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2013年,在土地政策严、用地需求量大的情况下,济源市国土资源局党组一班人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了资源,保障了全市经济发展的用地需求。在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为保障济源市发展用地需求,济源市国土资源局确立了"保重点、攻难点、提效率"的指导思想,采取计划用地、项目争地、集约用地、山区要地、规划控地、盘活用地、依法供地等措施,争取预留指标,探索周转指标,努力保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莱芜局将节约集约用地作为缓解土地供需压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健全机制,统筹部署,积极推进高效集约用地,取得积极成效。一是不断完善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机制。改进新增计划指标分配方式,将计划指标分配与土地整治挖潜任务完成情况、供地率、违法占地情况、土地使用税征缴情况相挂钩,合理确定各区(管委会)的年度计划指标分配数。严把新建工业项目用地  相似文献   

3.
今年来,桐乡市国土资源局不断加大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力度,把好建设用地全程监管环节。一是严格执行“双控”指标,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从紧控制土地投放,提高土地投资强度。二是加强建设项目用地批后监管及供地管理,提高项目供地率和开工率。  相似文献   

4.
《浙江国土资源》2007,(2):12-14
一、完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努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严格执行新的土地使用标准.根据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和修订后的具体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继续按照从严从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把具体建设用地审核报批关,在各行业建设用地资源配给上,积极为符合供地条件的建设项目提供用地保障和优质服务,保障重点急需建设项目用地.  相似文献   

5.
一是克难攻坚。努力破解征地拆迁难题,会同有关部门、镇(街道)。平衡区域拆迁政策;抽调骨干力量。参与一线拆迁;加强政策宣传;用好用活行政谈话、查处违法建筑等手段,促进拆迁。二是保障发展。努力拓展用地空间,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有效指导10%留用地指标等“三类指标”节约集约利用;扎实做好项目报批跟踪服务工作和08年土地出让计划实施情况督查;  相似文献   

6.
根据菏泽市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分析企业在用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项目落地的主要因素,出台有关用地政策,解决企业用地难题,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拓宽发展空间,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项目档次和利用指标以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等措施,更好地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国家节约集约用地的有关规定,沂源县国土资源局在建设用地审批工作中,严格按照《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及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沂源县《严格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和提高土地使用效益的通知》要求,加强用地预审,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增量,积极盘活存量,把节约集约用地放在首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有三层含义:一是节约用地,建设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二是提高投人产出强度;三是通过整合、置换和储备,合理安排土地供应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笔者认为,要做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关键是严格管理、加强规划、完善政策、建立机制,可采取以下途径。  相似文献   

9.
选择能够反映原平市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指标,进行定量评价,进而真实反映原平市的土地利用实际情况。根据利用强度指数、增长耗地指数、用地弹性指数、管理绩效指数等指标计算结果,评价原平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进一步提高原平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建立评价体系及考核制度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编者按:为强化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早在去年初,省厅领导就确定了建立我省建设用地供应定额控制指标体系的工作目标和任务.紧接着,徐再生副厅长亲自挂帅,由厅土地利用管理处和浙江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制定并实施了我省建设项目投资强度和容积率"双控"指标.今年6月,国务院五部委检查验收组对此作了充分肯定.今年,他们又抓紧研究和出台了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考核制度,制定各类企业、工程项目用地数量的规范性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各地市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并同年度用地指标挂钩,形成了一整套土地集约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坚持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路子,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形势下,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的建设用地管理指导思想。滨州市国土资源局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积极开拓建设用地新空间。(1)强化建设项目用地全程管理,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建设项目用地管理,是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实现节约集约用地的关键。工作中努力做到严把“四关”:一是严把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关。积极参与建设项目预审,严格掌握产业供地政策,对于国家禁止的产业项目,在预审环节坚决卡住;对于允许建设的项目,给出初步的…  相似文献   

12.
一、上下联动,层层动员。3月6日,专门召开了由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工作会议。二、政策配套,考核跟进。为有效推进建德市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该市今年又重新修订了《关于加快标准厂房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零增地技改和零增地招商的若干意见》,制订实施了《关于切实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施意见》,起草了《关于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若干意见》,也即将出台实施。三、突出重点,加大力度。该市根据本市具体实际,将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切实加大力度:一是加大转而未供土地的盘活力度,二是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处置力度,三是加大宅基地整理复垦的力度,四、抓住典型,宣传曝光。为在全市有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该市安排了土地利用工作做得好的先进单位作经验介绍,让有关用地大户作节约集约用地表态发言,抛砖引玉,示范引导。  相似文献   

13.
近日,抚远局召开专题会议就保障2013年度全县重点项目建设作了具体部署,对新增的各类重大项目用地,采取五项措施做好服务。一是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项目用地需求。结合用地政策和审批程序的调整,加大与省厅的沟通协调力度,实行主管局长负责制,最大限度地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同时,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执法等工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奖励的用地指标。加强项目用地前期服务,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相似文献   

14.
信息荟萃     
宁津县七项措施力促节约集约用地2013年,宁津县面对重点工业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剧增的实际,积极探索新型用地模式,制定了七项措施,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一是科学规划"控地"。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龙头,按照"重点项目保障用地,优质项目优先供地,所有项目节约用地"的原则,编制年度供地计划,并鼓励和引导工业项目向园  相似文献   

15.
正大连是东北经济发展的"引擎性"城市,随着大连金普新区的成立和全域城市化的推进,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刻不容缓。目前关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立指标体系、定量化客观评价节约集约利用现状,缺少对节约集约利用趋势的研究。本文分别从人口、经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力求为进一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管理提供依据。一、人口变化与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趋势1.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  相似文献   

16.
对容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理想值法对指标进行无纲量化处理,从管理绩效、用地效益、土地利用情况对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但集约利用潜力低,限制了开发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日,《广西产业园区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办法》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出台,作为衡量广西工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后凡入园企业达不到用地产出强度的,一律不予单独供地。《办法》规定。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2-2016年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乳山市在2012-2016年期间建设用地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首先选取评价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然后对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12年建设用地利用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4394,0.1907;而2016年综合评价值增加到0.6716,0.9315,乳山市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有大幅度增长。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由2012年0.3805增加到2016年0.6289,耦合关系逐年优化。最后针对建设用地规模过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继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化产业结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郑州市国土资源局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积极探索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供地保障体系建设,引导不同收入阶层住房合理消费需求,构建住房消费供地新格局,使住宅供地在调控中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20.
《山东国土资源》2005,21(4):1-1
省国土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拟定的《山东省禁止、限制供地项目目录》和《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已经省政府同意,请各级、各部门严格执行。为切实做好有关组织实施工作,确保集约用地、节约用地,现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