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湿地公约》于1971年2月2日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是全球第一个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同时也是全球最早针对单一生态系统保护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积极履行公约事务。湿地公约所有缔约方代表每三年将召开一次缔约方大会。2015年6月2~10日,《湿地公约》第12次缔约方大会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中国政府派出了由国家林业局牵头,湿地保护与管理相关领域的代表和专家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开展了一系列介绍、宣传中国湿地保护与管理情况的相关活动。本次大会通过了包含2016~2021年《湿地公约》战略计划、关于湿地公约科学和技术建议与指南产出的新框架、湿地城市认定、泥炭地、气候变化和合理利用等15项决议。结合本次《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会议内容,探讨了未来国际湿地保护与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国内小微湿地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保护、利用和监管日益受到重视,但仍欠缺韧性生态空间建设目标下的小微湿地利用模式研究。根据上海小微湿地调查基础和管理需求,提出了上海小微湿地的定义和保护管理建议。通过综合考量生态环境、地理区位、地方需求、周边影响与所有权限等主要影响因子,提炼"主城区—新城—新市镇—乡村"4级城乡体系共同发展下的上海小微湿地保护与多元利用的景观游憩、环境保护、自然保育和产业支撑4个主要模式,充分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城市生态空间韧性。  相似文献   

3.
小微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功能。近几年,北京市重视小微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山区森林公园的小微湿地保护修复尚缺少实践和示范。百望山森林公园运用微地形改造、湿地岸带护坡等多种生态修复技术,开展小微湿地修复建设。修复后的小微湿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及科普宣教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旨在为北京市其他地区小微湿地修复建设提供参考和示范。  相似文献   

4.
根据小微湿地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小微湿地的修复原则,从水、动物、植物、防控、景观和管理要素6个方面提出了修复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并提供了技术参考,以期为我国小微湿地的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小微湿地作为水乡的生命脉络,列为常熟市湿地保护工作的重点。常熟市小微湿地主要分布于乡村,通过介绍常熟小微湿地的概况,探讨乡村小微湿地面临的水体环境不良、法律规范空白、管理机制不佳、管护资金缺乏等问题,并提出管护利用措施,如减少湿地污染源、提高湿地自净能力、加强科研监测巡护、建立管护制度规范、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和加大多元资金投入等,以期达到乡村小微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并为其他地区小微湿地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湿地成为城市生态系统消失最快的部分。为了加强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和谐人居建设,《湿地公约》通过了湿地城市认证系统的决议草案,我国也出台了《国际湿地城市认证提名暂行办法》。介绍了湿地城市认证系统的背景,解释了湿地城市的概念和内涵,梳理了国际与国内湿地城市认证的标准和程序。湿地城市认证系统在提升城市知名度,推动城市湿地管理,促进城市和谐人居环境建设上为我国城市带来了机遇。分析了我国城市湿地认证面临的挑战,需加强公众参与和科普宣教。  相似文献   

7.
利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调查所用的合肥市遥感影像数据和实地调研资料,采用分层抽样法,在合肥市选取了41处小微湿地,进行重点调查;建立了小微湿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德尔菲方法,对合肥市被重点调查的41处小微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合肥市被重点调查的41处小微湿地中,生态状况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的小微湿地的数量分别为8处(占19.51%)、11处(占26.83%)、15处(占36.59%)和7处(占17.07%),合肥市小微湿地的生态状况整体一般,部分小微湿地存在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02号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从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湿地定义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关于湿地的定义总体上来源于《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其中,“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是指被列入生态保护红线之内的或者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之外分布有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或者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的;从中国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现实需要角度考虑,“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被排除在湿地范畴之外;在介绍常见湿地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中的湿地分类系统,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滨海湿地和人工湿地;分析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的湿地数据,与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相比,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得到的湿地面积略有增加,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的最小调查面积为8 hm2,而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最小调查面积为600 m2;最后,从湿地的定义、管理体制、基本制度、特殊规定和法律责任等方面指出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湿地保护法规修订和配套制度建设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小微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蓄水防洪和美化环境等重要生态功能。利用2009年、2015年和2020年的遥感影像,提取出烟台市各区县小微湿地的斑块数量和面积信息,研究3个时期烟台市小微湿地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2015年和2020年,烟台市的小微湿地都主要分布在海阳市、莱阳市、招远市、牟平区和莱州市;2009年、2015年和2020年,烟台市分别有1921块、2040块和1797块小微湿地,小微湿地的总面积分别为7550 hm^(2)、7805 hm^(2)和6433 hm^(2);2009年与2020年之间,龙口市小微湿地面积的年变化率(-6.55%/a)的绝对值最大,海阳市小微湿地面积的年变化率(-0.26%/a)的绝对值最小,海阳市、莱州市、牟平区、招远市、蓬莱区、栖霞市和龙口市小微湿地面积的年变化率都为负值;2009年、2015年和2020年,莱阳市和市区(包括芝罘区、莱山区和福山区)小微湿地的斑块数量和面积在不断增大,所以其各阶段的小微湿地面积的年变化率也都为正值;2009年,烟台市小微湿地的地理重心位于栖霞市南部,2020年,烟台市小微湿地的地理重心位于莱阳市北部偏东区域,烟台市小微湿地的地理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了7.34 km,其迁移速率为0.67 km/a,表明烟台市小微湿地高密度区已经由中部迁移至南部;人类活动是导致烟台市小微湿地斑块数量和总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初步完成了我国湿地分布制图,该成果近日刊登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9年第2期上。据了解,我国湿地调查以往通过逐级面积汇总完成。但这种逐级汇报的数据不能客观显示我国湿地的实际空间分布,也无法反映其准确性。湿地真实空间分布数据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我国对湿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管理,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履行国际《湿地公约》。  相似文献   

