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两部天气雷达回波高度测值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通过对712雷达和716雷达回波资料的对比分析,阐明在测量回波高度和回波强度时,两部雷达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716雷达在保障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景泰 《气象科技》2000,28(3):53-55
文章介绍了711b型雷达回波图像进入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的处理方法和过程,为形象展示雷达回波的发展移动,对雷达回波图像进行了动画处理。  相似文献   

3.
根据气象雷达回波的理论和气象雷达方程,介绍了数字化713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定标方法及对定标结果的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4.
天气雷达回波区域拼图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天气雷达存在型号繁多、开机时间不定等问题,提出天气雷达回波图像功率、时间、空间的归一处理方法,将不同雷达的回波图像归一化,为拼图提供统一的数据源,利用重叠区域回波技术构成组网雷达回波图像,采用球面投影技术,得到较为理想的天气雷达区域回波图。  相似文献   

5.
地物回波直接影响雷达定量探测降水物质以及雷达资料同化的应用,基于回波纹理变化以及径向速度参数开展新疆C波段多普勒雷达地物回波识别方法应用研究。通过雷达探测范围内第一层至第三层仰角地形遮挡与FY-2H总云量信息,对不同天气条件下新疆伊宁、喀什两部雷达低层仰角的地物回波识别方法效果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晴空天气条件下,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识别雷达站附近的地物回波,同时对因地形遮挡引起的地物回波也能进行有效识别;在降水天气条件下,能够有效识别地物回波且未对降水回波造成误判;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以及卫星产品对雷达地物回波的识别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作为判定因子进一步改进雷达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6.
方晓红  刘继东  郭玉风  吕娜  梁凤娟 《气象》2007,33(S1):148-153
利用Visual C+ + 6.0编写在WindowsXP平台上运行,自主开发研制《713C天气雷达回波图的处理和分析应用软件》,利用计算机自动读像素的方法,实现了在713天气雷达上对雷达回波进行半自动的分析,通过对2004—2007年的雷达回波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天气现象,得出相关天气现象对应的雷达回波指标。特别是如何区别雷雨云与冰雹云,是使用该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的重点,根据雷达回波原理及天气学原理和一些实践经验得出7个识別冰雹云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7.
天气雷达数字化回波图的平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各种图象平滑处理方法的特点,在仔细分析天气雷达数字化回波图特征的基础上,采取快速滤波的方法平滑天气雷达回波图,并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结合作用多年的实践经验,对711雷达的探测内容、探测方法等进行了全面论述。文中介绍了最基本的观测内容,强调了雷达回波与其他有关资料相配合的问题。详细介绍了整个探测程序,特别指出了探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根据711雷达的性能及雷达气象学原理,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文章着重讨论了回波资料的摄取方法,按照不同性质的降水回波或不同拍摄目的。分门别类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异常分析与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在线定标修正原理,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要SA和SB)回波强度接收和定标及发射功率在线测量信号流程,对雷达回波强度出现的异常现象进行了详细分类和分析,总结提出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偏强、偏弱、回波面积减少等异常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处理方法,列举了有效解决雷达回波强度异常故障的案例.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提高处理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强度异常故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为生成复杂环境下的优质雷达回波图像,减少目标信息缺失现象与相对成像误差,提出基于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图像生成方法。采用可最大限度保留雷达回波特性的傅里叶插值法,形成空间分辨率均匀的雷达回波三维规则网格数据;基于改进变分贝叶斯理论,实现中小尺度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像超分辨重现,生成雷达回波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处理后的中小尺度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范围与原图相似度高,可最大程度留存雷达回波信息,该方法能够生成清晰的雷达回波图像,且不存在目标信息缺失现象,相对成像误差极小。  相似文献   

11.
资料来源于南昌天气雷达站的雷达回波照片和雷达回波素描图。由于使用的是不同型号的雷达回波资料(其中有英国41旦卡雷达、711雷达.713雷达),再加上雷达性能以及标定中存在的问题,有的参数(主要是回波须高度)会有差别。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还是有意义的。作者查阅了14年的历史资料,得出下面轮廓性的结果。1雨季结束前后的雷达回波信号1.1雷达回波带的南北“拉锯”和“双系统”回波的出现是雨季结束的一种信号,这种情况占9/14。由于雷达探测的时间间隔较短,主要降水雨带的南北进退要比天气图看得清楚。拿1989年为例,这年的雨季…  相似文献   

