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美草原     
七月的内蒙古到处是一片绿,绿色的草丛,绿色的树木,绿色的麦田……绿的可爱,绿的温馨。蓝蓝的天空,偶尔有几片白云,在流动,云朵,像雪白的棉花堆一样,时而堆集,时而分散,看上去是那样的悠闲,那样的自然,真让人陶醉。进入了丘陵地带,这里有村庄、有麦田,还有黄黄的油菜地,一条一条地分散在绿色的田野里,远远地看上去真是美极了。草原的路是笔直的,视线很好,一眼顺路望的很远。路的两旁大多都是草原,部分草原上近年来有些沙化,一丛一丛的野苜蓿,顽强地在那守护着,在沙化严重的地带里显得尤  相似文献   

2.
来到辽西的人,谁能不为白狼山所心动?山的前面还是山。古老的燕山山脉提起精神,从河北平原北侧的潮白河谷启程,越过努鲁儿虎山,向着蔚蓝的渤海湾,一口气跋涉了600余公里,历苍茫而雄浑,聚烟霞而秀气,在辽西建昌县城东5公里处,惊讶于原野的广袤,仰天一声长叹,白狼山拔地而  相似文献   

3.
泥石流一般发育在岩性强度低、岩性较为破碎的地区,由于岩性差,岩体较为破碎,它易形成泥石流的物源,配合一定的地形条件和气象条件,造成泥石流发生.硬质岩区由于其强度高,不容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形成泥石流物源.本文通过一个硬质岩区发生的泥石流调查表明:在硬质岩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降雨水时,水从高处经过硬质岩崩塌坡积物向下流动时,由于在高比降情况下,水的侵蚀能力强,坡形陡,硬质岩崩塌坡积物容易垮塌为其提供了物源.它的发生频率高,对下游危害大,因此,在这种地区进行工程活动时,必须对这种现象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曹锁庆 《地理教学》2008,(12):27-27
每天清晨,我早起跑步,蒙蒙亮的街道上,匆匆而过的自行车载着一群辛苦的人,菜贩子,教师和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中苦苦的,更多的是迷惘的困惑。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他们需要充足的睡眠,这样的学习是对身心的发展还是摧残?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快乐是我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的确,快乐是一种美好的状况,对于学生而言,也就是他感觉自己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可以自由自在地、轻松自如地学习。  相似文献   

5.
欧洲大陆现今仅存的大公国世界仅有古堡多的千堡之国戴菊荣称国鸟卢森堡,全称为卢森堡大公国,是现今欧洲大陆仅存的大公国,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毗法国,西部和北部与比利时接壤。由于其地形富于变化,在历史上卢森堡处于德法要道,地形险要,一直是西欧重要的军事要塞,有北方直布罗陀的称  相似文献   

6.
很早就有进入玛瑙湖的打算. 一直想找机会,看一看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的塞外风光,或者闲暇时接一接地气,捡一捡石头,朝拜心中祈盼已久的玛瑙湖,这一切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消遣和受用. 然而,每当听说我要进湖时,几位石商朋友总是笑着摇头对我说,“还是别去了,现在什么也没有了,石头都被人捡完了.不去后悔一阵子,去了后悔一辈子……”然而,无论朋友怎样劝,我还是坚持一定要去,因为我和他们的追求不一样,心境也不大一样.  相似文献   

7.
郑书  刘迎曦  黄莺 《地理教学》2010,(22):33-35
在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码头,嘉陵江在纳细流、汇小川、纵流1119千米后,于此注入长江。碧绿的嘉陵江水与褐黄色的长江水激流撞击,漩涡滚滚,清浊分明,其势如野马分鬃,十分壮观。长江融嘉陵江水后,声势益发浩荡,穿三峡,通江汉,一泻千里,成为长江上游的“黄金水段”。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区域内公民的素质与这个区域的水土是密切联系的,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积淀孕育着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8.
饭吃人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强的,也没有一样东西是绝对弱的,兔子还能登瞎老鹰的眼睛。植物没腿没手没牙没爪,可它也会反击——只要你做得过了头。饭是人吃的,可如果不依规矩,饭也会吃人的。这不是危言耸听,铁案如山。吃的少是人吃饭,吃得多是饭吃人。饭吃得够人体消耗了,而且在消化机器的负荷之内,就正好,有益,是人吃饭;如果吃多了,超出消化机器的负荷,就不舒服,时间一久,消化机器就会  相似文献   

