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感影像信息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遥感图像不仅从宏观上展现了活动断裂与其它活动构造的影像全貌,而且直观地揭示了洗断裂的影像信息,为分析断裂的活动状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为识别地震构造与强震的孕育地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而遥感技术方法本身的优势,又使得遥感构造研究具有了视域开阔、信息丰富直观、处理方法多样、易于综合分析、获取成果迅速等特点。从直观上讲,活动断裂遥感影像标志主要有色调、构造形态、断层三角面、地貌及水系等几个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是垂直错动标志。从多方面总结了活动断裂在遥感影像上的表现特征和识别标志,并为今后活动断裂以及地震研究中遥感影像信息的应用提出了一些有效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3S技术支持下鄱阳湖区地质构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取遥感(RS)技术对鄱阳湖区地质构造TM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建立湖区不同断裂遥感解译标志.利用人机交互方式解译出湖区不同断裂,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将该区的地质构造信息和相关地质资料进行空间叠加对比和实地验证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地质断裂及活动性断裂构造进行深入研究和遥感影像新构造类型分区.  相似文献   

3.
活动断裂调查中的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景发  姜文亮  田甜  王鑫 《地震学报》2016,38(3):386-398
本文系统分析了高分辨率遥感在活动断裂调查中应用的技术现状、工作流程,梳理了各类遥感数据的要求、适用条件和处理方法,总结了活动断裂的遥感解译方法、解译要素和测量参数,并通过实例解析了一些典型的断错地貌,给出了相应的遥感特征. 基于资源三号卫星的立体像对和影像,判读了大青山活动断裂的几何特征和活动特性. 结果表明: 人工改造较大的地区宜收集早期遥感影像,利用不同波段间地物光谱的差异来增强隐伏活动断裂的信息,使用空间增强方法来识别断层陡坎等线性构造;雷达数据多极化分解是检测隐伏构造信息的有效方法;由宏观信息向局部信息追踪是活动断裂解译的有效途径;将遥感影像与数字高程模型(DEM)联合可进行活动断层参数的高精度测量. 本文结果可为活动断裂大比例尺、定量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ASTER GDEM数据及LANDSAT影像,运用GIS地形分析技术,通过山体阴影提取、坡度、坡向、水系走向、夷平面以及三维可视化等分析方法,对河南西部伏牛山地区的断裂构造特征及力学性质进行提取和分析,验证并总结了DEM与遥感、GIS相结合的手段对断裂构造解译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源数据的活动断裂遥感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爱霞  王晓青  王栋梁  丁香  王龙 《地震》2010,30(3):123-128
本文在综合分析活动断裂遥感影像特征的基础上, 主要研究了活动断裂与隐伏断裂调查中遥感图像处理。基于SAR影像、 ETM+影像、 SPOT-5影像及高精度DEM数据, 运用SAR图像与ETM+多光谱图像融合方法、 ETM+图像纹理特征和光谱特征组合增强方法等, 结合断裂周围高分辨率影像及其三维影像, 综合分析解译了济南市周边活动断裂, 为该地区地震地质调查和精确定位活动隐伏构造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南北地震带中段地震构造遥感解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治坤  田勤俭  陈立泽 《地震》2005,25(4):127-132
南北地震带中段断裂在遥感影像上具有明显的线性构造特征, 本中研究区域为东昆仑断裂带与龙门山断裂带的交接区, 该区断裂从遥感影像上分析主要有NW向、 NE向、 SN向三组, 包围着岷山隆起近似成三角形。 交接区内构造复杂, 曾发生1879年武都8级地震、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 1976年松潘7.2级地震等强震。 通过遥感资料对该区断裂进行构造解译, 确定该区构造活动型式及地震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Quick Bird影像进行处理,编绘1:5万断层分布遥感解译图,初步确定目标区断层空间位置和延伸情况。综合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释图及高精度DEM数据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结果,获取空间展布和分段情况,对断裂的性质和活动性进行分析,得出交城县主要活动断裂活动参数及构造活动断裂特点的初步解译结果,同时对比地球物理勘探结果,进一步印证解释研究结果,为此地区地震地质调查和精确定位构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怀安盆地北缘断裂构造几何与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前人调查和研究资料,综合运用地形地貌分析、地质调查、遥感解译等方法,详细分析了怀安盆地北缘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断裂带的几何结构、构造变形及活动特征。怀安盆地北缘断裂控制着怀安盆地附近的第四纪构造演化和地貌发育,根据断裂展布和活动性可分为3段,即东段(洗马林—东洋河)、中段(东洋河—马市口)和西段(马市口—韩家营)。怀安盆地北缘断裂为典型的山、盆构造界线,沿线断裂活动特征明显,断面上留有断层活动的痕迹——镜面构造、擦痕;不同段落具有不同的活动特征,东段活动性最强,中段次之,西段最弱。  相似文献   

