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彦博 《矿物学报》2007,27(Z1):7-8
个旧超大型锡多金属矿集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集区.长时间以来,普遍认为个旧锡多金属矿床是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密切成因联系的"岩浆热液矿床";但也有一些地学工作者提出了海底喷流沉积和岩浆热液叠加观点;还有一些其它的认识,譬如金祖德认为个旧锡矿是典型的三叠纪同生沉积矿床,彭张翔认为个旧锡矿为一成因比较复杂的层控型锡-多金属矿床,黎应书、张丽红等认为个旧锡矿成矿与玄武岩关系密切等;王登红、薛传东、肖龙等认为成矿与大陆热点或地幔柱构造有关.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各大锡矿床,其形成大多与花岗岩有着紧密的关系;就本区而言,矿床与花岗岩之间关系究竟如何?对矿床与花岗岩之间关系的研究,不仅对探讨矿床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且对于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个旧花岗岩的熔化实验、成因机理和评价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旧花岗岩与个旧锡矿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文根据105次熔化实验结果,并结合前人资料,讨论了个旧花岗岩的形成条件和成因机理,初步提出了成锡花岗岩的评价标志.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样品和方法个旧矿区花岗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燕山中期有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如西区龙岔河、东区马松岩体等);燕山晚期有等粒状黑云母花岗岩侵入(如西区神仙水、东区白沙冲和老卡岩体等).西区岩体大面积出露,东区岩体大都隐伏在地下200~1000米.富而大的锡矿床主要与花岗侵入杂岩的晚期侵入相有关.  相似文献   

3.
个旧锡矿花岗岩的氧氢碳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旧锡矿是世界闻名的特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大量工程揭示,锡矿与花岗岩在时空分布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矿区岩石、矿物及其流体包裹体的氧氢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研究,进一步揭示锡矿化与花岗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探索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地质概述 个旧锡矿区位于红河消减带的仰冲一侧,区内与锡—多金属矿化有关的燕山中、晚  相似文献   

4.
论个旧老矿区的新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宝善 《地质论评》2005,51(6):640-648
笔者通过对古地磁、氧同位素组成、稀土元素组成及成岩温度、Si0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花岗岩的侵入时代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总结出个旧东区及西区的花岗岩体是同源的花岗岩岩浆侵入演化形成的,同样是成矿母岩,都有利于个旧东区与西区锡多金属矿床的形成。笔者总结了个旧矿区的矿床类型及成矿规律。个旧矿区的原生矿床类型有:①产于碎屑岩中的裂隙脉型矿化;②产于石灰岩和白云岩中的层状—脉状、网脉状的气成—热液矿床;③产于花岗岩凹部及花岗岩突起顶部接触带矽卡岩中的接触交代矿床。个旧矿区的热液活动及热液蚀变作用很突出,花岗岩中的热液蚀变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云英岩化、绢云母化、钠长石化。其中碳酸盐化、云英岩化与锡、铜、钨矿化密切相关。笔者指出:在个旧矿区不论东区老矿区的深部及老矿山之间和外围还是整个西区都有进行新一轮找矿的必要性及可能性,而且提出个旧矿区的东区及西区新一轮找矿的方向和靶区。本文还指出在个旧矿区长期以来所划定的五子山复式背斜及贾沙复式向斜没有证据,应予以否定,包括应重新认识原来认为的仅局限于复背斜控制成矿的观点,开阔视野开展新一轮找矿。  相似文献   

