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燕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的东北部 ,自晚古生代华北板块与蒙古板块的拼合后 ,燕山地区进入板内构造演化阶段。以往燕山造山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中侏罗世开始的燕山运动 ,而对已经发现的印支期构造的详细研究比较缺乏。通过对辽西凌源太阳沟地区进行详细的构造解剖分析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 ,揭示出在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期间 ,该区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构造变形。即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早期 ,发育由东往西逆冲的后展式逆冲推覆 ,早侏罗世晚期由西往东逆冲的前展式逆冲推覆和早侏罗世晚期崩塌滑覆构造。三期构造变形显示了燕山造山带早期构造的非极性演化特征 ,也显示了燕山地区的快速抬升和剥露过程。短时期内三期逆冲构造推覆方向的反转 ,显示了板内变形的特征 ,结合已经确定的变形时代及构造指向 ,作者认为它们很可能是对晚三叠世秦岭—大别碰撞带和侏罗—白垩纪蒙古—鄂霍茨克碰撞带的远程构造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郭正府  邓晋福 《现代地质》1998,12(3):344-352
利用岩石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回溯了东昆仑晚古生代末—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历史。研究表明,东昆仑晚海西期—早燕山期构造演化分为3个阶段:(1)洋脊形成与扩张阶段(309~260Ma);(2)大洋板块大规模俯冲阶段(260~230Ma),火成岩具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属性;(3)陆内造山阶段(230~190Ma),陆壳的厚度相当于260~230Ma期间的两倍,南、北边缘构造性质与深部过程具较明显差异与不对称性。南缘深部总体特征是“壳热而幔冷”,暗示着陆壳与壳下岩石圈之间可能沿莫霍面有较大的构造拆离;北缘在壳底具岩浆底侵作用,其深部特征为“壳冷幔热”。自晚海西期—早燕山期东昆仑岩石圈缩短总量(平均值)约为1463km。  相似文献   

3.
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各具不同的演化历史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横贯于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有一条蓝片岩-白片岩-榴辉岩系组成的高压变质带。这条高压变质带与区域大地构造线方位一致,展布于原岩建造性质相同的晚元古代地层中,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时相互挤压产生的典型矿物和岩石组合,其形成时代可以代表两个板块碰撞的时代。实测同位素年龄数据表明,高压变质矿物蓝闪石、多硅白云母等粘土矿物 ̄(40)Ar- ̄(39)Ar法和榴辉岩Sm-Nd等时年龄数据一般都集中在210~240Ma之间。因此,华北板块和杨子板块主体碰撞时代应属于印支期210~240Ma。  相似文献   

4.
在内蒙古林西县西拉木伦断裂带内发育岩株状产出并具有不同程度变形特征的闪长岩体, 岩体侵入到双井片岩中.对该闪长岩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锆石LA-ICPMS U-Pb年龄和角闪石40Ar-39Ar年龄的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林西县西拉木伦断裂带内的变形闪长岩侵位于早二叠世, 其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286±1 Ma.岩浆来源于俯冲带流体/熔体交代作用而形成的富集地幔.岩石遭受了早侏罗世绿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 角闪石40Ar-39Ar年龄为188.7±1.4 Ma.结合研究区及邻区近年来的新成果认为索伦缝合带早古生代以来的镁铁质岩石均显示来源于相对富集LILE、LREE的地幔, 与俯冲流体或熔体的改造作用相关, 并且随着时代的更新改造程度显示增强的趋势.索伦缝合带在晚石炭世(~310 Ma)之前发生过闭合碰撞,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310~276 Ma)处于后造山伸展的背景, 在伸展环境下形成了华北北缘该时期广泛分布的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带, 报道的闪长岩即为该时期的产物.晚二叠世缝合带局部区域存在洋盆, 洋盆的闭合导致了晚二叠世-中三叠世(~272~230 Ma)索伦缝合带的最终碰撞缝合, 最终碰撞缝合在空间上的不均一性形成了缝合带内该时期大量并存的同碰撞花岗岩和后碰撞花岗岩.索伦缝合带的缝合导致华北板块与其北部各微陆块的拼合, 此时蒙古-鄂霍次克海作为古太平洋的一个分支北东向展布于西伯利亚板块和拼合后的华北板块之间.早侏罗世蒙古-鄂霍次克海在蒙古东北部发生闭合, 本文报道的角闪石40Ar-39Ar年龄记录了洋壳闭合后陆-陆碰撞的变质时间, 之后研究区进入后造山伸展的环境.此时在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应力的共同作用下, 华北东部在侏罗纪出现挤压机制与拉张机制的多次转换.晚侏罗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转变后, 中国东部进入持续的拉张背景, 并转入西太平洋构造域的范畴.   相似文献   

5.
