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泛华集团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就关于共同打造国家创新型养老养生文化产业园示范项目等合作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包大庆、秘书长郑静梅,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董事长助理兼泛华产业投资公司总经理杨年春等出席了签约仪式。根据协议,泛华集团与中国老龄事业发展中心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合作:在全国范围内选址、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及运营国家创新型养老养生文化产业园区项目,构建文化创意、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特色农业和商贸物流等多元产业互动、多种功能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创新社会服务事业与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养老养生模式,进行综合示范及模式总结,并向全国复制推广。目前,双方已确定分别在佛山和廊坊投资建设运营广东基地和京津冀基地,针对珠三角以及环渤海区域打造国家创新型养老养生文化产业园示范项目。  相似文献   

2.
泛华集团成立于1993年,是为探索城市建设和建筑业改革,并为实践城市建设、工程总承包和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而设立的现代化企业。泛华设计作为泛华集团重要的核心业务之一,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各项经营指标连年实现稳定增长,行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近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设科技集团”)成立。此举标志着我国国有大型科技企业在深化改革和发展模式创新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国资委监事会主席穆占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王素卿等出席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勘集团”),前身为国家建工部综合勘察院华东分院,创建于1958年。历经60多年的发展,上勘集团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以岩土工程为特色、多专业协同发展、为国家基本建设和城市运营管理提供集成技术与特色服务”的工程咨询公司。  相似文献   

5.
交通系统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在全球—区域—地方发展中不断促进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与人口流动,交通—区域发展交互是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高速交通快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出行理念下,国内交通地理学在以任务带学科、多学科交叉融合、大数据挖掘与技术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下,瞄准学科难点和研究瓶颈,服务国家发展需求。围绕交通—区域发展交互领域进行相关的理论与方法创新,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交通地理研究团队为代表,阐明近10年来在交通地理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主要贡献在于:(1)高速化、网络化和复杂化视角下的交通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2)交通系统与区域—地方互动机制;(3)交通大数据支持下的城市空间组织机理。基于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在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与区域发展“、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新冠疫情防控与交通出行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应用,为交通强国战略背景下交通地理学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23,(2):36-37
<正>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海院”)始建于1953年,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骨干企业。在当前建筑行业加速转型阶段,中铁上海院正着力将“站城融合与综合开发”打造成为集团新的“名片工程”,系统地建立起“5+1”业务技术体系,即“车站综合开发、车辆基地综合开发、铁路综合开发规划、轨道交通综合开发规划和城市片区综合开发”五大核心业务,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的专项创新。项目全面涵盖铁路和轨交站城融合与开发规划、车站和车辆基地上盖开发、城市片区开发等类型。  相似文献   

7.
近日,预计总投资将达869亿元人民币的“长春市伊通河综合治理项目”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长春市人民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吉林省分行及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将共同推动此项目的开发建设,并通过城市资源、行政资源、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的有机整合推动伊通河流域绿色发展综合整治。吉林省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高广滨、  相似文献   

