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建立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生态监控区的设想,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溢油风险及应急体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着胶州湾及邻近海域,分析发生的溢油事故和出现的溢油隐患,研究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与溢油的危害和损失,探讨溢油应急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溢油应急体系的发展思路、措施和方向,为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海洋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胶州湾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根据2003年5月和8月对胶州湾进行的两次现场调查,采用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该海域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2003年5月胶州湾全湾表层海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均浓度为12.6μg/L,略高于8月份(10.3μg/L);各站位含量有变化,河口及邻近海域站位高于其他站位;表层海水含量高于底层海水。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氮、磷浓度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近岸海域影响氮、磷含量、时空分布的主要物理、生物化学过程,建立了胶州湾海域非保守物质(氮、磷)的水质预测模型。模型将氮、磷及与其相关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作为状态变量,模拟了胶州湾海域夏季各状态变量浓度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胶州湾北部氮、磷浓度最高,湾中央及湾口海域水质较好,各变量垂向分布均匀。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测结果及历史资料较为符合。  相似文献   

5.
根据崂山头、朝连岛、灵山岛一个月的潮位资料,采用三角形网格的分步杂交方法,建立了胶州湾及邻近海域的二维变边界潮流数值模型。并模拟了大、中、小潮三种潮汛条件下的潮流场,水位场及余流场。得出了胶州湾高潮水域面积、潮间带面积,湾口累积流通量等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6.
在潮流数值模型中,采取了如下办法表示桥墩:桥墩造成的截水面积通过减小水深来实现,桥墩的阻尼通过增加底摩擦实现。根据以上水深处理和水力学实验给出的阻尼系数,在胶州湾及邻近海域计算潮流场基础上,预测了青岛海湾大桥对胶州湾潮汐、潮流及余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西涌湾及邻近海域物理自净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规则三角形网格和分步杂交方法建立了西涌湾及邻近海域的二维变边界潮流数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相应海域的拉格朗日余流模型,对拟建排污口标识质点的运移轨迹进行跟踪,通过计算公式,给出了西涌湾及邻近海域的水交换活跃区和滞缓区,并为拟设排污口进行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胶州湾围垦行为的博弈分析及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十几年来大面积的围填海活动,给胶州湾及其周围海域造成了地貌形态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动植物的灭绝等危害.文章采用博弈法对胶州湾的围垦行为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因此造成的环境改变和生态破坏,回顾了已采取的措施,提出了控制胶州湾围填海,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胶州湾叶绿素的浓度、分布特征及其周年变化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2003年6月-2004年5月对胶州湾及邻近海域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变化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周年调查.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叶绿素a全年平均浓度为2.81mg/m^3,月平均浓度变化范围为0.73-8.44 mg/m^3.整个海域叶绿素a浓度周年变化呈现双峰型,分别在夏季8月和冬季2月出现两个高峰,但是不同区域的变化幅度不同,其水平分布格局为湾内高于湾外,湾内北部高于南部.营养盐浓度变化与叶绿素a浓度的变动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在局部海域硅酸盐对冬季浮游植物水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综合分析营养盐、叶绿素a和浮游动物的周年变化及其之间的关系显示,下行控制(Top-down control)在胶州湾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动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2年6~9月和2003年7—8月逐月在浮山湾海域进行的浮游动物调查资料,分析和讨论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结果表明:在浮山湾海域,2002年6—9月的调查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2种,隶属6门;在2003年7—8月的调查样品中,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4种,隶属5门;节肢动物门种类占所鉴定出的浮游动物种类的比例为76%~79%,节肢动物门占有所调查浮游动物种类的比例比较稳定。把浮山湾海域调查发现的浮游动物种类结构与胶州湾、南黄海和东海海域调查发现的浮游动物种类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①以上4个海域调查发现的浮游动物共有种有16种,浮游动物不同种达71种;②浮山湾与胶州湾虽然都为近岸、近海海湾,但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调查发现有14种不同的浮游动物;③浮山湾和胶州湾与南黄海和东海海域,调查发现的不同种类浮游动物达41种;④浮山湾海域调查发现的独有种浮游动物有17种,与4个海域调查发现的相同种浮游动物的数量(16种)基本接近。沿着胶州湾、浮山湾、南黄海、东海的海域,研究随着区域的不同浮游动物种类结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1.
吴奕 《海洋信息》2001,(1):26-26
乐清湾40余万亩浅海滩涂,业已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聚宝盆。据乐清市水产主管部门统计,1999年该市海水养殖向积已达11.4万亩,海水养殖产景达5.6421万吨,养殖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3强,全市从事海水养殖的劳力达2.73万人,渔民劳均收入2.75万元,海水养殖已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沿海渔民勤劳致富的好门路。 乐清湾系我国著名的大海湾之一,是我国海水养殖的发祥地之一。改革开放后,乐清湾海水养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经多年努力,养殖品种增至30余种,鱼、虾、蟹、贝、藻齐全。尤其  相似文献   