11.
小微湿地在水质净化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沙家浜国家级湿地公园内的小微湿地群为例,研究了多水塘活水链技术在小微湿地群改造中的应用。通过实施水系连通、植被恢复、水生动物恢复和藻类恢复工程,将多个小微湿地串联起来,实现水质净化和区域生物多样性提升的双重目标,为长江中下游小微湿地群的改造及有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湿地公约》是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该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有158个缔约国。《湿地公约》已成为国际重要的自然保护公约之一,在  相似文献   

13.
小微湿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江西省林业科学院城郊竹园小微湿地修复为例,通过系统分析本底条件,运用多种生态恢复技术和修复措施,结合景观与科普宣教建设对小微湿地进行科学综合的修复建设。竹园小微湿地修复后,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功能完善,实现了水质净化、水土涵养、景观游憩和科普宣教等多种功能目标。  相似文献   

14.
<正>自1992年我国加入《湿地公约》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湿地保护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湿地立法和机制体制建设稳步推进,湿地重点工程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逐步完善,保护面积进一步扩大,《湿地公约》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湿地法律定义评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湿地定义的分析,结合黑龙江省湿地的特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进一步完善黑龙江省湿地的法律定义。研究表明:黑龙江省湿地法律定义应当与《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相适应;要包括天然湿地和人工建造的部分湿地;应当将湿地的认证从定义中删除,在《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湿地管理一章中加以规定。《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中湿地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湿地是指本省范围内天然或人工形成的、包括常年或季节性存在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等”。  相似文献   

16.
湿地的分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湿地分类是湿地科研、保护与管理的基础。但由于世界各地湿地类型复杂多样,不同研究者对湿地界定范围、分类目的和出发点的不同,要制定一个完整而科学的定量分类指标和分类系统是比较困难的。因而,至今国际上的湿地分类系统仍不统一。1国外的湿地分类1.1《湿地公约》的湿地分类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 升华,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之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也日渐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热点。 作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湿地大国,我国 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先后制定和 出台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和《全国 湿地保护工程规划》等,并完成了首次全国  相似文献   

18.
<正>《湿地公约》是全球惟一的针对 单一生态系统保护的环境公约, 1971年在伊朗小城拉姆萨尔30多个 国家签署了该公约,又称拉姆萨尔 公约。公约的全名是《关于特别是作 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 约》,它是一个政府间公约,是湿地 保护及其资源合理利用的国家行动 和国际合作框架。目前已有147个成 员国。  相似文献   

19.
滨海湿地,在日本,一般被称为"干潟",对日本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日本滨海湿地消失速度极快,日本十分重视保护滨海湿地。以《拉姆萨尔公约》为依据,日本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干潟、浅海域的决议及劝告书。近几年日本国内正热烈讨论制定"湿地保全法"。  相似文献   

20.
<正>北京市首个小微湿地保护修复示范项目近日在北四环中路北辰中心花园建成,面积4 100m~2。通过地形地貌恢复、湿地植被恢复、生态护岸等手段,使原本景观欠佳、黄土裸露的场地变成小微湿地,为周边居民营造了就近休闲、生态科普场所。小微湿地建设运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整理地形、驳岸,基底铺设沙土乱石层,营造近自然水系。湿地种植了芦苇、千屈菜、水葱、金鱼藻、萍蓬草等10余种水生植物,岸边还有元宝枫、蒙古栎、海棠、山楂、金银木等浆果类、坚果类、蜜源类植物20余种,面积虽小,但有乔木林、灌丛、浅滩、生境岛和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