8.
《中国勘察设计》2009,(8):83-83
环境可持续性、设计质量以及创新需求是当今建筑领域谈论最广泛的话题。随着新的建筑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改变中国城市的容貌,环保、创新并对社会负责的,能为城市结构带来附加价值的,并且最终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建筑模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加深入讨论这些问题,由中国欧盟商会支持,波捷特(北京)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主办的“建筑文化·设计创新”论坛,于2009年7月7日,下午在天津城市规划展览馆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9.
从最初的建筑工程部城市建设局上海给水排水设计院,发展成为现代具有综合甲级资质的设计集团,上海市政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总院“)建院60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理念,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上世纪60年代大搞设计革命时,总院就提出“不新不出院,出院质量第一流”的口号:在进入新世纪后,围绕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创新驱动和业态拓展,在重大工程创新、企业综合实力提升、创新成果凝练和企业改革创新中积极探索,引领企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记者吕俐报道2月5日,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体制改革工作委员会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秘书长王子牛,中设协行业发展部主任汪祖进,中设协体制改革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泛华集团董事长杨天举等出席会议。中设协体制改革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林之毅作工作报告。杨天举在讲话中指出,目前,大部分设计院基本都已转型为企业,设计院经营者开始运用企业家思维,将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进行管理,强调企业的竞争力,以利润、效益最大化为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月17日,湖南省株洲市地产集团(以下简称“地产集团”)挂牌成立。 “这为株洲城市建设发展打造了一艘‘航空母舰’,”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何安国表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2010—2020年市级面板数据,构建耦合协调模型,深入探讨珠三角科技创新与城市韧性耦合协调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就城市韧性水平而言,珠三角城市群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各城市间内部差异明显,形塑出“中间高,东西边缘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科技创新水平方面,珠三角城市群总体上呈波浪式上升态势,区域内部地带性差异显著,形成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圈层式发展模式;珠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与城市韧性之间耦合协调度总体缓慢上升,实现了由失调到相对协调的跨越,但各市绝对数值有待进一步提高,除深圳外其余八市均处于勉强/初级协调阶段,城际之间分化明显,形成了“中心—外围”的圈层格局。据此从推进两系统自身发展、制定两者耦合协调发展规划、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三个维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南岩溶小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贵州为代表的西南岩溶地区,农业人口众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低,人地矛盾突出,农业发展环境先天不足,农业发展缓慢。文章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并结合相关理论分析认为,水土资源匹配问题并不是限制农业发展的关键,其关键在于现行农业发展模式收益普遍较低,农业生产要素外流,导致农业生产模式缺乏创新。现行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户收益低,且农业生产机会成本高,导致农户对农业投入减少,农业生产要素外流严重。而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就成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根据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农户生计与环境保护兼顾和“外驱”与“内生”农业创新模式相结合的农业建设和发展原则,发展以商品化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及农业生产复合发展模式和区域标准化农业联合生产模式为代表的,以保障提高农户收益为核心的新农业发展模式,从根本上促进生产要素回流农业生产,是实现农业生产创新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四纪冰期历史、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研究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经历了初创阶段、以研究东部为主的争论阶段和以研究西部为主的创新阶段3个发展时期,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系列,深入地认识了冰川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否定了长久以来的“中国东部第四纪古冰川”和“青藏高原统一大冰盖”两大争论问题.中国第四纪冰期最早可能起源于早更新世的...  相似文献   

15.
<正>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风云激荡、日新月异,生逢其时的民营工程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奋力茁长,为城市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一家生在新中国、长在春风里、奋进新时代的设计企业,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汇集团")也奋楫逐浪,以改革之勇、创新之锐迎来稳健发展,并以系列创新实践为民营设计企业的变革发展树立了标杆。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产权改革,整合集团资源,强化“中国院”品牌,2月12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建筑设计峰会”在深圳举行。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讨院(集团)今后发展的方向和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7.
正"她来自新加坡CPG集团,这个前身为新加坡公共工程局、有着183年历史的城市发展咨询服务机构。她的特征是跨界,工作地点跨越了中、新两国;专业从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到战略发展研究。她的视线将聚焦中国当下城市发展、建设的热点问题,以国际化的视角并结合国外的具体实践,来探讨此类问题的解决之道。她,就是新加坡CPG集团咨询有限公司战略发展署高级副总裁  相似文献   

18.
“钻探 ”是在“互联网 ”理念基础上提出的,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在资源环境并重和地质勘查投入逐年减少的新常态下,传统的地质钻探出现了新的发展“瓶颈”。未来的钻探工程需要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民生地质工作,在地热等新能源勘查、医学地质调查评价、灾害地质调查监测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创新钻探发展模式,优化组合钻探技术和复合钻进工艺研究,达到“便利、高效、低耗、质优”的目的。文中结合目前形势重点介绍了“钻探 ”概念和民生地质主要内容,就未来钻探工程涉及的领域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霏霁  刘薇 《新疆地质》2021,(1):176-176
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一书从介绍资源型城市兴衰规律入手,分别研究了中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成本、机制、政策、效果评价,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资源开发补偿、衰退产业援助和替代产业扶持“三个机制”,为乡村脱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地质研究的缺失或滞后是阻碍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根据CNKI数据库中城市地质相关论文产出特点,结合城市化发展历程,将我国城市地质研究进程分为“蹒跚起步”、“夯实基础”、“摸清家底”、“全面发展”和“精准研究”五个阶段。结合惠州市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未来城市地质的发展应基于多因素城市地质综合调查,通过多学科融合,围绕城市地质安全、城市地质灾害监测、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及城市三维地质建模进行深入研究,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