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乔俊 《江苏地质》2008,32(4):332-335
针对地勘单位绩效考核和评价涉及到的资产界定、责任划分、考核形式、业绩确认等事项,根据实践中体会,围绕如何在维护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基础上,解决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完善绩效考评的制度和标准,规范地勘单位责任人的责任意识,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提高绩效考评的有效性和权威性等内容。提出地勘单位绩效考核和评价在组织、制度、教育等方面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地勘行业市场程度的不断深入,完善内部控制对地勘单位十分必要。当前地勘单位存在内部控制制度陈旧、预算控制不健全、监督检查流于形式、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应从完善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合理设置岗位明确分工、着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建立适宜的绩效考评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做持之以恒的努力,完成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3.
煤炭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煤炭地质勘查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煤炭地勘单位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煤炭地质勘查单位应树立“大地质、大市场”的发展理念,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管理体制下,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设备、资料等方面的主业优势,积极开展地质服务;建立并健全包括人事、资金、质量等方面的管理体制,为地勘单位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以人为本,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形成绩效考评、质量技术考核、安全考核和党建及精神文明考核联动机制,以此推动煤炭地勘单位的改革,实现煤炭地质勘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勘单位的发展历史,浓缩了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随着国家对地勘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地勘队伍将逐步成为市场的主体,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当前,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着观念落后、过度分权、各自为政、管理不到位和财务监控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传统的分散型的财务管理模式弊端愈来愈显现出来,为履行好地勘单位及其下属公司经济运行的质量的财务管理职能,在对地勘单位整合重组的基础上,设立二级单位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以适应地勘单位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地勘单位体制由事业性质转为企业,它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纳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加大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促使地勘单位早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刘枫 《吉林地质》2012,(4):166-167
根据省局提出的"事企区别运行又相互促进"的总体要求,为适应地勘队伍改革发展的需要,解决现行体制和机制不相适应及弥补事业拨款不足等问题,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在保留地勘单位事业牌子的前提下,由地勘单位作为出资人或采取多元  相似文献   

7.
加强新时期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探讨新时期地勘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特征和规律,以促进、推动地勘经济发展,使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无疑具有十  相似文献   

8.
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如何实现企业化经营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企业经营的实质是地勘单位体制由事业性质转为企业,它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决定了地勘单位的改革必须纳入国有企业的改革之中,这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本文就如何适应改革形势的要求,加大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力度,促使地勘单位早日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谈一下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周鑫 《地质与勘探》2015,51(4):772-775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国有地勘单位该如何深化改革,走好改革发展的道路,需要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本文概述了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基本情况,梳理了改革推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分析了当前深化改革面临的地勘事业经费拨付渠道的疏通、事业单位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延续、依附于事业单位的各种资质、矿权、贷款过渡转换、公益性地质队伍与商业性地质队伍的关系等新的问题,提出了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地勘行业发展和改革的指导,为国有地勘单位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推动地勘单位改革,继续关注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进展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1建立地勘单位经营责任考核的现实意义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以来按照企业化经营的要求,其生产经营方式普遍发生了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地勘单位除承担少量财政资金安排的地质勘查  相似文献   

11.
谭双喜 《湖南地质》2001,20(3):233-236
发展多种经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地勘单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产权单一,事企不分,人才匮乏、技术滞后,观念陈旧,市场不畅,是影响部分地勘单位多种经营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只有在体制、科技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才是地勘单位多种经营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2.
地勘单位与市场对接是指地勘单位的性质、作用、产品与市场相对应,合乎市场的需要;其经营方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市场相适应。要使地勘单位与市场对接,除自身的深化改革外,还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相配合。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煤田地勘单位在多种经营企业中进行了股份合作制的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互股份合作制是深化改革的需要煤田地勘单位的多种经营企业,是地勘单位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地勘单位面临着生产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不高,技术水平低;资金匾乏、管理基础差,发展后劲不足;缺乏自我积累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投资动力,缺乏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机制,内部凝聚力差等诸多困难。新形势下,推行股份合作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地勘单位走向企业化道路,是继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地勘企业中大力推行股份合制有三个有利条件。①江泽民总书…  相似文献   

14.
刘兰英 《安徽地质》2003,13(4):319-320
地勘文化建设是地勘单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勘单位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地勘文化是地勘单位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创造培育出的本单位自身特征的精神物质财富的总和。它由地勘单位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由浅入深、由表里的层次构成。其中观念文化是核心和灵魂,是地勘单位培育形成的共同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包括地勘单位哲学、道德、精神、风尚等。它由地勘单位存在、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所决定,以价值为核心,通过人的示范、倡导、强化、宣传、树立、培养、激励等手段作用于地勘单位方方面面的活动,制约、调整和推动着整个地勘单位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沈敖祥 《中国煤田地质》1999,11(2):78-79,85
提出了深化地勘单位改革的基础设想。探讨了地勘单位实施企业化改造应注意的问题。说明了地勘系统改革需要国家给予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16.
戴玉玲 《城市地质》1998,10(3):32-33
地勘单位档案工作是地勘单位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是维护地勘单位经济利益、合法权益和历史真实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地勘单位档案是地勘单位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档案的总和。其构成包括地质科学技术档案、文书档案、财会档案、经营档案等其他方面的档案。现就地勘...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为了适应地勘单位转换经营机制的需要,地矿部和地矿局认真转换政府职能.扩大地勘单位自主权,增强了地勘单位自主经营的能力.但是,有的地勘单位对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如地质分队、钻探分队、工程队、车间、实验室以及多种经营企业,却统得过死,管得过细.基层生产经营单位缺乏相应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一是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于大队,“大队管经营,分队管生产”,基层生产经营单位在对外增收、兴办企业、技  相似文献   

18.
搞活地勘单位,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关键在于队级领导。一个以队级干部为主,中层干部为辅的两级坚强领导层,是使地勘单位蓬勃发展的源泉。一些地勘单位之所以困难重重,正是在这方面存在着问题,据笔者调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客观、科学地评价地勘单位的整体竞争实力,观察地勘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处的位置,探讨提高地勘单位竞争能力的途径,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能够从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地勘单位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1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1.1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想地勘单位竞争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是指作为独立的地质勘查单位在地质市场环境较规范,市场机制较健全的条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根据这个定义,建立和反映地勘单位竞争能力的指标体系,应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1.1.1生存能力和…  相似文献   

20.
查方勇 《地质与勘探》2018,54(2):435-44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也随之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如何借鉴经验教训,深化国有地勘单位改革,这值得深思。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在全国率先统一由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企业,在国有地勘单位改革中形成了"陕西模式"。本文概述了陕西省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历程,分析了在改革主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变革途径等方面呈现的改革特点,梳理了在构建现代企业架构、激发市场化经营思维、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地勘企业经济效益和建实省级公益性地勘队伍等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效。文章认为,当前市场环境、现有顶层设计以及自身发展基础等均不利于改制后的国有地勘单位发展壮大,国有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的"陕西模式"面临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