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年极端洪水超标率来反映区域极端洪水, 分析了新疆区域极端洪水变化; 以年最大洪峰记录分析了天山山区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规律, 并用14站资料分析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特征, 讨论了天山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结果表明: 受气候变暖影响, 1957-2006年全疆极端洪水呈区域性加重趋势, 尤其南疆区域极端洪水明显加剧, 北疆区域也有加重趋势, 但相对较缓. 全疆及北疆、 南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都处于洪水高发阶段. 近50 a来, 在新疆区域洪水呈加重趋势的变化背景下, 发源于天山南坡的托什干河和库玛拉克河年最大洪峰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发源于天山北坡的玛纳斯河与乌鲁木齐河年最大洪峰流量虽有增加, 但是变化趋势较缓. 以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转折年为界, 天山典型流域托什干河、 库玛拉克河、 玛纳斯河和乌鲁木齐河在20世纪90年代(或80年代)以来与前期相比, 呈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 年最大洪峰流量明显增大, 年际间变化更加剧烈, 洪水年更频繁. 以年最大洪峰流量发生转折年份为界, 玛纳斯河、 托什干河和乌鲁木齐河后期的年最大洪峰集中日期较前期推迟2~9 d, 库玛拉克河却提前5 d. 玛纳斯河、 乌鲁木齐河和库玛拉克河后期的集中度较前期增加0.8%~8.3%, 托什干河减小1.1%. 1961-2010年, 新疆天山山区气温明显上升, 升温率为0.34 ℃·(10a)-1, 1997年以后明显增暖; 天山山区降水显著增加, 增加速率15.6 mm·(10a)-1, 同时极端降水强度增大、 频数增多. 近50 a来天山主要河流极端洪水变化与区域增温以及天山山区极端降水事件增多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3)
洪水是危害程度较高的一类自然灾害,一旦发生洪灾,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引起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必须对防洪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为背景,通过对该流域径流及洪水特征的研究,分析了流域防洪工作的难点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玛纳斯河流域洪水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4)
玛纳斯河是新疆著名的流域之一,该流域具有非常典型的水文特征,这为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基于此点,文章从降水、蒸发、径流、洪水、泥沙、水质等几个方面对玛纳斯河的水文特征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玛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并提出提升玛纳斯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建议。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玛纳斯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6,(4)
玛纳斯河作为新疆最大的一条流域,其对新疆经济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之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玛纳斯河流域管理面临着诸多的瓶颈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发展。基于此点,首先简要介绍了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的概况,进而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管理面临的瓶颈问题,最后提出玛纳斯河流域管理工作未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新疆玛纳斯河“96.7”特大洪水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有成 《水文》1999,(6):57-58
1996年7月18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发生了有实测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此次洪水峰高量大,持续时间长,破坏性极强,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对这次洪水的成因、特点进行分析,供参考。1流域概况玛纳斯河(以下简称玛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北纬43°27′~45°21′,东经85°01′~86°32′之间,流域总面积为26500km2。玛河发源于天山北坡依连哈比尔尕山,全长324km。山区(红山嘴以上)集水面积5156km2,平均海拔3000m,河长190km。山区各小支流在肯斯瓦特水文…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0,(4)