中国三叠纪中晚期—早更新世构造应力值的估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万天丰  曹秀华 《地球科学》1997,22(2):145-152
选用具有测年数据的含石英或橄榄石的岩石,在透射电镜下观测位错密度,从而估算了中国三叠纪中、晚期—早更新世432个构造应力值(差应力值),初步发现在板块碰撞带或大断层带附近差应力值增大,而在板块内部则逐渐变小.在各构造期的晚期地壳上部平均差应力值也是不同的,印支期(230~208Ma)为105.5MPa;燕山期(170~135Ma)为99.4MPa;四川期(100~52Ma)为107.4MPa;华北期(30~23.3Ma)为76.7MPa;喜马拉雅期(10~0.73Ma)为92.6MPa.  相似文献   

6.
全球超级古陆重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新元古代-早古生代超级大陆的重建研究,表明中元古代以来,地球上先后经历了罗迪尼亚-冈瓦纳-潘基亚等几次超级大陆的拼合与裂解过程,罗迪尼亚古陆的拼合源于中元古代晚期(1300~1000Ma)发生的全球性格林威尔造山事件。东冈瓦纳(澳大利亚、东南极和部分非河)作为一个整体最早与劳伦古陆分离,导致了太平洋的张开。进一步的裂解产生了组成西冈与纳的各克拉通块体。在泛非造山和期间(720~500Ma)西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中部二叠纪碱性花岗岩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95,自引:0,他引:95  
洪大卫  肖宜君 《地质学报》1994,68(3):219-230
西伯利亚板块南缘白音乌拉-东乌珠穆沁旗带的碱性花岗岩(Rb-Sr年龄276-286Ma)生成于张性的构造环境,较西伯亚板块同中朝板块之间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的碰撞事件晚约60Ma,属于造山后的A型花岗岩,可作为造山作用结束的标志。但在中朝板块北缘晚石炭世-二叠纪只发育钙碱性的晚造山花岗岩,直到三叠纪才出现碱性正长岩。相邻两大板块边缘之间岩浆活动的非对称性可能是受板块间面积和质量差别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高精度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存在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两期铝质A型花岗岩。其中三道河正长花岗岩的锆石LA ICPMS年龄为(216±3) Ma,形成于晚三叠世,受控于华北板块和其北侧板块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沿西拉木伦河—长春—延吉缝合带碰撞拼合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标志古亚洲洋构造域的演化结束。天桥岗碱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和TIMS年龄分别为(182±3) Ma和(188±4) Ma,全岩Rb Sr等时线年龄为(185±4) Ma,形成于早侏罗世,可能是与佳木斯板块和松嫩—张广才岭板块在早侏罗世早期沿嘉荫—牡丹江缝合带碰撞拼合有关的伸展作用的产物。这次板块碰撞作用很有可能标志着东北地区东部此时已经开始进入滨太平洋构造域的演化阶段。更详细的研究显示,两期A型花岗岩岩浆都来源于年轻的基性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岩浆经历了分离结晶作用。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西南坡晚古生代中、晚期未变质的岩浆岩广泛分布,它们的侵位时间虽不尽相同,但都晚于中亚-蒙古造山区(带)东部峰期造山的时间,且大多与主缝合带拼合后的拉张构造环境有关,岩石性质也多具有偏碱性或双峰式的特点。本文测定了内蒙古东南部二连浩特-贺根山缝合带与索伦山-西拉木伦缝合带之间的维拉斯托石英闪长岩和闪长岩、拜仁达坝花岗闪长岩以及道伦达坝英安质晶屑凝灰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它们分别为310±2、311±2、319±3和300±5Ma,时代均为晚石炭世。这些岩浆岩的形成时间比(峰期造山形成的)锡林郭勒杂岩的变质年龄(337±6Ma)晚约20~40Ma,未受到变形和变质作用的影响,推测其属于晚造山/后造山的岩浆岩。