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古迹保护已成为目前工程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徽杭高速公路昱岭关隧道为工程背景,先通过数值模拟对古城墙处隧道的拱顶围岩加固影响和施工方案优化进行分析,主要模拟了不同施工顺序对中隔墙受力的影响以及拱顶围岩加固对控制地表不均匀沉降的作用;然后探讨了古城墙下隧道爆破方案的设计。通过现场的隧道监控量测数据表明,优化的隧道开挖方案和爆破设计有效的控制了古城墙处地表下沉,保证了古城墙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双线小净距隧道中岩墙力学特征及加固措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勇  何川  谢卓雄 《岩土力学》2007,28(9):1883-1888
采用二维弹塑性数值计算方法,对Ⅲ,Ⅳ,Ⅴ级围岩条件下平行布设的双洞隧道中夹岩墙受力、变形特点随隧道间距变化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两隧道间距较小的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墙的受力、变形极为不利,是设计、施工和监控量测的关键部位。同时研究了不同隧道埋深以及不同岩柱加固措施对小净距隧道中夹岩墙受力、变形特点的影响,为小净距隧道的支护设计、开挖方式、岩墙加固方式选取以及现场监控量测方案制定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地壳全元素配套分析方案及分析质量监控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勤  白金峰  王烨 《地学前缘》2012,19(3):33-42
依据有关的标准和规定要求,在76种元素地球化学填图配套分析方案及分析质量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建立了地壳岩石和土壤样品中81个指标(包含76个元素)的配套分析方案和分析质量监控系统。建立了新的岩石样品无污染加工流程,主量元素采用熔融制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进行测定,并进行主量元素的加和控制,提升了主量元素的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实现了对地壳全部元素的高准确度、高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4.
刘卫  介伟  蔡军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6):38-39,70
绿山三维观测系统设计软件,可根据用户给定的地质目标、成像面积、覆盖次数、现有设备和工区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观测系统和布设方案.此软件还能帮助野外技术人员根据野外实际情况现场指导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施工成本,对工程质量进行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5.
汤劲松  刘松玉  童立元  喻军 《岩土力学》2007,28(Z1):469-473
三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通常跨度较大、高跨比较小属于大跨扁平隧道。这种结构型式对围岩稳定和结构受力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施工中有必要通过开挖方案比选确定合理的开挖方法。江苏省宁波-常州高速公路茅山东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式双向6车道浅埋大跨扁平隧道。对于破碎的Ⅳ级围岩,针对设计阶段拟采用CRD法和实际施工采用下断面左右分部台阶法的开挖方案在设计支护条件下的三维数值模拟,从理论上分析了下断面左右分部台阶法是可行的。与实际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实际开挖方案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某地铁停车场出入段线基坑支护方案的优化设计,利用比选排除法得出适合该研究区基坑支护方案并对每个方案进行支护设计,进而利用数学模糊评判方法对所有适用方案进行综合评分,选出最优方案。对基坑设计进行验算,ADINA软件进行模拟,验证了最终方案的可行性,对基坑支护方案选型及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煤层气井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煤层气开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煤层气井监控系统建设方案进行了全面总结。本方案结合韩城地区煤层气开发,研究形成了一套煤层气排采制度;提出了直井、水平井定量化排采与自动调控的主要技术参数和相关工艺流程。另外,在充分调研分析现有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煤层气排采生产自动控制技术,包括远程排采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与通信技术、定量化分析方法、自动调控技术、配套软件和调控规范等。应用结果表明,煤层气井监控系统建设方案可满足国内煤层气井排采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地下工程施工监控地质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立斌  黄牧  戎晓力 《岩土力学》2010,31(Z1):342-348
主要设计与实现了地下工程施工监控地质地理信息系统(MGGIS)。首先分析了系统特点、结构、具有的功能以及采用的平台和相关技术,定义了数据的获取和存储格式。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3个功能独立的子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分别为工程计划显示子系统、平面时空效应子系统和断面图显示子系统。首次提出在RIA技术支持下,实现B/S架构下的工程地质地理信息系统;提出了反映随施工进度变化地下工程及环境空间信息的显示平台技术方案,充分反应了地下工程施工中空间信息具有时空效应的特点,适合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需要。该系统与同类型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相比具有使用简单、交互性强、速度快等优点,研究成果已经在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和南京地铁工程安全风险监控系统等相关项目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钻进过程实时状态监控与诊断系统的设计和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一种基于微机的钻进过程时状态监控与诊断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研制方法,这种系统可以对钻进过程中的卡钻、烧钻等常见事故进行实时在线监控与诊断。试验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邓娟 《岩矿测试》2000,19(4):304-306
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发射光谱检测人发中微量元素的质量监控方案为例,通过建立空白值控制图及准确度控制图,对含量范围在(x.0~xxx.0)μg/g的Cu、Zn、Fe、Ca、Pb等元素的分析质量进行了有效的监控,从而获得了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1.
边坡监测信息可视化查询分析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型边坡监测系统数据庞大,项目及测点繁多。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很难直观地查询分析监测数据。作者用在Window 系统下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VisualBasic和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开发系统Access 开发了具有可视化查询分析特征的监测信息分析管理系统。本文以五强溪水电站左岸船闸边坡为例,介绍了系统的设计和程序功能。  相似文献   

