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以民用机场拟建甚高频(VHF)遮蔽角的测绘实践和方法为例,阐述如何测定拟建甚高频(VHF)四周范围内障碍物的遮蔽角,并根据测定甚高频(VHF)的遮蔽角值,为障碍物的限制高度评估提供精确数据依据,及时拆除影响较大的障碍物,净化民航机场电磁环境,为申请甚高频(VHF)正式批复、建设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2.
针对雷达遮蔽角计算效率不高、雷达探测信息可视化不及时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快速计算雷达遮蔽角的方法,考虑地球曲率对遮蔽角计算的影响,绘出雷达不同高度层的可视域。并以全球影像数据和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等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开发基于WebGL协议和B/S架构的遮蔽角分析系统,实现雷达可视域及遮蔽角信息的实时可视化,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中直观、动态、实时地展示雷达可探测区域,为雷达阵地部署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各型天气雷达大量建设部署,却仍缺少准确直观判断单站雷达净空环境和组网雷达探测盲区分析软件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天气雷达选址软件。软件使用雷达站点、数字高程模型、遮挡障碍物等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绘制单站雷达遮蔽角图、等射束高度图及组网雷达等射束高度拼图。通过Python语言编程,结合数字高程模型计算雷达站点的遮挡仰角、遮挡方位与等射束高度最大探测距离,分析所选站址净空条件。利用湖北省天气雷达网作为实际应用背景,与视程客观分析软件展开结果比对。实验结果表明:天气雷达选址软件应用数字高程模型等地理信息数据可算出拟选站址四周的遮挡情况,显示天气雷达的实际探测范围,为雷达建设组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天气雷达站址选择的有效地理视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飞 《测绘科学》2013,38(3):203-204
本文在详细介绍了雷达遮蔽角图和雷达等射束高度图的制作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天气雷达的有效地理视距,开发了天气雷达有效地理视距分析系统。该系统能自动绘制雷达遮蔽角图和等射束高度图,并能对天气雷达候选站址的有效地理视距进行分析,这能为寻求天气雷达最佳候选站址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5.
雷达在某个方向上发现目标的最小高低角叫遮蔽角[1]。快速准确计算出气象雷达各方向的最大遮蔽角能够为雷达站的点位和天线高度提供设计依据。本文以某机场为例,在不考虑植被或建筑物高度的提前下,利用等高线数据,采用GIS的空间叠置分析功能快速计算该机场气象雷达每隔2。5°方向的最大遮蔽角。相比传统的断面计算法,GIS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希望能够引导读者注重GIS在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李虎  王建宇  洪光烈 《遥感学报》2022,26(10):1935-1945
以高精度和高垂直分辨率探测大气区间对流层顶—平流层底UTLS(Upper Troposphere/Lower Stratosphere,5—35 km)的温度和水汽廓线是提高大气条件变化监测水平的关键,而利用激光掩星方法同时探测温度和水汽则是对现有探测技术的重要补充。本文研究了激光掩星协同探测和反演温度和水汽分子数密度的方法,其中重点研究了双吸收波长近红外激光反演温度的方法,具体为从近红外波段氧气吸收光谱中,选择2个不同跃迁能级对应的特征吸收峰,在每个吸收峰附近各选出1个吸收线,利用2个吸收线对应的双吸收波长激光以及参考线对应波长激光进行掩星探测,进而由探测数据反演出温度。整个温度和水汽协同反演步骤是先反演温度廓线,然后由温度廓线以及5 km参考高度处的压强先验值计算得到压强廓线,最后在温度和压强廓线基础上,结合水汽单吸收波长和参考波长激光掩星数据,反演得到水汽分子数密度廓线。此外,本文对探测和反演过程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在近红外波段选择合适的氧气吸收波长和水汽吸收波长,模拟得到掩星透过率数据,以此反演得到温度和水汽分子数密度廓线。并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分析,明确了反演过程中的误差项及其传递关系,结合数值仿真结果,说明了各个误差项的影响大小。结果显示,在UTLS区间内,温度反演误差总体小于1.05 K,水汽分子数密度反演误差总体小于4%,该误差范围说明了温度和水汽协同反演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机场导航台遮蔽角的计算能够为飞机提供飞行保障,保障雷达在各方向上的安全扫描.常规的计算方法都是基于格网DEM采用通视分析(LOS)的方法进行计算,无法使用机场建设前期未经格网化的地形图数据.文中针对机场设计阶段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地形图高程线的改进LOS分段斜率比较法(SK-LOS),通过对数字地形图上的高程线数据进行抽稀和索引,筛选符合求交条件的高程线,实现各方向遮蔽角的快速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实现计算的流程化处理.通过在云南省某通用机场导航台建设中的实践表明,该方法较传统的LOS方法效率提高100% 以上,计算结果准确可靠,精度满足机场导航台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孙旭 《测绘科技》1996,(4):29-34
本文论述了数字地图自动高程修正,雷达遮蔽角自动计算的基本原理,同时,给出了雷达坐标系统转换的基本公式,并在此基础上,验证了一个雷达坐标系统转换的简易公式。  相似文献   

