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岩崩落时会与坡面碰撞解体为块径不同的落石,而落石运动特征影响因素众多,导致难以准确预测落石运动全过程.本文以湖北汤池峡崩塌为例,在调查分析崩塌区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展现场危岩清除试验,通过拍摄危岩崩落过程获取落石运动数据,并采用Rockfall软件对比研究落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当法向恢复系数Rn=0.37、切向恢复...  相似文献   

2.
研究区距池州市南约26km,行政区划属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和梅村镇。研究区区域构造位于扬子陆块北部的大陆边缘带,横跨下扬子前陆带和江南隆起带两个二级构造单元,高坦断裂从本区南东角经过。研究区内勘查发现Ⅰ、Ⅱ两条金矿化带,圈定工业金矿体一个(Au1),矿体均赋存于Ⅰ号金矿化带内之高家边组黄铁绢英岩化砂页岩中,受北东向断裂之次级裂隙控制。经研究认为矿床成因应属浅层中低温岩浆热液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3.
石砬沟石英石矿其地处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矿山多年开发形成多处不稳定斜坡、崩塌(危岩体)地质灾害,同时存在水土流失和潜在泥石流灾害。本次治理技术措施为注重生态保护,杜绝二次破坏,因地制宜,切实可行;按地形地理可先山上后山下,先上游后下游,先山里后山外。按工程性质分步进行:坡面危岩清理→渣堆刷坡整平→拦渣坝→铅丝石笼挡渣墙→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治理期间人类活动。  相似文献   

4.
从孢粉角度对漳浦前湖湾古森林遗迹分布区所在的剖面QHP和钻孔QHZ~1的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分析.经过孢粉种属鉴定、孢粉浓度的统计,木本、草本、蕨类、藻类以及各科属孢粉百分比的不同,划分出7个孢粉组合带,剖面QHP自下而上为组合带Ⅲ、Ⅱ、Ⅰ,其中组合带Ⅲ推知属晚更新世的中期产物,组合带Ⅱ属晚更新世中期接近晚期的产物,组合带Ⅰ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钻孔QHZ-1自下而上为组合带Ⅳ、Ⅲ、Ⅱ、Ⅰ,其中组合带Ⅳ推知属晚更新世的早期的产物,组合带Ⅲ是一过渡层,组合带Ⅱ推知属晚更新世的中期的产物,组合带Ⅰ推知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而组合带Ⅰ以上的层位是全新世以来的产物.结合^14C测年和沉积地层岩性等资料,得出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演化的4次变迁过程:晚更新世早期的寒冷干燥;晚更新世中期的温和热湿,期间发生2次明显的海侵事件;晚更新世晚期过渡到全新世的冷暖干湿的动荡期;全新世以来与现代气候较为接近的气候.  相似文献   

5.
从孢粉角度对漳浦前湖湾古森林遗迹分布区所在的剖面QHP和钻孔QHZ-1的第四纪沉积物进行系统的分析.经过孢粉种属鉴定、孢粉浓度的统计,木本、草本、蕨类、藻类以及各科属孢粉百分比的不同,划分出7个孢粉组合带,剖面QHP自下而上为组合带Ⅲ、Ⅱ、Ⅰ,其中组合带Ⅲ推知属晚更新世的中期产物,组合带Ⅱ属晚更新世中期接近晚期的产物,组合带Ⅰ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钻孔QHZ-1自下而上为组合带Ⅳ、Ⅲ、Ⅱ、Ⅰ,其中组合带Ⅳ推知属晚更新世的早期的产物,组合带Ⅲ是一过渡层,组合带Ⅱ推知属晚更新世的中期的产物,组合带Ⅰ推知属晚更新世晚期的产物,而组合带Ⅰ以上的层位是全新世以来的产物.结合14C测年和沉积地层岩性等资料,得出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及其古气候演化的4次变迁过程:晚更新世早期的寒冷干燥;晚更新世中期的温和热湿,期间发生2次明显的海侵事件;晚更新世晚期过渡到全新世的冷暖干湿的动荡期;全新世以来与现代气候较为接近的气候.  相似文献   

