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空调系统对城市大气温度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咏薇  王恪非  陈磊  张蕾 《气象学报》2018,76(4):649-662
人为热排放对城市边界层气候效应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人为热源的组成中,建筑物内部的能源消耗、热量产生以及室内外热量传输与交换,对于城市热环境的改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研究室内空调系统的产热和通过屋顶、墙面、地面进行室内外热量传输扩散,并对室外热环境产生的影响,运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模式,选取BEP+BEM城市冠层参数化方案,即基于多层城市冠层方案BEP(Building Effect Parameterization)增加室内空调系统影响的建筑物能量模式BEM(Building Energy Model)的方案,以南京2010年8月2—3日,夏季三伏天晴天小风天气作为背景天气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WRF模式考虑空调系统室内、外能量交换的BEP+BEM参数化方案,能够更好地模拟出夏季晴天城市近地层气温。当假设空调全天开启时,白天模拟值与观测值吻合较好。夜间温度模拟值高于观测值,在22时—次日00时(北京时),存在1℃左右的偏差。白天空调系统开启对于城市近地层气温的影响不明显,而夜间使得城市气温普遍升高0.6℃,尤其是在居民区密集的地方,22—23时最大有2℃左右的升温。当调整室内空调目标温度从25℃调至27℃时,空调系统能量总释放量减少12.66%,13—16时温度下降最大,平均约为1℃,建筑物越是密集,温度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
温室,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熟悉。冬季,温室和塑料大棚里春意盎然,瓜果蔬菜碧绿鲜嫩、花繁叶茂。为什么户外冰天雪地,而温室内却温暖如春呢?原来温室顶棚和四周玻璃(或塑料薄膜)能够透过太阳光的短波辐射,而室内地面反射的长波却很少能穿透玻璃(或塑料薄膜),这样热量就保留在室内,因此温室里的温度比室外要高许多。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消耗的能源急剧增加,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森林等绿色植被遭到破坏,致使大气中的CO2浓度不断上升,CO2覆盖在地球表面就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并不影响太阳的辐射通过大气层,但却能吸收地…  相似文献   

3.
棉花热量补偿 菱形整枝技术张治民(咸阳农业气象科研所咸阳·712034)“热量补偿”是通过提高光热利用率来增加产量的方法。为增加棉花伏桃数量,在棉株结铃模型上、塑造以菱形结铃为目标的整枝方法叫“菱形整枝”。棉花“热量补偿、菱形整枝”,技术可使6-8月...  相似文献   

4.
饮酒御寒寒更重天寒地冻,人们常常喝上几杯酒,暖暖身子,认为饮酒可以驱走寒魔。其实不然。喝酒能使呼吸加快,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热量消耗倍增,由于热量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散失,所以造成体内热量就纷纷集中到体表上来,便使人感到身体上热乎乎的;同时,酒里含...  相似文献   

5.
温室效应面面观人们在生活中不难体会到,向阳的屋子比阴面房子暖,这其实就是一种温室效应现象。当阳光以短波辐射形式透过玻璃窗射进房内后,室内开始增温。屋内物体增热后放出长波辐射.而长波幅射则不能穿过玻璃窗这样热量就被保存了起来,使室内温度逐渐升高,这种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人们对温室增温效果的研究比较深入 ,但这些研究多侧重于塑料温室的制造工艺参数及增温幅度 ,对温室热量具体量化计算却很少涉及。在实际生产中 ,温室中的热量具体定量估算 ,不但为安排季节性生产 ,也为今后温室内优化种植结构提供依据。通过对温室的观测、研究 ,在温室内的热量具体量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并依温室内热量的估算结果及蔬菜生长规律 ,对温室生产流程作了规划。1 996~ 1 997年选择天水地区有代表性的温室 ,在扣棚季节内 ( 1 1~ 5月 )进行温、湿度 (高度为 1m)观测。资料值由自记仪器订正所得。1 塑料温室内的气温…  相似文献   

7.
以热量平衡为基础的体感温度模型及气候要素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对丰季人体热量平衡方程的建立与计算,结合我国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新陈谢特点,分别建立了不同的体感温度模型,经与我国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人体舒适度统计模型的计算结果相比较,证明以热量平衡为基础的人体感温度模型更具有普遍性。还分析了风,湿度,辐射对体感温度的影响效应。这些结果将为拓宽舒适度服务范围,建立以人体舒适度为核心的城市气象服务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潮州28个气象站点的气温资料和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各热量因子的空间分析模型。通过空间分析模型叠加残差插值的方法(IDW、克里克、样条函数)模拟出的热量因子空间分布图均能较好地反映热量因子的空间变化趋势,精细化程度较高;比较3种插值方法的模拟结果,发现IDW和克里克法要略优于样条函数法;误差分析显示,在潮州使用空间分析模型模拟叠加IDW插值结果的热量因子空间分布栅格图的精度较高,该方法可用于潮州热量因子精细化估算。  相似文献   

9.
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及其在人体舒适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对外界冷热的调节和舒适感,不能根据气温或其他单一的气象要素来评价.要真正全面表述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必须运用人体热量平衡模型,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全面考虑了所有相关的气象要素、行为参数(活动和服装)和人体参数.运用上海有限域数值天气预报和热量平衡模型计算了体感温度,以衡量人体在环境中的热舒适状况.  相似文献   

