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探矿工程》1975,(5):74-74
在钻进或扩孔过程中,发生粗径钻具埋、卡、夹钻等事故,通过提、拉、打、顶等处理方法无效时,一般采用反钻杆的措施。若在钻进时将安全接头安置在粗径钻具上端,需要反钻杆时则可从安全接头以上一次反回,无需反丝钻杆或多次反回,节约大量时间,安全可靠。见下图。工作原理:内六角上导管(2)与内六角下导管(5)用反丝扣联接。内六角上导管(2)通过六方活塞(3)带动内六角下导管、反粗径迴转。需要反钻杆时,从钻杆内投  相似文献   

2.
在处理卡、埋钻具事故时,往往要反回孔内钻杆,用手工操作不但费力而且有危险性。在深孔中反钻杆就更困难,损耗工具也多。根据这种情况,李鹏九同志建议用升降机反钻杆。经过多次试用,效果良好,深受工人欢迎,基本上达到反钻杆机械化。一升降机反钻杆装置(如图1)  相似文献   

3.
在钻进过程中,由于烧钻或其他原因造成孔内事故后,被迫先反取孔内钻杆再处理孔内遗留的粗径钻具是处理孔内事故常用的方法。众所周知,采用常规的钻具连接方法,在发生孔内事故后,要想把钻杆一次全部倒脱上来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反钻杆时不但要动用相当数量的反丝钻杆,而且还消耗较多的人力、物力、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钻进复杂地层,由于孔壁不规整,钻杆头常常倒入孔壁处,拖长事故处理时间甚至报废进尺,这是常见的事。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钻进时在钻杆与粗径钻具的连接处加上一个“安全”接头,便可大大简化反钻杆的工序。  相似文献   

4.
大屯煤电公司地质勘探队王洪文同志几年来研制出一系列处理孔内疑难事故的特效打捞工具,其中有不用反丝钻杆,便于将粗径钻具以上事故钻具提出的投球安全接手;割断孔内Φ89mm 以上各种套管的水压割管器;割断钻杆(公母丝锥无法套扣)的偏斜  相似文献   

5.
华北有色地质517队水井钻机配用φ114钻杆.一旦发生井内严重坍塌和挤夹钻事故,处理井内钻杆往往需花费许多时间. 后来,我队钻探技师孙殿友同志设计了反事故安全接头(见图).这种接头安在粗径钻具上头.它的传动顺序是:钻杆接头→上接头7→花键轴4→联结箍3→下接头2→粗径钻具.其工作动作是:上接头7的上头与钻杆接头相连接,下部丝扣是反扣与联接箍3连接一起,下端内孔是花键与花键轴4套在一起.平时钻进时,由于弹簧1的作用力,促使花键轴  相似文献   

6.
安全接手     
过去,为排除卡、埋钻事故,唯一的方法是用反丝钻具先处理钻杆、钻铤.这样就很费时间,并且劳动强度也大.现在,我们研制、采用了一种安全接手(结构如附图所示),从而革除了用反丝钻具处理事故的老办法.安全接手的特点是:1.结构简单,制做容易,成本低.2.可缩短事故处理时间,避免了繁重工序.3.避免事故复杂化,也避免因事故损失大量管材.  相似文献   

7.
1978年我队在集安高台沟石膏矿区钻探施工过程中,孔深320米时,由于下钻时钻杆丝扣没上紧,造成中途回扣跑管,加上孔内不清洁,致使粗径钻具被埋。处理这一事故时采用拉、打、顶都没起效果,最后决定反出钻杆后扩孔。反钻杆过程中,由于孔深,钻孔弯曲,反劲很大,以致先后出了两起严重的人身事故。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年来的经验,发生孔内挤夹埋钻等事故后,要想将孔内钻具拿上来,必须使用左丝钻杆来反。这种工具在我队是非常缺乏的。等待的括,势必影响生产,更严重的是会使事故复杂化。108队向阳河工区的广大职工打破了陈规旧律,以敢想,敢干的精神研究和试验成功了。以细丝厚壁接手代替右丝钻杆锁接头,用右丝钻杆代替左丝钻杆处理事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钻探施工中,在处理井内事故时,如用一般方法(提、吊、打、顶)无效,势必采取扩孔、消灭的办法.这就需要把井内粗径钻具以上的钻杆全部反出来.过去的传统方法是用大量的反丝钻杆做为反管的工具,既费时、费力,又须储备一大批反丝钻杆,而且也并不安全,有时也会造成重复事故.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道路"的教导,大胆提出用钻  相似文献   

