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效应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西南岩溶地区面积78万km2,地下水系统包括裸露岩溶水系统和覆盖-埋藏型岩溶水系统两大类。由于降水丰富、地下岩溶发育,西南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在43万km2调查区内,具有地下水天然资源量1762.82×108m3/a,岩溶地下水允许开采资源量615.70×108m3/a。近年来,通过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在地下河、表层岩溶水和蓄水构造岩溶水打井开采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环境效应。但由于西南地区岩溶水开发难度大,区域经济落后,西南岩溶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程度普遍较低,已开采量为98.32×108m3/a,仅占允许开采量的15.97%,剩余地下水潜力资源量517.38×108m3/a。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 ,至 2 0 0 5年城市缺水为 110 4 2 .5× 10 4m3 ,占需水量的 17.1% ,其中大连城区 (金州以南地区 )缺水 9890× 10 4m3 ,占缺水量的 89.6 %。开发利用滨海河谷地下水资源 ,建立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 ,不仅可以治理大连地区严重的海水入侵问题 ,增加水资源量 ,满足当地农业及生活用水 ,同时可弥补城市供水的不足。根据前人工作成果分析及野外实地勘查 ,大连市适于建设河谷型地下水库的滨海河谷有 2 2条 ,建成后的总库容量 10 36 0 2 .9× 10 4m3 ,开采资源量 2 5 76 6 .88× 10 4m3 ,可增加开采资源量 12 5 4 2 .4 5× 10 4m3 。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天津市是我国主要缺水城市之一。1990~2000年地表水年平均用水量16 33×108m3,地下水年平均用水量7 11×108m3,地下水的供水比例约占30%左右。1990~2002年,按全国统一部署,对天津市地下水资源进行了新一轮评价,评价结果是天津市地下水天然资源为18 13×108m3 a,矿化度小于5g L的天然资源为15 75×108m3 a,可开采资源为8 27×108m3 a,其中浅层水2 58×108m3 a,深层水3 56×108m3 a,隐伏岩溶水1 24×108m3 a,山区1 10×108m3 a。天津市地下水开采程度已达90 45%,除蓟县、宝坻、宁河、静海略有盈余,其余各区、县已超采。要解决天津市规划需水量(2010年)56 76×108m3 a的要求,必须采取外调水源、工农业节水和污水回收利用、海水淡化利用、利用坑、塘、洼、淀尽可能拦蓄汛期弃水等措施。天津市每年7×108~8×108m3的地下水资源为多年稳定补给的地下水资源,属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但必须调整开采布局,压缩深层水的开采量,以遏制地面沉降继续发展。在连续干旱年份,为解决城镇生产及生活用水的燃眉之急,保证城市供水安全,建立一种非常规的并有一定开采周期的应急供水水源地,可缓解一部分供水压力。经初步论证,蓟县平原区和宝坻中北部第四系全淡水区及邻近的咸水分布区,有望建成大型集中供水水源地。经勘查,蓟  相似文献   

4.
河西内陆河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及水资源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河西内陆河水资源产生于祁连山区 ,河流出山以后依次穿越山前洪积扇、走廊南部盆地、北部盆地 ,最后进入尾闾湖 .由于山前洪积扇、南北盆地及河床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巨大的蓄水能力使地表水易于转化为地下水 ,出山水量的很大一部分渗入地下避免无效蒸散损耗 ;同时由于特殊的串珠状水文地质盆地构造 ,水资源具有同源性和多次转化特点 ,使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研究表明 ,1999年河西水资源总量为 6 3 79× 10 8m3 ,其中 ,地表水资源量为 5 8 36× 10 8m3 ,地下水资源量为 5 6 39× 10 5m3 ,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高达 5 0 96× 10 5m3 .三个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达到 6 1 4%~ 2 11%  相似文献   

5.
济南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地下水资源概况济南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南部为泰山背斜北翼 ,富含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 ,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 ,含松散岩类孔隙水 ,局部含裂隙水。经计算 ,全区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资源补给量为 13 396× 10 8m3 a ,其中岩溶水补给量为 5 795× 10 8m3 a ,孔隙水 7 531×10 8m3 a ,多年平均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 13 32×10 8m3 a ,其中岩溶水 5 76× 10 8m3 a ,孔隙水 7 55×10 8m3 a。岩溶水主要赋存于泰山背斜北翼山前地带。孔隙水主要赋存在山前倾斜平原及北部黄河冲积平原。地下水资源量随时间变化 ,主要受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6.
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研究地下水资源赋存规律,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及开采潜力评价,对区域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莱州市平里店—驿道地区所在的1∶5万平里店图幅区域作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水文地球化学调查、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手段,查明了研究区内各水文地质单元的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地下水资源计算分区(包含11个计算组、2个计算亚组),通过资料统计法和开采量调查统计法统计了各计算分区一个水文年内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计算并选用合适的水文地质参数,运用水均衡法计算出区内降水入渗补给量、河流渗漏补给量、灌溉回渗补给量、侧向径流量及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各计算分区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作出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3915. 675×104 m 3/a,王河水文地质区松散岩类孔隙水涌水量>500m3/d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较大,其余各计算分区、组及亚组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一般。  相似文献   

