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新乡市驻地地貌特征和近5a的空间雷暴特征,对该部流动哨的雷击易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区雷电引发的人身伤害风险较大。除避免或减少雷电高发时段外出巡逻及巡逻中雷电发生时采取远离树木、电力线等防御措施外,在巡逻道路两侧适当位置增设接闪杆及移除横穿巡逻道路的电力线路或按有关规定在线杆增设电涌保护器,可降低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  相似文献   

2.
化工企业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秀梅 《气象科技》2014,42(2):352-358
以沧州某化工项目为例,通过现场勘测和图纸分析,评估化工生产装置雷电防护现状。利用闪电定位监测资料统计分析项目区的雷电灾害特征,可能的影响、雷电危害分析等;参考IEC62305-2评估方法,有针对性的对项目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风险控制措施和建议。结果表明:项目所在地雷击大地密度较大,雷电流幅值主要集中在20~60kA。雷电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主要是由于雷电击中建筑物导致物理损害引起的,约占70.50%。其次是雷电击中相关管道和线路引起,约占29.37%,主要是电力系统。按照估算,各建筑基本达到防雷要求。对于区域内所有建筑物,雷击人身伤害风险都小于国际上通用的风险允许值,但原设计方案中缺少电压保护水平设计。对雷击建筑物、设施、管道和线路可能造成的自动化设备中断、误动作等导致的有毒物质泄漏、易燃事故发生等风险还需进一步加强风险控制措施。指出设计院将易燃等区域设计成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系统是雷电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石化行业雷击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参考应用IEC最新发布的雷电防护标准,并以永宁采油厂某联合站为例,通过简化风险评估模型,调整个别评估参数,对联合站损失类型为人身伤害的雷击风险进行实证评估。结果表明:因雷击联合站产生的电火花在站内引起燃烧或爆炸、雷击联合站邻近区域以及雷击入户线路邻近区域是造成人身伤害风险的主要来源。采取完善的等电位连接并在入户设施上安装高效的SPD防护等措施后,雷击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能够满足国际防雷规范要求。评估技术方法对石化行业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钟万强 《气象科技》2010,38(6):758-761
鉴于雷击分类目前缺乏完整的体系,根据雷击危害方式对雷击进行了综合研究,将间接雷击分为两大类,由此提出了"雷电电位差效应"。对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等效应进行了阐述,并单独对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进行分析。介绍了雷电电位差效应的防护方法,对安全距离做了说明。研究了雷电电位差效应与人身伤害的关系。分析表明:雷电电位差效应主要包括雷电反击、雷电地电位上升、雷电旁侧闪络以及与人身伤害有关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雷电电位差效应的防护方法主要包括躲避、等电位连接和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5.
艾世杰  陈林琴  曹飞 《贵州气象》2012,36(Z1):63-65
该文依据务川天然气供气站的地勘数据及所在地雷电监测数据和历年气象资料,采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IEC62305-2的评估方法,从人身伤亡等方面分别对务川天然气供气站储气区、加气区和供气站房的防雷设计进行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得出该供气站现行防雷设计人身伤亡风险值R1均小于容许值RT,说明了务川天然气供气站现行防雷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2014年21项重点建设项目雷电灾害损失风险进行分析,得出11种评估单体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和经济损失风险(R4)的年平均值分别为1.31×10-5、1.14×10-4,建设项目潜在雷电灾害经济损失风险较高;雷电电磁脉冲是造成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和经济损失风险(R4)的主要原因,雷击造成电子电器设备受损的事故逐年增加;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加强防雷减灾工作,关注重点项目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采取科学的防护措施,降低雷击造成的损失风险,从源头上消除雷击隐患。  相似文献   

