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国家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冷疏影  李秀彬 《地理学报》1999,54(2):177-185
国内外有关土地资源的综合研究自7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基础学科--土地科学,进入90年代,在有关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深化过程中,着眼于土地动态的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被列入核心研究领域;最近,旨在更好地掌握土地质量变化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又被土地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几大国际组织确定为优先研究项目。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际上有关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源起、概念框架、最新进展及在研项目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State-Response,PSR)"模式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是国际土地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土地退化的严峻形势要求建立能够衡量土地质量变化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来源、基本概念、评价框架和研究计划。介绍了国际土地质量指标研究计划中提出的养分平衡、产量差额、农业土地利用强度与利用多样性、土地覆被、土壤质量、土地退化、农业生物多样性、水质量、林地质量、牧草地质量、土地污染等11项土地质量指标。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研究不足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有关部门在土地质量方面的研究趋势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张明 《地理科学进展》2001,20(4):297-304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已成为土地科学、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核心领域。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这不仅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立足点 ,也是经济增长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的重要前提。针对国际土地科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几个前沿领域 :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生态环境效应及持续土地利用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的主要研究计划和项目 ,本文对以土地利用 /土地覆被变化为中心的土地科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土地质量发展趋势对我国土地整理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资源质量的状况与耕地的保护及管理。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收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整理的全面推进,与之密切相关的土地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鉴吸收土地质量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探索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研究体系,以从其根源入手寻求提高土地质量的对策,对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转变到质量和生态管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土地质量的概念与研究现状,提出土地质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①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反映与实际应用日趋紧密;②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机理与尺度效应研究不断加强;③土地质量评价中的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过程受到重视。根据国际上土地质量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结合土地整理的内在要求和科学内涵,从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土地质量评价与调查的技术方法和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与机理研究等3个方面探讨了土地整理中土地质量的研究框架。以期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发展与深化研究有所裨益,促进土地整理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土地质量能体现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直接关系着环境改善与土地持续利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土地质量退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质量的提高及其管理。深入认识不同尺度土地质量空间变化与发展对土地质量的提高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土地质量和尺度的概念及其特征,阐述了空间变异的研究方法,重点综述了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与尺度效应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土地质量空间变异及其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土地质量的研究和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6.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县级土地质量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郭旭东  邱扬  连纲  王静 《地理科学》2005,25(5):579-583
以陕西省安塞县为例,针对其水土流失问题,建立了基于PSR框架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压力指标包括地形、农用地、人口、收入及格局指标,状态指标包括土壤侵蚀、土壤肥力和粮食作物产量指标,响应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和政策指标。运用GIS、模型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土地质量指标的数值,采用分级赋值、综合打分的方法评价土地质量。结果表明,安塞县土地的压力较大,整体状态偏低,响应措施也不积极。探讨了指标在土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性并提出今后土地质量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主要讨论了大渤海区土地质量下降的形势,引起土地质量下降的因素及基 生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大渤海区约30×10^4km^2范围内,土地质量下降主要与土地盐渍化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而土地盐渍经与海侵密切相关以及与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成为提取土地质量指标的前沿技术之一。该文回顾了国内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地质量指标提取中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作为土地生态系统载体的土壤属性质量指标和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质量指标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水分、铁氧化物、土壤重金属、土壤质地、土壤盐分、植被覆盖度、生物量、指示种10个指标的提取、敏感波段选择与反演方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地质量指标提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保证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而土地质量评价又是规划的基础和使规划达到理想效果的前提。对桂林市土地质量评价的系统、单元、参评因子及分级和权重等探讨,并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的质量变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变化尤能反映人类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运用遥感信息土地分类和植被指数提取、土壤定点采样实测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数年至20余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质量变化。其在区域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在内部地段间存在着差异和不平衡。盐渍土改造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地力下降的隐患不可忽视。进而分析了变化的驱动力并提出土地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土地综合基准地价评估方法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城市土地类别基准地价测算基础上,依据土地最高收益原则和最佳利用原则,并借用阿朗索竞租理论和边际分析法,可评估出城市土地的综合基准地价.本文概略说明了上述理论和方法,并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对苏南某一城市的综合基准地价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2.
农耕地地价评估方法的探讨——以南京市六合县玉带乡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农耕地地价评估方法。在南京市六合县玉带乡的实例研究表明,这一方法简明、实用、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且评估出的地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整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土地在企业资产重组及用地归并,闲置土地开发与调整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开展开城市土地整理的内涵、程序,模式和要点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城市土地资源进行深入加工、改造,调整及整治,促进城市土地整理的有序,合理化,科学化,以期有助于城市土地整理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4.
论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土地整理是土地利用的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土地整理的概念、内容都不尽一致。理论上的混乱无疑会给实际工作造成诸多的困扰。本文从分析比较国内外对土地整理的不同观念出发,并结合我国实际,科学地提出了土地整理的经济学概念及确定这一要概念必须遵循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文章较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耕地保护相关的理论及研究进展 ,分析了耕地保护的科学基础和历史演变过程。指出土地生产力是制定耕地保护数量的科学依据 ,土地评价是耕地保护规划的科学基础 ,土地规划、法规体系的落实是耕地保护顺利实施的保障。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我国耕地利用与保护中面临的几个理论和实践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使土地登记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更好地为确定土地权属、规范土地流转、保护土地权利人的权利服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权属清楚、界址分明、面积准确的土地资源,该文基于目前土地登记中存在的问题,构想了一套由土地登记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组成的比较完备的土地登记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土地结构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从土地类型结构、土地资源结构、土地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入手,对安塞县土地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土地类型以梁坡和沟坡地为主,二者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80.53%;土地总体质量不佳,质量最好的川、沟台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2.61%;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层状、镶嵌状和空间上的不均匀性;土地利用率高,开发潜力小耕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40.02%,林地占总土地面积的14.90%,其中郁闭度>35%的天然林地仅占总土地面积的9.31%;牧草地占总土地面积的31.39%,而90%以上牧草地覆盖率都小于30%.反映出安塞县土地结构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急需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和调整,以保证其土地结构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在尉氏县的实际工作,阐述了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涵义、原则、目标和潜力;分析、制定了尉氏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9.
农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当前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核心问题是片面强调数量平衡,缺乏新增耕地的质量衡量标准和检验机制,从而使我国的新增耕地质量总体趋于下滑,某些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确定耕地质量的衡量标准,建立耕地质量检验机制已成为耕地占补平衡的关键,为此,文章提出运用农地定级与估价成果建立耕地质量平衡标准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