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一种新的绘制标准曲线方法——数学模拟法。该方法不仅具有作图法的度和实验意义,而且还有线性回归法的数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婷  郑建国  邵生俊 《岩土力学》2009,30(Z2):494-498
在分析郑西客运专线试验段路基沉降实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沉降变形常规预测方法受观测时间及单次观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大,不利于用来预测最终沉降。通过分析现场沉降变形与时间关系曲线,提出路基沉降的发展主要受固结的影响,其发展是一个从沉降增加到趋缓的过程,可以明显分为固结变形及流变变形,并用非饱和土等效固结理论加以解释,提出了一种利用s- 曲线特征预测最终沉降量的方法,经检验对比发现其预测结果受观测时间及单次观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小,优于其它常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曾湘辄 《矿产与地质》1990,4(4):69-71,63
本文介绍了引进的两种80年代国际上先进的电法勘探仪器的工作实例,即瞬变电磁法新型EM—37仪器和85年开发出的新方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其V_4仪器。通过新疆某矿区的应用,说明CSAMT和TEM法在直接找块状硫化矿体具有较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较系统评述了现有的各种命名与判定宝石颜色的方法,如命名法中的二名法、类似法、色度法和三要素法;判定法中的目测法、仪器测量法和对比法。指出它们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缺点,但相对比较起来,用色谱图系的对比法是目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三种高保真遥感影像融合方法效果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像融合是解决多源遥感图像信息综合的最有效技术手段,针对不同数据源选择最佳的融合方法是提高图像融合质量的关键。本文在介绍三种新的融合方法:Gram-Schmidt、Pansharp和Ehlers融合基本原理和融合过程的基础上,选择广东新会郊区的QuickBird卫星影像为数据源进行试验。对融合结果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综合评价。定性评价包括色调、纹理和清晰度等;定量评价指标包括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平均梯度、相关系数和相对偏差等。所选指标能够反映空间分辨率、信息量和保持融合图像的光谱性质等,以便客观准确地评价融合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融合方法都有较高的空间结构信息与光谱信息的保真度。其中,Pansharp方法融合结果图像所含量信息最大,细节信息最丰富;而光谱保真方面:Gram-Schmidt方法最好,其它两种融合方法次之。  相似文献   

6.
矿产资源调查的物探方法和仪器设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栋 《物探与化探》2007,31(Z1):35-40
论述了矿产资源调查中的物探方法,应用条件,仪器设备及应用实例。其中包括磁法,重力,瞬变电磁法,频率域电磁法,直流电法和地震法等。  相似文献   

7.
在地处四川西部高原山区的四川里伍铜矿外围上海底铜矿区处开展物探工作方法寻找铜矿.早期运用甚低频电磁法、高精度磁测、小极距激电中梯及充电法梯度观测工作,未达到找矿目的.这里根据工作场地的地形情况及地质情况,改变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采用大功率直流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及充电电位观测工作,获得了具有较好找矿意义的激电异常及充电电位异常,并在获得的异常处经验证已揭露出多个铜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8.
确定土体动剪切模量的常用方法有规范法、Kumar法和自相关函数法,确定相应阻尼比的方法有规范法、Das and Luo法、Kokusho法、Kumar法和互相关函数法,为了分析不同方法所产生差异,实现定量化对比分析,笔者以福建标准砂(粒径为0.5~1.0 mm)为研究对象,采用不排水的应力控制动三轴试验,探讨不同的确定土体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方法的差异性,并给出了不同土体条件建议选用的方法。结果表明:1)3种方法确定动剪切模量的结果有一定的差异,随剪应变的增大结果的差异逐渐增大,有效围压对结果的差异性有所影响,当剪应变为4×10-3,有效围压为100 kPa时,3种方法差异显著,相对误差最大接近20%;2)而5种方法确定阻尼比的结果差异显著,随着剪应变的增大,5种方法确定的阻尼比相对误差大体上均在迅速减小,只有规范法在有效围压为100 kPa时,其相对误差有较小的增大趋势;5种方法中,Kumar法确定的阻尼比最接近平均阻尼比,互相关函数法远高于平均阻尼比,Das and Luo法和Kokusho法确定的阻尼比基本一致但低于平均阻尼比。建议以后的工程应用中,加载方式为应力控制时,可采用自相关函数法确定动剪切模量,采用Kumar法确定阻尼比,二者确定的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均最接近平均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于多层电测深曲线解释的切线法(图解作图法)和曲线拟合法。对图解切线法的应用条件、简单原理和操作步骤作了简单介绍。较详细介绍了实测曲线和理论曲线的拟合法。对于水平均匀的多层介质条件,目前计算电测深曲线多采用数字滤波法,在解反演问题时将实测曲线和理论曲线进行拟合。本文给出了应用实例。作者认为曲线拟合法可提高计算精度。在今后应是主要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金属矿床地电化学勘查方法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康明  罗先熔 《地质论评》2005,51(4):452-457
地电化学勘查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找寻隐伏矿床的新方法之一,包括地电提取法和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它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这30多年的发展中一直被地学专家列为新的前缘课题来研究,它所提取的成矿信息来自于深部矿体,这一点经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多年的找矿实践所证实,毋庸质疑。由于前苏联研制的“部分提取金属法”设备笨重、野外工作效率低、成本高而一直未能得到普及应用,随着方法技术的不断改进,其适用范围有所扩展,为地电化学方法找寻隐伏矿床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12.
李大勇  翟汉波  高玉峰 《岩土力学》2015,36(6):1622-1626
莫尔圆在岩土材料的强度理论、应力路径以及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极点是莫尔应力圆上的一个特殊点,具有惟一性,通过极点,可以求得任意分析平面的应力状态。特别是对于求解复杂状态下的应力问题,莫尔圆极点法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提出了定义极点的新方法--射线法,利用应力隔离体力的平衡法则证明了该方法定义极点的正确性及惟一性,并且发现定义极点的平行线法和法线法是射线法的两种特殊情况。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极点位置并不相同,但求得的任意面上的应力状态是相同的,而且平行线法更便于使用。然而,所提出的射线法能加深对莫尔圆极点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推动其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为三部分:一挪威法与新奥法的区别,认为新奥法最适用于能够用机械或人工进行开挖的松软地层,这时节理和超控不占主要地位,常能形成光滑断面,挪威法最适用于软硬的地层,这时节理和超挖占主要地位,常用钻爆法或硬岩隧道掘进机开挖,二是挪法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是地质调查技术,岩体质量方法(Q-法)的应用,合同,岩石支护中的锚杆,钢纤维喷混凝土及湿喷工艺等,三是一个施工实例,介绍在困难条件下挪威法修建海底公路  相似文献   