9.
秋醉川西     
正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大自然经过春孕、夏盛,到秋天,把自己最灿烂、最绚丽的一面展示给人间的时刻,她充满着诗一般的韵味。我们的路线是从成都出发,向西南到雅安,从雅安向南,沿新修的雅西高速南下,经荥经、汉源到石棉,绕过二郎山,穿越大相岭,再转折向北,沿大渡河河谷北上抵达泸定,最终与从雅安向西延伸的318国道汇合继续西进。  相似文献   

10.
湘东,是指湖南境内湘江以西,罗霄山以东,北到岳阳市的平江县,南到郴州市的安仁县,以现株洲市所辖各县、市、区为主体的广大地域。其中以红色资源、红色名人命名的乡(镇)有3个,即炎陵县的策源乡,茶陵县的思聪乡,平江县的咏生乡。  相似文献   

11.
山地降水垂直分布三参数高斯模式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喻洁  喻家龙 《地理研究》1996,15(4):82-86
针对蒋忠信山地降水高斯模式计算中的问题,提出三参数高斯模式及其非线性回归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我国部分山地降水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乌鲁木齐河流域7个雨量站点多年(17~61年)的月平均降水数据的统计规律,提出一种新的、能够同时满足空间维和时间维插值需求的降水分布及降水量计算模型——高斯函数参量化法。该模型根据高斯函数的几何意义和降水分布规律,给高斯函数的参数赋予了明确的物理意义,从而把对降水量和分布函数规律的计算转化为对高斯函数少量参数(1~3个)的估计。不仅能够实现山区降水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插值,而且能够实现降水量和降水分布函数的相互转换。特别是能解决在高山区降水数据稀缺条件下的降水量和降水分布估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降水数据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地面激光雨滴谱仪捕捉2017年7月14日夜间发生在六盘山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降雹过程,其降雨和降雹微物理特征表明:降雹时,粒子各项微物理特征量明显增大,其中数浓度和平均动能通量增幅最为明显,分别增长了6.3倍和13倍。降雹初期,粒径较大的冰雹粒子增长较快,随着能量的释放,对流减弱,粒径较小的冰雹粒子增加较快。Gamma型分布更适合拟合降雹前后的粒子谱。用粒子下落末速度公式V=aDb拟合此次降雹过程中的粒子速度效果很好,相关系数超过0.98,a的变化范围在4.55~5.02之间,b[WTBZ]的变化范围在0.53~0.59之间。  相似文献   

14.
天山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李霞  张广兴 《中国沙漠》2003,23(5):509-513
水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命脉,实施人工增水是增加水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根据1971-2000年30 a天山山区及其周边44个地面站每日4个时次的水汽压和日降水量,运用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经验计算公式,计算了天山山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分析得出天山地区可降水量夏季多、冬季少,空间分布表现为自西向东、自山区外围向山区中心地带递减的规律。降水转化率的时空分布说明夏季山区的降水转化率较高,一般为100‰~200‰,最大为355‰;冬季降水转化率低于夏季,相对而言山前的平原地区,如伊犁地区、北疆石河子到阜康一带的降水转化率较高,为80‰~125‰。上述结果表明天山地区具有很大的增水潜力。  相似文献   