12.
测井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高分辨率图像显示器是对测井全过程,实时监视,完成计算机控制,人—机对话方式工作,并且进行汉字图头,刻度功能,还可以回放测井过程的任意井段的参数曲线。本文主要阐述高分辨率图像显示器示技术性能及组成。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几种典型的核磁共振测井方案,综述典型方案的工作方式,提出一种计算方法估算方案的信号幅值,并且比较方案的优缺点,最后展望核磁共振测井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沉积成岩作用阶段划分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文杰  李秀华 《地质论评》1995,41(5):444-451
本文将国内外众多沉积岩阶段划分方案归纳为5种类型,并认为最合理的划分方案同生成岩作用、再生成岩作用、表生成岩作用;还对目前理解不同、使用混乱的各种沉岩作用术语进行评述,提出了主要沉积成岩阶段划分方案的对比表。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一种处理多年气象观测数据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以数字图像处理和标准主成分分析为核心,适用于处理空间分布广、时间序列长的多类型气象观测数据。在实例研究中,首先对中国160个站10年气温、降水观测数据进行空间双线性插值,得到一系列数值图像;并对这些数值图像进行标准主成分分析,得到反映多年气候状况且相互独立的各主成分;然后选取其中前6个主成分进行空间迭代聚类分析,得到中国气候分类图;通过对所得类别进行多年气候指标统计分析,得到中国气候区划图;最后将所得气候区划图与传统气候区划图进行比较分析,并指出该方法在处理多年气象观测数据工作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沉降监测作为观测建筑物变形的唯一手段,能为有效地采取措施防止建筑物因地基变形过大或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开裂和破坏提供可靠的资料,因此在实际工程中显得极其重要。通过工程实践证实了地基沉降监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充分分析了国内外各种火山岩分类命名方案优缺点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典型火山岩区进行了野外工作和资料搜集.观察研究了3000多个典型薄片,对6000多个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运用计算机作了数据处理.并研制了一套自动化成图程序。通过上述工作,本文提出的火山碎屑岩分类命名,是以我国为主,辅以国外的,并力求更多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中,新生代陆相火山岩、古生代海相和海陆变互相火山岩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火山碎屑岩的同一性和特殊性.以及不同比例尺要求的差异,我们提出的分类系统由“基本方案”,“简化方案”、“细分方案”和“命名原则”4个部分组成,分别适用于实验室,野外,专题研究和大比例尺制图工作.分类系统的大界线一致,并可与国际地科联火成岩分类分会推荐的方案相对应。本文所提出的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以及火山岩(熔岩)的分类命名方案.于1983年5月业经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议讨论修改审定.做为国内推荐方案刊登出来,供国内试行。  相似文献   

18.
大气环流模式中地面参数化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于气候模拟和天气预报的大气环流模式要用到地-气间的辐射,水汽和动量通量。这些通量为次网格模式,又被称为地面参数化。在过去20年里,由于植物学,水文学,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量的外场观测试验,这些参数化方案由简单的,缺乏真实性的方案逐渐发展为逼真程度很高的全球土壤-植被-大气交换系统模拟方案。  相似文献   

19.
现行的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是根据刚体极限平衡原理,从静力学的观点,用材料力学的方法,评定岩体所处状态。由此形成的滑坡整治工程设计,经常不符合发生了破坏变形和绝对位移的地质体的实际,影响工程效果。提出应以变形为主,应力和强度为辅的变形体系论点,指导在动态条件下,建立对位移和应变的现场量测系统,实施现场监控设计、采用各种有效的整治施工原则和方法等,形成一套新的滑坡整治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法。并寻找滑坡规律,建立整治工程分类。  相似文献   

20.
排桩冻结法深基坑施工监测与反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润扬大桥南锚碇排桩冻结法深大基坑,冻结作用使基坑的受力过程变得更为复杂,根据排桩冻结法基坑结构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建立了大型安全监测系统。本文介绍了润扬大桥南锚碇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排桩冻结法基坑的结构和南锚碇基坑监测方案、分析了南锚排桩冻结法深基坑各项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包括侧向土压力、内支撑轴力、排桩钢筋应力和排桩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并基于施工监测进行了反馈分析,保障了南锚碇排桩冻结法深基坑的安全与稳定。监测结果分析表明,排桩冻结法是基坑工程的一种可行的施工工法,润扬大桥南锚碇排桩冻结法深大基坑的成功实践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