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最近,朱训部长在几次会议的讲话中反复强调:学习十四大文件,贯彻十四大精神,对地矿部门来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把地矿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特摘要刊登他的讲话,供各单位联系实际,学习贯彻十四大文件精神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魏源  陈祥云 《江西地质》1998,12(3):233-235
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促进地勘经济的腾飞,地矿部党组提出地矿部门战略性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按朱基总理的指示精神,尽快实现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分体运行,实...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个精神指引下,地矿部门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是如何使地勘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如何管好地勘工作.笔者结合四川地矿部门的实际,就此提出一些初步想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董和金 《中国地质》1993,(2):11-12,10
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党的十四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地质勘探”,这对地矿工作者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促进地质勘查工作上一个新台阶,笔者就地质工作的若干问题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5.
党的改革开放方针给地矿工作带来了勃勃生机,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给地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振奋精神、加快地矿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使地矿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推上一个新台阶.基于这一共识,浙江省地矿厅认真总结了“七五”期间结构调整的经验并分析了“八五”所面临的新形势,采取了相应举措,使结构调整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6.
按照十四大精神的要求,90年代地矿工作要实现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为国家经济建设上新台阶提供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二是地矿工作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并纳入法制轨道;三是要增强自身实力,实现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国拨地勘费分配管理办法的改革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现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意见,以期开阔思路,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1998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山东省各级地矿部门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发扬伟大抗洪精神,深入贯彻实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面推进地矿行政四项政府职能,主动进位,服务全省经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1999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为全省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大会议精神,江苏省地矿局根据省委提出的要求,并结合地矿工作的特点进行了新的部署,一是抓队、处级干部和党员学习,换脑筋,进一步解放思想;二是真抓实干,加速结构调整,加快地勘单位走向市场的步伐;三是研究确定今后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加快地矿经济发展步伐,使省地矿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为此去年10月下旬召开了由局党组主持的队长、书记十四大文件学习研究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十四大精神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结合地矿工作改革开放面临的任务,以及新疆自治区“资源转换、矿业开发”、“贸易起步,产业联动”等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新形势,对于从根本上突破长期以来地矿工作实行单一的计划体制的束缚,建立社会主义地勘市场经济新体制,使我们在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在总结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基础上,有可能探索出地矿工作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的思维框架,全力推进地矿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  相似文献   

10.
一、普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党的十四大和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90年代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在本世纪末使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登上一个新台阶,在2050年实现国民经济第三步战略目标,地矿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更多的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尽管我国矿产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当前资源紧缺后备资源不足的有石油、天然气、钾盐、铜、铬铁矿、铂族金属、金刚石、硼、天然碱等10多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矿工作如何适应或走向这个新体制是需要考虑的大问题.本文仅就我国勘探地球物理的发展如何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并根据学科的特点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习党的十四大文件精神,笔者认为:加快地矿部门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是进一步调整好产业结构.一、当前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自1985年以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进入了统一部署、配套设计的全面改革阶段.改革的着力点是调整产业结构.以产业结构调整带动队伍结构调整,努力促进地矿工作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在全国都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精神。联系会议提出的任务、要求,结合各部门、各地区的实际,进一步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是当前推进党的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时机。对地矿部门来说,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其工作性质和担负的任务,加强其部门党建,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为此,仅就加强和改进地矿部门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4.
题名作者期页综合论评努力把地矿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朱训1 1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铀矿地质向云长2 5系统的全面发展黄世杰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口快建材地黄郑墉2 2质勘查单位企业化步伐用好用活国拨地勘费加速推进主宋瑞祥3 1业改革矿产储量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张文驹5 1务学习《政府工作报告》第四部分随记本刊记者.6 1地质勘查活动的经济学特征蒋承菘6 2切实加强矿产普查工作的几个问题张文岳7 1倡廉惩腐为地矿工作改革和发展董道华?5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指出,坚持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在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都要反腐败,把端正党风和加强廉政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地矿部系统各级监察部门及广大监察干部,旗帜鲜明地站在反腐败斗争的最前列,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倡廉惩腐,为地矿工作改革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大以来(1992~1996年)的五年间,甘肃地勘(矿)局,在困难中拼搏,在发展中创业,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改革和发展这一主题,团结奋斗,锐意改革,开拓创业,促进了地勘产业经济和地矿行政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全面超额完成了“八五”计划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局改革和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地矿部全面履行新职能的第一年.今年2月23日至2月27日,召开了“全国地矿工作会议”.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地矿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国务院赋予地矿部的新的职能,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地矿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共商了改革与发展的大计,以及在治理整顿中推进地矿工作前进的几项工作.各部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蓝图的第一年.认清这一形势,抓住这一机遇,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繁重,概括起来,就是要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保持稳定.回顾1993年,在邓小于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地矿部门的经济发展和全国一样,进入了一个全面加快的新阶段,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地质找矿取得新成果;部门经济总量增长较快,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高;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结构框架逐步形成;国外风险勘探矿产资源开始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地矿工作应如何按市场经济的要求与国家的经济同步发展?是个需认真思考的问题.地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的主体是地勘单位,经过10多年的改革与探索,地矿工作已进入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为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行政手段和计划指令为主的管理体制的影响,地勘单位的主管机关还习惯于行政手段,抓权不放,加之机制转换缓慢,以及长期积累的矛盾与新问题交织在一起,致使许多地勘单位并  相似文献   

20.
全国地矿工作会议7月30日在北京召开,宋瑞祥部长作了题为《加快改革 真抓实干 努力促进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的报告.报告分五部分,本文摘自前两部分内容.该报告是在基层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了地矿部党组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又广泛征求并吸收了地勘行业各部门、各省(区、市)地矿厅(局)的意见.报告既是对党的十一后三中全会以来地矿部党组所制定的一贯方针政策的继承,又对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贯彻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加速推进地矿工作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该报告强调加强地矿行政管理的重要作用并明确了当前需要突破的重点;强调了找矿是地勘行业首要任务并提出了加强主业的措施;明确了省(区、市)以及市(地)、县地矿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原则和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队伍建设一要顺气,二要鼓劲,三要立足办实事.报告的基本精神,将对今后地矿工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和改革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