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7 毫秒
1.
受研究区块地层沉积特征、钻井泥浆侵入、测井资料录取等诸因素影响,在辽河滩海海南1块测井评价过程中,利用电阻率测井识别油水层、准确计算含油饱和度等重要储层参数难度大。以海南1块油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为基础,对录井、取心、分析化验、试油等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开展油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有效储层测井解释标准及与地质模型相适应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对储层进行测井精细解释评价,为储量参数确定及油藏评价奠定基础,取得了很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下亚段(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开展了岩心、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物性、有机碳含量、岩石热解等分析测试工作。根据岩石矿物成分和显微沉积构造,可将研究区湖相泥页岩分为7类岩石类型。储集空间包括裂缝和孔隙2种类型,其中,裂缝主要有4类,即构造裂缝、异常压力缝、矿物收缩裂缝和层间微裂缝,前二者在岩心上清晰可见,后二者宽度为微米级别;孔隙主要有3类,即重结晶晶间孔、有机质演化孔和溶蚀孔隙,为纳米到微米级别。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有4项:岩石矿物成分和显微沉积构造、有机质含量及赋存方式、成岩作用以及构造作用,在对各控制因素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方解石含量、纹层状构造、TOC、Ro、孔隙度及综合破裂率6项参数做为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将沾化凹陷页岩油储层分为优质储层、有利储层和不利储层3类。  相似文献   

3.
以张店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储层三维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4.
莱州湾凹陷KL油田沙三下亚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滨浅湖相以及扇三角洲相,沉积环境复杂。岩石类型主要为陆源碎屑岩以及陆源碎屑质-碳酸盐混积岩和碳酸盐质-陆源碎屑混积岩两种类型的混积岩,岩性类型多样,不同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复杂,因此岩性识别困难。本次研究主要结合研究区岩心观察、井壁取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研究区不同岩性进行了细致的分类识别,在研究区壁心、薄片岩性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元素测井对研究区各井岩性进行校正。根据不同岩性测井参数概率密度分布特征绘制了置信度为90%的二维测井参数图,优选出具有代表性测井参数。并利用决策树方法建立了研究区混积岩岩性识别模型,形成了一套莱州湾凹陷KL油田沙三下亚段混积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为后期储层评价及寻找优质储层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南黄海盆地与下扬子陆域具有较为一致的沉积构造演化史,全区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资源潜力大,特别是中—古生界海相地层有可能是下一步油气勘探的突破新区。以南黄海盆地为主体的下扬子地区海相储层类型包括砂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和泥页岩储层三大类。基于岩性特征、成岩作用、储集空间和物性条件等分析,认为砂岩储层有利的储集体主要为裂缝—次生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中未被胶结物充填或者部分充填的孔、缝、洞可作为有利储集体,泥页岩储层中的有利储集空间为高有机质丰度层段中的无机孔隙、有机孔隙和裂缝较发育带。  相似文献   

6.
平湖油气田P11储层开发是平湖油气田增储提产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平湖油气田开发面临的难题之一。由于埋藏深,储层物性条件差,试油自然产能低下,储层流体性质复杂,气油比低,凝析油含量高,密度大,储层温度高,压力系数高,给测井解释和评价带来很大困难,对开发方案的实施提出了挑战。根据岩心分析资料,从成岩作用、沉积作用等方面对平湖组放鹤亭P11储层低渗原因进行了分析;对P11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进行了总结,对P11储层"四性"关系、孔隙度结构进行剖析,对储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进行了研究,得到一套适合P11储层测井解释评价的方法,为P11储层的开发提供参数依据和测井解释服务。  相似文献   

7.
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致密储层的含油气性往往具有多解性。根据储层定量荧光分析(QGF和QGF-E)的技术特点,将其应用于渤海海域黄河口凹陷BZ-A构造沙河街组储层中,结合测井解释和试油结果,探究该技术在致密储层流体识别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通过QGF-E强度得出的BZ-A构造现今油水界面与测井解释的界面深度相近。研究区油水层的判别基准线约为70pc,含油饱和度与QGF-E强度正相关,测井解释为油层段的样品QGF-E强度值绝大多数70pc,含油水层和水层段均小于该值。利用储层定量荧光技术建立了该区含油性判别标准并利用试油结论进行验证,有效识别出了沙一段上部干层段和测井资料遗漏的沙一段下部的致密油层,该技术可以为判别致密储层的流体性质提供新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对北海Gullfaks油田复合断裂构造储层的管理,研究人员对其部分地区进行了断层封堵分析。利用地图资料建立了断层网三维模式。将此模式与石油物理测井资料相结合,推算每一断层面断层封堵的潜在变化(页岩断层泥比值或断层带页岩百分比)。将探井和产油井压力数据用于模拟断层面。密封断层投产前的压力差(将不同油气柱分开)提供了有关断层毛细管封闭的信息。并且显示出在特定的时间随着生产的进行,横断层压力也会下降。动力压下降有助于认识液体流出之后断层带的渗透性。计算的断层参数(移距和断层泥比值)可以转化为断…  相似文献   

