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介绍了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系统组成,对常见故障的现象进行了描述,并说明了故障分析思路和排除方法,为DZN1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的维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台站业务人员对设备的维护维修能力,从GPRS模块、传感器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土壤水分自动站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处理方法以及维护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为设备的日常维护、故障排查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正常运行,确保区域自动气象站能实时提供连续、可靠的气象观测资料。文章介绍了主采集器为HY361型区域自动气象站的主要组成,描述了HY361型主采集器、6要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部分技术要点,全面介绍了区域站各组成部分的日常维护方法及注意事项,对区域站"全部或部分数据缺测"故障原因、分析思路、维修测量方法、判断依据等作了比较详细、准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分析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是田间与传感器处因植被差异,造成土壤水分含量不同引起的;二是传感器不稳定造成的,目前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异常情况,分别是所测数据偏大、偏小,数据持续或突然升、降(非土壤水分变化引起),跳变(某时次数据大于或小于前、后两个时次的数据),全水(传感器所测容积内,测得全都是水),传感器低湿度时水分变化反映不灵敏等。探索降低测量误差的一些办法,解决方法主要是:传感器标定要达标,传感器安装前应检验合格,播种布局符合要求,应加强传感器的监测、异常数据的查找、异常数据的更正、异常设备的更换。  相似文献   

5.
对用于风能资源观测的CAWS1000型梯度自动观测系统的组成与配置进行了介绍;通过对该设备的两种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找出一种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详细阐述了利用分采集器对与其相连的各气象要素传感器进行检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常用UPS电源的维护和管理@齐燕@徐玉柱常用UPS电源的维护和管理齐燕徐玉柱在市电供电中断及其它故障引起电源中断时,UPS电源可以在允许的时间内供给计算机连续的交流电,保障了计算机及其辅助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加强对UPS电源的维护和管理,尤其对主要部件蓄...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分析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与人工取土土壤水分观测存在误差的原因及修正办法,为自动土壤水分观测资料的应用提供一种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言在靠近赤道的我国南沙水域,建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站,实施水文气象要素的长期观测,对研究该地区的水文气象等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我国两广地区、沿海地带环境变化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联合国教科文组委托的“全球海平面联测计划”提供有关资料。为此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决定在我国南沙永暑礁上建立海洋水文气象观测站。海洋技术研究所为该站研制配备了ZQA3-1型水文气象自动观测设备。 1988年8月1日该站已经组建完毕,连同观测设备一起交付使用。自启用以来,设备工作正常,通过短波通讯和ARGOS卫星通讯系统已向岸站发回大量宝贵的水文气象资料。填补了我国这一带海区长期环境监测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探测设备社会化保障工作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设计开发了探测设备社会化保障管理平台,实现了社会化保障设备的实时监控、故障信息发送、维护维修的管理及保障工作的评估等。利用读取图片的Exif信息实现社会化保障维修维护成效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集成系统工况、电理、光伏转化再生能力源的研究,进一步优化系统匹配能力,这对于目前海上长期化无人值守移动平台是具有重要意义。海上移动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固态直流输出设备是核心部件。若其契合能力不良,将影响其所支撑的观测系统的电流环境,产生欠压、过载等不良工况,进而影响观测平台的整体性能、影响设备使用效率和工作寿命,同时也会大大增加其维护成本。以3 m标为例,基于SYMONS经典假设所提出控制策略,尝试梳理了各部件使用功耗并进行简化计算。文中研究结果便于为现有平台快速加载传感器,或为提高采集器收集与传输频率提供后续支持,以及提供业务化、可量化分析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大洋调查设备的同轴缆通讯传输系统和光缆通讯系统。同轴缆系统主要采用分频器和长距离点对点ADSL实现通讯传输,介绍了分频器设计研制的思路、硬件实现方式和传输频带分析。光缆通讯系统采用长距离激光发射器和集成通用标准接口,介绍了光端通讯器的设计研制思路,主要简述了光端机接口的种类等。