12.
厦门湾上屿附近海域初级生产力及相关要素的时间系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96年9-10月在厦门湾上屿附近近海域定点站连续6个航次测定了初级生产力和其它水文、化学和生物学要素,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研究了初级生产力及相关要素的时间变异特征,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颗粒有机碳(POC),总悬浮颗粒物(TSM)和营养盐等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表明了沿岩水域海洋过程发生的短暂性和沿岸水体中颗粒物质来源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青岛市浮山湾、汇泉湾、崂山湾海滩与海底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距今12000a,世界洋面已上升至今日海面以下60m处。而后海面继续回升,在距今6000a时,海面已上升到比今日海面还要高3~4m的位置,这就是汇泉广场下面存在海相地层的原因。也是唠山太清官门前存在干枯小泻湖的原因。大约在距今6000a时,青岛市的浮山湾、汇泉湾、唠山湾已经形成,并在海湾中,形成最初的海湾沉积。自那时以来,崂山湾变化不大;而浮山湾、汇泉湾则发生明显的变化。浮山湾展示为宽阔的沙滩形态,自上世纪60年代在燕儿岛建立船厂以来,大面积的沙滩已经消失。目前所见海岸完全为人造海岸,现已不存在海滩。汇泉湾与汇泉广场的填平有关,早期的海岸线,有可能到达中山公园的院墙一带。现在所见的第一海滨浴场也是人为建设所致。  相似文献   

14.
全新世胶州湾海侵及大沽河古河口湾的形成和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更新世盛冰期低海面时,胶州湾为陆地,大沽河流于其上,河口在黄海陆架边缘。全新世海侵时,海水沿古河道侵入,约在9.6kaB.P.左右,胶州湾地区被海水淹没,并于湾顶西北侧形成196km^2的大沽河溺谷型河口湾,当时大沽河河口退缩至今谈家庄一沽河镇(李哥庄)一带。随后,河流泥沙在该河口湾快速淤积,形成十余米厚的水下冲积扇和1~2m厚的冲积层,将溺谷湾充填。约在4kaB.P.左右大沽河河口外延至现今营海码头村、三角底一带。  相似文献   

15.
桑沟湾和胶州湾沉积物耗氧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浅海海域底层在碳元素生物地化循环中的作用,采用现场取样培养法测定了黄海桑沟湾和胶州湾的沉积物耗氧率。桑沟湾5月和8月的沉积物耗氧率分别为15和24 mmol.m-2.d-1;胶州湾8月的沉积物耗氧率为18 mmol.m-2.d-1。回归分析表明,2个湾的沉积物耗氧率分别与沉积物表层的有机碳和总氮含量正相关。取呼吸商为0.8,得到桑沟湾底层对有机碳的矿化率占水层初级生产力的102%(5月)和67%(8月),胶州湾底层对有机碳的矿化率占水层初级生产力的28%(8月)。取桑沟湾颗粒有机碳的生物沉积速率为236 mg.m-2.d-1,得到底层对有机碳的埋置效率为40%(5月)和3%(8月),埋置的有机碳占水层初级生产力的69%(5月)和2%(8月);胶州湾颗粒有机碳的自然沉积速率为251 mg.m-2.d-1,底层对有机碳的埋置效率为32%(8月),埋置的有机碳占水层初级生产力的13%(8月)。  相似文献   

