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结构特征的地图上带晕线多边形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建立GIS的过程中,从现有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带晕线多边形是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上最主要的地物要素类别之一,文中在地图二值图像的基础上,根据带晕线多边形的结构特征,利用一系列图像变换技术,首次成功地实现了带晕线多边形的自动识别与提取。提出并实现了用于带晕线类多边形影像分割的4方向RLS变换方法,详细讨论了收缩变换、扩张变换、细化、开图形删除和带晕线类多边形的识别等算法。实验表明,利用文中所述方法进行带晕线多边形识别与提取的正确率可达96%左右。  相似文献   

2.
CH20040844 基于遗传算法的线要素自动化简模型/武芳,邓红艳(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03, 32(4).-345~355 线划要素是地图上大量存在的最基本的地图要素,作为自动综合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化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分析总结现有线划要素化简方法的基础上,依据遗  相似文献   

3.
在多边形内填绘晕线的一种新算法张世强(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在机助制图中,我们经常要在多边形内填绘晕线,以反映各区域之间制图现象的质量或数量的差别。随着机助制图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在多边形内填绘晕线的算法在不断改进,如互连贯性算法,y连贯性算法,正反...  相似文献   

4.
专题地图上面状符号是由轮廓范围线加填充符号构成。轮廓线可以是多边形或光滑曲线,也可以是由折线和曲线组成,其自动绘制方法与一般线状要素同;填充符号可有多种形式,如晕线、字符、图案和其他符号,其自动绘制方法亦各不相同。在轮廓线内晕线的自动描绘,关键在于根据轮廓数字化的轮廓点坐标,按照给定的晕线参数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确定晕线端点的位置以及用自动绘图机将晕线端点有序地联结起来。本文介绍在多边形轮廓范围内(规定数字化轮廓点时沿轮廓边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计算晕线端点坐标的数学方法,以及晕线端点的排队、配对和输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CH972359 计算机彩色视觉在地图分色中的应用/黄华文(郑州测绘学院)…//测绘学报.—1997,26(2).—134~139 彩色地图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各个数据层,可以利用颜色信息有效地实现地图各个数据层的自动提取。用分光光度计对待扫描的标准色块进行颜色测量,然后用最小二乘法建立起颜色RGB分量与颜色三属性(HVC)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识别地图颜色的新方法,以及实现了彩色地图要素的自动分离。图7表2参7  相似文献   

6.
在正式出版的地图上,圆——扇形结构符号内各扇形面积一般用不同底色区分。而在单色图上或统计分析用的略图上,则往往以各种晕线代替底色(如图10)。本文将简要介绍带晕线的圆——扇形结构符号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地图上的硬多边图形特点,结合名称注记定位要求,将其分为凸硬多边形与凹硬多边形两种形式.建立在拓扑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称凹顶点与非对称凹顶点等概念、理论与基础模型体系,最后提出了硬多边形名称注记定位线确定模型.理论与实验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概念与模型逻辑严密、结论正确,对硬多边形地图要素名称注记自动定位具有基础支持作用,也对数字环境下硬多边形地图要素自动制图综合中的图形简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 俊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曾就读和进修于解放军测绘学院、武汉测绘学院。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地图学学会 (ICA)地图概念工作委员会委员、解放军测绘学院院长、测绘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内外知名的地图学家 ,也是国内地图成果和作品的权威评论家。高俊院士治学严谨 ,在 5 0多年的军事测绘教育与测绘科学研究工作中 ,致力于地图学的研究与发展 ,在地图学史、理论地图学、地图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Delaunay三角形法实现面状要素自动注记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代俊  耿留勇  兰燕 《测绘科学》2007,32(4):81-82,68
地图自动注记是自动制图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阐述了根据Delaunay三角形的逐点自动生成算法原理进行面状要素自动注记的方法。重点论述了图斑多边形的预处理算法和求取注记定位线的算法。在与长对角线法和水平切割中点线法相比后证明,这种算法不但能够处理所有常规形状的多边形,而且能够适应诸如凹形多边形等具有特殊形状的多边形。  相似文献   

10.
CH20001376 一种新的二进制地图矢量文件格式设计/赵琪,叶健拷,张志宏(郑州测绘学院)∥测绘工程.—1999(3).—26~29比较了二进制文件与文本文件的优缺点,以线状数据为例设计了便于文档序列化、易于面向对象 GIS 开发的二进制矢量地图文件格式。参3  相似文献   