6.
金龙山地区位于四川省雅砻江二滩水电站库首左岸。区内海拔1000—2700米;重点研究区海拔<1730米,面积近1.3平方公里。本区滑坡顺层发育,以蠕滑方式为主,成条成群分布,新老俱全,厚度各异(巨厚—表层),规模不一。控制坡体蠕滑和滑动的主要是层面(或似层面)、层间错动带和中缓倾角裂隙。据滑坡活动状况的不同,将全区分为三个滑坡区:Ⅰ区是多级古滑坡区(方量约200万立方米);Ⅱ区是蠕滑区(方量约2000万立方米);Ⅲ区是浅-表层残坡积层滑坡区。  相似文献   

7.
为使通过新疆“百里、三十里风区”的铁路抗风达到既安全又经济的目标,使用风区内气象站和铁路测风站风资料分析了风速风向的分布规律和两种站之间风速相关关系,采用极值Ⅰ型分布推算确定了铁路沿线合理的设计风速.研究表明:十三间房和达坂城是两风区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的最大站,年平均风速分别为5.4 m/s和6.1 m/s,10 mi...  相似文献   

8.
汕尾市城区一山坡发生崩塌致使坡脚汽配厂遭受撞击破坏。经调查,崩塌的诱发因素主要为:地形地貌、当地居民削坡建房、岩土结构以及当地气候;危岩体的形成则与岩体节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密切联系。通过对边坡采用圆弧滑动法和赤平投影法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勘查区土质边坡处于稳定状态,岩质边坡总体稳定性较差。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采取避让措施或采用"削坡+格构梁+锚索+截、排水"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芦山地震重灾区崩塌滑坡易发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3-04-20 T08:02,四川省芦山县发生7.0级大地震,地震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在芦山、宝兴、天全三个地震重灾县6651.35 km2的区域内,采用震后遥感影像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的方法,共解译出1379处崩塌(含落石)滑坡.应用GIS技术,建立了芦山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灾害及相关地形、地质空间数据库,分析了岩性、断层、地震动加速度、高程、坡度等5个因素与崩塌滑坡分布的关系,应用崩塌滑坡数量百分比这一标准来分别衡量每个因素中各个级别对崩塌滑坡的影响程度;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对这5个参数进行权重分析;在GIS平台下对这些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以此将研究区内的崩塌滑坡按易发程度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4类,极高易发区与高易发区面积约2149.89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32%.  相似文献   