16.
三沙湾浮游动物的分布及其与兴化湾,东山湾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林景宏  陈瑞祥 《台湾海峡》1998,17(4):426-432
本文分析了三沙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娄群、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文中还就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以及中优势度等民兴化湾和东山湾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测定了在厦门湾上的屿附近海域定点站6个航次所采集悬浮颗粒物中Fe,Mn,Al,Ti,Ba和Ca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结合相关要素,探讨了该海域悬浮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对悬浮颗粒物中Fe,Mn,Al,Ti,Ba和Ca等元素的垂直分布与时间变异研究发现,它们多数与悬浮颗粒物关系密切,沉积物再悬浮作用是控制水体尤其是底层水悬浮颗粒物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1409号"威马逊"台风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本文首先以铁山港海域的潮位站和气象站实测资料为基础,对铁山港海域的风暴增水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铁山港湾内最大风暴增水值要大于湾口处,通过对历史增水值进行重现期推算可知1409号台风造成的最大增水强度达到了200年一遇。台风登陆期间铁山港海域发生先减水后增水的现象,是因为铁山港海域的风向发生了转变,先是吹离岸风,后改为向岸风。然后基于MIKE21和Holland台风风场建立二维风暴潮数学模型分析了1409号台风的最大增水空间分布规律,模型结果显示地形与风暴潮增水的关系十分密切,铁山港内部湾顶位置处最大风暴增水超过了3.2 m,比铁山港口门处增加了1.2 m,因此需要格外重视铁山港湾顶处的风暴潮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9.
Horizontal wind fields over Funka Bay during cold air outbreaks were simulated using a 3-D meso-scale atmospheric model. The simulated wind fields over the bay have a positive curl in the north and a negative curl in the south. These wind fields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current in Funka Bay using a barotropic ocean model. The simulated current pattern was composed of two vortices—one with anti-clockwise vorticity in the north and the other with clockwise vorticity in the south—and wa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o that simulated by the uniform wind fields. This is because the wind stress curl effect on the vorticity production in Funka Bay opposes and overwhelms the bathymetry torque effect during cold air outbreak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wind fields caused by the land topography around a shallow lake or bay cannot be neglected in simulating its currents.  相似文献   

20.
Uranium in coastal sediments of Tokyo Bay and Funka Ba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sediment cores from Tokyo Bay and Funka Bay were analyzed for U and its isotopic ratio,234U/238U, after dissolving them in 0.1 M HCl, and 30% H2O2 in 0.05 M HCl. A small fraction of U in the anoxic sediments was dissolved in 0.1M HCl and even the added yield tracer,232U, was lost. The isotopic ratio of H2O2 soluble U in the sediments was equal to that of seawater, suggesting that the H2O2 soluble U in the sediments is authigenic. The 6M HCl solution dissolved part of the lithogenic U besides the authigenic U. The depth profiles of U from the two bays resembled each other. The authigenic U comprised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U even at the surface and increased with depth down to 70 cm, showing small maxima at about 20 cm. The concentration of refractory U was nearly constant with depth and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elagic sediments. The highest U concentration, 6 µg g–1 which was about 5 times that of the pelagic sediments, was observed in the layer between 70 and 160 cm depth in Tokyo Bay. The annual sedimentation rates of U in the Tokyo Bay sediments were 2.6 tons at the surface and 7.0 tons at the 70–160 cm depth. The increase in U with depth should be due to the deposition of interstitial U either diffusing downward from the surface indicating the trapping of seawater U, or otherwise diffusing upward from the deeper layer indicating the internal cycling of U within the sedi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