5.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传东  刘星  秦德先 《云南地质》2006,25(4):411-413
矿床时空结构模型包括:一定地质时空域(矿区、矿田)中的成矿地质事件(包括地质环境、成矿条件)的时程演化序列和不同空间部位各(类型、成因等)含矿岩石建造的展布及其叠置结构的总和。研究矿床形成与演化的时空过程,探索性地建立其时空结构模型,是现代成矿学的前缘性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的有效途径。个旧锡矿区是举世闻名的锡矿生产基地,以锡铜为主的多金属矿产开发历史悠久,但目前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多持“花岗岩岩浆期后气化热液成矿”观点,局限了矿山勘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个旧锡矿是世界闻名的特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大量工程揭示,锡矿与花岗岩在时空分布上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矿区岩石、矿物及其流体包裹体的氧氢碳稳定同位素的测试研究,进一步揭示锡矿化与花岗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探索成岩成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7.
个旧矿区新一轮深部找矿的重要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旧矿区成矿地质背景优越、控矿地质条件有利、矿产种类与矿床类型丰富,为一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集区.本区成矿多样性显著,根据成矿的主导因素、成矿机理、矿化组分共生组合以及矿床体的空间产出特征等,将个旧矿区矿床类型及矿床成矿系列划分为2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合、4个成矿系列、8个亚系列和27个矿床类型;成矿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在平面或剖面上构成了以花岗岩体为中心,大致呈现为Be-W、Sn(Cu、Mo、Bi、Be)-Sn、Pb、Ag-Pb、zn的总体分带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赣南淘锡坑岩体与本区钨矿床的成因联系,对淘锡坑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地球化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淘锡坑岩体具有高Si、富Al、低Ti的特征,同时,岩体强烈亏损Eu、Ba、Sr等微量元素,富集Th、U等元素,岩体整体显示出与A型花岗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这些地球化学特征暗示淘锡坑岩体整体具有良好的钨成矿性,是比较典型的富钨花岗岩,表明淘锡坑岩体对本区钨矿床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个旧矿床不仅是一个超大型的锡矿床,同时也是大型的铜、铅、锌、钨和银矿床,此外还伴生众多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产。近些年来,除了成矿与燕山期花岗岩成矿有关的认识外,还有海底喷流成矿和玄武岩成矿的新观点。笔者在参与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大型锡矿山接替资源探查技术与示范》工作中,通过野外调查和矿床地质特征的总结分析,提出了个旧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模式,个旧矿区成矿作用的主要因素是燕山期含矿花岗岩,与碳酸盐建造和富含成矿物质的岩层发生相互作用,在花岗岩体的内外接触带附近,富集形成一系列锡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围绕含矿花岗岩而进行。个旧矿区成矿花岗岩与碳酸盐建造和富含成矿物质的岩层以及构造的有利配置是控制矿床空间分布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南岭钨锡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钨锡花岗岩按主要成矿金属可分为钨成矿花岗岩,钨锡铌钽成矿花岗岩,钨锡多金属成矿花岗岩和锡成矿花岗岩。中生代是本区钨锡花岗岩的主要成矿时代。各类钨锡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特性反映了它们相互之间成因上的区别和联系。本区钨锡花岗岩的成岩成矿作用特征是:①复式岩体分异完善多期多阶段成岩晚期成矿型,②复式岩株活动频繁多阶段成岩多阶段成矿型,岩浆杂岩组合酸性花岗岩成矿型,④火山—侵入作用的次火山—斑岩成矿型,⑤深成混合岩化花岗岩化超变质岩区花岗岩浆高侵位斑岩成矿型,⑥古老花岗岩体成矿型。钨锡花岗岩的地质和成矿作用特征是与其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的区域地质构造性质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云南个旧锡矿阿西寨矿区矽卡岩型硫化矿为地下隐伏的铜、锡矿床,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沿燕山期隐伏花岗岩体与三叠系中统个旧组(T_2g)之接触带分布。属花岗岩接触带的矽卡岩型硫化矿床;花岗岩体的侵入形成大量的矽卡岩,同时为区内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及矿物质来源。岩体围岩蚀变矽卡岩化、云英岩化、硫化物化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盖春宽 《云南地质》2007,26(3):277-283
对碳酸盐地层的研究发现,个旧锡矿区围岩介质和地球化学作用对矿床的成因影响很大、联系密切,有明显的成矿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岭地区广泛发育燕山期花岗岩,并与稀有、稀土、有色和放射性等矿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含矿花岗岩的共同特征是钾长石化发育。因此,对碱质交代作用强烈的东坡钨锡铋钼矿床的碱性长石进行系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矿田位于东坡—月枚复式向斜北段扬起部位。东坡钨锡铋钼矿床则位于矿田东部。矿区岩浆岩按侵入先后,可分为千里山主体  相似文献   

14.
已知的个旧锡矿均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浆侵入有关,电测深物探和钻探都表明,个旧锡矿高松矿田驼峰山矿段地下深部存在隐伏的晚期花岗岩体,这就为锡铜多金属矿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物、化探异常的良好显示,表明该矿段还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个旧锡矿是世界闻名的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构造位置位于扬子陆块、华夏陆块、越北古陆和哀牢山变质带的交汇处。该矿床产出Sn、Cu、Pb、Zn、W、Bi、Mo等有色、稀有及贵金属矿产达20余种,已探明的锡资源储量超过200万吨,矿区金属资源总量超过了1000万吨(庄永秋等,1996)。近些年学者们对个旧锡矿的研究工作中发现In资源具有一定的潜力,初步统计铟(In)资源达到2000t(涂光炽等,2003)。通过对个旧矿区系统的采  相似文献   