11.
CH20010651 中国地图学史研究近况与发展设想/王均(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学.一2000(3).—56~59CH20010652 数字栅格地图的制作/洪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科学.—2000(3).—43~45,16阐述了数字栅格地图制作的技术流程,并对技术流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从方法上解决了扫描过程中因阈值选择不当而出现的断线、粘连现象,从原理上介绍了几何纠正。最后  相似文献   

12.
“4D”技术及其应用/林宗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测绘工程.—1997,(3).—1~5“4D”即数字地面模型、数字正射影象、数字栅格地图和数字线划地图。此文为作者随国家测绘局访美代表团出国访问,所见美国联邦地质调查局(USDS)推出的“4D”技术,结合我国测绘行业近年来的科技成果和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3.
软多边形地图要素弯曲识别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边界线构减点的坐标单调性变化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地图上软多边形要素弯曲识别模型,给定了弯曲的凸凹性定义,建立了弯曲的多种形态量化指标,规范了弯曲邻接关系的形式及确定方法。研究了模型在软多边形地图要素图形综合简化中的应用,形成了简化这类要素图形的三种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14.
面向对象制图编辑软件的设计与实现/黄文骞(大连舰艇学院)…∥测绘工程.—1997,(3).—18~25介绍面向对象的几个基本概念,程序设计方法,讨论了栅格符号与注记编辑软件设计、地图图象编辑软件设计等问题,说明了编辑软件的创建要点和层次关系分析。参4CH981304 地图扫描影象中文字、符号注记的自动提取/孙立新(哈尔滨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5.
《地图》1989,(2)
《非洲地图集》已经出版。现就其中总图的晕渲工作简介如下: 晕渲是地貌要素在地图上的一种表示方法,因此晕渲工作不能离开地图的总体要求。在接到任务后,首先认真阅读有关编辑文件,根据设计书规定的地图目的、用途和要求,确定工作方案。本图是全图集中的第一幅,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非洲的总面貌,更偏重于自然地理方  相似文献   

16.
CH20060640自动制图综合中的线目标位移模型=A Model for Road Network Displacement in Automated MapGeneralization/武芳,侯璇,钱海忠,邓红艳(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学报.-2005,34(3).-262~268数字地图制图环境下的自动综合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其中地图要素的关系处理又是自动综合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位移操作是关系处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以道路网的目标变形位移运用弹性力学思想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实现空间目标冲突的探测,进行目标的受力分析,运用平面杆件弹性体的受力变形模型,得到目标的位移量。该方法顾及目标间的…  相似文献   

17.
面向空间数据连续地图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骨架线端点匹配的面状要素渐变方法,通过在两个关键表达之间进行尺度内插,实时、动态地派生任意中间比例尺地图数据。首先,对面状要素在大小比例尺下的两重表达分别进行约束Delaunay三角网剖分并提取各自的骨架线特征;然后,使用最优子序双射优化技术对骨架端点进行匹配获得多边形边界上相对应的特征点序列;最后,在剖分边界的基础上进行分段常规线性内插,获得面状要素介于始末尺度之间的多尺度表达。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充分顾及了空间数据弯曲结构特征,对于光滑边界面状要素的渐变变换具有良好的渐变效果,可用于空间数据的连续地图综合和多尺度表达。  相似文献   

18.
CH20012162 我国地图学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数字中国”战略中的主要作用/王大新(中煤航测遥感局地图制印公司)//西北测绘信息.—2000(4)—3~6 CH20012163 现代地图制图理论与数字地图/闫志刚(中国矿业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研究所)…//上海测绘.—2000(4).—16~20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区域数字地形模型(DTM)的基础上,引入多边形覆盖的概念,研究了由数字化仪从地图上获取的各种非地形信息的矢量数据到DTM规则阵列的网格数据的转换,提供了从转换到求交、配准、叠加的系列算法设计,从而实现了由DTM提供的地形要素与多边形的非地形要素间的匹配覆盖。  相似文献   

20.
《地图》1994,(4)
毋河海教授─—勤奋的地图学者毋河海教授1933年12月生于河南陕县。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测绘工程学院地图学系,回国后在武汉测绘学院地图制图系任教。1979年赴西德法兰克福应用测量研究所进修自动制图与地囹数据库。1981年回国后,从事计算机地图制图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