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网络组播和隧道技术,广东省在气象业务中使用的MPLS-VPN组网,重点阐述将隧道技术和组播技术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气象业务需求的组网方案。还详细介绍了组播软件的使用,以此来检验组播效果。  相似文献   

2.
浅谈现代电子技术在我国气象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现代电子技术在我国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从现代气象通信,电子计算机,气象雷达,气象卫生等方面论述了电子技术在我国气象事业中的应用和发展,并为进一步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发表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围绕气象业务需求和雷达气象的国际前沿,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及雷达新技术以在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测中的应用为主要目标,开展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质量控制、风场反演、三维数字组网等工作.双多普勒雷达和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在暴雨和对流系统三维探测、反演、中尺度动力和热力结构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业务单位和雷达生产厂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暴雨和新疆对流过程风场中尺度结构分析等方面形成了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方面形成了有业务应用前景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围绕气象业务需求和雷达气象的国际前沿,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及雷达新技术以在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测中的应用为主要目标,开展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质量控制、风场反演、三维数字组网等工作。双多普勒雷达和双多基地多普勒雷达在暴雨和对流系统三维探测、反演、中尺度动力和热力结构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业务单位和雷达生产厂家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在暴雨和新疆对流过程风场中尺度结构分析等方面形成了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应用方面形成了有业务应用前景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建设的深入发展, 雷达气象产品系统开发和资料应用越来越迫切。文章介绍了开放软件系统模型, 分析了新一代天气雷达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和我国气象业务网发展状况, 提出和研究了可供新一代天气雷达使用的开放系统的分布式业务模式, 研究和设计了雷达气象产品开放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方式。文中的分布式开放型雷达产品系统的结构和模型, 对其他类业务和科研系统的开发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代电子技术在我国气象业务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从电子计算机、现代气象通信、气象雷达、气象卫星等方面,概述气象电子系统在我国气象事业建设中的发展,并为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建设作了某些探讨,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时间同步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婉文  肖文名  陈晓宇  王佳  张永华 《气象》2010,36(1):115-118
在气象业务中,对时间的一致性要求很高,尤其是各种气象资料的准确同步观测对科学研究和业务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观测手段和观测设备的增多,气象业务对全网时间同步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文章介绍了时间同步技术中的NTP协议的原理、工作模式和体系结构,设计了广东气象业务时间同步方案并用于实际业务中,取得了很好的业务效果。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光纤接入局域网、无线网桥接入局域网、3G无线上网传输3个方面介绍了毕节雷达楼和毕节综合气象信息楼之间的网络传输方式和网络备份方式,通过ping命令对3种方式在数据传输中的平均延时、最大延时、最小延时和掉包率进行测试,并总结了3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对雷达传输网络发展提出一些展望,同时也为相关业务技术人员在具体使用中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剑  孙召平 《气象科技》2021,49(6):844-850
天气雷达回波需要与地理信息融合应用,以定位雷达回波,指导气象服务。本文针对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化系统(ROSE)产品显示子系统,设计了全新的开放地图格式,采用全国一份地图数据文件,各地雷达站点动态匹配的方式, 改进了现有雷达业务系统中主用户处理系统(PUP)需要各个站点分别申请定制地图的不便。ROSE产品显示子系统支持多种型号业务雷达数据在不同地球投影方式下的地图自适配显示。地图应用子模块程序设计中引入设计模式,有效解决了精细化地图数据的显示效率问题,实现了显示信息与速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张庆阳 《气象》1979,5(8):39-40
日本气象业务自动化,包括地区气象观测系统(AMeDAS),气象雷达观测系统,气象卫星系统(GMS)等等。本文介绍的气象资料自动编集中继系统(简称ADESS),是日本气象业务自动化的核心部分。 一、ADESS的由来 六十年代初,随着气象卫星,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观测手段在气象业务上的应用,气象资料数量显著增加。为适应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日本气象厅从1962年开始酝酿气象资料的收集、传递、编集处理的自动化问题。于1963和1965年先后成立了专门机  相似文献   