认为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主缝合带的闭合时间应在晚石炭世前,主缝合带的位置应在二连浩特-贺根山一线。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甘肃北山榴辉岩-花岗岩带、柴北缘含柯石英榴辉岩-花岗岩带和阿尔金韧性剪切带岩石构造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 在新元古代, 塔里木、华北 (?) 和柴达木三个地块在中国西部甘青新交界处逐步汇聚。其中, 华北与柴达木在800~1000Ma 期间首先汇聚, 形成柴北缘含柯石英榴辉岩-花岗岩带。之后, 塔里木向东运移并与柴达木斜接, 斜接带为具有同剪切伟晶岩脉和岩体 (913Ma) 的韧性剪切带, 即新元古代阿尔金断裂。在860~880Ma 左右, 塔里木向东运移到华北边缘, 与华北地块-柴达木地块拼合, 在柳园一带形成榴辉岩-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柴北缘东段晚古生代至中生代的构造演化历史,探讨石炭系—侏罗系地层缺失的原因,本文应用有限单元 法 模 拟 了 柴 北 缘 东 段 印 支 期 ( 三 叠 纪 )、 燕 山 早 期 ( 侏 罗 纪 )、 燕 山 晚 期 ( 白 垩 纪 ) 的 构 造 应 力 场 , 分 析 了 该 区 不 同 时 期 的 主应力与剪应力分布特征。根据库仑及格里菲斯岩石破裂准则预测了古构造的存在并探讨了地层缺失的原因。研究结果表 明:三叠纪,柴北缘东段在印支期不均匀分布的最大主应力与右旋剪应力共同作用下,发育两排近东西走向的背斜凸起, 造成石炭系—二叠系在各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侏罗纪,在燕山早期拉张应力场作用下,由早—中侏罗世的断陷盆地 逐渐演化为晚侏罗世的坳陷盆地,欧南地区为继承性隆起区未接受沉积;白垩纪,受晚期燕山运动影响,应力场逐渐由拉 张转变为挤压,构造反转,逆冲断裂复活,绿梁山、锡铁山、埃姆尼克山、欧隆布鲁克山等主要山体隆升,遭受剥蚀,柴 北缘东段中生代盆地演化终止。  相似文献   

12.
砂岩碎屑成分分析是进行沉积物源岩石类型、构造属性和盆山演化分析的重要途径。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物源构造属性以“再旋回造山带”、“弧造山带”和部分“岩浆弧”物源为特征,物源岩石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岩石成分、重矿物含量及其组合显示东、西剖面在物源上存在一定差异。天山内部侏罗系物源构造属性以“再旋回造山带”、“混合造山带”为主,物源岩石类型主要为中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但各剖面的岩石成分、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相对含量差异较大。综合天山内部与准噶尔盆地南缘野外剖面沉积特征、岩屑成分及钻井岩心分析表明,天山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山格局以盆地沉积范围大、天山正地形较小为特征,不存在地理分割明显的天山山脉,侏罗纪盆地南缘至少存在三个物源体系(西准噶尔山、克拉麦里山和(古)天山);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早期,岩石成分成熟度偏低,砾岩等粗碎屑沉积明显增多,同时不稳定重矿物及其组合稍有增加可能与晚侏罗世天山构造格局分异、构造活动相对活跃有关,天山山脉明显隆升并造就天山南北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从尼玛地区地质新资料看中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南缘存在一套中、晚侏罗世稳定浅海碎屑岩沉积,属残余海盆地沉积,表明尼玛地区的俯冲消减机制在中侏罗世以后已结束。结合带南侧三叠系确哈拉群为一套半深水—深水沉积,是陆架边缘沉积序列,代表结合带打开之初的较早期沉积。确哈拉群之上不整合覆盖了一套中侏罗世钙碱性岛弧火山岩系,是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在早侏罗世向南俯冲对应的滞后弧火山岩。