9.
太行山南缘盘谷寺断裂新构造运动特征对分析太行山地区构造地貌演化,乃至研判我国东部新构造活动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andsat 8 OLI遥感影像数据和ASTER GDEM数据,对盘谷寺断裂线性构造进行初步解释,分析冲沟发育、坡向坡度等构造地貌特征,通过构建遥感影像与高程数据相叠加的三维地貌模型,进一步优化断裂构造地貌视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盘谷寺断裂为1条平面呈舒缓波状、近东西走向的南倾正断层。在断裂下盘,由西向东依次发育了密集的平行状侵蚀沟、断层三角面和低矮的侵蚀残丘等多种构造地貌类型,反映了断裂不同部位垂向运动的差异性。构造运动导致断层两盘地表坡向和坡度的明显变化,综合剖面分析结果,认为断裂在新构造期活动强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柴旦—托素湖断裂进行遥感解译、野外地质调查,认为该断裂遥感迹象清晰、断层三角面发育、线性陡坎明显,分为东、中、西三段。断裂在东、西两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强烈,中段晚更新世以来活动较弱。根据构造类别法认为该断裂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很可能是德令哈至大柴旦多次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文县5.0级地震的发震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6月21日文县5.0级地震发生在构造环境复杂的地区,该地区之前已有100多年没有发生过中强地震。该地震的发生说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开始增强。文县5.0级地震没有形成地表破裂带,给研究发震构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通过1/20万地质图、遥感资料解译、震源机制反演以及地震序列精确定位的方法依然能够研究该地震的发震构造。为判定该地区未来的地震危险性,文中采用遥感资料解译、多种方法反演震源机制、双差法地震精定位的方法联合分析该地震的发震构造。1/20万地质图显示该区域存在多条断裂,遥感资料的解译结果表明石坊-临江断裂为较活动的断裂。2种方法所得震源机制结果表明该地震为左旋走滑兼有逆冲,主压应力方向为N60°E。双差法定位结果也支持该地震为走滑兼有逆冲,余震的分布与断裂的逆冲有关。结合多种结果联合分析认为该地震的发震构造为石坊-临江断裂,主压构造应力方向为N60°E  相似文献   

12.
丽江地区活动性构造发育,地震发生频繁。以遥感影像线环结构理论论述了该区主要活动断裂和活动环块的遥感影像特征和地质地貌特征,并分析活动构造与场地稳定性的关系,进而划分出该区内易发震地区与相对稳定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安徽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及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统计了安徽地区历史地震等震线长轴方位分布,主要有北东、北北东、北西和近东西向4组,它们与震中区及其附近的新生代活动断裂的走向有较好的一致性,大致反映了安徽各地的发震构造及破裂方位。其中北东、北西向断裂活动时间最新,多与地震活动相关,而北东向活动断裂是研究地区主要的地震构造。从构造地貌、断裂活动、遥感解译活动线性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的相互印证关系来看,大别山北麓、皖东北地区是安徽现代构造和中强地震活动较为强烈的地区,其中,皖东北地区未来发生中强地震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14.
西南天山迈丹断裂东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发现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详细的遥感影像解译、实地调查、探槽开挖以及释光年代学测定的方法对西南天山山前的迈丹断裂东段进行研究,获得了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的可靠证据。迈丹断裂东段是一条由多条次级断裂组成的复杂断裂带,最大宽度可达17km,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错了山前各级地貌面和阶地。探槽开挖表明,断裂在全新世期间曾发生过断错地表的强震事件,造成的垂直位错量在2m以上。迈丹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表明,西南天山地区的构造变形并不完全集中在推覆体前缘新生的逆断裂-背斜带上,天山根部断裂也吸收了一部分构造变形。这一构造变形模式与已知的北天山前展式的构造变形样式具有明显差异,柯坪推覆体并不完全遵从断裂新活动不断向盆地方向扩展的特点,推覆体前缘新生断裂和根部断裂都有较强的活动,可能是一种无序或反序的构造变形样式。此类构造,其发震构造模型的建立及强震危险性预测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影像和1∶20万地质图成果资料,对怀安镇盆地南缘断裂沿线断层三角面、断层陡坎、冲沟裂点、断层冲沟等构造地貌以及典型断错剖面进行了野外调查。调查表明:断裂沿线分布大量典型的构造地貌现象,不同部位因断裂活动性的差异,其构造地貌特征各异;在一些地段冲沟壁中见断层断错剖面,断面是错断扇体的较新断裂。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北缘三危山断裂晚更新世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危山断裂位于青藏高原北缘,属于阿尔金断裂带向NW扩展的分支断裂,其最新的构造活动反映了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的构造演化及地震活动特征。文中通过遥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地质填图,对该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危山断裂发育于三危山西北麓,长约175km,断裂以左旋走滑为主,兼有逆断层性质,局部表现出正断层特征。其构造活动的地貌表现形式主要有:基岩陡坎、断层沟槽以及山包、冲沟左旋等。古地震探槽开挖揭示三危山断裂主要断错晚更新世地层,在距今(40.3±5.2)~(42.1±3.9)ka有过1次古地震活动,为1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  相似文献   