10.
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及其在人体舒适度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人对外界冷热的调节和舒适感,不能根据气温或其他单一的气象要素来评价。要真正全面表述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必须运用人体热量平衡模型,人体热量平衡模型全面考虑了所有相关的气象要素、行为参数(活动和服装)和人体参数。运用上海有限域数值在气预报和热量平衡模型计算了体感温度,以衡量人体在环境中的热舒适状况。  相似文献   

11.
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们在室内工作、休憩、娱乐时 ,很少有人考虑到室内较差的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 ,也自然忽视了室内同室外大气一样有预防空气污染的必要。有关医学资料显示 ,存在于室内空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多达数十种 ,其常常是附着在细小的灰尘或飞溅的唾沫上进入人体 ,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的室内 ,人的头部上方易形成一稳定的空气污染带 (由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人散发的体臭等组成 ) ,危害人类健康。另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室内装修上更加追求舒适和豪华。而在对居室装修过程中 ,所使用的化纤、油漆、涂料等装饰材料都…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热量是作物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对于基本实现了水利化,作物对水份条件的要求已得到基本满足的玉溪地区来说,能否实施新的耕作制度,变一年二熟为三熟,主要取决于热量条件,因此我们在评价其农业气候资源,进行新的生产布局时,热量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台风与海洋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计算了在东海和南海活动的共9个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结果:发现台风环流内,水温小于露点时,潜热出现负值,反之为正值,水温与露点相同时,潜热量值为零;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水温、气温均是下降趋势,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夏季,东海和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量相近,海洋对大气响应为主。秋、冬季,海-气界面热量交换比夏季强烈,大气对海洋响应为主。结论:台风对海洋响应为主;秋、冬季,海-气界面热量交换,东海比南海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中国东海及其周围海域热量平衡的季节变化。冬季,显热、潜热都以西南诸岛的近海为最大,海面放出的热量以潜热形式为主。冬季的太阳辐射量以在云量少的台湾以南和黄海为大;在云量多的西南诸岛近海为小。夏季太阳辐射量各地差异不显著。根据海面太阳辐射、长波辐射、显热和潜热各项通量求得的大气-海洋间的年平均净的热输送是向上的,故海洋向大气放出热量。为补充这部分热量散失,有从周围海域向东海和黄海流入的能量,其流入量年平均约7.4×10~(13)!。如换算为单位面积值,相当于58W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台风与海洋相互作用,用实测资料,计算了在东海和南海活动的共9个台风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结果:发现台风环流内,水温小于露点时,潜热出现负值,反之为正值,水温与露点相同时,潜热量值为零;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水温、气温均是下降趋势,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夏季,东海和南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量相近,海洋对大气响应为主。秋、冬季,海-气界面热量交换比夏季强烈,大气对海洋响应为主。结论:台风对海洋响应为主;秋、冬季,海-气界面热量交换,东海比南海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6.
一个地区产量高低,受种种条件制约,除受土壤、水肥、品种、病虫害、气候和气象灾害影响外,还与本地的复种指数密切相关。而在某地的复种指数是否合适要根据当地的热量条件来定。有一定的热量条件,就可以有一定的复种指数,并形成一定的产量。但是,通过增加复种指数来提高产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复种指数超过了当地热量条件的许可范围时,非但不能增产,反而要造成减产。因此,不能盲目地追求复种指数的提高。反之复种指数太低浪费了许多热量资源。本文就热量条件、复种指数和气候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费歇尔判别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白天土壤表面由于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且通过分子热传导向深处传递热量。每层土壤都会吸收到一些热量。这样一来,越是处在下层的土壤获得的热量越少,所以土壤内部温度的变化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从这个理论出发,表1中15cm、20cm深地温应低于5cm、10cm深地温,而该记录  相似文献   

18.
<正>1引言透水事故是指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治水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地表水或地下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无控制地涌入矿井工作面[1],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或矿井财产损失的水灾事故。透水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淹溺、水流冲击所导致的创伤及由此引起的热量摄取中断等次生伤害。此外,长时间在低于体温的水里浸泡会导致人体热量不断丧失而危及生命。此次事故为库尔滨河地表水体通过塌陷区溃入井下所致。2翠宏山铁矿发生透水事故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玉米热量指数的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00年逐月气温资料计算了东北地区分省和全区玉米的热量指数。通过对热量指数和大气环流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了6个预测玉米热量指数的模型,各模型都能较好地预测东北地区各省及全区的玉米生长发育期间的热量状况。检验结果可以看出,所有模型的准确率较高,且稳定性较好,6个模型预测玉米热量指数的平均相对误差都在7%以下,说明了各模型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其中辽宁省的相对误差最小,平均在2%以下,预测效果最好,黑龙江省的平均误差最大,也都在4.5%~7%。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居室内度过的,所以,居室内的微小气候是否有利于健康,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居室内什么样的微小气候对人体健康有利呢?当然,在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居室个体而有所不同。但就总体而言,室内应日照良好、光线充足、空气清新、安静整洁。具体说,室内的微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气流和辐射四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