在结合带南侧80~100km范围内分布着一条东西长超过100km的中晚侏罗世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带,属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向南俯冲碰撞作用的后碰撞阶段产物。综合认为,尼玛地区中特提斯洋是在三叠纪打开、中侏罗世以前向南俯冲闭合的。结合区域上该结合带闭合时间有早有晚、俯冲方向有南有北的事实,提出中特提斯是一个具有众多互不相通的、时代早晚各不相同的小洋盆共同组成的多岛洋,其间存在许多大小不一、运动方向和性质各不相同的地体。不同时期、不同方向的弧—弧碰撞、弧—陆碰撞造山(造陆)机制是解释中特提斯洋发展演化诸多问题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中、新生代柴达木北缘的盆地类型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部一个大型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柴北缘是侏罗系主要分布地区。中新生代柴达木盆地是在一个古老的稳定地块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根据中新生代西北地区周缘板块活动和构造演化特点,提出柴北缘中新生代经历了两个由伸展到挤压的构造运动旋回:从早中侏罗世到晚侏罗世是第一个旋回;从早白垩世到晚白垩世-第三纪和第四纪为第二个旋回。早中侏罗世是一种稳定大陆内弱伸展坳陷盆地,不具有典型的裂陷盆地特征。从渐新世开始,柴达木盆地才进入强烈挤压的山间盆地阶段,并决定了柴北缘现今的构造格局。中、新生代构造运动影响着柴北缘油气的生成和分布。  相似文献   

15.
辽西地区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杨庚  郭华  刘立 《铀矿地质》2001,17(6):332-340
辽西地区为华北地台北缘阴山-燕山造山带的东延部分,中生代发育火山-碎屑岩沉积盆地。盆地地质分析表明,该区在早白垩世早期之前发育的沉积盆地为挤压型盆地,早白垩世中期以后属伸展断陷盆地。根据沉积-构造分析,该区中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5个构造演化阶段;(1)早三叠世--早侏罗世;(2)早侏罗世-中侏罗世;(3)中侏罗世-晚侏罗世;(4)早白垩世早期;(5)早白垩世中期-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漠河盆地构造特征与成盆演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对漠河盆地的地层层序、构造特征和构造单元、盆地演化过程等进行了研究。漠河盆地盖层主要为侏罗纪陆相煤系地层及白垩系火山岩,属典型的二元结构。晚侏罗世中期由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关闭,额尔古纳微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使盆地西部产生逆冲推覆构造,地层缩短量在64km以上。晚侏罗世晚期到晚白垩世,盆地进入西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处于拉张环境,在盆地中部和东部发生了三期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形成火山断陷盆地。因此,漠河盆地经历了蒙古—鄂霍茨克洋和西太平洋两种不同构造域的演化阶段,具有西部挤压推覆、中部和东部拉张断陷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17.
西藏比如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如盆地位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东北部,是在前震旦系变质结晶基底和古生界褶皱基底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中新生代海相盆地。比如盆地经历了被动边缘盆地演化阶段(T3-J1-2)、复合弧后盆地演化阶段(J2-K1)和高原隆升盆地消亡(K2-Q)三个阶段。本文通过分析盆地内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稀土元素、硅质岩、碎屑模型、火山岩等特征,详细讨论了目前存在争议的被动边缘演化阶段,认为比如盆地存在被动大陆边缘演化阶段,但其沉降期短,没有大陆斜坡沉积。  相似文献   

18.