10.
贾毅 《探矿工程》1993,(1):23-23
直径1.8至2.5m的大口径基桩孔施工,一直凭经验下放大口径钻头与钻具,事故多,钻杆折断频繁,特别在水上施工,困难多,施工进度得不到保证。河南省地矿厅第一水文队研制的ZZG-2Q式自动给进仪用8031单片机通过钻压、电流传感器,对钻压和钻杆扭矩进行实时监测,自动控制钻具下放速度,  相似文献   

11.
过去处理一次烧钻事故少则一天,多则五天。后来摸索出一套省时省力的方法,现介绍如下:我队使用的钻杆规格为φ43,钻具是φ55×3.5为外管、φ45×2为内管的单动双管钻具,钻头为φ56双管孕镶金刚石钻头。处理方法是:将事故钻具通过强力起拔,使其折断,折断的位置一般有两处,一处是钻杆上,另一处则是扩孔器上端。若从钻杆上折断,应先将所剩钻杆、异径接头、内管反掉。若从扩孔器上端折断,孔  相似文献   

12.
钻进过程中,粗径钻具因折断、糊钻、埋钻或受孔壁掉块挤夹脱扣而掉落孔底,采用带丝锥的反丝钻杆处理,易损坏钻具。简便的方法是:把端面加工4~5个矩形或偏斜水口的岩心管直接下入孔内;在事故孔深附近慢速下放,用管钳在孔口轻轻晃动,回转钻杆柱,把钻具套装入岩心管内。岩心管能顺利下至孔底,说明钻具已被装入。不开泵  相似文献   

13.
在深孔钻进时,一旦发生理卡事故就需反钻杆,使用安全接头可以节省反钻杆这一工序,起到快速处理孔内事故的作用,确保安全。如在苏北某孔,孔深500余米,发生烧钻,经强力提拔,拉力表反映是三吨半时(四股钢绳),拉断螺母折断,钻杆全部提出。一、接头结构(见附图)及使用安全接头是由上接头1、拉断螺母3、六方轴5、六方外套4和下接头7组成。其中六方外套与六方轴起扭转钻具作用,拉断螺母起联接钻具作用。当孔内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螺杆钻具外管的反扭矩作用而引起的钻杆脱扣事故,1990年我队受局委托在较短时间内研制成功比较理想的防反转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1978,(6):63-64
以往我队在钻探生产中,发生孔内烧钻、夹卡钻、埋钻等孔内事故,都是在强力起拔无效的情况下,采用反丝钻杆“反”的方法。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往往发生拉坏钻塔、拉断基台木、反坏钻机等设备事故,而且还可能发生钻杆“反”成几节、事故头靠壁、正丝钻杆“反”反丝钻杆等等复杂情况。处理事故时间长,不安全,浪费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6.
我队从事水文地质钻探施工多年,经常遇到孔内事故,尤其大口径水文钻探发生孔内事故,处理更为困难,遇到理、卡、烧等复杂事故时,在拉、打、顶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反、扩、掏,这样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次生事故的发生。我们在探求新的处理方法的同时,应用了深孔爆破技术,利用炸药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和强烈震动将事故钻具炸断或震活,拔出钻杆,捞起钻具,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往大部份使用的岩屑沉淀管接头的断面积较大,并且一般地均是直接与钻杆连接,当孔内发生粗径钻具的挤卡、陷埋等故障,而又用“提”、“打”、“顶”等处理办法无效后,就难以处理。既不能采用“反”、又不能采用“透”的方法,即是上部使用反事故接头(即安全锁接头)而采用“反”的方法,下部接头同样不能反出孔内来处理孔内所发生的故障。经使用了三用反事故沉淀管接头后,在处理上述事故  相似文献   

18.
我队从事水文地质钻探施工多年,经常遇到孔内事故.大口径水文孔事故处理困难,遇到埋、卡、烧等复杂井故时,在拉、打、顶无效的情况下,只好反、扩、掏,这样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且极易造成次生事故,机械不能正常运转,人身安全得不到保证.在探求新的处故方法中,应用了深孔爆破技术,即利用炸药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巨大爆轰压力和强烈震动将事故钻具炸断或震松,拔出钻杆,捞起钻具,达到恢复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钻探工作中钻杆断裂事故频繁发生,给钻探工作带来危害,据江苏各队反映,目前钻杆折断事故较多,有的机台一天断2~3次,严重影响钻探生产任务的完成,绳索取心钻杆折断情况更为普遍,使用寿命不长。因此认真分析钻具折断原因,采取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0.
钻杆折断是钻探现场经常发生的事故,它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发现,钻具级配不合理,是钻杆折断的主要原因。在复杂层中钻进,更容易发生钻杆折断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