15.
沙坡头地区多年降水分布特征、趋势及其变率   总被引:34,自引:22,他引:12  
应用Mann-Kendall秩统计法和回归分析法,检验时间序列上的年降水趋势;应用一阶自相关分析法,对沙坡头地区多年降水持续性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a滑动平均曲线所对应区间1967- 1972年以及1977- 1982年降水量大于多年平均值,而1983- 2000年降水量滑动平均值低于多年平均值的趋势明显。1955-1970年的分析时段内,降水量每连续递减两年后,将稍有回升,但总体上趋于下降。从滑动平均计算值来看,年降水分布存在时间序列上的非随机因素潜在振荡,5a滑动平均值突出了以年为时序单位的降水振荡模式。干旱时段的延长通常在多雨年之前或之后发生,尤其在1978年经历高峰降水以后,直至1985年,区内干旱时段的延长颇为显著。沙坡头地区降水分布特征表明该地区在干旱半干旱过渡带中更趋向于干旱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降水平均递增率求山地最大降水高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引入降水平均递增率的概念,改进了文献中的计算方法,可以一次求出山地降水量与海拔的经验关系式中全部参数的最佳值,其中包括山地最大降水高度。并用实例说明了本法的步骤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云水含量和云结构参量是天气预报、高山区水循环过程分析的基础。基于2012-2015年夏季CloudSat卫星遥感资料的2B-CLDCLASS、2B-GEOPROF和2B-GEOPROF-LIDAR,结合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及气象资料,对祁连山地区疏勒南山冰川区与非冰川区云水含量和云类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云水含量的垂直分布受下垫面和云类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有冰川覆盖的高山上空降水云类型以深对流云为主,无冰川覆盖的高山上空降水云类型以雨层云为主。(2)疏勒南山地区高含水量主要分布在5 km以下的中低层云中,且冰川区气流垂直运动较非冰川区活跃。(3)疏勒南山冰川区云水含量平均值为0.07 g·m^-3,非冰川区云水含量平均值为0.17 g·m^-3,云水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降水和水汽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8.
于晓晶  赵勇 《中国沙漠》2016,36(4):1133-1143
地形对局地云和降水的形成、发展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天山山脉对偏西、偏北气流的阻挡抬升作用,天山西部(喇叭口地形)和北坡中天山(东西走向)一带成为新疆云和降水最集中的地区。以新疆天山山区2013年8月24-26日一次典型强降水过程为例,利用WRFv3.5.1中尺度模式,通过改变初始场中的天山地形高度进行敏感试验,进而揭示天山地形对夏季山区及邻近区域降水的基本影响机制。控制试验较好地模拟出此次降水的空间分布、中心位置及起止时间、降水极大值高度等特征,与观测结果非常吻合。控制试验与敏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天山地形对降水带分布影响不大,但对强降水中心的范围和量级影响显著。降水量与地形高度和抬升凝结高度的相对大小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地形的阻挡抬升作用导致盛行气流产生较强的垂直上升运动,当达到甚至超过抬升凝结高度时,不稳定能量才得以充分释放,进而引起水凝物含量大大增加。地形对主要冰相水凝物雪晶和冰晶的高度分布影响不大,但对二者的中心值和维持时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TRMM降水数据的空间降尺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净  张晓 《地理科学》2015,35(9):1164-1169
以天山中段为研究区,以降水与高程(DEM)、植被指数(NDVI)、坡向(Aspect)、经纬度与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为基础,构建了TRMM卫星3B43降水数据与NDVI、DEM和坡向等相关因子的回归模型,对TsHARP统计降尺度算法引入DEM和局部Moran指数进行改进,得到2001~2006年研究区的250 m高分辨率降水空间分布数据。最后利用研究区气象站点降水数据对降尺度结果进行验证,得出降尺度的结果和实测值的误差明显小于原始降水数据和实测值的误差,年均降水最大改善程度是70 mm,因此构建的降尺度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可用于山区降水数据的降尺度研究。  相似文献   

20.
汪勇  闻志彬  张宏祥  张明理 《中国沙漠》2018,38(5):1033-1040
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中国假木贼属(Anabasis)7个种的地理分布记录及19个环境因子,预测这7个种的潜在分布区及该属的分布中心,并分析其主导环境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作为模型预测准确度的衡量指标,刀切法用于评估各环境因子在决定潜在分布区时的贡献量。结果显示:(1)白垩假木贼(A.cretacea)、高枝假木贼(A.elatior)、毛足假木贼(A.eriopoda)、无叶假木贼(A.aphylla)、盐生假木贼(A.salsa)和展枝假木贼(A.truncata)的潜在适生区集中在新疆北部、天山南麓及塔里木盆地西侧,短叶假木贼(A.brevifolia)的潜在适生区在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2)中国假木贼属的分布中心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侧及甘肃西北部的河西走廊。(3)在19个环境因子中,对中国假木贼属这7个种分布区预测贡献量较大的生态因子是年平均气温、最湿月降水量、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平均降水量、最冷季度降水量、年均温变化范围和最湿季度降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