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三十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一九八二年波能发电研讨会”。与会共31个单位43人。会议由中国海洋工程学会海洋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文主持。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派代表到会,并对我国波能开发提出方向性的意见,特别殷切期待近期能研制出适用于边远海岛的波能发电装置,以满足军民生活、生产和战备需要。  相似文献   

2.
由国家科委海洋组委托上海交大组织的关于赴嵊山进行千瓦级波力发电站址考察会。在嵊泗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协助下,于1985年1月21日至24日在泗礁岛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领导,广州能源所、水利水电科研院水力所、山东海洋学院、华南工学院、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国家海洋局技术所,上海交大船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海洋学会、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的领导下,由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七届全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18日至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有关的科研、教学、勘察设计、水下施工作业及海军等25个单位的59名专家和科学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共宣读和交流了52篇学术论文。会议收到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及其理事长严恺教授、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办公室的贺电。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与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办公室在南京联合召开了第四届海洋能源利用学术讨论会。13个省市44名从事于海洋能源利用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严恺教授、江苏省科委副主任王永胜、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水科院院长窦国仁到会讲了话。会上交流了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潮流能及盐  相似文献   

5.
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于1984年1月11日至13日在广东从化召开了3千瓦气动式波力发电装置研制课题论证会,到会有17个单位32名代表。课题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力学研究所、华南工学院、航空工业部605所向会议提交了课题论证报告。论证了该装置可作为海运、渔业、水文气象资料收集等海上特殊设施和海岛军民的照明、通讯等的电源。装置的技术要求是在设计波高1米、波周期5秒的条件下,发电机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沿海部队的生活用电,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受解放军总后勤部司令部的委托于1982.12.26—27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浙闽小型潮汐电站选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总后司令部、国家海洋局、浙江省科委、福建省科委、有关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等26个单位,32名代表。  相似文献   

7.
序号论文名称作者姓名单位关于建立新能源试验岛的建议刘克夫海洋能源开发和在我国的前景我国海洋能资源的初步估算东海岛屿潮汐能波浪能开发环境的宏观分析海洋环境调查研究在海洋能开发中的地位和 作用(摘要)关于我国海洋能源开发研究问题日本海洋能源开发研究浙江省海洋能资源及其开发浙江省万千瓦级潮汐电站选点科学考察情况 介绍浙江省潮汐能利用现况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潮汐水力资源普查报告刘鹤守王传昆王传电王传鼠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 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同上 同上许启望李桂香王传岚召肠雅琴、…  相似文献   

8.
学会动态     
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于一九八三年九月在烟台召开第二届海洋能源利用学术讨论会。会上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就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学科组主编的《1986—2000年海洋能科技发展规划》(轮廓设想)交换意见。中国海洋工程学会主办的《潜水救捞为海洋工程服务学术讨论会》将于一九八三年第四季度在厦门举行.  相似文献   

9.
1983年12月12日至15日,中国海洋工程学会和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在福建厦门召开了第五届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讨论会。这是继79年大连会议,80年上海会议,81年靖江会议,82年烟台会议之后我国水下工程和潜水技术学术界又一次全国性学术活动。来自国家科委、国家海洋局、交通部、石油部、教育  相似文献   

10.
1989年8月22—23日国家海洋专业组—学科组办公室在天津海洋技术研究所召开了“小钦岛摆式波力实验电站可行性研究评审会”。参加会议的13个单位24位代表听取了各专题报告,观看了摆式波能转换器的水力模型试验的录相和液压发电的模拟装置的表演.会议认为:1.小钦岛大石棚作为北方海域的波能试验电站是可取的。2.摆式波力发电国外已有实例,我国作为开发波能的方式之一,可与振荡水柱式、波流式并列进行.3.液压传动系统已有成熟的技术,将其引用于波  相似文献   

11.
王森 《海洋与湖沼》1988,19(3):300-300
由中国海洋湖沼水环境学会、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国家科委海洋组海洋环保分组联合主办的“全国海洋环境和水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5—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国家海洋局、农牧渔业部、石油部、交通部、城乡环境保护部、卫生部等12个系统所属72个单位的164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交流近三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学科发展所取得的成果,讨论我国海洋环境与水环境质量的现状及对污染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气像、水文、海洋仪器学会海洋仪器专业组定于1983年11月5日至10日在天津市蓟县召开全国海底柱状取样技术专题讨论会,会上将就国内现有的各种海底取样仪器装备进行专题性讨论,同时对国外的发展现状也将做适当介绍,针对当前我国海洋开发事业的发展和需要,海底取样技术做如何的相应提高,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如何尽快地在这一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3.
陈鸿衡 《海洋学报》1985,7(6):788-788
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国家科委海洋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科学编委会副主任兼海洋物理学编写组主编,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山东海洋学院副院长、《海洋学报》编委,我国著名海洋学家赫崇本教授因心脏病复发,经抢救无效,于1985年7月14日在肯岛不幸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我国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发性灾害和减灾对策以及全球海洋变化问题,总结和交流一九八七年上海首届海洋环境会议以来我国在该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和最新成果,研讨新形势下本学科的发展战略和任务,“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海洋湖沼水环境海洋学专业委员会”、“国家科委海洋组海洋环境保护分组”和“全国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五方,于1990年10月4日至8日在黄山市屯溪联合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二届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学术讨论”,会议由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何悦强研究  相似文献   

15.
著名海洋生物学家郑重教授逝世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厦大海洋学系、生物学系主任,厦大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厦大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委海洋组学科组成员;中国海洋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甲壳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中国海洋湖沼水环境学会和国家科委海洋组海洋环境保护分组共同组织的“全国海洋环境与水环境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5日至8日在上海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个系统近80多个单位的160多位代表。他们都是从事海洋环境与水环境科学研究、教学、保护和管理的专家、教授和学者。这次的讨论会是我国规模空前、群英荟萃的大会。学术讨论会,紧紧围绕着如何保护海洋  相似文献   

17.
省水产学会的资源和海洋捕捞两个专业组于1984年3月26日至30日在淳安召开了“浙江省海洋定置张网学术讨论会”。来自29个单位的60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当中有从事张网渔业研究、管理、生产、教学的专业人贝,也有水产部门的同志,杭州大学、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单位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共收到论文、报告33篇,这些论文、报告从不同的方面对我省近年来海洋定置张网作业的状况作了论述,并就生产和管理中许多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8.
值此《海洋通报》创刊3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国家海洋局海洋科学技术司表示热烈的祝贺!躬耕三十载,真知播四海。《海洋通报》自1982年创刊以来,牢牢把握正确的办刊宗旨,严把学术质量关,及时报道我国海洋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为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9.
杜荣华 《海洋与湖沼》1986,17(5):458-458
中国海洋学会和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隶属的海洋遥感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4月11—14日在杭州召开了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国家科委、国家气象局、中国水产科学院、航天工业部以及部分高等院校等从事海洋遥感研究的34个单位的77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64篇,宣读和交流了学术论文54篇。国家海洋局科技情报研究所吴克勤,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技术中心陆志刚、航天工业部501所姜林山和山东海洋学院关福民先后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中国海洋遥感技术现状”、“气球遥感”、“卫星海洋遥感方案的设想”和“海洋遥感十年展望”  相似文献   

20.
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教育家、厦门大学海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重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8月22日21时02分至厦门逝世,享年83岁。郑重教授,江苏吴江人,1911年10月19日出生于苏州,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赴英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47年回国后历任厦门大学海洋学系,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海洋学会名誉理事,中国甲壳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福建省水产学会、福建省动物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桡足类学者协会会员。他还兼任国家科委海洋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