14.
应用瑞雷波等方法对公路质量进行无损检测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针对水泥混凝土公路质量检测的内容和目前常规检验方法的不足,本文叙述了采用瑞雷波法、超声波法和音频共振法的结合,测试路基路面强度和路面厚度的基本原理,并对几个工程测试实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不同物探方法相结合使用,可有效避免单种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获得较为理想的解释。以祁县地热区为例,说明测氡法与磁法相结合是寻找地热资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勘探区位于漳州市以东约40km处,属低丘陵剥蚀区及海积阶地,因区内开发程度高,地面普遍硬化。依据区内的地质、水文及构造资料,决定采用抗电磁干扰强的CSAMT法与施工较为便利的微动测深法勘测地下热源。通过分析隐伏储热构造在CSAMT法与微动测深法剖面图上的响应特征,确定波速相对较低且存在低阻异常区域为储热控水构造有利区。综合考虑野外施工条件,在CSAMT法1线与微动测深线交汇处钻孔验证,结果显示,孔底温度为30.9℃,出水量为1243.21m3/d,表明CSAMT法联合微动测深法可有效探测该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7.
小山水电站厂房高边坡岩体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块体极限平衡Sarma法和非线有限单元分析法对小山水电站厂房边坡岩体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综合两种方法的计算成果分析, 厂房边坡岩体在自然状态下是基本稳定的, 整体安全系数均大于1.30, 但在边坡岩体内存在部分张应力区和塑性区。若考虑Ⅵ度地震, 厂房边坡岩体Sarma法和有限元计算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18和1.16, 处于极限平衡状态。考虑到长期稳定边坡安全系数大于1.30的规范要求, 需进行一定的加固处理, 保障厂房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非金属同径孔壁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遇复杂地层经常会碰到孔壁失稳问题,而采用传统的套管法支护孔壁会缩小孔径及导致下放和起拔套管困难等问题。为此,研究了一种简单高效、又不缩小孔径的非金属同径孔壁支护技术,对于干孔用热熔法,有水孔用聚氨酯法。阐述了这两种方法的工艺原理和室内试验情况。研究表明,这两种孔壁支护技术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同时不缩小钻孔直径,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热线法、平面热源法、热平衡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4种室内测定岩土热物理性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评价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指出现场钻探取样、室内样品制备和测试时仪器设备参数的选择等人员操作因素都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结合笔者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尽快制定统一的测试方法标准和仪器设备产品标准,建立量值溯源体系,保证测试数据的可靠,提高不同实验室间所测数据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电法勘探在铝土矿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铝土矿层与围岩的电性差异,在豫西地区运用电法勘探中的中间梯度法、激电测深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寻找隐伏型铝土矿.通过物探加钻探的勘探模式,降低了勘探成本,加快了矿区勘探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