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高中地理"说题"是一种教学教研活动,以试题为载体,通过对同学和老师或教研人员说命题立意和能力水平考查、说考点和考纲要求、说审题、说试题讲解过程、说错误答案剖析、说答题规律总结、说试题价值拓展,指导学生如何从地理视角出发,获取图文资料中的有效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对地理事物或者现象进行合理描述和阐释,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提高学生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促进地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进行地理"说题"的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理合作学习"学、研、展、馈"模式对导学案和作业纸编制的客观要求,提出地理题库建设的思路。依托基于微软WORD软件开发的金排题库系统进行题库建设的实践,从题库目录框架的构建、题库试题的添加、题库在合作学习导学案和作业纸编制中的应用等方面阐明了题库建设的实践过程,阐述了题库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意义。从合作学习角度提出题库建设和使用应:以地理题库建设为载体,推动"个人定制式"地理教学;加强区域地理教师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制度保障,实现题库的网络共享。  相似文献   

3.
教师招聘考试作为一门选拔性考试,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的命制,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下,注重对考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特别是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致力于选拔“四有”好老师。本文将以江西省高中地理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为例,分析教师招聘考试的内容及特点,从而为教师招聘考试命题的完善和考生复习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2002年起分实践探索、理论深化、建模升华三个阶段。重点解决的是课程资源研发模式和方法问题,创建了地理图像系统课程资源研发"师生共建、双核共生"模式,完善了中学地理图像资源体系建设,探索了学生参与资源研发的途径和方法,建立了新型师生合作模式,在资源整合、图表加工、图文转换、图表创新、学法指导、高初中学科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创新。成果形成过程中促进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学生的学科思维、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等得到了全方位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打造了一支善于研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优秀教研团队,推动了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宋少威 《地理教学》2023,(20):55-58
本文以浙江省衢州市2023年6月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中部分试题的磨题前后变化为例,探讨高中地理命题中的常见问题及问题纠正过程中的感悟。  相似文献   

6.
吴艳 《地理教学》2010,(23):20-21
《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对教师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如45题要求学生“结合海南的海洋资源优势,请学生分析优化海南产业结构可采取的措施和意义”,且分值较大(占5分),不少教师认为这样的试题超出了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但实际上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的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环境的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中,  相似文献   

7.
单永 《地理教学》2008,(10):36-39
高考试题考查的都是学科的主干知识,试题设计包含的思维能力很强,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高考试题的教材化是高中地理教学的趋势所在,高考试题不但为高中地理教学增加了新的知识点,而且深刻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探讨经典试题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对提高科学备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琦 《地理教学》2023,(1):51-53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优化考试内容、创新试题形式、科学设置难度是对考试命题改革的新要求,需要以真实情境为载体,鼓励学生多维、综合、发展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实现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科学测评。本文基于真实情境命制的试题,从背景立意、材料选择、问题形成、答案编制等角度探寻综合题命题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涉及地理区域的教学,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新课程高中地理侧重于系统地理的学习,地理的科学属性和学科特点决定了新课程以问题发现为中心的,以案例为基本呈现方式的教与学,需要地理区域的具体化支撑;二是新课程的高考,出于对能力目标“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两方面考察的要求,以及创设实证性试题情景的命题,需要学生在地理备考中对地理的区域背景有所熟悉和了解。因此如下表所示,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特别是高中高二年级文理分科后的地理教学,需要整合地理区域的有关内容,统筹安排,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高振奋 《地理教学》2013,(12):32-34
北京市从1991年起实行普通高中毕业会考制度,2009年开始实施新课程地理会考。几年来的高中地理会考命题工作在积极探索会考命题规律、注重创新与传承、充分发挥高中会考检查和评价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引导课堂教学落实新课程理念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为北京市高中地理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包鹰 《地理教学》2008,(4):22-23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地理试卷、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学生应试有效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地理试题中,地理信息是以文字、图像、统计图表等各种背景材料的形式呈现的。一道好的地理试题,题中的背景材料与问题的结合往往是浑然天成、毫无斧凿痕迹,高考地理试题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在众多的地理试题中,背景材料应用失误的例子也并不少见,这类试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也对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仅就地理命题中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一、命题材料的选择要呈现学科教育功能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定型,还处在人生的发展、变化阶段。在大规模规范性考试中,学生对考试中阅读的每一道试题的材料的印象可能远比其他材料深刻,这种材料可能对考生认知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虽然试题和试卷不是教材,但他们承载着特定的教育功能。因此,在命题材料的选择上一定要进行精选和优选,让试卷和试题承担起应有的教育功能。例如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共建  相似文献   