洪水灾害是影响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新疆伊犁河伊宁城区段防洪工程存在规划系统性欠缺、已建防洪工程缺乏维护等一系列问题,使得防洪工程的防洪效果不足,不能有效发挥洪水防护价值。基于此,本次研究选择伊宁市城市规划区段防洪工程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防洪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提出应在洪水灾害常发区域加强防洪工程的规划建设,更加注重防洪工程的建设与完善,以此有效防止洪水灾害侵袭,提升城市规划区段实际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SRTM的SNOW—TOPMODEL模型在玛纳斯河流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辨率90m网格的玛河流域SRTM数据,提取了玛纳斯河流域的河网和地形指数,生成的河网与实际河网基本接近。将加入融雪模块TOPMODE应用于玛河流域,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误差评价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由玛纳斯河流域应用加入融雪模块的TOPMODEL模型可以看出,该模型在玛纳斯河流域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将此模型应用于玛纳斯河流域的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8.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汛期洪灾频发,气候变化极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该区域洪水的量级和发生频率,需要上下游合作共同应对。建立了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分布式水文及水库调度模型,模拟1991-2005年全流域13条支流和5个干流防洪控制断面的逐日天然流量过程,在此基础上模拟全流域已建、在建和规划水库的联合调度过程,分析防洪作用。结果表明:①全流域水库联合调度对湄公河5个主要断面均有显著的防洪作用,在完全按照防洪目标对水库进行调度的情况下可将200年一遇洪水减至20~50年一遇。②湄公河左岸支流的防洪能力远高于右岸,具有较高防洪能力的支流有澜沧江、南乌河、南俄河、南屯河、濛河、色公河和桑河。③对不同断面起主要防洪作用的支流不同:在琅勃拉邦上游,澜沧江、南乌河起主要作用;在那空帕农断面,南俄河与南屯河加总的防洪作用与澜沧江基本相等;在巴色下游,濛河和色公河的作用均超过澜沧江。澜湄合作机制为上下游防洪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研究成果可为流域国协商建立联合防洪调度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2)
玛纳斯河径流是供给玛纳斯河流域绿洲的重要水资源。本文依据玛纳斯河上游肯斯瓦特水文站1959~2010年实测径流资料,采用趋势线、Morlet小波分析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近50年玛纳斯河径流年内、年际多时间尺度下的变化特征及其未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玛纳斯河径流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70%左右,四季中夏季径流量最大,冬季径流最小;(2)径流年际变化大,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阶段性,经历了几个显著的丰枯时期,并存在32年、10年左右的主周期;(3)近50年玛纳斯河径流总体呈增加趋势,从1995年开始发生突变,在2000年达到显著水平,即玛纳斯河进入丰水期,径流的变化对流域洪水出现的频次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龚建新 《地下水》2014,(1):141-142
依据乌鲁木齐河实测洪水资料分析可知,当发生相同频率的洪水时,其时段洪量出现的几率并不与洪峰流量频率同步,将洪峰流量与时段洪量排序后,发现时段洪量的序号同洪峰序号有较大差异。但时段洪量频率分布应与洪峰流量频率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在规划、设计、防洪调度等工作中,注重同频率设计洪水相关性和差异,并在宏观上开展对洪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四川龙溪河梯级和大洪河电站水库的分期设计洪水及分期防洪,发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合研究,研究成果可显著增中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邹全  王国亚  贺斌  沈永平 《冰川冻土》2013,35(3):733-740
利用玛纳斯河流域肯斯瓦特站1957-2010年的气温、 降水和洪水径流等资料, 分析了该流域自1957年以来的气候变化以及夏季洪水径流过程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结果表明: 玛纳斯河流域自1957年以来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1979年是年均温由下降趋势转为上升的转折点, 并且1978年之后极端高温天气增多, 主要出现在7月份.玛纳斯河年降水量总的变化趋势是波动减少的, 1986年以后降水有所增加, 但只是恢复到多年平均降水量水平的上下波动.降水主要集中在4-8月, 约占年降水量的70%.气温高的月份与降水量多的月份并不完全对应, 如5月份气温较低, 但降水较大; 7月气温最高, 但6月降水量最大; 8月气温较高, 但降水量较少.玛纳斯河年径流主要集中在6-9月, 4个月的总径流量约占全年总径流量的80%, 7月份径流量最大, 约占全年总径流量的28.8%.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1993年是最大洪峰流量由下降变为增多的转折点, 而1994-2010年最大洪峰流量基本保持在高位上下波动.最大15日洪量占年径流量的比例较大, 说明洪水过程持续时间较长, 汛期水量较为集中.最大洪峰流量出现时间基本都在7月和8月上旬.玛纳斯河夏季月径流与夏季月气温和降水的关系并不密切, 低度相关, 说明玛纳斯河流域自1993年以来夏季洪水频繁发生, 尤其超标准洪水次数增多、 量级增大主要是由于夏季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天气增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15,(5)