The Malay Peninsula is characterised by three north–south belts, the Western, Central, and Eastern belts based on distinct differences in stratigraphy, structure, magmatism, geophysical signatures and geological evolution. The Western Belt forms part of the Sibumasu Terrane, derived from the NW Australian Gondwana margin in the late Early Permia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Belts represent the Sukhothai Arc constructed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Early Permian on the margin of the Indochina Block (derived from the Gondwana margin in the Early Devonian). This arc was then separated from Indochina by back-arc spreading in the Permian. The Bentong-Raub suture zone form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ibumasu Terrane (Western Belt) and Sukhothai Arc (Central and Eastern Belts) and preserves remnants of the Devonian–Permian main Palaeo-Tethys ocean basin destroyed by subduction beneath the Indochina Block/Sukhothai Arc, which produced the Permian–Triassic andesitic volcanism and I-Type granitoids observed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Belts of the Malay Peninsula. The collision between Sibumasu and the Sukhothai Arc began in Early Triassic times and was completed by the Late Triassic. Triassic cherts, turbidites and conglomerates of the Semanggol “Formation” were deposited in a fore-deep basin constructed on the leading edge of Sibumasu and the uplifted accretionary complex. Collisional crustal thickening, coupled with slab break off and rising hot asthenosphere produced the Main Range Late Triassic-earliest Jurassic S-Type granitoids that intrude the Western Belt and Bentong-Raub suture zone. The Sukhothai back-arc basin opened in the Early Permian and collapsed and closed in the Middle–Late Triassic. Marine sedimentation ceased in the Late Triassic in the Malay Peninsula due to tectonic and isostatic uplift, and Jurassic–Cretaceous continental red beds form a cover sequence. A significant Late Cretaceous tectono-thermal event affected the Peninsula with major faulting, granitoid intrusion and re-setting of palaeomagnetic signatures.  相似文献   

19.
兴蒙造山带的基底属性与构造演化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文良  孙晨阳  唐杰  栾金鹏  王枫 《地球科学》2019,44(5):1620-1646
为了解兴蒙造山带基底属性和多个构造体系演化与叠加历史,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在基础地质研究中取得的新成果,并利用这些成果讨论了兴蒙造山带的基底属性与演化历史.兴蒙造山带是指我国东北地区古生代构造作用影响的地区,这些地区也遭受了中生代构造作用的叠加与改造.兴蒙造山带主要由微陆块和其间的造山带组成.虽然传统上认为属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地质体主要已解体为古生代和早中生代,但随着新太古代和古元古代地质体的相继发现,以及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古元古代橄榄岩包体的发现,可以判定兴蒙造山带内微陆块应具有古老的前寒武纪基底,并且壳幔是耦合的.微陆块内部地壳增生以垂向增生为主,且主要发生在新元古代和中元古代,以及次要的新太古代和古生代.相反,陆块间造山带或岛弧地体的陆壳则以侧向增生为主,且主要发生在新元古代和古生代.额尔古纳地块与兴安地块的拼合发生在早古生代早期;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的拼合发生在早石炭世晚期;松嫩地块与佳木斯地块的拼合发生在早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又经历了裂解与再闭合的构造演化过程;华北克拉通北缘增生杂岩带与北方微陆块群的最终拼合发生在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古亚洲洋的最终闭合发生在中三叠世,且为剪刀式闭合.晚古生代晚期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南向俯冲作用的发生以及早中生代(三叠纪-早侏罗世)的持续南向俯冲,控制了大兴安岭-冀北-辽西地区的岩浆活动,蒙古-鄂霍茨克大洋的闭合发生在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主要表现为闭合后的伸展环境.古太平洋板块中生代的俯冲起始时间为早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东北亚陆缘主要表现为走滑的构造属性和陆缘地体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构造就位过程,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岩浆作用的向东收缩揭示了古太平洋板块的持续俯冲和俯冲板片的后撤过程,古近纪晚期日本海的打开标志着东北亚陆缘从活动陆缘已经转变为沟-弧-盆体系,并且标志着东亚大地幔楔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漠河盆地上侏罗统沉积特征与构造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晚侏罗世漠河盆地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构造类型和成因机制。详细的沉积学研究表明:晚侏罗世漠河盆地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属于前陆盆地的陆相磨拉石部分。晚侏罗世漠河盆地的物源来自南北两个方向,具有典型前陆盆地双向物源特点:北部物源区是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南部物源区是下伏板块基底,位于大兴安岭北部。根据沉积特征、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和俄罗斯上阿穆尔盆地有关资料认为:晚侏罗世漠河盆地为漠河-上阿穆尔前陆盆地的南半部分,形成和演化受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制约;晚侏罗世二十二站期和额木尔河期是漠河盆地的主要成盆期,该时期湖泊面积广阔、暗色泥岩发育,是烃源岩的重要形成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