11.
新书架     
《气象》2014,(1):132
正《多种雷达集成技术在中国南方暴雨监测中的应用》刘黎平等著该书从雷达探测暴雨、台风中尺度结构及其临近预报的需求出发,从新一代天气雷达在灾害天气监测和预警中的应用和雷达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一代天气雷达质量控制和三维基数据拼图、毫米波雷达及其在云探测中的应用、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分析方法和应用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该书对雷达遥感研究、雷达技术发展、雷达在暴雨监测中的业务应用等方面均有重要参考价值,是雷达气象方面的研究生、预报员和雷达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测雨雷达的组网与拼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气象业务的实际应用出发,阐明了以呼和浩特713天气雷达为主站,集宁、东胜711天气雷达为子站进行数字化天气雷达组网、拼图的意义和作用。论证了组网拼图的必要性及研制实施过程中的依据和方法,提出了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投入业务应用和建立广域的中西部测雨雷达组网拼图的设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从气象业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的有关概念、运行机理、相关协议,以及发展现状.讨论了组建部门IP-VPN宽带网的几种可能方式,给出了一个省域宽带IP-VPN气象信息网的建设构想.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在因特网上构建IP-VPN是一种建设地面气象宽带信息网的高性价比方式.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空气象保障中常用的几种天气雷达图像的特性,采用双正交小波变换方法,应用嵌入式零树编码和自适应算术编码,提出了一套合理的图像压缩编码软件方案。试验表明,该方案是解决天气雷达回波图像存储和远程传输的一种有效途径,并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构建气象宽带网的新途径——IP-VP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宇中 《广西气象》2004,25(B12):58-61,70
从气象业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虚拟专用网(VPN)技术的有关概念、运行机理、相关协议,以及发展现状。讨论了组建部门IP-VPN宽带网的几种可能方式,给出了一个省域宽带IP-VPN气象信息网的建设构想。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在因特网上构建IP-VPN是一种建设地面气象宽带信息网的高性价比方式。  相似文献   

16.
从天气雷达发展历程介绍我国气象雷达发展现状,对双偏振、相控阵、协同观测、精细化观测等气象雷达新技术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文可以了解我国气象雷达最近20年取得的成就,分析新体制雷达在气象监测方面的优势和特点,目前新体制气象雷达还存在哪些不足。从气象业务需求角度,分析未来天气雷达的发展趋势,可能向什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牟艳彬 《四川气象》2006,26(4):36-38,42
气象雷达信息共享对于空中交通管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使用FTP协议,通过民航ATM,完成民航西南地区气象雷达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8.
气象雷达信息共享对于空中交通管制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使用FTP协议,通过民航ATM,完成民航西南地区气象雷达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9.
赵瑞金  张进 《气象科技》2018,46(2):257-261
对单站雷达资料传输、省际雷达数据交换的实现方式与时效性进行分析,给出影响雷达数据传输时效的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OSE的雷达单站资料传输和区域雷达同步观测可确保本省及周边雷达基数据和产品在1min之内到达预报员桌面,与通过国内新一代通信系统进行省际雷达数据推送相比,区域同步观测对通信线路带宽要求更低,时效更高。介绍了雷达数据传输及通信线路的改进方式及综合运用多种实时传输方式的业务运行方案,为雷达数据传输方式的改进和提高提供参考,满足气象业务对雷达资料的时效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技》1983,(6):94-97
题作者译者期、页 一、一般问题回顾气象学五十年来的发展国外的极地研究 二、大气探测与仪器装备日本的高空气象观测甲醇一水制氢Vaisala RS 80型无线电探空仪日本大气物理、空间科学和遥感技术的概况计算机技术发展与我国气象业务工作的现代化天气实况彩色液晶显示器直接辐射计波克谷地MST雷达瑞典天气雷达在未来观测和预报系统中的作用世界气象组织标准通风千湿表光缆技术在气象仪器中的应用BQS系统业务功能之二计算机系统在气象部门的新应用 —美国的几个人机会话处理系统BOS系统业务功能之三英国天气雷达网测定日照时数的仪器声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