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沈阳中心气象台研制的有限区域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日前通过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在系统的完整化及业务化能力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 该项研究在引进MM4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中心业务系统的网络化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辽宁省气象台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攻关,研制成“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周年实时预报系统”。该项成果年前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先进,研究内容丰富,转化业务迅速,实用性强,预报质量高,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软件技术以及灾害性天气要素预报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成果的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是在对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历史资料的搜集、分析、整理和精心选择物理因子的基础上,依托国家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沈阳区域气象中心实时业务系统提供的实时资料,采用天气学。动…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辽宁省气象白科技人员经过3年的攻关,研制成“辽宁省重大灾害性天气周年实时预报系统”。该项成果年前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技术设计方案先进,研究内容丰富,转化业务迅速.实用性强.预报质量高.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预报方法软件技术以及灾害性天气要素预报技术等方面有所创新,在成果的总体上进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沈阳中心气象台研制的“省级长期预报业务自动化系统”投入业务使用后,运转良好。日前,该项研究成果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 该系统是在以往国内长期预报业务系统研究的基础上,从长期预报科研和业务的实际出发,实现了从实时  相似文献   

5.
一种预报内容全面、总体设计功能齐全、操作简便、服务针对性强、具有实用推广价值的市台短期预报业务系统,由丹东市气象局研制成功,去年10月在沈阳通过了由省气象局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们认为,该项成果达到了国内市级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特约记者徐凤莉报道辽宁省气集科学研究所和沈阳中心气象台的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努力,研制的“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去年年底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预报业务系统技术路线正确,系统结构合理,预报产品使用价值高,在对东北地区的降水数值预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是在引进美国PSU/NCAR第五代中尺度模式(MMS)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东北地方特色的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是我国第一个经中国气象局业务发展与天气司正式批准并投入业务使用的区域中尺…  相似文献   

7.
由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主持、辽宁省科委下达的“七五”重点课题“辽宁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历时5年,于日前在沈阳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课题具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居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实时预报业务系统和预报效果达到了80年代末的国际水平,其中套网格有限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应用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辽宁气象》1998,(1):45-45
本刊讯特约记者徐凤莉报道辽宁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和沈阳中心气象台的科研人员,经过两年的努力,研制的“东北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去年年底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预报业务系统技术路线正确.系统结构合理,预报产品使用价值高,在对东北地区的降水数值预报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GRAPES全球系统的研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7月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在“十五”攻关成果的基础上研发了运行稳定、结果合理的GRAPES全球预报系统1.0版本(简称GRAPES_GFS1.0)。2009年3月,该系统通过了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组织的准业务化运行专家评审,已批准投入准业务运行。这是我国完全自主开发的全球预报系统,标志着我周全球数值预报迈向了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抚顺市气象局用近3年时间研制出“中期暴雨动态预报自动化系统”,该项成果于11月13日在沈阳通过了有关专家的技术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系统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市地级气象台中期预报的  相似文献   

11.
由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值预报研究部开发的区域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GRAPES_Meso)经过国家气象中心一年多的连续实时业务试验运行,达到了项目的指标要求,系统运行稳定,预报效果较现有的区域数值预报系统(HLAFS025)有明显改进。2006年7月,GRAPES_Meso通过了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的业务运行专家评审。2006年7月26日,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准GRAPES_Meso投入业务运行,同时停止运行HLAFS025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辽宁丹东由于暴雨多发而闻名 ,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暴雨之乡”。因此 ,丹东市气象科技人员对暴雨的研究一直未间断。笔者 5月份从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主持召开的“丹东暴雨预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成果鉴定会上获悉 ,该项成果被专家认定“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该系统以 92 1 0工程为依托 ,集暴雨历史资料管理、暴雨气候统计特征、暴雨预报为一体 ,提高了暴雨预报质量和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准确性、主动性和及时性。科研人员研究解决了在MICAPS系统工作平台下由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T 1 0 6数值预报产品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积极引进国际上先进的MM5数值预报系统,在今年汛期的暴雨热带气旋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研究所从去冬开始就着手研究沈阳区域中心中尺度数值预报问题。他们邀请中科院大气所的专家来沈讲授MM5,并求得中科院沈阳  相似文献   

14.
1996年4月1~5日,由中国气象学会数值天气预报专业委员会主持召开的“中国业务数值预报交流与研讨会”在海口举行,出席会议代表56人,有老一辈的数值预报专家,有在业务数值预报各专业第一线勤奋工作的中年技术骨干,还有不少青年数值预报工作者。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省级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的需要,设计实现了天津市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系统由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以及业务运行流程组成的,其设计与实现涉及到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建设、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数据流转以及系统运行监控流程的设计等多个方面。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选型、功能设计和安装调试等部分,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的业务数据流转以及系统运行监控流程的设计是整个系统业务化的关键。天津市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通过工程建设和技术开发完成了奥运期间的气象预报服务任务,已投入业务化运行。  相似文献   

16.
特约记者马光报道 5月22日,辽宁省“七五”气象科研重点课题——省级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及农业产量分片指导预报研究,正式通过省内外专家的技术鉴定。来自国家局、吉林省局和省计经委、农研室、农牧业厅、粮食局、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和省气象系统的40多位专家和科技人员出席了鉴定会。该项课题是由沈阳中心气象台主持的,从1988年开始立项,到1991年3月完成研究任务。省级农业预报业务系统是由实时资料接收等5个子系统组成,整个系统全部采用自动化操作和管理:农业产量分片指导预报方  相似文献   

17.
国家气象中心业务数值预报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之辉  王雨  朱国富 《气象》2010,36(7):26-32
本文回顾了国家气象中心建立数值预报业务以来,国家级业务数值预报系统,主要是中、短期预报系统的发展历程,评估了目前业务数值预报的预报水平和基本特点,简述了我国业务数值预报发展的不同阶段取得的主要进展。通过对目前我国业务数值预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分析,讨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并对未来的发展做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最近4年(1987—1990)内,国内数值天气预报和有关的数值模拟等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如研制成功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和有限区域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9层大气环流模式和6层海-气耦合模式,以及许多有学术和经济价值的成果等。下面我们就其主要方面进行叙述。一、业务分析预报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和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从1987年开始,国家气象中心、大气所、北大和国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部分省、市气象局共同协作,对中期天气预报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经过努力,于1989  相似文献   

19.
药明  晏晓英 《吉林气象》2006,(2):31-33,39
数值天气预报已成为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的基础和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主流方向。吉林省气象局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自运行以来,每日提供大量的数值预报产品,供全省预报人员和科研人员参考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吉林省气象局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论述了基于B/S结构的数值预报产品查询系统建立的方法与技术,简述了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以Micaps系统为工作平台,采用VB6.0可视化编程,以Windows 9X为操作界面的石河子地区中量以上降水预报业务系统,建立了历史资料检索、信息显示、预报因子、天气个例、预报业务流程和模型、预报制作和产品分发、质量评估、气象服务8个子系统.并以T213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结合人工智能专家预报、MOS预报等方法,研制了一套客观定量自动化的石河子地区中量以上降水预报业务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