10.
为达到提高强横风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不同类型汽车安全、高效行车的目的,采用工程气象学、流体力学、风监测技术、公路工程技术、空气动力学及概率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新疆“五横七纵”高速公路沿线100多个气象站近50a(1961 -2010年)大风日数资料,选取50个有自记记录气象站场次强风资料,以及沿线7个6要素5层梯度风1a监测资料、10个铁塔梯度风和30个大风监测站近10a(2001 -2010年)监测资料,进行信息化和规范化整编.在大量详实资料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沿线最大瞬时风速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水平分布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采用三级区划指标体系,等概率分区原则,将新疆高速公路沿线风害危险区划分为5个大区,Ⅰ特强重大危险区、Ⅱ强重大危险区、Ⅲ重大危险区、Ⅳ中度危险区、V较轻危险区.提出了新疆高速公路强横风区间安全行车防护对策由风害防控信息管理技术和防风栅防护技术组成.并将风害防控信息管理技术规则中等概分区界限值(阈值)与现场强横风监测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瞬时风速<12.0 m/s,不同类型车辆正常运行;12.0 m/s≤瞬时风速<17.0 m/s,小客车停运,大货车限速60 km/h;17.0 m/s≤瞬时风速<20.0 m/s,大货车停行;20.0 m/s≤速瞬时风速<25.0 m/s,大客车、大卡车限速60 km/h以下;速瞬时风速≥25.0 m/s,大客车、大卡车停运.以概率风险不同级别的形式来反映最大瞬时风速在线路上的规律性,它含盖50a最大风险.为高速公路汽车安全运行以及公路风害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将费希尔(Fisher)最优分割法引入到临夏盆地早更新统东山组地层孢粉带的划分中,结合地层特征,共划分出了3个孢粉带。这3个孢粉带分别为:带Ⅰ(深度78.5~45.5m)柏科-禾本科组合带、带Ⅱ(深度45.5~12.5m)云杉属-榆属-禾本科组合带、带Ⅲ(深度12.5~0.5m)云杉属一禾本科组合带。孢粉带分带揭示,临夏盆地早更新世气候变化经历了干-湿-干3个阶段,这一结果同以往获得的粒度、碳酸钙和Cl-等无机指标高分辨率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2.
新疆高速公路强横风区间安全行车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达到提高强横风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不同类型汽车安全、高效行车的目的,采用工程气象学、流体力学、风监测技术、公路工程技术、空气动力学及概率论相结合的方法,以新疆“五横七纵”高速公路沿线100多个气象站近50 a(1961-2010年)大风日数资料,选取50个有自记记录气象站场次强风资料,以及沿线7个6要素5层梯度风1 a监测资料、10个铁塔梯度风和30个大风监测站近10 a(2001-2010年)监测资料,进行信息化和规范化整编。在大量详实资料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沿线最大瞬时风速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水平分布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采用三级区划指标体系,等概率分区原则, 将新疆高速公路沿线风害危险区划分为5个大区,Ⅰ特强重大危险区、Ⅱ 强重大危险区、Ⅲ 重大危险区、Ⅳ 中度危险区、Ⅴ 较轻危险区。提出了新疆高速公路强横风区间安全行车防护对策由风害防控信息管理技术和防风栅防护技术组成。并将风害防控信息管理技术规则中等概分区界限值(阈值)与现场强横风监测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瞬时风速<12.0 m/s,不同类型车辆正常运行;12.0 m/s≤瞬时风速<17.0 m/s,小客车停运,大货车限速60 km/h;17.0 m/s≤瞬时风速<20.0 m/s,大货车停行;20.0 m/s≤速瞬时风速<25.0 m/s,大客车、大卡车限速60 km/h以下;速瞬时风速≥25.0 m/s,大客车、大卡车停运。以概率风险不同级别的形式来反映最大瞬时风速在线路上的规律性,它含盖50 a最大风险。为高速公路汽车安全运行以及公路风害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Ms7.0级强烈地震,诱发芦山县、天全县、宝兴县等多个县区2500多处崩塌、落石、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但规模较小。天全县老杨乡汤家沟滑坡-碎屑流是此次地震诱发的最大一处滑坡,在地震作用下约有53万m~3的岩体自滑源区高速滑出。因剪出口下方山脊的阻挡作用滑体沿左右两侧发生分叉,此后分别沿春尖窝沟和干沟头沟高速运动,滑行约340 m和440 m后与各自沟谷侧壁发生撞击、爬坡解体为碎屑流,碰撞转向后继续向下滑行,总滑行距离约1.6 km,高程差约480 m。尽管关于芦山地震滑坡的研究很多,但对滑坡全过程动态模拟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滑坡现场调查,解析了汤家沟滑坡的基本运动特征和滑体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碰撞、铲刮、堆积等现象,并基于DAN3D动力分析软件,采用Friction-Voellmy复合模型反演了汤家沟滑坡运动全过程,得到了滑体的堆积、速度分布以及铲刮等特征。  相似文献   