9.
页岩含气量是页岩气勘探选区和储层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利用地震资料对页岩含气性评价多停留在定性预测阶段,定量化表征方法尚不成熟。从已钻井的实测含气量出发,利用横波测井资料,分析实测含气量与地球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利用数理统计学的思想,优选出密度、纵波阻抗、纵横波速度比、λρ4个参数变量,建立了适合焦石坝页岩气田的含气量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通过叠前同时反演获得的密度、纵波阻抗等相关数据体,实现页岩含气量的定量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的含气量与实钻结果吻合度较高,相对误差小,预测方法可靠;同时指出,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亚段含气量较高,为有利开发层段。  相似文献   

10.
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在四川盆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已经取得重大突破,针对性的页岩气"甜点"地球物理技术亟待研究和探索。沉积相是进行页岩气甜点预测和描述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页岩层段的三级层序地层格架,认清了深水陆棚页岩沉积相的展布规律,目的层五峰组及龙马溪组富碳高硅和高碳高硅泥页岩主要分布在三级层序的海侵体系域。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层序地层格架控制下的页岩气"甜点"的地球物理识别和预测方法。研究认为,页岩气地球物理识别与预测技术在含气页岩有机碳含量(TOC)、裂缝和脆性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能为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工程和水平井轨迹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以HBJM39-1-1、HBJM39-1-2A、HBJM39-1-3和HBJM39-1-4等4口井的取心资料为基础,结合层序地层学解释,深入分析了莺歌海盆地HBJM39-1气田储层的岩相沉积特征.研究表明,HBJM39-1气田储层岩相具有颜色深、粒度细、水动力条件弱、生物扰动强且发育风暴沉积等特点.通过地震地质解释、盆地古地貌以及岩心描述等分析研究证实,HBJM39-1气田储层形成于相对较深的沉积水体环境.莺歌海盆地上新世主要发育滨浅海相沉积,但根据古水体环境、生物遗迹相、岩相以及测井相等资料揭示,上新世莺一段至第四系乐东三段尚发育滨外亚相,不发育前滨及以上亚相沉积.同时,为了进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以“泥”、“砂”截然不同的渗流、渗流屏障作用为主线,亦对滨外亚相等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和较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储层孔隙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储层含油饱和度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水淹层。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难题,经研究分析表明,油层水淹前后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且从宏观沉积特征看,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其储层物性在水淹前后变化量也不同。据此,可以通过单井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或通过一些特殊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来解释和识别水淹层,并依据对子井测井曲线特征研究、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密闭取心资料分析、沉积微相划分及多井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技术对解释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从而找到水淹层电性特征与含油饱和度及沉积特征的关系,达到准确解释水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XX29-2油田为复杂岩性油田,在近物源快速沉积背景下,储层岩性、物性变化快,纵向上为多期砂体叠置,平面上砂体相变快,非均质严重。根据岩心观察、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首先对XX29-2油田基础资料丰富的层段进行岩性识别,再利用岩矿与测井的结合,识别出无岩心、壁心等资料的层段,最终识别出研究区的岩性。又因XX29-2油田储层岩电特征复杂,电阻率测井受岩性影响较大,单纯依靠测井曲线识别油层和储层亦较困难,首先通过压汞、孔渗等资料结合岩性和沉积相对储层分类,再参考岩性、测井资料确定界限层,接着合理选择界限层进行测试,最后结合核磁共振等资料,综合识别该区的油层和储层。这种识别储层和油层的方法为渤海油田在复杂岩性中识别储层和油层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山西组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及勘探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山西组暗色泥页岩发育的地质背景、有机地球化学参数以及钻井资料的分析研究表明,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山西组暗色泥页岩在研究区内分布广泛,沉积厚度达30~100m,其中在太康、鹿邑地区的平均厚度超过60m;有机质丰度中等—高(1.76%~4.16%),镜质体反射率适中,有机质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研究区山西组地层发育微孔隙、微裂缝等孔隙类型,储集性能较好。