16.
个旧锡矿区是由于燕山期花岗岩浸入了三迭纪个旧灰岩而形成,因此和花岗岩之关系极为密切.根据几年来的地质勘探证明,在个旧市以西大花岗岩基周围并不存在较大的锡矿区,而锡矿区大都是和隐伏在个旧系以下距地表300米以下的花岗岩株有关。同时其硫化矿和花岗岩面的起伏有关,往往在花岗岩之凹陷部份及突起部份之缓倾斜一侧矿体增厚加多,氧化矿脉也都汇集于花岗岩株的周围。因此要发现新矿区,要在老矿区中扩大远景以及编制矿区成矿预测图都必需查明大片个旧灰岩下隐伏花岗岩的起伏.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个旧矿区发育有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该矿床的形成与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分析技术对个旧矿区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云母表现出富铝铁、贫镁钙的特征,其FeOT含量为22.81%~26.17%,含铁指数为0.75~0.81,属于富铁黑云母。黑云母的化学组成特征显示其具有较高的结晶温度(616℃~691℃)、结晶压力(318~403 MPa)和结晶深度(12.03~15.24 km),以及较低的氧逸度(logfO2=-19.74~-17.05)。综合研究表明,个旧矿区花岗岩源区物质复杂,具有多源性;花岗岩中黑云母整体表现出高铁指数和较低氧逸度等特征,是锡成矿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个旧矿区是一个与花岗岩有关的特大型锡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在花岗岩体内发现了蚀变花岗岩锡多金属矿体,进一步拓展了找矿的空间。笔者在分析个旧老厂矿田西部凹陷带花岗岩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花岗岩体表层原生破裂构造对矿床的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个旧含锡花岗岩浆杂岩体的成因、演化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旧含锡花岗岩岩体分布于个旧大断裂之东西两侧。西区主要由龙岔河和神仙水岩体组成,东区主要由马拉格岩体、松树脚岩体、白沙冲岩体、卡房岩体和老厂岩体等组成。它们为多期多阶段同源岩浆杂岩体。 前人曾从岩石学、岩石化学以及O、H稳定同位素地质的不同角度分别讨论过个旧花岗岩的成因与演化。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历年来对该地区花岗岩进行了较系统的Bb—Sr年代学,Sr同位素地质学和Rb、Sr、REE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並结合Pb、O、H同位素和成矿实验究究、矿物包裹体特征研究以及野外地质证据讨论花岗岩的成因、演化及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构造岩相学分带和变形筛分、宏观与微观构造岩相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南个旧矿集区构造和叠加成矿系统进行研究,深入揭示了该矿集区内锡铜钨钴铯铷多金属战略矿产富集机制、叠加成矿作用与构造岩相学结构样式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认为,该区发育前岩浆侵入期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同岩浆侵入期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和构造样式、后岩浆侵入期岩溶构造样式,它们在不同时间域内发生了异时同位叠加成相成矿与同时异相分异作用,对个旧叠加成矿系统和锡铜钨钴铯铷多金属成矿作用具有显著不同的控制作用。锡铜钨铯铷多金属叠加成矿系统具有9个垂向构造岩相分带结构样式,从深到浅依次为:浅色花岗岩相(VTZ8)和岩浆气成热液结晶核相(VTZ9)为黑云母花岗岩(γK2a-b-c)同岩浆侵入期构造岩相带,分布在花岗岩侵入体顶部和边部; 岩浆接触交代构造岩相带矽卡岩化相-矽卡岩相带(VTZ7),是同岩浆侵入期地层-岩浆系统耦合反应的构造岩相带; 富含残余岩浆的高温气液体系发生了岩浆-气液隐爆角砾岩化,形成进入个旧组内岩浆热流柱构造和电气石热液隐爆角砾岩相带(VTZ6);同岩浆侵入期在个旧组内构造-流体耦合作用,形成了上覆断褶式碳酸盐岩层(VTZ4)和碎裂岩化大理岩化相-电气石碎裂岩化大理岩相带(VTZ5)、远端的似层状碎裂岩化相含锡白云岩(VTZ3);三叠纪弧后裂谷盆地内碱性苦橄岩-碱性火山岩相带和火山喷发机构为前岩浆侵入期构造; 云贵高原侵蚀面(VTZ1)和表生岩溶构造系统(VTZ2)为后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它们叠加在同岩浆侵入构造系统(VTZ3、VTZ4、VTZ5、VTZ6、VTZ7、VTZ8、VTZ9)之中。这些新成果为该矿集区深部探测和隐伏构造岩相的预测建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