风险的各子区及各利用措施的风险项,采用风险等级与风险度相综合的方法加以评估.依据子区和利用措施风险项与区域洪水资源利用总风险的结构关系,运用模糊评价原理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基于风险评价模糊特征的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综合风险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结构及其求解步骤,给出了风险等级与风险度的模糊合成计算方法以及各风险项考虑主客观因素的权重确定方法.以海河流域北三河水系的洪水资源利用风险分析为例,计算了该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的综合风险值.  相似文献   

3.
周振昉 《地下水》2013,(6):141-143
衡水市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将是解决该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衡水市水资源特点,对衡水市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途径、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衡水市将来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洪水资源利用是解决潍坊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闸述了潍坊市降水及洪水特征,进行了洪水资源利用现状和潜力分析,提出了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原则、前提条件、合理配置及利用模式,为该地区洪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城市雨洪是一种灾害,又是重要的水资源,目前水资源和环境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充分开发利用城市雨洪资源,对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2010和2011年衡水市区内生态水(景观水)、暴雨路面积水和天然雨水的水质状况的分析研究,为开发和利用城市雨洪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潍坊市水资源的总体状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洪水资源利用对策,为该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持续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正耀 《水文》2006,26(4):91-93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内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水事矛盾尖锐。对黑河干流莺落峡站最大30d、60d洪量对年径流量的比率和洪水水资源比率与日均流量倍比关系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洪水资源利用的思考,这对深入认识黑河流域洪水资源,加快洪水资源化进程是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8.
白城市1998年的特大洪水与进入2000年以后连续严重干旱,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就洪水资源利用的意义和洪水资源的特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并计算了嫩江、洮儿河和蛟流河等四条河流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最后提出对于洪水资源利用工程是基础、科学是前提等几条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赵志韵  吴旭 《地下水》2013,(6):144-145
河北省武安市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供需矛盾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解决当前水资源问题的对策,提出了强化水资源管理、加大水资源开发力度、合理调配水资源、加强节水工作、开发雨洪资源等可持续利用战略。  相似文献   

10.
浅议沧州地下水压采的途径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沧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地表水不足,浅层地下水苦咸,深层地下水超采,导致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现状。提出通过外调水、雨洪资源利用、节水工程、调整产业结构、健全管理制度等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来实现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实施综合治理措施,探索地下水压采的途径和对策,促进沧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吴传贵 《地下水》2006,28(5):21-23
聊城市地处资源性重度缺水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突出.本文依据聊城市近期水资源利用等有关资料,对聊城市水资源供需现状进行了规划预测,阐述了雨洪水资源化的重要意义及蓄水工程和雨洪水利用现状,分析了雨洪水利用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拦蓄雨洪水的措施,对雨洪水资源利用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磊  章光新 《水文》2006,26(6):76-79
吉林省中部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东北重要的经济区,水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利用严重制约了该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认为本区总体上为水资源脆弱区。从水资源需求趋势和供给能力两方面,综合判断水资源利用高峰将出现在2020年左右,用水量约为55~60亿m~3。水资源利用结构将有显著的变化,到2030年时,居民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三者需水量之比达到1∶2∶2的水平。提出建设节水农业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性措施;合理利用雨洪资源是提高供水体系稳定性的关键手段;实施水源置换工程是改善供水系统的重要举措;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性工程;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3.
综合利用雨洪资源改善沧州水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花  赵卫国  王婧雅 《地下水》2008,30(4):102-104
沧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一方面依靠大量超采深层地下水和花巨资引蓄外源水维持当地民众的生存,而另一方面却没有把雨洪资源科学合理地拦蓄和利用,每年的汛期降雨和上游来水白白浪费,本文针对上述现状,就我市的雨洪资源量、拦蓄能力、拦蓄量、综合利用方法和措施、以及综合利用雨洪资源对沧州水环境改善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4.
阳谷县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飞  寇怀众 《地下水》2010,32(6):180-181
阳谷县地处鲁西平原,属严重缺水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供求关系更加突出,本文依据阳谷县近期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资料,对阳谷县水资源供需现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能准确预测雨量,启动地表、地下蓄水工程,拦蓄雨洪资源,对地表、地下和引进客水资源优化调度等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沧州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钰 《地下水》2011,33(5):177-178
沧州市是河北省乃至全国水资源短缺的城市之一,水资源匮乏和水环境的不断恶化已经直接影响到了沧州人民的生存环境,对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利用汛期雨水,科学调控和蓄存过境洪水,除害兴利,搞好雨洪资源的综合利用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张荣 《地下水》2007,29(6):25-28
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已经难以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雨洪利用不仅可以用于干旱地区的人畜饮用和农业生产,也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国内外现状表明,雨水利用已成为开发新水源的有效途径.同时,它还具有节水、防洪、生态环境三个方面的效益,对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及建立人水和谐社会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秦岭山前截洪引渗条件,以及涝河冲洪积扇截洪引渗方式与方案及其效果,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截洪引渗与地下水库调蓄的协同效应。得出涝河冲洪积扇采取有水库、有引渗方案,实施截洪引渗工程与地下水库调蓄的联动,平水年可增补地下水0.45×108m3/a,丰水年可削减洪峰90%以上,增开状态的地下水位与泉流量仍可持续恢复。秦岭山截洪引渗条件和地下水库调蓄功能优越,实施截洪引渗工程对调节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储蓄南水北调水量,缓解关中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减轻洪灾等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8.
洪水资源利用风险适度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水资源利用有助于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形势,风险适度性作为洪水资源利用三大适度性之一,用于指导洪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安全利用。在水库汛限水位调整中,提出采用不同频率设计洪水进行不同汛限水位条件下的洪水调节计算,并结合水库的经济与生态供水目标进行长系列用水调度模拟和供水效益分析,综合确定风险适度性的方法。对密云水库的计算分析表明,主汛期汛限水位从原设计的147.00 m安全抬高至目前的152.00 m是可靠的,其风险阈值上限为153.20 m;后汛期汛限水位可从目前的154.00 m安全抬高至155.40 m。两种情况下水库供水保证率可以分别提高0.30%和0.01%,且大坝和下游防护区的防洪风险率分别为0.01%和1%,与原设计一致,满足洪水资源安全利用的风险适度性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英学  刘超 《地下水》2014,(1):122-123,126
降水是水资源的补给源,降水的特性决定了水资源特性。降水量及其时空分布取决于水汽来源、天气系统和地形等条件。掌握了降水量的变化特性,对雨洪分析和防汛抗旱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利用1956-2005年系列资料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年内分配、年际间波动及多年变化等方面对临城县降水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基于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图的洪水资源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有效调节利用洪水资源,探讨以水库防洪预报调度为途径的洪水资源化方法,在分析水库调洪过程和洪水过程特性的基础上,拟定了基于3 h预报信息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图,并以安康水库为例,采用模拟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优化计算,绘制了安康水库以洪水资源化为目标的防洪预报调度图,通过对其应用并与常规洪水调度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预报调度的调洪结果在消减洪峰和抬高调洪末水位两个目标上明显优于常规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