7.
高磊  梅勇成 《广东气象》2011,33(1):51-53
对全国各省市(港澳台除外)从1998~2007年的雷灾数据进行了统计,发现:西藏是我国雷击人身伤害风险最高的省份;江西是华东地区风险最高的省份;而北京、上海和天津的风险却都比较低.经研究发现:决定一个地区的雷击人身伤害风险的高低,不仅与当地的气候有关,还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及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8.
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清洁、安全、便利、高效的新兴发电产业。近年来,以"渔光互补"为代表的水上光伏发电系统发展显著,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建设传统光伏电站土地资源稀缺等难题,有效提高了土地综合利用效益。为了防止和减少雷电对水上光伏发电系统造成的设备损害和人身伤害,确保光伏发电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分析所在地的雷电环境特征及雷电危害途径,结合水上光伏发电系统的布置形式和结构特征,提出综合性雷电防护方案,采取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的外部防雷装置来预防直击雷危害;综合应用等电位连接和共用接地系统、屏蔽及合理布线、安装电涌保护器来有效减少雷电过电压,以及雷击电磁脉冲对光伏发电系统造成的电气和电子系统损坏。  相似文献   

9.
地面气象观测场遭受雷击时,接地网上产生的暂态高电压和高电位差,可对观测场内工作人员及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通过实地勘察洛宁县地面气象观测场接地网的布局、制作工艺及周围土壤电阻率等实测数据,利用接地体通用数学模型搭建接地体单元ATP模型,并就实际观测场接地网建立仿真电路模型,运用ATP-EMTP电磁暂态分析软件仿真接地网遭受雷击时的雷电暂态效应。分别通过在雷电流注入点附近增设接地装置、改变土壤电阻率等方法,对接地网上选择的若干点的暂态电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雷击观测场时雷电流注入点的暂态峰值电压最高,电位差最大;在雷电流注入点附近适当增设接地装置或降低土壤电阻率,都可以减小接地网上的峰值电压和电位差。因此雷电流注入点应尽量避开观测场内的道路、仪器和设备,距离不宜小于3m,并应采取防跨步和接触电压措施,而且雷电流不宜直接注入地网,应在注入点附近设置不少于一根的垂直接地体,同时还可考虑通过降低土壤电阻率来减小接地网的雷电暂态效应。  相似文献   

