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GNSS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变形监测的需求日益增加,GNS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更新了变形监测手段,弥补了单一系统的不足,提高了监测效率与精度,为变形体的稳定性监测与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本文探讨了GNSS的变形监测方案及数据处理方式,并结合盐水沟隧道工程的实例详细说明了GNS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最终通过实例验证GNSS能满足变形监测的精度等要求。  相似文献   

2.
变形监测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具有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等优势,为水利工程变形监测提供了新的手段。目前,以卫星定位技术为代表的变形监测技术正在向着全过程、全方位、全自主的智能化方向发展。着眼于水利工程变形监测的需求,首先对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其次,介绍了卫星定位技术在水利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展;然后,围绕当前GNSS变形监测应用的难点与局限进行讨论;最后,展望了未来GNSS水利工程智能化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结合宁波招宝山大桥变形监测点位多、精度要求高、可利用监测时间短等特点,介绍了TCA全站仪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在具体应用中解决的几个问题,并以大桥上游主桥塔的变形监测为例,分析了全站仪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有效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桥梁外部变形监测是运营期桥梁检查和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与结构监测相互补充、相互验证,为确保桥梁的安全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从讨论桥梁变形监测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苏通大桥运营期变形监测的必要性。在综述桥梁外部变形监测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分析苏通大桥结构组成、桥型等现状,确定了变形监测部位与项目,以期为类似桥梁监测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变形监测是工程测量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可以分析和评价建筑物或工程设施的安全状态,研究变形规律及预报变形,是一种重要的测量监测手段。本文通过对某高速公路的桥梁沉降监测和承台水平位移监测,探究了在桥梁监测中变形监测的实施方法及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式,分析了桥梁变形的规律,为桥梁养护提供准确的监测意见及报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速公路采空区的变形监测工作,分析了其应用效果,实现了对采空区进行变形监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GPS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S技术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方法,并通过三峡库区某滑坡的变形监测介绍了GPS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整个过程,包括监测网的技术设计、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等内容。监测结果表明,GPS静态定位技术可以达到mm级的精度,在变形监测方面有很好优越性,完全可以满足高精度滑坡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SOKKIA SRX1X自动化全站仪为基础组成的无人值守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和深圳地铁“深圳地铁运营中的地铁结构变形监测”项目的现场方案及优化设计。地铁变形监测是为了掌握地铁沿线因物业开发或其它工程施工对地铁建筑结构产生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确保地铁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建立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后续地铁设计、施工提供资料。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变形监测工程,对深圳环中线前海湾站地铁结构危害性变形及时提出了预报,达到了监测的目的;并且分别建立了全线的变形监测体系,为下阶段的监测工作提供了依据;为地铁轨道检修及维护使用、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和设施安全提供安全信息。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可以胜任地铁结构变形监测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地面雷达是一种基于微波干涉测量的变形监测设备,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监测优势,本文讨论了地面雷达的技术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介绍了微变形监测系统,并进行了位移监测的对比试验,将微变形监测系统与TCA 2003、千分表的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证明:地面雷达具有高精度的位移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黑君淼  王力  李昂 《测绘通报》2024,(2):39-44+79
本文分别对地铁施工期间和运营期间的变形监测技术手段进行了总结、归纳,梳理了地铁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地铁变形监测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地铁变形监测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对研究地铁变形监测的系统化和自动化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HNGICS系统及CORS[1]测量原理,并通过HNGICS系统在新乡市城镇地籍测量中与三家测量单位测量成果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HNGICS系统运行稳定,在河南范围内能满足一、二级导线控制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利用连续运行参考站建立的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的概况、组成和技术指标,并结合新乡市区城镇地籍控制测量工作,对该系统技术测定的控制点进行精度分析,总结该系统技术建立地籍控制网的先进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南省内地表沉降问题,利用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HNGICS)分析全省域内地表形变,对比时间基线为10 a的HNGICS基准站ITRF2014框架下三维坐标,获得河南省内三维速度场,分析河南省内地表形变规律与地质环境相关。结果表明:河南省内整体平面位移变化较小,平面变化10 mm以内的基准站16个,在10~20 mm之间的站点15个,整体趋势表现为由西向东,南部水平位移优势方向为东偏北方向30.7°,平均运动速率为0.87 mm/a;北部平原水平位移优势方向为东偏南方向82.6°,平均运动速率为1.6 mm/a,省域内地表存在明显的相对运动;竖直方向上,东部平原地区平均沉降速率为11.0 mm/a,山区平均沉降速率为1.4 mm/a,山区沉降速率远小于平原地区。  相似文献   

14.
依据HNGICS系统功能,通过矿业权实地核查工作,实现矿业权核查目的,阐述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为HNGICS系统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原理方法,并对GP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流程做了重点介绍。然后介绍了河南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系统,(HNGICS),最后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HNGICS进行大气可降水量的反演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GPS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ming System),以能够提供连续、实时、无障碍和自动化服务,被广泛应用于导航、测量、勘探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测量方面,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格局,在变形体变形监测领域应用也日趋凸显,由于GPS借助卫星信号传输数据,在实际的监测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变形监测技术,监测数据处理的常规方法;其次介绍了GPS系统应用与变形监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概述了GPS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沛县张双楼煤矿会议中心改扩建工程,以及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实测方案。其主要内容包括监测的技术依据、监测内容、基准点和变形监测的布设、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指标及成果资料的分析、整理与提交等。  相似文献   

18.
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其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成为当今最先进的变形监测方法。本文以湖南华润鲤鱼江电厂为例介绍了GPS在电厂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