等温吸附实验测得暗色泥页岩吸附气含量平均为1.32m3/t,表明山西组暗色泥页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性较好。综合研究认为,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山西组暗色泥页岩在荥阳—通许—太康—郸城一带分布厚度大,埋深适中,页岩气保存地质条件较好,具有良好的资源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在详细调研国内外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基础上,以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为例,通过平面、层内和微观3个方面分析了泥页岩非均质性特征。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区域沉积特征和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控制,盆地中西部主要发育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总有机碳含量TOC和有机质成熟度相对较低;东北部泥质灰岩发育,TOC和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南部以碳质泥页岩为主,TOC和有机质成熟度最高(镜质体反射率Ro可达4.0%)。连井剖面和单井泥岩层矿物特征分析表明,层内非均质性较强,主要表现为横向上地层总厚度、泥页岩单层厚度、泥页岩发育层数、夹层特征和顶—底板岩性沿剖面变化快,纵向上矿物成分和岩石脆性度差异明显。微观非均质性主要受孔隙类型和基质微裂缝影响,黏土层间孔隙和有机质孔隙发育,基质微裂缝对沟通孔隙起主要作用。综合分析认为,四川盆地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明显,对页岩气井产能和页岩气采收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水化作用对南海东部泥页岩地层井壁坍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南海东部油气田钻遇韩江组和珠江组的钻井过程中,常遇到泥页岩井壁坍塌问题,制约了钻井速度,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分析了该地区泥页岩地层井壁失稳机理,通过试验确定了泥页岩吸水扩散系数,研究了泥页岩吸水对其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根据Molar.Coulomb准则计算了泥页岩水化后井壁坍塌压力随井眼钻开时间的变化规律。这对解决该海域泥页岩地层井壁坍塌问题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子洲气田榆30井区精细地质建模与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地质特征模型是油气藏描述的重要手段,对子洲气田榆30井区进行了精细地质建模,在地震解释、测井解释、沉积微相、小层对比、录井解释、物性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该井区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实现了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地区的剩余油分布和勘探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藏储层物性较差,通常油层在酸化压裂等工艺技术措施下,才可产出工业油流,对低渗透油藏有效储层进行测井解释较为困难。从冷家堡油田冷46区块的油藏特征出发,建立了一套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研究方法。为检测油层有效厚度划分精度,在取心井中选取5口井进行岩心厚度与测井厚度对比,层划准率达100%。并据此标准划分39口单井有效厚度,有效地保证油层射孔,为注水开发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涪陵南部低钻探程度区,以层序地层、沉积相等研究为主,地震参数为辅的技术思路开展储层描述。基础研究表明,涪陵南部地区与鄂西渝东建南地区处于同一个缓坡高能沉积相带内。利用层系地层学建立飞三段鲕滩发育模式,结合前人对飞三段鲕滩储层响应特征描述、建南地区jian35井飞三段鲕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及模型正演,开展研究区飞三段鲕滩储层响应特征分析,总结出涪陵南部飞三段鲕滩储层具有叠置迁移的"亮点"响应特征。进一步结合地震相、地震属性及地震反演,落实出涪陵南部飞三段鲕滩储层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20.
以下扬子陆域地区官地1井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海相泥页岩岩心样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气体吸附、高压压汞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实验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官地1井幕府山组泥页岩孔隙结构特征和孔隙发育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官地1井幕府山组泥页岩矿物组成以石英、方解石胶结物和黏土矿物为主,其总有机碳含量较高,有机质类型以I型干酪根为主且均处于过成熟阶段;(2)泥页岩孔隙类型主要为基质孔隙(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有机质孔隙和微裂隙,其中以有机质孔隙含量居多,而粒间孔隙面孔率占比最高;(3)有机质丰度对有机质孔隙的孔径和比表面积具有一定的影响,压实作用则构成过成熟阶段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而刚性矿物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并对有机质孔隙的保存具有积极意义;(4)分形维数与总有机碳含量和比表面积相关性较好,而与孔隙体积相关性弱,反映孔壁粗糙程度及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受有机质丰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