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岛渔业产业向国际化迈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长岛县立足海岛实际,大胆将渔业产业的触角伸向国际市场,闯出了一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渔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近年来,该县按照“以优势建基地,以骨干带链条,以流通抢市场”的思路,通过自营出口、外贸代理和转口贸易等渠道,年均出口水产品1万多吨,人均创汇900美元,居全国县级之首。 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对外不开放的海岛县。然而,他们巧借自身“中国鲍鱼、扇贝、海带之乡”的优势,着眼国际市场长远发展趋势,积极建立高层次、系列化渔业出口主导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舟山建立海洋经济开发区有诸多得天独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认为海洋经济开发区应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提出立足当地,面向全国及世界,以港口海运、国际贸易、滨海工业、海洋渔业、海岛旅游和创汇农业为支柱产业,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海岛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特点和处置方式;针对海岛面临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海岛固体废弃物处置的建议以及对我国海岛发展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海岛固体废弃物人均产量一般高于大陆地区,但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为解决海岛土地资源不足、运输成本高、总量逐渐增多、技术不足等问题,建议海岛固废源头减量、优化处理工艺。同时,总结出3种海岛固废处置方式,一是将固废打包运输至大陆处理,适合于距离大陆较近、人口数量少的小海岛;二是清洁堆肥和无害化焚烧处理技术,适用于种植业和旅游业发展兼重的海岛;三是在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固废中废品回收再利用,有机组分通过生物降解制备燃料,最大化利用固废的资源特性,弥补海岛能源匮乏不足,是海岛固废最为理想的处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海岛是壮大海洋经济、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依托。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迅速发展。作为海域中的地理支点,学界对海岛经济的关注度也逐步增强。本文从梳理研究国内外海岛经济研究现状入手,分析和研究了海岛经济的特征和内涵,对海岛经济作出尝试性定义。基于《海岛统计报表制度》等渠道收集的我国12个海岛县(市、区)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和总结了我国主要海岛地区经济规模、经济水平、产业结构、海洋产业发展状况及其时期规律和地域特征,结果表明:近8年来,12个主要海岛地区GDP明显增长,增长率大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2014年,普陀区GDP最高,南澳县最低,长岛县人均GDP最高,南澳县最低;2014-2016年,主要海岛地区产业结构呈现不同的特征,总体趋势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基于统计结果,初步总结了海岛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海岛经济今后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最后,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下一步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5个海岛县(区)为样本,采用分层次和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方法,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文化软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两型"社会建设5个方面,选取人均GDP、网上参政度、初中毕业升高中率、人均社区财政支出和森林覆盖率等25个评价指标,构建海岛地区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在分析25个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目标值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分层构权法和循环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据此对样本海岛地区小康社会子目标和总实现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样本海岛地区小康社会总体实现程度均超过70%,处于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6.
长岛县预计1995年全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万元,人均储蓄1.5万元。县委、县政府根据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达地区要发展更快一些的精神,依据我县“八五”期间发展速度和海岛综合实力,制定了“现代化”县的蓝图。 实现现代化县的总体设想分两步走。第一  相似文献   

7.
为探求小海岛固体废弃物合理的处理方式,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及对我国南海海岛的实地调查,总结出国内外小海岛固废的产生特点为夏秋季节总产量高于冬春季节、日人均产量高于大陆地区、组分以有机垃圾和可燃垃圾为主,处理方式以全部岛内填埋、全部岛外处理和岛内外协同处理为主。针对小海岛的环境特点,探讨出近距离小海岛"岛内生化+岛外焚烧、回收利用"和中远距离海岛"岛内生化+岛内焚烧"的固废处置模式,以期为我国小海岛合理开发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南长山镇辖11个行政村,7012人,是山东省最大的海岛镇。近年来,我们在实现“小康”以后,为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富裕型”目标,继续攀登新的高峰。199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4.9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2388元,人均储蓄余额1.4万元。1 发挥海岛优势,不断向海洋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评价我国海岛县旅游发展状况以及助力海岛高质量发展,文章构建海岛县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和熵值法对全国海岛县的旅游竞争力进行测算,发现旅游总收入、全年旅游人数、人均GDP、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以及客运周转量5项指标对海岛县旅游竞争力产生主要影响;深入分析我国海岛县旅游竞争力差异的形成机理,利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估计海岛县周边海岛的旅游竞争力,并对提高海岛县旅游竞争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岛海洋能应用需求和发展建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岛海洋能是海岛地区绿色、清洁、低碳的海洋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海岛潮汐能、海岛潮流能、海岛波浪能、海岛温差能等,与海岛风能、海岛太阳能统称为海岛可再生能源。《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积极利用海岛可再生能源",为其开发利用指明了方向。我国海岛海洋能资源储量丰富,其开发利用有助于解决制约海岛发展、海上装备运行、深海资源开发等用电问题,对于调整海岛能源结构、保护海岛海洋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总结了发展海洋能的重要意义,描述了我国海洋能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海岛海洋能开发利用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海洋能在海岛应用的需求及前景,从顶层设计、激励政策、实施科技创新、开放共享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海岛海洋能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岛旅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海岛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海岛旅游发展必须兼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文章提出了树立海岛旅游发展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强海岛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合理规划海岛生态旅游发展、加强海岛生态环境整治修复、推进适用海岛的污染物处理设施的研发和应用等保护和改善旅游海岛生态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海岛具有重要的经济、政治、军事和生态价值,其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我国62个有居民海岛为样本,以海岛发展指数表征海岛社会-经济-生态综合发展水平,以变异系数表征海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程度,对我国海岛综合发展水平及分异特征、可持续发展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综合发展水平处于良好、中等、一般水平的海岛分别占29.0%、33.9%、37.1%;海岛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为正态分布,呈现出梯度分化态势。