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传统组合预测模型中各单项预测模型赋权问题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Theil不等系数的IOWA算子最优变形组合预测模型。利用IOWA算子,依据各单项预测模型预测值各时间点精度的不同,赋予不同的权系数,建立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变形数据分析与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预测结果比各单项模型与传统组合模型的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阶预测有效度未能考虑预测精度的方差以及权数不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阶预测有效度IOWGA算子的变权组合预测方法。该方法以二阶预测有效度作为目标函数,根据预测精度赋权,然后将其运用于变形数据分析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适用于变形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诱导有序加权平均(IOWA)算子,将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和Holt-Winters指数平滑模型进行组合,采用SBAS-InSAR监测值进行矿区地表沉降预测,并与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较单一模型有明显提升,其中各点均方误差(MSE)平均值为1.458 mm,平均绝对误差(MAE)为2.175 mm,可用于矿山地表沉降监测预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单一卫星钟差预报模型自身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二次多项式、灰色GM(1,1)和ARIMA等三种单一模型的最优非负变权组合预报模型。通过与各单一模型和经典权组合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表明,该模型预报残差RMS值最小,精度更高,能够根据各模型预报效果赋予不同的权值,在一定程度上综合了多种单一模型的优点,可降低预报风险,提高模型预报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GM(1,1) 、BP神经网络、卡尔曼滤波的特点,建立以灰色关联度最大为准则的最优非负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误差“放大”的效应。与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准则的变权组合模型、各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各单一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平均实时去噪分离方法处理相位平滑伪距数据,研究GNSS系统硬件延迟估计的随机模型。针对高度角定权、等精度定权等经验定权法参数估计不客观的问题,选取高度角平方和相位平滑值作为质量指标,提出变异系数赋权法,该方法能够顾及观测值的多种随机影响因素,具有较强的数学理论基础。实验结果表明:1)模型拟合精度与观测数据和测站位置有关,测站位置电离层周日变化越平稳、观测数据越充足,模型拟合精度越好;2)变异系数赋权法计算的模型拟合精度优于高度角定权法;3)在参数估计的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变异系数赋权法优于高度角定权法,单天数据的解算精度提高0.2 ns。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桥梁变形预测的精度,探讨不同预测模型在桥梁变形预测中的效果,结合桥梁变形监测数据及组合预测思路,构建桥梁的MC误差修正优化组合预测模型。通过实例验证得出,组合预测较单项预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及稳定性,其中以RBF神经网络组合的预测精度最高;同时,误差优化修正模型进一步减小了预测误差,优化后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期望值为0.86%,方差值为0.097 3 mm2,准确预测了桥梁变形,验证了该思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因GNSS系统间观测噪声、轨道精度的差异,采用经验权比进行组合定位难以得到最优结果。基于此,在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中引入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对GPS/GLONASS/BDS组合单点定位和基线解算中各系统观测值进行合理定权。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确定的伪距观测值最佳权比为5∶1∶1,相位观测值最佳权比为1∶1∶1,有效提高了GPS/GLONASS/BDS组合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易发性评价为基础,从原生因素和诱发因素着手,构建“10因素”指标体系,通过比较目前多种评价模型,建立了EW-AHP-SIM崩塌评价体系,对西南某公路沿线6个隧道进出口进行了崩塌易发性评价。研究表明:熵权法(EW)、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指数(SIM)耦合形式,弥补了熵权法采集数据的不准确和层次分析法的人为主观性,科学合理地确定崩塌影响因子的权重。坡形S3、岩性S4、出露结构面S5、距断裂距离S6和人类活动S10综合权重值相对较高,介于0.102~0.191间,为敏感因子,植被覆盖率S8和年平均降雨量S7综合权重值相对较低,为非敏感因子。基于EW-AHP-SIM评价体系,得到6个低风险区、3个中风险区、3个高风险区,与研究区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可为崩塌地质灾害的预测和危岩落石风险评价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土壤侵蚀危险性评价方法的不足,尝试多方法融合来建立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基础权值,借鉴变权思想修正权值,一改以往"以不变(恒权)应万变(参评因子)"的权值状态,最终得到具有自适应性的连续权值,将其带入评价模型得到土壤侵蚀危险性模糊评价结果。该模型融合层次分析法和变权思想的优势,并考虑到了土壤侵蚀评价中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改进现有的评价模型,经实际验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熵变加权法的水安全综合指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构建水安全综合评价的模型,采用熵变加权法对水安全评价体系的各子系统进行赋权,得到水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数公式。将方法应用于山东省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并与其它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变加权法的水安全综合指数能反映出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的远近程度,并且可以同时评价多个样本;熵变加权法的应用减少了评价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构建水安全综合评价的模型,采用熵变加权法对水安全评价体系的各子系统进行赋权,得到水安全的综合评价指数公式。将方法应用于山东省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并与其它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变加权法的水安全综合指数能反映出样本与评价标准之间的远近程度,并且可以同时评价多个样本;熵变加权法的应用减少了评价的主观性,使评价结果客观、合理,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У???????????????????????и????????????????????????μ???????????顣????????????÷????????????????????????????????????????????????????????????Ч???????  相似文献   

14.
????????????????????????β?????????????????????о??????????????????????????????????????????????????????5????β???????????????????5?????????μ?????????????????????Ч??????????????????????????????????????????????????????????  相似文献   

15.
加权栅格叠加分析是GIS空间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文首先对其演进历程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存在的抵消和极值埋没问题,并介绍了现有的改进模型——位序加权平均法及其不足。然后基于变权理论,提出了变权栅格叠加方法,以应对上述问题。该方法根据各叠加图层的初始权重及叠加栅格的像元值,通过一定规则对极值像元进行惩罚型、激励型或混合型变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抵消问题,并凸显个别极值栅格的效应,比较适合于选址、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生态敏感性评价、景观评价等需要重视极大或极小值的叠加分析,是现有常权栅格叠加的有效补充。最后以湖北网湖湿地周边城镇的生态敏感性评价为例,基于局部激励型变权规则,进行了案例研究,证实了变权栅格叠加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抗差估计中的选权迭代法无法探测到模型的系统误差,而基于补偿最小二乘原理的半参数模型可以较好地分离出系统误差。通过建立选权迭代法的半参数回归模型,利用时间序列法、L曲线法分别确定模型中的正则化矩阵及平滑因子,并利用选权迭代法重新定权,同时降低了观测粗差和系统误差对参数估值的影响。通过仿真算例,并以重庆奉节县大坪滑坡实测数据为例,验证了选权迭代法的半参数回归方法应用到三峡库区滑坡预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