开展对小流域、大洪水的产生、过程、及危害性分析,为防洪规划、减灾、调度、指挥、警报等决策提供依据。通过对西骆峪河"12.08.29"洪水调查和计算分析,结果认为20年一遇洪水,提出按背山防滑及抗滑要求修建防洪渠,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衍生;加强水位雨量监测建设;加固两岸河提提高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2020,(4)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属于洪涝灾害多发区,日常防洪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该市防洪工作中存在的洪涝灾害频发、涉河安全事故多发和城市内涝问题突出等问题,提出针对洪涝灾害多发的基本情况,在防汛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洪措施,合理规划防洪工程及预案,不断提升宝鸡市主要河流沿岸的防洪能力,合理规避洪水灾害,降低洪水灾害对区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的威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2021,(2)
结合新疆叶尔羌河流域近60年洪水资料,对流域四类洪水的主要成因和洪水规律进行剖析,并提出防洪建议。结果表明:(1)叶尔羌流域冰川消融型洪水一般主要出现在7月-8月份,从上游卡群站到下游出口冰川消融型洪水的洪水传播衰减率一般较小;流域量级、洪涝灾害影响较大的为冰川溃坝型洪水,该类洪水主要在每年的6-11月高发,7月和11月份发生频次较低;暴雨洪水发生的时间一般集中在7月中旬到8月的下旬,洪水过程较为简单,洪水上涨和下落的历时较短;流域60年来混合型洪水只发生3次,发生几率较低。(2)在掌握流域洪水类型、成因及规律基础上从工程及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具体防洪建议。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流域防洪减灾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2020,(3)
卓尤勒干河位于新疆乌恰县境内,是克孜勒苏河的一条支流。本文基于流域内水文测站的基础资料,对径流特征及洪水成因类型进行研究,结果可知:卓尤勒干河水量主要来自于冰雪融水和暴雨及地下水补给,该河年径流的年际变化相对较大,年内分配相对比较均匀,水量主要集中在4-9月,占年水量的70. 65%,其余月份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本流域洪水成因类型主要为消融型、暴雨型和消融与暴雨混合型三种类型洪水,流域暴雨洪水发生的频次较高,每次暴雨洪水都会给沿途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研究掌握该河径流特征及洪水成因类型可为区域防洪安全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紫泥泉,这个赋有色彩夸张的地名,类似的地名在新疆境内数不胜数。石河子紫泥泉,位于101国防公路中段,南邻玛纳斯河支流清永河,北接玛纳斯主干河。  相似文献   

18.
淮河中游防洪标准为百年一遇,当遭遇超标准洪水,依据洪水调度方案,颍右片防洪保护区可能遭遇溃口洪水风险。基于MIKE构建淮河干流与7条主要入河支流一维模型、研究区和行蓄洪区二维模型,将溃口口门概化为宽顶堰,溃口处采用标准连接和一维模型耦合计算。超标准洪水采用1954年型洪水同频率放大,选用2003年和2007年洪水率定和验证参数。模拟结果显示:新李扒口后洪水沿着八里河等低洼区域向上游演进,300年一遇和1000年一遇最大淹没面积分别为810km~2、911km~2,平均最大淹没水深分别为2.42m、2.70m。模型计算结果符合区域地形地貌等,可为区域防洪规划编制、应急预案制定、洪水风险决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与环境需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曙明  王志杰 《水文》2007,27(4):88-90
本文针对干旱区特点,结合近年开展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实践,对新疆水资源可利用量问题的特殊性、可利用量的概念、算法,以及与之相关的主要生态环境需水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计算了全疆及分区水资源可利用量,提出了可利用量中应考虑部分河道外天然植被、湿地供水以及可利用量确定的历史局限性等观点。本文研究成果对新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现实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1999年山东省的防洪规划设计洪水分析计算,充分应用了山东省国家水文数据库中的历史水文信息,在较短时间内按要求全面提供了各项统计成果,质量可靠、精度高,达到了水利部提出的“防洪规划采用新资料、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法”的要求,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999年1月,山东省水利厅根据水利部《防洪规划任务书》,全面部署了全省防洪规划编制工作,由省和各地水利设计部门、水文部门共同完成,所需资料由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从山东省国家水文数据库查询、统计提供,内容有面雨量、典型暴雨、河道和水库入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