(2)海岛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不均衡,海岛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度与综合发展水平表现出正相关,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状况落后于社会民生和治理水平。(3)海岛间可持续发展差异较大,乡镇级海岛综合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状况整体好于村级海岛,鼓浪屿、大王家岛、衢山岛、秀山岛、外伶仃岛等10个海岛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等经济要素、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能力、公共卫生等社会要素和社区管理要素是影响海岛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以青岛为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旅游业发展成为世界沿海岛屿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与大陆旅游发展相比较,海岛旅游具有鲜明的特点.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旅游强市,青岛市具有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具有发展海岛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面临着海岛地理空间狭小、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环境脆弱以及海岛旅游产品单调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面向高端休闲度假及生态旅游游客,开发海岛生态旅游度假产品将成为青岛市未来海岛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海岛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从海岛旅游规划与管理、海岛环境保护与监测以及海岛旅游产品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青岛市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岛旅游的发展使岛上文化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旅游型海岛文化的原真性可能会被淹没。文章的研究意义在于挖掘海岛文化内涵,完善海岛文化研究理论,在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上,保护海岛文化并实现文化传承。文章以大连市广鹿岛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将广鹿岛文化资源划分为文化遗址遗迹、文化建筑景观、原始景观与人文传说、海岛民俗文化4种类型,并从海岛自身影响、旅游业发展影响和人为影响3个方面分析制约旅游型海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因素。最后,从海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主体——旅游者和海岛居民、客体——海岛文化、媒介——海岛旅游3方面提出旅游型海岛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路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中海海岛旅游发展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中海为全球海岛旅游发展的典范。2010年8-9月,笔者随团赴地中海踏访了马耳他岛、意大利厄尔巴岛、希腊圣托里尼岛和米洛斯岛,广泛了解、学习海岛旅游的发展经验,以期推进我国海岛旅游高水平发展。文章在简述所考察海岛的旅游概况基础上,研究提炼出地中海海岛旅游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经验,比较分析地提出我国海岛旅游发展可获得的启示,以及所需推进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海岛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对海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岛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型行政区,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为实现我国北方海岛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以长岛为例,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厘清了其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定位。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提出了长岛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和途径,即以“国家公园建设工程”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以“零碳海岛建设工程”“旅游海岛建设工程”和“牧场海岛建设工程”进行海岛开发和利用,以“智慧海岛建设工程”和“科技海岛建设工程”进行科技引领和支撑。六大工程陆海联动,共同推动长岛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北方典型海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及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岛数量众多,资源丰富,但受自然、交通和政策等条件的限制,海岛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文章介绍了马尔代夫、韩国和日本等国外海岛开发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国家和地方的海岛开发政策,指出我国海岛开发开放的优势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海岛开发开放政策,包括政策制定、税收减免、财政扶持与融资、手续简化和减少行政事业收费、支持偏远海岛发展、海岛能源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投资补助和海岛保护补助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政策落实的保证措施。以期为加快我国海岛开发开放步伐,加大海岛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促进海岛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海岛绿色发展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本文提出海岛绿色发展指数(IGDI)概念,从能源消耗与资源利用、环境管理与治理、环境质量与安全、经济增长质量、绿色生活水平、公众满意度等6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海岛绿色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MATEL与AHP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岛绿色发展关键影响因子进行识别,并以12个海岛县(市、区)(以下简称“海岛县”)为例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1)经济聚集程度(2.15)、单位GDP能耗(2.01)指标影响度大于2,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碳排放强度、生态损害和环境污染情况、岛陆开发程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生活垃圾处理率等指标影响度均大于1,反映出环境管理与治理、能源消耗与资源利用、经济增长质量是决定海岛绿色发展成效的关键。(2)12个海岛县的海岛绿色发展指数评价值均值为74.37,其中嵊泗县的评价值最高(88.24),崇明区的评价值最低(65.57),反映出我国海岛绿色发展程度整体不高,海岛之间的绿色发展程度差异较大。(3)推动海岛绿色发展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海岛综合管理,推动海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实施海岛生态整治修复,提升海岛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海岛调查力度薄弱,海岛变迁快,海岛的数量和面积不精确。同时,海岛的变迁对于生态和环境影响重大。本文基于海岛变迁问题做了大量调查研究,讨论了海岛的数量、变迁、权属等问题的原因,即海岸线扩展使部分海岛变为陆地;海水、海风侵蚀,海岛消失;人为作用的影响等等。呼吁对海岛要合理开发利用,综合考虑,尽可能保持海岛的自然状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强海岛资源管控、保护海岛生态环境,促进海岛综合服务功能有效发挥,是我国海岛管理向综合管控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在总结我国海岛保护与管理现状基础上,剖析海岛保护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海岛管理面临的形势,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海岛综合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