14.
陈继革 《地理教学》2010,(5):48-50,53
高中地理新教材对地理布局的内容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引入了区位的概念,增加了区位的内容,涉及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运输点线和枢纽的区位、商业中心与网点区位等内容,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区位分析能力考查成为高考地理命题目标的重点,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评价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考生务必要重视区位分析,提升自己的区位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海萍 《地理教学》2012,(11):41-42
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共有三位地理教师,这三位地理教师各具特点,史老师丰富的学识和娴熟的板画技术令人钦佩,陈老师对知识点的清晰把握,以及简洁明了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而我虽然担任备课组长,但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年限短,经验不足。因此凝聚团队智慧、搭建沟通桥梁、整理编辑试题,畅通复习渠道是我主要的工作。我们备课组的教研活动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测量法对216名高中地理教师学科知识的状况进行测查,结果显示:高中地理教师对学科基础性知识中的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数据、地理规律等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而对地理概念、地理景观、地理成因、地理特征等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对学科历时性知识中的地理学思想史、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等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地理发现史和地理图籍史;对学科认识论知识中的整体性思想、地理调查法、地理野外考察法、地理实验法等掌握情况不够理想;高中地理教师学科基础性知识、学科历时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发展阶段存在显著差异,而学科认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并不明显。据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高中地理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科知识的重要性,注重不断更新学科知识;不同发展阶段的高中地理教师在工作中应加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高校的地理科学专业需要开设《地理科学导论》、《地理学史》等课程;教师培训机构应当注重开设高中地理教师学科知识的相关课程。  相似文献   

17.
耿夫相 《地理教学》2008,(11):39-42
一、确定命题的立意 对地理简答题进行命题,首先要确定命题的立意。所谓立意,是指试题所确立的主题,试题是围绕哪个主题展开,引导学生关注何种现象,体现怎样的能力考查主旨。地理简答题命题的立意主要表现在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两个方面:一是考查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二是对学生基本能力进行考查。  相似文献   

18.
吴照 《地理教学》2009,(5):33-35
随着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由试点到全面推广,高中地理教与学出现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是在高考这柄高悬在头顶的“利剑”作用下,高中地理教学中应试教育的“毒瘤”还难以彻底铲除,地理高考命题的改革无疑对高中地理教与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姚泽阳  段玉山 《地理教学》2022,(7):40-44+49
本文以2019~2020年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情境化试题为研究对象,从情境类型、文本复杂性、图表复杂性、概念抽象性及建构关联性五个维度对试题情境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检验试题情境特征对试题难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试题情境特征方面,情境类型分布不均,以“学术信息类”为主;文本精简程度相对较高;图表材料以图像为主,图问相关水平仍有提升空间;概念抽象性总体较低;建构关联性总体较高,建构保真水平有待提升。在试题难度的影响方面,不同情境类型的试题不存在显著难度差异;建构关联性、概念抽象性、图表复杂性、文本复杂性对试题难度变异的解释贡献率依次减小;图问相关水平、图表复杂水平、概念关联水平、建构聚焦水平、问题关联水平及建构保真水平对试题难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宣良 《地理教学》2014,(11):41-43
正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是高中地理的核心知识,其地理属性强,学习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是历年来高考地理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各地的模拟试卷考试少不了地球运动试题,也涌现出了许多经典的好题,但也存在不少有争议的问题。下面就以一道有争议的高考模拟题来探讨考查地球运动的知识试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