14.
李学源  姜惠  李文圣 《西部资源》2013,(1):150-152,161
架子山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中段西坡,行政区划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索伦镇,位于著名的贺根山缝合线附近,属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区,地处大兴安岭中段突泉—林西华力西、燕山期铁(锡)铜、铅、锌、银、铌(钽)Ⅲ级成矿带。架子山矿区银钼矿体赋存在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安山岩的内外接触带中,尤以内接触带一侧矿化更发育,均为隐伏矿体。矿体形态受接触带起伏控制,呈似层状,矿化类型为细粒浸染状、网脉浸染状及细脉状。钼矿化与硅化、绢云母化、高岭土化等蚀变关系密切,尤其在硅化(网脉、细脉)较强的地段和裂隙发育地段易形成富矿体。侏罗纪钾长花岗岩与钼矿有着密切的关系,该期岩体既为成矿母岩,又为赋矿岩体。同时矿体受岩体与地层内部的构造裂隙系统控制,构造裂隙为矿体的赋存提供了良好的储矿空间,故构造+岩性为钼矿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成矿区带属江南地轴东段燕山期金、银、铜、铅锌、锡成矿带(Ⅲ25).受多期次构造运动作用,岩浆活动频繁,区内岩浆活动时期主要为晚侏罗纪至第三纪期,呈间歇性活动特征.岩体对钨、钼等的矿化作用具有明显的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16.
滇越铁路是云南也是西南地区最早修建的一条铁路,沿线车站共设5等: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小站,按各县/市内最高等级车站将研究区相应划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区。滇越铁路不同等级车站设置对周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不尽相同,特等站产生显著影响,Ⅰ区人口增长尤为突出(高达214.5%),远高于其他4个区(均低于100%);一等、二等、三等站因有关区域各具特色影响程度较为相当,Ⅱ、Ⅲ、Ⅳ区内人口增长速度相似(69.1%、76.6%、73.2%);小站影响较小,Ⅴ区内人口在通车时最多但增长极为缓慢(仅27%)。就人口密度与车站等级设置的关系来说,与特等站有一定关系,与其他等级车站则关系不大,这是因为人口密度与城镇自身发展历史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7.
G318线天全段处于深切峡谷区,在“4·20”芦山地震中共发生26处崩塌.该段崩塌仅有2处为地震中新增点,其余24处均为原崩塌点在地震中重新崩落.通过对崩塌的空间分布、与地震烈度、发震断裂、岩性及坡度的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总结芦山地震公路边坡崩塌的发育规律如下:1.崩塌规模以中小型为主;2.由Ⅶ度带到非地震影响区,随着地震烈度的降低,崩塌的规模减小、密度降低;3.崩塌分布表现出明显的“上下盘效应”,双石-大川断裂上盘的崩塌分布密度约为下盘的2倍;4.崩塌在花岗岩及砂岩中多发;5.地貌及人类工程活动是崩塌发育的主控因素,地震是其重要诱发因素.震后崩塌具有隐蔽性及滞后性,在余震及强降雨条件下,区内“震裂岩体”变形加剧,公路沿线崩塌将进入高发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北江航道武江某段扩能升级工程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分析了评估区内岩溶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并对其发育程度及危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评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了综合分区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定该段航道工程建设用地的适应性,并基于可能引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切入点,对"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可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防灾减灾提供依据。首先,选取坡度和地形起伏度两个指标,提取研究区滑坡灾害安全区域。其次,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确定滑坡灾害风险评估体系并计算各因子综合权重,基于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定量评估"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危险性、损失和风险。最后,运用滑坡灾害点和近百年"一带一路"地区滑坡灾害致死人数和经济损失空间分布分别验证评估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和损失。结果表明:(1)滑坡灾害安全区域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沙漠等地区,仅有4.7%(56个)的滑坡灾害点分布在安全区域内,提取结果较为合理。(2)"一带一路"地区容易诱发滑坡灾害的条件为坡度介于25°~45°之间,地形起伏度大于900 m,距河网的距离小于500 m,多年平均降雨量介于400~800 mm,地震密度3×10-4~2×10-3个·km-2之间,工程地质岩组为中等硬质岩体、软质岩和土质岩体。非安全区域中,滑坡灾害以中、低危险性为主,危险性评估结果精度AUC值为0.823。(3)"一带一路"地区容易造成潜在损失的滑坡灾害承灾体条件为:人口密度为80~160人·km-2,公路线密度为0.2~0.9 km·km-2,夜间灯光指数为20~60。非安全区域中,滑坡灾害潜在损失普遍较低,损失区划结果与近百年滑坡灾害致死人数和经济损失空间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4)"一带一路"非安全区域,滑坡灾害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风险区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44.7%、25.5%、15.3%、10.3%、4.2%,以极低和低风险为主。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近60 a江淮流域梅雨特征量及梅雨期分级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还不明晰。论文采用江淮流域1961—2020年23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识别梅雨过程,研究梅雨入出梅日期等特征量及梅雨期不同量级的雨日数等指标的时空特征,计算城市化对梅雨期强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Ⅰ区(江南区)平均入出梅最早,Ⅱ区(长江中下游区)次之,Ⅲ区(江淮区)入出梅最晚,梅雨期长度依次为30、30和24 d,入出梅日和梅雨期长度趋势性均不明显。Ⅰ区平均梅雨雨强最大(367.6 mm),Ⅱ区次之(298.4 mm),Ⅲ区最小(253.5mm);Ⅱ区梅雨雨强显著增加、平均梅雨强度指数最大,最易发生暴力梅,Ⅲ区梅雨强度指数变化最剧烈。江淮流域梅雨量Ⅰ、Ⅱ区中部较大,Ⅰ区雨日数最多,Ⅱ区次之,Ⅲ区最少。梅雨期小雨日数最多、降水发生率最高,中雨、大雨和暴雨依次减少。绝大多数站点小雨、中雨日数趋势性不明显,Ⅱ区中东部大雨、暴雨日数显著增加。绝大多数站点大雨、暴雨降水发生率趋势性不明显,Ⅱ区较多站点小雨、中雨发生率显著下降是其东部梅雨期降水发生率显著减少的原因。暴雨量占梅雨量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