17.
选取多时相、多波段的MODIS红外影像以及MSS、ETM、资源卫星等多源遥感数据,通过解译活动断裂的遥感影像标志,对西藏日喀则地区东西向的活动断裂位置及其活动性进行了重新解译和判定,识别出了沿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展布的三条活动断裂,即冈底斯断裂、昂仁-仁布断裂、拉孜-邛多江断裂。同时,利用多源遥感影像综合分析了断裂发育的宏观及微观地貌特征,研究了构造活动与水系冲沟地貌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初步认识:三条东西向活动断裂以挤压逆冲为主,且受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控制,断裂的活动性存在差异;利用亮温梯度特征在红外影像上提取的线性迹象与光学影像提取的活动断裂位置吻合较好;红外亮温梯度的变化除了受季节、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外,可能还与断裂的活动性有关。在传统遥感解译活动断裂的基础上,辅以红外亮温梯度特征分析,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活动断裂的提取及其活动性监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昌平-丰南断裂构造浅层地震勘探新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昌平-丰南断裂是根据卫星遥感图像解译发现的一条隐伏活动断层,是NWW向张家口-蓬莱断裂带中规模最大的断裂,为进一步调查确认断裂的存在、空间位置、性质和断裂构造特征,并重新厘定其活动性,在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断裂大体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布设了2条浅层地震勘探测线,对昌平-丰南断裂进行了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获得了测线控制范围内地下结构和断裂构造的清晰成像。结果表明,昌平-丰南断是一条倾向S、走向NWW的走滑正断层,浅层地震剖面揭示断层上断点埋深80~100 m,断错了上更新统底界,结合测线附近钻孔资料推测其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19.
付萍杰  张景发  王鑫 《地震学报》2017,39(5):708-724
以沂沭断裂带南段(沂水县—郯城县)及周边地区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地区的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和布格重力数据,研究区域构造地貌和地壳深部构造特征,进一步对沂沭断裂带南段与周边断裂的交切关系予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遥感影像中,蒙山山前断裂和苍尼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明显,断裂沿线发育水系转弯、河流错断、断层陡坎、断层崖、断层三角面等地貌现象,反映了两断裂正断兼左旋走滑的活动性质,其中蒙山山前断裂向东延伸至莒南县附近,苍尼断裂向东延至郯城一带,两条断裂在地貌上均截切了沂沭断裂带;在重力细节场中,两断裂形成了不同尺度上的重力梯度带,切割至下地壳深度,在地壳浅层至深层均交切于沂沭断裂带,且交切处出现扭曲、断折、串珠状等重力异常现象,证实其在地壳深部切穿沂沭断裂带.因此,两条断裂的遥感和重力场解译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在地貌及深部均截切沂沭断裂带南段,使其出现分段性特征.此外,在临沭县附近发现了一条新断裂,即相庄—沙岭断裂,该断裂在地貌上呈北高南低,沿线水系发生左旋同步转弯,且在1—3阶重力细节场中形成线性梯度条带,故推测该断裂下切至中地壳深度,在临沭县附近截切沂沭断裂带交切于东地堑,并未延伸至西地堑.   相似文献   

20.
江西相山铀矿田邹—石断裂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石断裂分布在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前人认为是一条重要的成矿构造.本次研究发现矿体并不产于邹—石断裂本身,断裂没有控制矿体几何形态,不是矿质直接充填或交代的地质构造单元,不具成矿构造的特点.由于邹石断裂在地形上呈现线性沟谷,遥感影像图上呈现清晰的线性影像,切错了花岗斑岩.构造岩主要是围岩的破碎角砾、构造透镜体和断层泥,以脆性变形为主,温热水与之关系密切,故认为,邹—石断裂具有新构造活动的踪迹,可能形成于新近纪—第四纪,属矿后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