9.
关于绝对重力仪凸轮驱动机构的国内外文献暂未给出相应的凸轮廓线的计算公式,拟采用多项式函数设计了凸轮理论廓线、工作廓线、压力角、曲率半径,并得出了一组合理的凸轮参数.  相似文献   

10.
TRMM PR雷达与阜阳雷达降水资料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成刚  葛文忠  魏鸣 《遥感学报》2003,7(4):332-336
选取了1998年与1999年HUBEX观测资料,将TRMM卫星上的星载降雨雷达PR与阜阳的713数字化天气雷达资料在以下3个方面做了比较:(1)强度场的分布;(2)平均反射率廓线;(3)灵敏度。分析、比较结果可知阜阳雷达在探测灵敏度和水平方向的分辨率要高于PR,但由于波束宽度、衰减和资料转化过程计算误差的原因,其远距离处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有一定偏差。PR波长短,对衰减敏感,尤其是在垂直方向上经过强衰减后,订正值仍偏小。但由于探测方式的不同PR在水平方向上不存在衰减的问题,且其资料分布均匀,因此提出一种用PR资料来订正地基雷达资料的方法用以提高地基雷达探测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恶意软件的特征、危害性及其防范与清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意软件已成为社会公害,其泛滥是继网络病毒、垃圾邮件后互联网世界的又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恶意软件的特征及其危害性,指出了防范恶意软件的一些具体措施,列举了清除恶意软件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建设目标、技术路线、软件总体框架及软件构成等四个方面通过阐述了国土资源部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并对基于基础平台进行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化建设所需具备的条件、适用范围和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黄欣 《北京测绘》2007,(2):40-43,26
从1:2000比例尺数字地面模型(DEM)和1:2000比例尺正射影像(DOM),设计与实施过程入手,系统的阐述了数字地面模型(DEM)和正射影像(DOM)的设计与实施过程和方法。成果的精度经全野外实地全站仪检测比较,符合成图的精度要求,结论认为这项成果能够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导航与位置服务是继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之后又一发展非常迅速的新兴信息产业。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探讨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及其产业布局的构成。然后,根据该产业的特点,进一步阐述了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前沿技术及趋势;这些前沿技术涉及协同精密定位、社会感知与计算、与5G相融合的通导一体化、与无人机器人相融合的智能导航等。最后,以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给出了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主要包括关键技术推广、人才培养、重大战略规划、核心芯片与软件平台、标准制定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工作是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的重要工作,本文研究如何将办公自动化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与测绘成果检查验收单位工作相一致的管理系统,协调项目中不同角色人员的工作,方便单位领导监控检查验收工作进度与结果,有助于数据的统计。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管理与发布信息系统设计依托于国土资源部内外网和单机版环境,采用成熟先进的.NeT、数据库、XML等技术,实现了各类数据的管理、查询与维护。系统包括科技成果登记管理发布子系统、科技奖励申报管理发布子系统、外事资料和考察报告汇交子系统和科技成果网4个子系统。系统设计具有先进性、开放性和安全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梅洋  李霖 《测绘科学》2006,31(1):115-116
针对地图中的一类特殊符号,提出了半线半面符号的概念,对这类符号的构造特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该类符号进行了结构化描述,并在计算机环境下实现了半线半面符号的自动绘制。  相似文献   

18.
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测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于洲 《测绘科学》2011,36(6):238-240
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空间技术等与测绘相关的各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特点,总结了科技进步对测绘发展的重大影响,指出科技进步使测绘的工作对象、服务主体、应用范围等持续拓展,推动了地理信息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析数字化测绘与信息化测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化测绘是在数字化测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从概念和形式上解数字化测绘和信息化测绘的异同,从测绘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产品形式和存储方式,以及测绘产品服务保障的不同侧面进行分析,试图从测绘生产、测绘产品及服务的全过程描述信息化测绘的优势和特点,从而加深对信息化测绘的认识,明确信息化测绘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条件,了解信息化测绘在实时化服务方面的本质特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项目中的实物指标调查测绘方案。基于GIS地籍数据,配合河南省高分卫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省级数据与应用中心自2016年至2020年数据,使用2次750m通场的厘米级航空摄影数据和1次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可见光光学倾斜摄影和激光点云成像数据,最终形成13张细化标注农作物和树木种类的亚米级彩色平面地图,4张亚米级建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三维地图,2张厘米级建筑物及其他附属设施三维地图,形成全面控制近5年征迁地区实物评价的最终指标数据。本文个案在该数据的支持下,征迁过程迅速高效完成,虽然也经历了部分诉讼调解过程,但最终对本文个案测量数据的支持率和认同率均为100%。本文调查测绘方案对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项目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