12.
李金辉  罗俊颉 《气象》2006,32(4):34-39
利用2000-2004年711雷达观测的稳定性层状云降雨回波资料,结合雨滴谱和地面雨量自记资料,使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引起稳定性层状云降雨量大小改变的因子,得出稳定性层状云降雨量大小除与雷达回波强度关系最为密切外,还和云顶高度、暖云厚度等因素有关,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为使用雷达回波对降雨量的估算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根据“85—06”数字化雷达强对流、暴雨回波和长江上游暴雨、云雨概念模型研究课题的要求,使用1986—1995年成都“713”彩色雷达回波传输系统和成气院WRDPS天气雷达数字处理系统收集的大量灾害天气回波资料,对盆地内强对流、暴雨天气雷达回波进行诊断分析,寻找强对流雷达回波识别判据及移动发展规律,综合卫星云图资料及天气模型制作短时短期预报,本工作还对长江上游成都、重庆雷达拼图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在486微机上使用中文Windows3.1操作系统,并完成了与成都区域气象中心DECNET的联网。1995年第四季度,针对成都气象学院数字化雷达收集的回波资料,研究了回波强度与降水强度的统计关系,并与原713雷达采集大量降水回波作了对比,以适应新型数字化雷达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识别降水云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谱分析原理提出了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的概念及算法,利用宁夏银川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不同性质降水云的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并根据不同性质降水云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特征,提出了基于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识别降水云类型的方法,利用强回波面积(回波强度不小于40 dBZ的回波面积)占总回波面积百分比和基本降水回波面积(回波强度不小于20 dBZ的回波面积)占总回波面积百分比作为降水云类型判别的主要因子,提炼出基于雷达回波强度面积谱特征参数的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对流云等不同类型降水云的判别指标,建立了基于雷达回波的降水云类型自动判识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16-2017年6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降水云类型判别试验,模型准确判别出6次强降水过程中2次为对流云降水、4次为混合云降水,判别结果较好地反映了降水云类型,验证了判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地区冰雹云雷达回波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呼和浩特地区105个对流云雷达回波个例(其中冰雹云和雷雨云个例分别为68个和37个)在6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计算,其中包括:回波分类统计、回波形态统计、回波水平尺度统计、回波高度统计、回波强度统计和回波移动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呼和浩特地区冰雹云雷达回波的统计特征及其与雷雨云回波的某些统计差异,为研究和鉴别冰雹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方向滤波编码法压缩数字化天气雷达回波的原始资料。首先对回波资料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分别出雷达回波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然后用方向滤波器从回波的高频分量中提取出回波的边缘和纹理,最后对雷达回波的低频分量和边缘,纹理组成的各方向图分别编码,以达到压缩雷达回波原始资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徐八林  杨卫洁  徐舒扬  解莉燕  陆鹏  王欣 《气象》2020,46(8):1113-1121
借鉴前人在S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上探测森林火灾和城市大火烟尘的方法和研究成果,利用收集到的云南十部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的34次森林火灾个例资料,立足云南C波段高原高山雷达的一些特点,采用分类对比进行分析研究,得出C波段高山雷达森林火灾回波的一些特有指标。提出按雷达海拔高度分别设置森林火灾判别阈值、引入速度场特征、降水回波过滤等一些新指标和方法,进行这类地区的雷达森林火灾探测。随后开展了业务实践,经检验和实地踏勘,取得了一定效果。证明C波段雷达同样具有一定的探测森林火灾回波的能力,主要技术指标有:高山雷达由于海拔高差的影响,应分别针对不同雷达设置相应的阈值参数;根据森林火灾回波的上升和飘散特性,雷达回波速度场与周围回波有时呈现出一定差别;采用过滤晴空回波、过滤杂波、过滤地物回波、过滤二次回波、过滤降水回波、识别速度场特殊回波等办法,可得到滤出的火灾烟尘疑似回波。这些指标和方法对西部高山雷达探测应有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1引言引导气流的概念不但在短期天气预报中得以广泛应用,在用雷达回波制作降水短时预报时,通常也是把高空风作为引导气流的[1]、[2],由此可见高空风与雷达回波的移动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实际工作中。对于选用哪层高空风作为回被移动的引导气流效果最佳,高空风与雷达回波移向、高空风速与雷达回波移速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这对短时预报员来说是需要知道的。本文就这个问题,对吉林省气象台713雷达在1983和1985两年6—8月观测的雷达回波与同一时期的高空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别按雷达回波的尺度、高度和触发机制分类,分析了雷达回波移向与…  相似文献   

19.
影响CTL-713C天气雷达回波强度标定误差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CTL-713C数字化天气雷达回波标定原理和方法的阐述,从雷达参数的测量、A/D变换及视频积分处理、测试仪器的稳定性及精确度等几方面因素对造成雷达回波强度标定误差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几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误差值,对测试环境与人为可能造成的回波强度标定误差进行了说明.给出雷达回波强度标定结果准确性的检验方法,并对雷达回波强度标定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误差和资料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5,自引:1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用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进行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方位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利用概率分布法订正配对的双多普勒雷达回波强度的方法。以2001年973“中国暴雨”外场试验期间获取的双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为例,比较了合肥、马鞍山和宜昌、荆州的两对双多普勒雷达同步观测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方位的改变对观测数据对比的影响;分析了这两对双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测量误差引起的风场反演的误差。结果表明:两对双多普勒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和径向速度的空间位置和变化趋势比较一致,合肥与马鞍山雷达的回波强度有一定差异,径向速度也有1~2 m/s的差异。风场反演的误差与风场的方向、大小、空间位置等有关。在两个径向速度夹角在40°~140°范围内,共面上的风场的反演误差在1~2倍的雷达探测径向速度的误差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