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9 毫秒
1.
拟建中的辽宁核电站是我国第三个大型核电站,由于电站厂址的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较频繁,所以在选址过程中作了较详细的地震地质工作。本文简述了该核电站的规划选址概况、区域稳定性评价、厂址断裂活动性研究、地震地面运动的研究,并概括介绍了该核电站选址的地震地质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对豫西南两次历史地震的甄别与复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地震调查是核电厂和大型水利枢纽等重大工程建设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近来,本文作者在参与完成河南核电项目选址阶段地震安全性评价任务的过程中,曾对豫西南地区的历史地震进行过调查。兹将其中两次较为重要的历史地震的甄别与复核结果介绍如下,希望对相关的研究工作和今后修编地震目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为考虑核电厂结构参数不确定对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基于一次二阶矩法(First-Order Second-Moment, FOSM)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以核电结构中混凝土材料的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抗拉强度为不确定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并与试验结果对比,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增量动力法计算核电厂模型在多条地震记录下不同峰值加速度的动力响应,同时基于FOSM得到参数不确定下的对数标准差,进而得到核电厂结构考虑参数不确定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结果表明,结构参数的不确定对核电结构有一定的影响,未考虑参数不确定的地震易损性结果会低估结构的失效概率。该方法可为核电结构基于参数不确定下的易损性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根据核安全法规和导则,对核电厂选址地震安全评价中发震构造与能动断层的关系,以及发震构造与能动断层鉴定的时代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年来核电厂选址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对发震构造与能动断层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时振梁  王健 《地震地质》1993,15(4):323-326
由于核电厂厂址选择对安全的要求严格和地震灾害极其复杂,在确定设计基准地震动时要求使用综合概率法、地震构造法和历史地震法。特殊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烈度异常说明在核电厂选址中,必须考虑历史地震特殊情况重复的可能性,强调了历史地震法结果也有可能成为3种方法中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6.
张裕明 《地震地质》1993,15(4):375-380
对核电厂选址的工程地震工作中常见的术语:地震区、地震带、潜在震源区、地震构造区和地震危险区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并结合HAF0101法规对地震构造区最大潜在地震的评价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
地震活动断层分段与最大潜在地震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宏林  周本刚 《地震地质》1993,15(4):333-340
地震活动断层分段在核电工程选址及其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着重讨论了几何段、地震段的含义,论述了如何进行地震活动断层分段和如何确定最大潜在地震,并以实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环境学中举世瞩目的核电站核废物处置场选址的地震地质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阐述了选址中应注意研究的稳定地块、地震活动、地质建造、岩体结构、活动断层、诱发地震等6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9.
福岛核事故后,地震作为初始事件引发核电厂严重事故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中国核电厂相继开展了抗震裕度评价,但在评价中选用了不同的地震谱形。基于美国针对早期运行核电厂开展的抗震裕度评价方法和中国核电厂址的地震危险性背景分析,对比了中美两国核电厂抗震设计基准的差异,针对中国目前的情况,建议优先对采用二代加堆型的运行电厂进行抗震裕度评价。通过将RG1.60谱与归一化厂址特定SL-2级加速度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部分核电厂址反应谱谱形在高频部分超过了RG1.60谱,对于这类厂址,直接放大标准反应谱作为抗震裕度地震是不恰当的。对于采用二代加堆型的核电厂,选择了某个厂址特定SL-2级地震动与标准设计比较接近的核电厂址进行了分析,采用不同方法确定其抗震裕度地震,结果表明0.3g标定的NUREG0098中值谱在平台段和长周期部分明显低于相同PGA水平的一致概率谱和设定地震谱,三者都能被0.3g标定的RG1.60谱所包络。考虑到中国运行电厂的抗震设计特点,为了评价核电厂实际抗震能力相对于厂址的抗震安全裕度,可以采用一致概率谱或设定地震谱;为了评价二代加运行核电厂实际抗震能力相对设计基准地震动的抗震安全裕度,建议采用给定PGA标定的RG1.60谱。  相似文献   

10.
张良怀  李志田 《地震地质》1993,15(4):353-358
火山活动是核电厂选址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吉林省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极为强烈,特别是第四纪和现代火山活动更为突出,据吉林省火山分布与喷发活动特点,分析了火山与地震活动、火山与构造活动、火山与深部环境的关系,以及火山类型与性质、火山危险性预测和灾害评估。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核电厂选址工作中有关火山调查和评价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瓦房店温坨子是东北地区第一个被选用的核电站厂址。但在厂址认定过程中对一些地震地质问题存在不同看法,为此,进行了一两年的深入研究。本文着重介绍了这个认定过程中的几个地震地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的三方面的研究以及研究工作取得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位于辽宁瓦房店温坨子的东岗断裂是一条隐伏断层 ,靠近该地区原曾选定的核电站场址。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工作 ,查明了该断裂的地理位置、几何形态 ,发现断裂带东延至尉屯就转向北去 ,并确定它没有与金州断裂相接。经系列探槽的开挖 ,断层构造岩及有关地层样品作绝对年龄测定 ,证明东岗断层错断了中更新世地层 ;但约 5万年以来断层的上覆地层没有被错断 ,因此认为东岗断层不是能动断层  相似文献   

13.
汪素云 《地震地质》1993,15(4):389-394
通过对地震资料可靠性的分析,阐述了在核电厂厂址地震安全性评价中重新测定震源位置的必要性,提出了改善地震定位精度的途径,并且给出了通过重新定位改变地震活动图象的例证  相似文献   

14.
On the basis of ten-years major expecrience in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siting in our country, the stage and content associated with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outlin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5.
16.
核电中的结构、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是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对此做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于多种不同的荷载组合,针对某一类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是必要的。本文对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中采用的离心通风机在地震动、转子离心力、结构内压及自重等多种荷载组合作用下对结构进行如下几项分析:(1)对结构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并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2)减振后结构的动力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17.
论核工程选址中的弥散地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弥散地震评价是核工程选址中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在分析弥散地震涵义的基础上,论述了弥散地震评价中地震构造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弥散地震确定的方法和技术途径等关键性技术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在核电厂选址阶段近场范围内地震构造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包括近场区地质构造环境及第四纪构造活动分区、断裂活动性鉴定、深部构造环境以及地震发震构造的确定等,并对其中一些关键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