10.
周雪君  魏雪  黄朝善  刘晴 《气象科技》2016,44(4):686-691
以某综合体项目为例,结合项目所处区域的雷电特征、设计图纸、现场勘测所得地质和地形数据等资料,采用《雷电防护风险管理》IEC62305-2的评估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得出综合体项目雷电灾害主要为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和经济损失风险。同时,为提高综合体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精准度,对某些特性因子及参数采用取平均数和面积加权的方法进行取值。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在直击雷及地电位均衡防护措施均较完善的情况下,其雷电灾害风险主要为因雷击电磁脉冲引起内部系统故障风险分量Rc(T)及RM(T)值偏高造成的经济损失风险。提出从电涌保护器的合理配置、屏蔽及合理布线等方面来降低综合体项目雷电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11.
用桂林市13个气象观测站点50年的雷暴观测资料,以及近13年的雷电灾害记录,分析桂林市雷电变化特征及分布规律,利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选择雷电日数作为致灾因子,气候背景和地形地貌作为孕灾环境,人口及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承灾体,对桂林雷电灾害进行评估.结合GIS提供的地理信息,完成桂林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研究结果:东北方雷电风险等级低,西南方风险等级高;近年来雷电日数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热电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仲江  卢燕 《气象科技》2007,35(Z1):79-84
针对热电厂的特殊结构,结合南京某热电厂的雷电灾害实际情况,简化风险评估模型,尝试用2006年最新发布的IEC62305-2《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评估方法对电厂进行初步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表明,雷电对热电厂系统的损害类型主要为人身伤亡、不包括人身及社会价值的财产损失和不可接受的电力供应中断.风险评估的结果显示,热电厂安装或改造外部防雷装置在经济上是非常合理的.同样,还需要在入户的架空电缆等设施上安装浪涌保护器,且经济实用.热电厂系统需要一个高效的防雷保护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1引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要考虑项目所在地气象环境、地质和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的可能性及后果,将这些诸多因素以数值或参数罗列表达,通过公式或绘图方法计算出项目雷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然后进行比较,进行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风险值估算,提出雷电防护设计指导。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雷电监测网数据是进行大气雷电环境评价的基础要素,通过统计雷暴日、闪电定位、大气电场等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置信度,在大连市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探讨适用于该评估方法的量化模型以及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各评价指标权重量化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指标层判断矩阵,计算矩阵最大特征根,对各矩阵进行归一化处理和一致性检验,得出所有指标总体累积权重分布的同时确立雷电灾害风险安全度评价等级。通过典型建筑物的雷电灾害风险量化评价,验证了该量化评估体系的合理性,为有效防止或减少建筑物雷电灾害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雷电灾害实例强调了桥梁防雷的必要性,计算了江门市江顺大桥遭受雷击时可能产生的人身伤亡损失风险R1、公众服务损失风险R2、经济损失风险R4,结合周围雷电环境对风险进行分析,发现雷击大地密度Ng、截收面积A_d、雷击桥梁附近危险事件次数NM、火灾危险程度缩减因子r_f对风险评估结果值有较大的影响,最后对N_g、A_d、N_M、r_f因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东营原油库雷击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参考应用最新IEC发布的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标准,通过简化风险评估模型,调整个别评估参数,针对原有储存库区内人员伤害雷击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是:原油库由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概率大于规范值,风险主要来源于库区内电火花引起的燃烧、爆炸及雷击入库的线路、库区临近区域引起的人员伤害,通过采取有效整改措施后,降低雷击造成的人身伤害风险,能够满足IEC 62305-2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可为区域规划及防雷减灾提供可靠依据.雷电定位数据资料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雷电定位数据的分析,采用定位误差圆覆盖法配合环境因素定性提取区域雷击风险因子,依据地形地貌及政治经济特点进行地理空间区划,分析雷暴活动时空频率分布特性,从雷电本身的特征分布规律研究限定区域内不同时域、不同雷电流强度造成的影响,建立区域雷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珠三角地区雷电定位数据资料为例的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中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根据雷暴数据统计资料和雷电风险评价闪电定位资料,采用统计分析和相关雷电防护标准,对肇庆市伴月湖社区体育公园雷击风险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果表明:伴月湖社区体育公园区域7月雷电闪击的概率最多,19:00出现的闪电频数最高,雷电流最大值为117.5kA,3km范围内地闪密度值Ng为14.84次/(km~2·a)。人员处于无雷电防御设施的封闭建筑物、敞开构筑物内,风险分量总和低于风险容许值1×10~(-5);大树底下、露天场所风险分量总值高于风险容许值1×10~(-5),是公园雷击人身伤亡的主要区域。按照相应类别采取防雷措施后,封闭建筑物区和敞开构筑物区风险分量R_A各降低了99%。人员及时进入防雷设施合格的建筑物内,风险分量可降为0。  相似文献   

19.
根据黑龙江省1959—2008年雷暴日及1999—2008年雷电灾害资料,结合黑龙江省人口密度、城市发展等社会经济特征,选取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分布,建立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形成黑龙江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并对该省雷电灾害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松花江、呼兰河流域的哈尔滨、绥化和位于西部嫩江流域的齐齐哈尔为雷电灾害极高风险区;位于北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山区的大兴安岭、黑河、伊春为高风险区;位于东部三江平原的鹤岗、鸡西、七台河为中风险区;位于东部三江平原腹地的佳木斯、双鸭山和位于东南部河谷盆地的牡丹江为低风险区。  相似文献   

20.
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03BA904810)”项目是科技部国家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其目标是利用闪电定位系统对雷电活动进行观测,结合北京市中尺度气象探测网,增设地面大气电场监测网,揭示北京地区夏季雷电发生发展规律和特征,建立雷电临近预报方法和技术,开发雷电预警可视化软件系统,应用于北京市气象保障服务系统,为奥运比赛场馆,以及通信、计算机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