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空间数据共享与互操作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空间数据共享技术,并对几种空间数据共享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认为基于Web Service的GIS互操作技术是空间数据共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Web Service在空间数据互操作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Web Service的概念、组成技术和协议,分析了基于Web Service的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总结了Web Service在空间数据的共享、互操作和集成上的良好支持和适应性,指出Web Service是实现空间数据互操作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集成和互操作一直是GIS发展的热点问题,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Web服务(Web Service)技术为GIS的集成和互操作提供了全新的、有效的解决途径。在介绍和分析Web服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将地图服务的基本功能包装成Web服务进行发布的思路。通过将GIS的基本功能包装成Web服务,可以实现使用一种标准的协议来实现各GIS应用系统的交互和集成,屏蔽了系统间软、硬件平台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基于Web Service的Web地图服务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成和互操作一直是GIS发展的热点问题,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产生的Web服务(Web Service)技术为GIS的集成和互操作提供了全新的、有效的解决途径.在介绍和分析Web服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将地图服务的基本功能包装成Web服务进行发布的思路.通过将GIS的基本功能包装成Web服务,可以实现使用一种标准的协议来实现各GIS应用系统的交互和集成,屏蔽了系统间软、硬件平台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基于OGC Web服务模型的城市异构GIS互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服务共享实现城市异构GIS系统互操作是解决互操作问题的一个新思路。本文首先分析了开放地理信息系统联盟(OGC Open GIS Consortium)的互操作模型(OWS Open GIS Web Service)的框架结构以及服务协作,然后以模型框架中的一个基本数据服务———地图要素服务(Web Feature Service)为例,详细介绍了利用服务共享实现城市异构GIS数据共享与互操作的具体开发过程,最后对该模式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采用B/S技术框架,集成GIS技术、Web Service、SOA等技术实现框架数据后台管理、平台运营维护、服务在线提供等。为了确保共享交换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软件架构采用面向服务的SOA,基于Web Service技术向政府部门发布地理空间数据服务,通过服务接口实现专业应用系统的定制。还实现了多源数据之间的转换与互操作、跨平台图元编辑器与不同格式的GIS图元数据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HTML5、Ajax和We bService的WebGI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卓揆 《测绘科学》2012,(1):145-147
为改变WebGIS中各种浏览器缺乏支持矢量数据的标准方法、数据互操作能力有限和空间分析功能较弱的现状,基于新一代HTML5标准、Ajax和Web Service技术,本文提出了开放式WebGIS模型,并开发了实验平台。该平台支持数据共享的Web Services和OGC新规范Web Processing Service,改善了现有WebGIS缺陷,提高了WebGIS的互操作及空间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网络GIS中基于Web Service混搭模型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出改进的基于Web Service的网络GIS混搭模型组件块,并具体定义混搭模型数据层、Web功能层与应用层的三层体系架构。通过动态集成广义分布式GIS(General Distributed GIS,GDGIS)模型组件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网络GIS中GDGIS组件块的动态集成与互操作。实验研究表明,改进设计的基于Web Service混搭模型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前瞻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52North WPS的Web Processing Service开发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卓揆  申小平 《测绘科学》2011,36(1):140-142
地理信息系统共享与互操作、网格计算的发展在数据获取、发布及制图服务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而针对在线空间分析的网络分析服务(Web Processing Service,WPS)仍相对滞后,国内对于此方向研究较少.OGC于2007年发布WIPS1.0.0标准,该标准能促使网络GIS共享与互操作的极大发展,本文以WPS为重点...  相似文献   

10.
首先详细讨论了目前主要的地理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技术,包括Web Service,OGC的WMS/WFS,Map API,以及数据查询服务,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基于Web Service服务的地理数据集服务框架,GIS数据以服务的形式在框架内发布,将各种服务集成是该框架下的主要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SOA的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决异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间不同格式的地理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互操作问题,本文对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地理信息数据整合方法,使不同厂商、不同平台、不同数据结构的地理信息数据能够有机地整合并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我们通过对密云县政务地理空间数据库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的实例应用研究,可以看到采用基于SOA的Web Service技术来整合异构的地理信息数据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Implementation of OGC web map service based on web servic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OGC Web Map Service is one kind of OGC Portrayal Services belongs to OGC Web Service model and it provides multi-platform interoperability of spatial data se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OGC Web Map Service based on Web Service technique and introduces the detailed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OGC Web Map Service is one kind of OGC Portrayal Services belongs to OGC Web Service model and it provides multi-platform interoperability of spatial data se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OGC Web Map Service based on Web Service technique and introduces the detailed process.  相似文献   

14.
Web要素服务的优化方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贾文珏  龚健雅  李斌 《测绘学报》2005,34(2):168-174
基于(Web)XML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的方式是目前实现Internet上空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的有效途径.Web要素服务是OGC提出的基于(Web)XML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中功能最为强大、应用前景最好的一种数据服务.Web要素服务通过GML传递空间数据,但是由于GML描述方式冗余度大,生成和传输GML的时间长,在现有的网络带宽下难以令用户满意.本文介绍从GML模式定义、数据压缩和客户端生成内存结构3个方面提出优化Web要素服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以及传统Web GIS在数据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Web服务的自身优势,研究讨论了空间信息Web服务技术在空间数据共享方面的特点。针对空间信息共享需求,提出一种基于Web服务的空间数据共享应用框架。最后,基于ArcGIS Server10.0与.net技术,介绍了省级应急指挥GIS系统中的空间数据共享技术实现案例。  相似文献   

16.
Web Service是目前炙手可热的和已经进入实用化的信息共享技术,在电子商务中被广泛推崇,本文简要介绍了Web Service技术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探讨了基于Web Service的空间信息服务技术的技术实现方法,提出了利用Web Service技术构建空间信息服务的共享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Disaster response operations require fast and coordinated actions based on real‐time disaster situation information. Although crowdsourced geospatial data application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be valuable tools for gathering real‐time disaster situation information, they only provide limited utility for disaster response coordination because of the lack of semantic compatibil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To help overcome the semantic incompatibility and heterogeneity problems, we use Geospatial Semantic Web (GSW) technologies. We then combine GSW technologies with Web Feature Service requests to access multiple servers. However, a GSW‐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often has poor performance due to the complex geometric computations require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how to us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teroperable geographic situation‐awareness system (IGSAS) based on GSW technologies for disaster response. We conducted experiments to evaluate various client‐side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IGSAS prototype for flood disaster response in New Haven, Connecticut.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veloped prototype can greatly reduce the runtime costs of geospatial semantic queries through on‐the‐fly spatial indexing, tile‐based rendering, efficient algorithms for spatial join, and caching, especially for those spatial‐join geospatial queries that involve a large number of spatial features and heavy geometric computation.  相似文献   

18.
基于OGC WPS的GIS空间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超  徐青  孙庆辉  黄启雷  王冬 《测绘科学》2011,36(6):198-200
针对Web Service在解决功能互操作方面存在不足以及日益增加的基于网络的空间数据处理需求,OGC制定了一个Web服务标准WPS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WPS标准以及其定义的3个方法设计了一个WPS服务的三层体系结构,并将GIS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封装为WPS服务,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调用,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