结合实际大洋调查设备通讯系统使用情况展望未来通讯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数据采集器校准实践工作的多年经验,给出了自动气象站采集器的校准方法、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以使用JJQ1型信号模拟器校准DT50采集器为例,介绍了示值校准方法和流程,同时列举了选用其他型号信号模拟器作为标准器的校准方法,以及校准新型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校准正在使用中的采集器等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示值误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在浅海(水深100m以内)工作的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对水下集成监测平台、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布放回收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开发了海床基监测系统工程样机.系统结合水声通讯与卫星通讯技术实现了水下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在水下集成平台的设计上采取了防拖网、防泥沙等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措...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高技术监测手段,海洋浮标可实现现场自动监测而不受恶劣海况的影响,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快速发展。文中介绍了浙江近岸海域海洋水质监测浮标的结构设计和自动监测实现。浮标设计为生态浮标、海滨浮标和专项浮标3种类型,由浮体、标架、供电设备、防护设备、锚系、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电子/电池舱、岸站接收系统等9个部分组成。浮体设计为圆饼形,浮体下方正中安装稳定锤以保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供电设备由太阳能电池板、大容量蓄电池组成,可保障海上30 d连续阴雨天气、恶劣海况下的不间断供电。浮标经喷防污漆、牺牲阳极保护、裹铜皮、加过滤网和人工清除等5种方法防腐、防污处理后投放入海,采用常规维护、应急维护和年度维护等3种方式保障浮标系统运行稳定。投放后可实现对标浮所在海域水质、气象、生态等参数的连续、实时、自动监测。最后对浮体直径设计和浮标投放点选址提出了建议和要求。该设计可为其它类似区域的水质监控提供良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CAWS600-RT型区域自动站常见故障的分析,发现该型区域自动站主要是供电和通讯系统容易出现故障,对故障的诊断排除可以采用远程诊断和现场排查相结合的维修方法,利用中心站软件、万用表、笔记本电脑、专用软件等工具,实现快速诊断和及时维修,提高了该类区域自动站故障维修及时率和数据到报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压力测量设备生产和维护过程中,对关键部件压力传感器标定处于手工操作状态、效率低、操作人员不易掌控、标定结果处置复杂的现状,开发了针对压力传感器的自动标定技术。该技术将计算机控制、智能化、曲线拟合和误差分析引入到压力传感器的标定过程中,大幅度提高了标定的效率和可靠性。经此技术标定过的压力探头,在使用中具有互换性,减轻了数据后处理工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国产深海准实时传输潜标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海洋环境预报和海洋科学研究的需要,开展国产深海准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设计,重点进行锚泊系统水动力分析、观测设备工作同步性、准实时通讯系统安全可靠和系统低功耗等整体技术设计;开展轻型感应耦合传输缆制作、大深度感应耦合传输和智能收放通讯等数据实时通讯技术的研究;进行适用于准实时传输潜标系统的多种类国产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化、规模化集成和系统化的应用示范,形成半潜升降式准实时通讯潜标与浮子式准实时通讯潜标各1套。所设计的准实时传输潜标系统集成了1台抗污染CTD、19台感应耦合CTD、8台感应耦合T、4台感应耦合传输的ADCP、2台单点海流计和6台感应耦合数据传输仪,并配有2套声学释放器;潜标系统本体设计含有3个水下流线型浮体、1套通讯浮子、1套准实时卫星通讯装置(半潜式水下绞车或海面浮子)和1套锚泊缆系,可实现深达2 000 mm的剖面温盐深和海流等海洋要素的高频率、多要素、多层次的长期连续观测和数据准实时传输,以便对科学问题解决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等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ISO定义与OSI模型的各个不同层面的讨论,指出具体定义的内容和方法,实现自动数据采系统间或自动采集系统与上位数据机间数据交换,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化设计思路,使这个协议易于实现并具有很妇的可扩充性,实现了数据传输过程由纵向传输到横向模型的转变,便于通讯程序的维护。  相似文献   

19.
光学浮标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光学浮标为控制对象, 以工作稳定、低功耗为目的, 设计海上工作控制硬件。采用嵌入式PC/104 CPU主板和以单片机为核心多功能板组合, 由PC/104 CPU主板完成采集数据、保存数据、通讯等工作, 多功能板实现计数、I/O控制、A/D转换、定时等功能。单片机结合日历时钟和电源总开关组成二级“看门狗”, 实现了海洋光学浮标控制系统无人值守、全天候、全过程独立工作。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主要是以Visual studio 2005为开发平台,结合GIS组件和GPRS/CDMA宽带通讯技术进行农村环境监测系统二次开发。系统由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噪音监测系统、和监测中心4部分组成。它具有样品自动采样、污染因子在线监测、农村污染源排放总量监测、数据自动传输和汇总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