7.
董英  田芳  党学亚  邵景力  崔亚莉 《地质通报》2008,27(8):1157-1164
如何评价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黄河西岸非完整岩溶水系统的地下水资源是一个难点。通过建立区域模型(1km×km)和嵌套水源地模型(100m×100m),利用大尺度的区域模型为小尺度的精细水源地模型提供边界水头。通过6种不同的开采方案模拟的结果,分析了黄河西岸水源地开采对周边水源地和区域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确定了天桥岩溶系统中各子泉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万家寨水库蓄水对地下水循环补给的影响,评价黄河西岸水源地可开采资源量为60×104m3/d。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鱼卡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卡河流经2个次级断陷盆地,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0 236.58×104 m3;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 764.55×104 m3。其中鱼卡盆地地表水资源量为10 123.06×104 m3,地下水量为6 967.85×104 m3;马海盆地地表水资源量为9 145.44×104 m3,地下水量为10 796.7×104 m3。鱼卡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为226.3×104 m3,占地下水资源量3.2%;马海盆地地下水开采量为619.8×104 m3,占地下水资源量5.7%。通过对流域地下水资源利用研究表明,随着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力度加大,下游出现了地下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例如,流域地下水不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进一步加剧下游生态环境更加恶化,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流域地下水资源,是关系到流域下游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凡炳文  陈文 《地下水》2011,33(5):37-38,155
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以参证站水文资料为依据,按照行业技术标准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对庄浪县地下水资源量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估得出:庄浪县地下水资源量为2836.9万m3,其中纯地下水资源量为389.7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为871.1万m3;2009年开采率为12.98%;葫芦河、水洛河流域尚有较大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宁夏河套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套平原为宁夏国民经济重点开发区 ,预计 2 0 10年平原区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需求量 9 86 3× 10 8m3 a ,平原区各市、县水源地开采储量均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 ,地下水的过度集中开采已造成不同程度的地下水和环境地质问题 ,如何合理持续地开发地下水资源 ,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的赋存和埋深是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内容。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快、综合成本低、观测尺度大等诸多优势。基于遥感的地下水资源评估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也是遥感应用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回顾总结了遥感技术在评估地下水赋存和埋深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评估技术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因子模型评估法、多因子综合模型评估法、重力卫星数据评估法3种。得出以下结论①地下水遥感评估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模型方法更加多样,精确度不断提高,可以作为传统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②遥感评估地下水赋存的研究发展迅速,但针对地下水埋深信息的评估研究进展相对缓慢;③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地下水资源遥感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的赋存和埋深是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内容。遥感技术具有数据获取快、综合成本低、观测尺度大等诸多优势。基于遥感的地下水资源评估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也是遥感应用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回顾总结了遥感技术在评估地下水赋存和埋深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根据不同评估技术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单因子模型评估法、多因子综合模型评估法、重力卫星数据评估法3种。得出以下结论: ①地下水遥感评估技术经过多年发展,模型方法更加多样,精确度不断提高,可以作为传统地下水资源勘察的重要辅助手段; ②遥感评估地下水赋存的研究发展迅速,但针对地下水埋深信息的评估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③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技术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运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地下水资源遥感评估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Impacts of afforestation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quality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lans to double the proportion of land under forest cover in Ireland by the year 2035 have been initiated. The plan, primarily financially driven, ignores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forestry, particularly impacts on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quality. Since groundwater supplies almost 25% of Ireland's total potable water, these impacts are important. Field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afforestation leads to a reduction in runoff by as much as 20%, mainly due to interception of rainfall by forest canopies. Clearfelling has the opposite impact. Implications are that uncoordinated forestry practices can potentially exacerbate flooding. Groundwater recharge is affected by forestry, largely due to greater uptake of soil water by trees and to increased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forest soils, arising from higher organic contents. Recharge rates under forests can be reduced to one tenth that under grass or heathland. Groundwater quality may be affected by enhanced acidification and nitrification under forests, due partly to scaveng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ants by forest canopies, and partly to greater deposition of highly acid leaf litter. The slower recharge rates of groundwater under forests lead to significant delays in manifestation of deterioration in groundwater quality. Electronic Publication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本文分析了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开采现状,探讨了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采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基于识别后的模型进行了水资源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3年研究区地下水系统均衡分别为-7 73×108、-6 02×108、-5 95×108和-4 38×108m3,地下水系统的补给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山前迳流补给,主要的排泄是人工开采。多年平均地下水补给资源量为22 98×108m3。平谷和昌平地区地下水还有开采潜力,密云-怀柔-顺义(密怀顺)平原和城近郊区地下水已过量开采。山前郊县地下水水质优良,城近郊区、大兴、房山和通州部分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差。文章最后分析了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华北平原长期的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了复杂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并引发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为建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国家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在大量前人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近50年来地下水动力场演变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揭示了包气带结构变化影响下包气带水力参数的变化,研究了深层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咸水移动和资源量转换机理;利用改进的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2001—2010年华北平原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计算了最新的地下水资源量。分析了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评价,给出了华北平原地下水的优化调控途径,目前正在以高精度地下水流数值模型为核心,模拟各区的地下水优化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16.
刘炳仑 《水文》1997,(3):16-18
通过孢粉分析手段,利用孢粉组合及其孢粉学资料,能进行划分,对比地层和确守质时代,进面是恢复古植被和古环境,为寻找到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参考依据,并将孢粉找民水文地质勘探等密切配合,探索和寻求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从而为大力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作了大胆构要卢。  相似文献   

17.
文章指出不考虑地域、条件,一律采用《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的不合理性。提出了用负荷控制来代替目前采用的污染质排放的浓度控制、总量控制,并从石家庄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出发,建立了以该市地下环境系统最大限度容纳污染质为目标的线性最优化模型;得出该市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排放浓度;求得了污水允许渗入量区间和地下水开采模数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下水资源空间数据库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评价工作涉及到的数据信息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数据的层次结构模型,进而提出了空间数据库图层的划分方案,结合Ma pGIS软件系统的数据格式给出了空间数据库的图层与属性的存储结构,并探讨了与空间数据库相关的数字制图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下水领域中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GIS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地下水资源领域的研究日益广泛和深入。笔者着重阐述了GIS在地下水领域的应用及最新发展,同时对GIS在地下水应用中的优点和局限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